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衰落中继位,唐昭宗李晔消灭了大宦官却来了新的问题

衰落中继位,唐昭宗李晔消灭了大宦官却来了新的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744 更新时间:2024/2/13 18:28:05

大唐第十九位皇帝—唐昭宗李晔即位的时候,大唐已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地方上藩镇林立,目无天子,州无刺史、县无令长,各地军阀独裁处置地方事务。朝堂内部以杨复恭为首的宦官集团把持大权,骄横跋扈,昭宗李晔处处受制。

唐昭宗李晔

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昭宗李晔先从消除身边宦官势力着手,开始整顿朝纲。他使用离间计,让大宦官杨复恭和他手下的干儿子们反目成仇,分化其力量,最终铲除了以杨复恭为首的宦官势力,使宦官集团多年来第一次遭受重创。但是在打击宦官集团的过程中,另一个更让人头痛的问题又出现了,这就是藩镇势力越来越强大。

唐朝大宦官杨复恭

昭宗李晔深深知道,对付强藩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中央军才行,没有武力支撑,藩镇不会听你的。但他哥哥唐僖宗李儇在位时,中央禁军已经被彻底摧毁,无兵可用。因此,李晔即位后便开始招兵买马,大大扩充禁军,武装起了一支10万人的部队。有了枪杆子,昭宗李晔的腰杆子也硬了,便开始了对藩镇的武装斗争。

可惜刚刚组建起来的新兵蛋子打不过久经沙场的老兵油子,昭宗李晔的消藩战斗打来打去,把10万人的中央禁军基本打没了,藩镇势力却是“摁下葫芦浮起瓢”,朱温李克用李茂贞王建等几个大军阀,打着替朝廷消藩的名义,互相倾轧,不断壮大势力,扩充地盘,成为唐末藩镇最强大的几股力量。

在这期间,昭宗李晔历经磨难,先后被李茂贞、韩建、朱温等藩镇势力挟制,被迫逃离长安,四处奔波。曾经在华州被刺史韩建幽禁了三年,李唐皇室11个王爷在此被杀。后来朱温势力发展得最为强大,又挟持李晔回到了长安,并将剩下的几百名宦官全部杀掉,困惑中晚唐的宦官问题终于被朱温彻底解决了,昭宗李晔也彻底沦为朱温的傀儡。

为了控制李晔,朱温把侍候他的200多身边人全部杀掉,换上外貌身高差不多的亲信。昭宗李晔刚开始没发觉,等到时间长了才发现:自己身边已经全都是朱温的人了!后来朱温担心昭宗不好控制,就派人深夜将其杀死,享年只有38岁,在位16年。李晔死后,朱温扶持其第九子李柷登基为帝,史称唐哀帝,这就是唐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个什么事都不管的超级傀儡。

公元907年,在位仅三年的唐哀帝被迫禅位给了天下兵马大元帅、梁王朱温,次年被毒死。曾经强盛一时的唐王朝就此覆灭,后梁建立,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回望昭宗李晔在位的唐朝末年,有些情境跟明末崇祯帝在位时很像,都是风雨飘摇、山河破碎,外有强敌,内有权宦当政。两人应对的手段也相仿,都是“攘外先安内”,先从铲除身边的宦官集团入手,没想到的是内乱平息了,杨复恭、魏忠贤两个超级权宦被除掉了,但大唐和大明却没有迎来转机,反而以更快的速度灭亡,原因何在?

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宦官集团的特殊性,他们是依附皇权存在并展现价值的特殊群体,他们可以狗仗人势,可以专权跋扈,甚至可以废立皇帝,但身体的缺陷决定了他们很难有篡位自立、改朝换代的思想,这点跟权臣武将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只有宦官专权擅政,皇帝会换,大唐、大明的江山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而且官宦集团在大唐、大明都形成了从上到下的一个系统体制,渗透到经济发展、财政税收、军事部署的各个方面,对维护封建王朝统治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大明魏忠贤当政时,尽管他是个很坏的人,但他有手腕和人脉,袁崇焕、孙承宗等将领在他的支持下才能老打胜仗。后来崇祯帝一上台就把魏忠贤集团废了,原有的支撑体系轰然倒塌,上台的东林党人清谈误国,缺少应对手段,才使大明国事愈发不可收拾。

所以笔者以为,大唐、大明末年,昭宗和崇祯帝采取的策略应该是“先攘外再安内”,把宦官这头先稳住,用其平衡地方势力,然后集中力量优先解决藩镇问题。对藩镇应该是拉一个、打一个,加剧藩镇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互相争斗,自相消耗。然后中央趁机积蓄力量,慢慢地对付他们,或许能取得不错的消藩效果。藩镇问题解决了,再回头解决宦官问题,这个次序可能好一些。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大唐大明的覆灭有其末代黑暗统治的历史必然性,笔者的想法也是一厢情愿的臆测,仅供大家拍砖。

标签: 唐朝李晔

更多文章

  • 节度使李茂贞和唐昭宗的关系如何 李茂贞差一点就干掉皇帝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茂贞,唐昭宗

    对李茂贞和唐昭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开始走下坡路。然而唐天子并没有吸取安史之乱的教训,继续在各藩镇设立节度使,后来造成了晚唐诸侯割据的局面,最终导致唐朝灭亡。在众多诸侯中,割据汴州(今河南开封)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与割据太原的河东节

  • 唐昭宗是怎么把唐朝的江山拱手相让的?沦为战利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昭宗,唐朝

    唐昭宗是怎么把唐朝的江山拱手相让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但是天下却没有不亡之国,而唐昭宗这个亡国君与诸多朝代亡国之君比较起来,他并非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即位之后,这位皇帝几次试图整顿军政,然而却无不事与愿违,支

  • 唐昭宗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大唐帝国的末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昭宗,唐朝

    你真的了解唐昭宗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中国历史上下场悲惨的皇帝有很多,明朝的崇祯帝一生勤政为国,却落得一个在煤山自杀而亡的结果,令人叹息;南宋末年的端宗、幼主最后落得投水自尽而死的结果,让人感叹悲壮。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唐朝末年的一位皇帝,他就是唐昭宗。先来介绍一下此人,唐昭

  • 末世之君唐昭宗李晔在位有何贡献?后世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晔,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李晔的故事。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者和史学家,总是对亡国之君们抱有深刻的敌意和强烈的蔑视,假如从其废墟上创建的王朝乃是为读书人们所推许的,则会变本加厉,甚至编造出许许多多子虚乌有的罪名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往亡国之君们的头上扣屎盆子),故

  • 唐哀帝李柷被谁拉下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哀帝李柷,唐朝皇帝

    唐哀帝(904-907)李柷(chù)是唐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生于大内。初名李祚,乾宁四年(897)封辉王,是唐朝最后的一个皇帝,从小颠沛流离,在腥风血雨、惶惶不安中过日子。他是唐昭宗的第九个儿子。天佑元年,唐昭宗被朱温谋杀时,朱温立13岁的辉王李祚为皇太子,当天又矫皇后命太子于柩

  • 唐哀帝李柷甘做傀儡让难逃被毒死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哀帝李柷

    唐哀帝李柷是一个并不知名的皇帝,他是唐昭宗的第九个孩子,他的母亲是何皇后,他是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算起来,他是唐朝的第二十任皇帝。当然,这个计算是不包括武则天和殇帝的。他在位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他是在904年登基当上皇帝的,但是其在907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废除了。其在908年的时候去世,死的时候仅仅只有

  • 亡国之君唐哀帝李柷是被谁拉下马?在位几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柷

    少年皇帝唐哀宗在13岁的时候登基,在16岁的时候就被迫退位,成为了唐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那么,到底是谁逼迫唐哀帝退位的呢?唐哀帝被谁拉下马呢?唐哀帝他从小就生活在变幻不断的政治风云中,当时的唐朝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挽救唐朝,因此唐哀宗一直都生活在恐惧当中。作为一个皇帝,他却并不

  • 短命皇帝唐哀帝为何16岁就被朱温逼迫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哀帝

    唐哀帝李柷是一个并不知名的皇帝,他是唐昭宗的第九个孩子,他的母亲是何皇后,他是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算起来,他是唐朝的第二十任皇帝。当然,这个计算是不包括武则天和殇帝的。他在位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他是在904年登基当上皇帝的,但是其在907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废除了。其在908年的时候去世,死的时候仅仅只有

  • “昭宣光烈孝皇帝”唐哀帝李柷出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光烈昭宣皇帝

    892年9月27日即景福元年九月初三日末代皇帝、“昭宣光烈孝皇帝”、唐哀帝李柷出生在长安宫廷里,初名李祚,是唐昭宗第九子。唐哀帝李柷(zhù)(892年-908年),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乾宁四年(897年),封辉王

  • 唐哀帝李柷出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唐哀帝

    【历史上的今天】892年9月27日“昭宣光烈孝皇帝”唐哀帝李柷出生892年9月27日即景福元年九月初三日末代皇帝、“昭宣光烈孝皇帝”、唐哀帝李柷出生在长安宫廷里,初名李祚,是唐昭宗第九子。唐哀帝李柷(zhù)(892年-908年),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乾宁四年(897年),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