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昭宗是什么结局?他过的有多惨?

唐昭宗是什么结局?他过的有多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744 更新时间:2024/2/13 14:28:1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皇帝最惨可以到什么程度?唐昭宗被太监领兵讨伐,靠自己磨面糊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昭宗名叫李晔,是唐僖宗的弟弟。这个时候的唐朝,已经经历过黄巢起义了,可想而知此时的唐朝是一个怎样的烂摊子。唐僖宗病危时,要选定一个继承人,大臣们觉得唐僖宗的儿子们年幼,不适宜当继承人,因此要求立其弟弟李保为嗣君。但是大太监杨复恭不愿意了,太监废立君王都已经成为了惯例,如果按照大臣们的提议,那让杨复恭这张脸往哪里搁?让他死后怎么去见那些曾经呼风唤雨的死太监们?因此杨复恭坚持立李晔。看来还是太监说话好使,唐僖宗同意了杨复恭的请求,李晔就这样悲催的成为了皇帝。

杨复恭作为此时的权宦,平时就作威作福惯了,现在他觉得自己有拥立之功,于是更加无法无天了。王朝权力体系最好的状态,就是各方权力平衡制约,一旦某一方权力过大失衡,那势必会加剧矛盾,因此唐昭宗非常不满杨复恭。为了提高皇权,唐昭宗用自己的舅舅王瓌来做自己的后盾,然而胆大包天的杨复恭竟然偷偷将王瓌一家都秘密杀害了。新仇加旧恨,唐昭宗与杨复恭的斗争彻底白热化了。这个杨复恭作为太监,虽然不能生儿子,但是人家有一大堆干儿子,其中不乏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在唐昭宗强行罢免杨复恭的职位以后,杨复恭以唐昭宗对不起自己为借口,率领干儿子们一起讨伐唐昭宗。

为了战胜杨复恭,唐昭宗也不得不借助节度使的力量。经过一年多的战斗,杨复恭的叛乱终于被平定,其本人也被节度使李茂贞斩杀。然而唐昭宗根本高兴不起来,他发现自己这是赶走了豺狼却引来了猛虎。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是一颗根深蒂固的毒瘤,节度使们拥兵自重,蔑视朝廷。尤其是唐昭宗后来在讨伐节度使的战争中连续失利以后,其威望更是损失殆尽。李茂贞此时已经被封为陇西郡王,势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内心起了篡立之意。龙颜大怒的唐昭宗讨伐李茂贞,却被李茂贞打败,唐昭宗也成了李茂贞的阶下之囚。

唐昭宗的日子非常不好过,尤其是节度使混战,他成了大家手中的砝码,被众人争抢。当时“唐王朝的终结者”朱温起兵讨伐李茂贞和其盟友韩全诲,韩全诲不敌朱温,携裹着唐昭宗跑到了凤翔。朱温派军队将凤翔重重包围了一年多,城内弹尽粮绝,每天都有因冻饿而死的人。此时的唐昭宗非常凄惨,他弄了一个小磨盘,每天磨面做饭吃,才因此活命,而其他人早已开始了人吃人。最终李茂贞与朱温妥协,他杀了韩全诲,将唐昭宗献给了朱温,朱温这才带着唐昭宗心满意足得罢兵而去。

唐昭宗落在了朱温手中,更是有死无生。天祐元年,时年37岁的唐昭宗惨遭朱温的杀害,而后朱温又立唐昭宗的儿子李柷为帝,是为唐哀帝。三年后,朱温撕掉了最后一块遮羞布,彻底篡夺朝政,改唐为梁,朱温如愿以偿得当上了梁太祖。唐昭宗唯一的庆幸,应该就是自己没有背上亡国之君的锅。一个朝代的灭亡,有其内在的历史规律,人力是很难改变的,唐昭宗生不逢时,在“唐朝号”列车即将发生事故时他这个司机才上的车,因此只能倒霉得过完这悲惨的一生。

标签: 唐昭宗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昭宗:虽然兢兢业业但是下场比崇祯还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昭宗,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末皇帝唐昭宗,兢兢业业但是下场比崇祯还惨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历史上比较出名的皇帝要么是建立王朝,丰功伟业的,流芳千古;要么就是昏庸无道葬送祖先基业的昏君,遗臭万年。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有几个末代皇帝也想努力把即将倾倒的大厦给挽救回来的,但是却是为时已晚,就像

  • 唐昭宗为什么被称为唐朝最惨的皇帝?唐昭宗的结局是怎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唐昭宗

    唐昭宗为什么被称为唐朝最惨的皇帝?唐昭宗的结局是怎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昭宗李晔是唐朝第19位皇帝,在位一共16年时间。唐昭宗继位后,唐朝已经步入衰落,但他依然全力铲除杨复恭势力,讨伐西川、河东藩镇,希望能复兴大唐。虽然唐昭宗消灭了田令孜,并且重挫李克用,但唐军也损失

  • 唐朝的亡国之君是谁?唐昭宗李晔是怎么赢得好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唐昭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昭宗李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者和史学家,总是对亡国之君们抱有深刻的敌意和蔑视,假如从其废墟上创建的王朝乃是为读书人们所推许的,则会变本加厉,甚至编造出许许多多子虚乌有的罪名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扣屎盆子),故而这些可怜的亡国之君在身死国灭之

  • 唐昭宗在位时有何成就?他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昭宗,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昭宗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复四年(公元904年)正月从长安走向洛阳的一路上,昭宗李晔一次次寻找机会派人向诸藩告急,命河东李克用、西川王建、淮南杨行密等节度使火速率兵勤王。朱全忠发现天子始终徘徊不前,知道其中有诈,遂一再催促。昭宗先是推托皇后刚刚生产,不便

  •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唐昭宗想做明君无奈能力不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唐昭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昭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文德元年(888年),唐僖宗李俨病逝,由于他生前未来得及指定接班人,他的两个儿子年幼,因此大臣和宦官们都倾向于在唐僖宗的兄弟中择立新君。大臣认为唐僖宗的六弟吉王李保年长又贤明,是合适的人选。最后手握兵权的大宦官、左神策中尉杨复恭派右

  • 唐朝晚期的倒霉皇帝!唐昭宗为驱逐宦官引狼入室最终被朱温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唐昭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昭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帝这个职业,尊贵时人人敬怕,落魄时谁都想踩上一脚。一个王朝的晚期,就像重病晚期,基本上无药可救了,这个时候谁当皇帝谁倒霉,而唐昭宗就是这倒霉大军中的一员。唐昭宗名叫李晔,是唐僖宗的弟弟。这个时候的唐朝,已经经历过黄巢

  • 唐昭宗在位时唐朝进入了一个无解困局!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唐昭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唐昭宗的无解困局,希望大家能喜欢。“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其祸乱之来有渐积,及其大势巳去,适丁斯时,故虽有智勇,有不能为者矣,可谓真不幸也,昭宗是已。”——《新唐书》公元904年,大唐天祐元年,唐昭宗在时宣武节度使朱温的挟持之下,迁都洛阳。史载唐昭宗的依仗在

  • 唐昭宗时期唐朝就名存实亡,为何昭宗之后还要立唐哀宗为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唐昭宗,唐哀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何昭宗之后还要立唐哀宗为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天祐二年,朱温就已经开始要对唐朝下手了,当时想让唐昭宗接到洛阳,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又怕有人反对,于是就秘密让手下把丞相等大臣都杀死了。唐昭宗不得不离开,离开首都的唐昭宗算是成为了真正意义的孤家寡人。朱温的做

  • 唐昭宗登基后励精图治,为何会出现白马驿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昭宗李晔,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唐昭宗。唐昭宗继位后,英气勃发,雄风超过了唐武宗。他志在消除帝国的积弊,志在澄清海内的混乱,志在再造祖宗的辉煌大业。新主新气象,赢得了天下一片赞誉。然而唐昭宗是明白人,清楚他所面临的局势、所处于的环境。然他知其不可为而强为之,除存饶幸之心外,仅是要对得起他的

  • 衰落中继位,唐昭宗李晔消灭了大宦官却来了新的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李晔

    大唐第十九位皇帝—唐昭宗李晔即位的时候,大唐已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地方上藩镇林立,目无天子,州无刺史、县无令长,各地军阀独裁处置地方事务。朝堂内部以杨复恭为首的宦官集团把持大权,骄横跋扈,昭宗李晔处处受制。唐昭宗李晔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昭宗李晔先从消除身边宦官势力着手,开始整顿朝纲。他使用离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