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不好色的唐宣宗为什么死于春药中毒?

不好色的唐宣宗为什么死于春药中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87 更新时间:2024/3/7 23:24:51

唐宣宗在位时,越地官员送来一支女乐队,其中一名女子姿色冠代。唐宣宗初见此女,甚是欢喜,一时间缠绵缱绻,宠爱异常,赏赐无数。没过多久,唐宣宗突然变脸,一杯毒酒把她送上了黄泉路。是唐宣宗不好色?不!唐宣宗最终死于滥用春药。

大概是因为事件太小,或涉及宫闱秘事,这起杀人事件史官们没有载入正史,而不少笔记、札录却当作花边新闻记了下来。但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就引用了《续贞陵遗事》关于唐宣宗鸩杀越女一事,可见此事不虚。

网络配图

一个当礼物送来的无辜美女,唐宣宗爱也爱了,睡也睡了,即使突然不想要了,完全可以像他即位之初“出宫女五百人”那样把这名女子遣返回乡,或将其冷落不加理睬,为何非要将其置于死地呢?

唐宣宗是一位比较有思想的君主,他对唐朝由盛到衰作过反思,得出美女即祸水的结论。他没有从封建君主自身找原因,却把唐朝败落的罪责推给了杨贵妃,认为杨贵妃是引发“安史之乱”的导火索,而他身边那位越女无异于现实版的杨贵妃。虽然越女既没有祸国,也没有殃民;既不懂政治,也不问政治,可唐宣宗知道自己好色而缺乏自控力,如不以祖先为戒,迟早会被美色迷住,耽误国事,所以对这名越女心存芥蒂。应该说,唐宣宗的头脑还算清醒,在其表层意识中,认为只要及早将身边这位曾让他爱不释手的“女祸”除掉,天下自会太平。

网络配图

唐代中叶后,国势转衰,执政者从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出发,积极倡导儒学,提倡妇女守贞节,唐宣宗亦然。即位后,唐宣宗对前面的穆、敬、文、武四位皇帝全部予以否定,偏偏对武宗的王才人“嘉其节,赠贤妃”,究其原因,王才人主动要求为唐武宗殉葬,是个难得的节烈女子。对于女子守节一事,唐宣宗也曾专门下过“夫妇,教化之端,其公主、县主有子而寡,不得复嫁”的诏令。在这种提倡贞节的大环境下,唐宣宗若将越女遣之出宫,既怕此女再嫁,又怕自己戴了绿帽子,坏了名声,索性将其鸩杀。

唐宣宗鸩杀越女应该是一种矫饰,一项表演。唐宣宗此举,绝非单纯地担心自己沉溺于声色而误国事,实际上是在通过杀掉绝色美女,向臣民表示他不荒淫,不贪色,不受女色诱惑,如此姿色冠代的美女我都不稀罕,我李忱还留恋别的女子吗?说白了,唐宣宗是利用越女的鲜血和生命来掩饰其贪色的丑名声,以赢得其一心励精图治、不为女色所动的赞誉和口碑。男人好色是天性,唐宣宗忍痛割爱,毒死无辜美女,既说明皇权、男权的极端专制、自私、残忍与狭隘,也说明唐宣宗在情欲问题上的矛盾、困惑与无奈。

事实上,唐宣宗是一个非常贪色荒淫的皇帝,这一点从他终生不立皇后、恣意宠幸后宫方面就略见一斑。另外,从唐宣宗生有23个子女,而后人除了知晓其继任者李漼和爱女万寿公主为晁美人所出外,竟不知其他儿女生母是谁的史实来看,唐宣宗在私生活方面确实很乱。绝色越女死了,但成千上万个美女还云集后宫,为了享受“性福”生活,唐宣宗不惜服用秘药,纵情床笫,甚至过了不惑之年仍然乐此不疲,锲而不舍,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春药皇帝”。

网络配图

春药,给唐宣宗带来了快感,也给他带来了病痛。为了能够长生,唐宣宗于大中十二年(858)正月召道士轩辕集进京问话,得到的答案就是“彻声色”,即结束声色之欢,但唐宣宗并未在意。次年(859)正月,已被美色和春药折磨得病入膏肓的唐宣宗似乎有所醒悟,宣布再次“放宫人”,但为时已晚。同年八月,唐宣宗这位被后人称作“小太宗”的皇帝因为滥用春药而“疽发于背”,最终一命呜呼,时年50岁。

标签: 唐宣宗

更多文章

  • 唐宣宗的悲哀:唐宣宗为何要毒死心爱的美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宣宗

    江山与美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得兼的两难选择,选择江山就不能选择美人,选择美人就必须舍弃江山。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选择也就会因人而异。历史上的商纣王、周幽王、南朝陈后主,还有唐朝的玄宗皇帝,他们选择的是后者,为了美人付出了江山的代价。英国的爱德华八世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王位,尽管情形与

  • 唐宣宗为何传奇?他在当天子前一直被认为是傻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宣宗

    在中国古代皇帝中,再没有比唐宣宗更富有传奇色彩的了。他的经历,可以说几乎秒杀一切电视连续剧的胡编乱造。其励志与坚韧,更实在是我们当今青年人努力学习的好榜样。唐宣宗为什么传奇?因为他在当天子前的36年里,一直被人认为是傻子。但当了天子以后,却一下变得睿智气魄,雷厉风行,创造了晚唐历史上著名的“小贞观”

  • 揭秘:唐宣宗李忱为什么竟要装疯卖傻36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第十三子,母亲是孝明皇后郑氏,他唐朝历史上惟一以皇太叔即位的皇帝,又是晚唐皇帝中顺宗以后的11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唐宣宗李忱从小就孤僻木讷,一直被皇宫里的人当作傻子嘲弄,出生三十六年来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可谁也想不到,三十六岁登基之后,唐宣宗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聪明与英武

  • 揭秘一世英明的唐宣宗晚年犯的两个致命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这位被史家誉为“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的“小太宗”,却在晚期的宫庭生活与册立储君的问题上留下了人生最大的遗憾。在宫庭生活方面,为了长生与纵欲,不惜大量服食丹药而送命;在册立储君的问题上,因为立储太过纠结,以至延宕时日,临终储君尚未正式确定。加上弥留之际,

  • 揭秘:恭谨节俭的唐宣宗竟然出家为僧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汉族,初名李怡,后改名李忱。唐朝第十八位皇帝。登基之前封为光王,在位13年。唐宪宗李纯十三子,母郑宫人,元和五年六月廿二日生于大明宫,是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的叔叔。唐宣宗继位后,便“尽革武宗乱政”,下令恢复货款,并诛杀赵归真、刘玄靖等撺掇武宗灭佛的十名道士,“

  • 侄子病危皇叔继位 唐宣宗李忱装傻赢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忱

    李忱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位皇子,从小备受欺负,由于他的母亲本是宫女,母亲郑氏本是郭贵妃的侍女,后来得到了皇帝李纯的赏识和爱慕,升级为妃子,生下了李忱。当然,他也是后来唐文宗和唐武宗的叔叔,只是辈分比他们大实际上比他们还小一岁。其实李忱的皇子当的可不是那么如意的,由于他是唐宪宗皇帝的第十三位皇子,就算是继

  • 唐宣宗也是疯狂追星族:看看唐宣宗如何追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李怡(后来改名李忱),是唐宪宗之子,唐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李怡年轻时为了免受政治迫害,韬光养晦,故意装傻,大家都认为他窝囊得很,唐文宗、唐武宗更是经常很无礼地取笑这个叔叔。唐武宗病危时,宦官们为了找个好控制的人当皇帝,选择了李怡。没想到,李怡改名李忱,登上皇位后,立即现出了他精明能干的一面

  • 唐宣宗开创了大中之治 为什么最后没有挽回唐朝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宣宗,唐朝

    唐宣宗为什么不能挽救唐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宣宗李忱是唐朝倒数第四位皇帝,在位十三年间,颇有一番作为,开创了“大中之治”,被司马光誉为“小太宗”。然而,唐宣宗却没能挽救风雨飘摇中的大唐王朝,或者说他在位时的繁荣景象,不过是唐朝灭亡前的回光返

  • 唐宣宗李怡:母亲是宫女出身,不得不装疯卖傻几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宣宗李怡,唐朝

    对唐宣宗李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宣宗李怡是唐宪宗的第十三个儿子,他虽然在大明宫中出生,但是母亲却是一位出身卑微的宫女。唐朝时期对于出身是非常看重的,这样出身寒微又没有势力的李怡根本得不到皇帝的看重。而且史书上记载这位皇子一开始就表现得又痴又傻,连普通的宫

  • 唐宣宗李忱:装疯痴傻30多年,被誉为“小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忱,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忱。01翻身当皇帝论辈份,李忱是前面两任皇帝唐文宗和唐武宗的叔叔,被封为“光王”。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光王不慧”,就是不聪明,这还是隐讳了的说法,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这人很痴傻。怎么痴傻法呢?这位“光王”一向沉默寡言,表情呆板,怎么逗他都不说话。有一次,唐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