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文宗李昂为什么会放弃朝政?原因是什么

唐文宗李昂为什么会放弃朝政?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553 更新时间:2023/12/26 10:24:36

很多人都不了解昂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宦官专政祸害朝纲一直是历代皇帝所忌惮的事情,在我国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都经历了宦官之乱,其中唐朝要属程度比较严重的一个时代。到了晚唐,经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气数将近,虽然皇帝致力于削减宦官势力、重新独揽大权,但最终都没有成功。

唐文宗就是一个渴望励精图治、削减宦官势力的皇帝,然而经历了好几次策划筹谋与失败之后,唐文宗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宦官势力不减反增,文宗最后成为了被宦官所把持的一块木头。究竟是宦官的势力太过强大,还是皇帝的手腕不够强硬呢?一、几代皇帝皆被宦官所害,文宗有心清扫宦官

李昂登上皇位那一年是公元826年,那时正值初冬,此时的唐朝已然开始往下坡路的方走,皇帝势单力薄,贵族皆已衰落。但是文宗有心挽救这个危亡的朝廷,而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快速地铲除宦官势力,因为他深知宦官对前朝,尤其是敬宗和肃宗朝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当朝的宦官势力中资历最老的要数仇士良和王守澄。这两人早在李纯还只是中宫太子时就侍奉在他身侧,而后来李纯登基为帝,也将这些宦官带入后宫,成为了执掌权力的人物之一。

而李纯非常信任这些宦官,他不曾想到的是后来竟会被自己所信任的宦官逼害。李纯在晚年的时候听信宦官和方士的传言,一味相信金石之药可以治愈身体,换来长生,因此不断服用所谓的仙丹。这导致他的身体落下很大的疾病,最终在公元822年的时候暴毙而亡。

之后便是李恒即位,李恒即为穆宗,穆宗崇尚奢侈,喜好玩乐,虽然朝臣多次劝解他收心处理政务,但他依然醉心于游乐之中。这些情况的产生当然也不乏宦官的诱惑引导。他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后来越来越痴迷于金石之药,不断服用仙丹。仅仅花了三年的时间就把自己的身体折腾废掉了。

他驾崩于自己的寝宫之中,那时年纪不过30岁,只能让仅仅16岁的太子李湛即位。而太子即位后即为敬宗,由于年纪太小,所以同样十分喜爱游玩,尤其是打马球。他上朝听政的次数非常之少,每日憨睡到午时,群臣皆立于殿中等候,有年老体衰者,甚至每每等到晕厥。

两年后敬宗的脾气越来越坏,喜怒无常,经常打骂身边的宫人,因此也得罪了不少宦官,这些宦官开始对他暗中下以毒手。公元826年年末,敬宗于深夜回宫,和一众宦官酣畅饮酒,没想到酒醉之时大殿之中烛光一暗,早已蓄势待发的宦官们一拥而上,将敬宗制服,并硬生生掐死了他。之后便是文宗即位了。

宦官之乱在唐初时还没有那么明显,但是自从安史之乱之后,宦官专权的现象便越来越突出,安史之乱到唐朝灭亡之间,一共更换过12位皇帝,其中有宦官拥立的多达7位,而被宦官杀害的更是有三位。二、文宗和宋申锡的谋划,因奸佞者告密而破产

文宗有心铲除宦官势力,于是他只能先提拔起属于自己的朝臣,他选中的人是宋申锡。宋申锡对皇帝的感遇之恩非常感激,倾尽心力帮助皇帝出谋划策,而皇帝也提拔他官至同平张事。

宋申锡找到吏部侍郎王璠,希望同他一起联手剿灭宦官势力.,而正当文宗和宋申锡之间紧密筹谋之际,王璠却把他们要联手剿灭宦官的计划泄露了出去。大宦官王守澄和他一手提拔下来的郑注两人听完消息之后,立刻制定应对计策,最终将皇帝的行动瓦解。

郑注使用的是离间之际。他从文宗的弟弟漳王下手,漳王是一个贤德的亲王,非常受到民间百姓的爱戴,因此文宗对这个弟弟有天然的防备警戒之心。郑注利用这一点收买了漳王身边的宦官,让这位宦官向文宗诬告,说宋申锡有谋利之心,将要取代文宗而另立漳王为帝。

文宗接到上报之后异常恼怒,王守澄见计谋已然生效,立刻上奏请求派遣骑兵屠杀宋申锡,而此时有官员提出证据尚且不足,应当召集诸位宰相商议才好。

于是皇帝派遣宦官召集各位宰相来到宫殿,所有宰相皆被换至殿中,唯有宋申锡不在名单之内,宋申锡听闻之后,立刻明白自己是受到皇帝猜疑了。经过审讯追捕,无数人被屈打成招,文宗处死了不少官员,受牵连的人上百,而宋申锡也被文宗贬为司马。

之后宋申锡因为忧愤交加,死在了自己左迁的地方。这便是文宗的第一次削除宦官势力的尝试。也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三、甘露异变宦官宫变,仇士良独揽大权

此后郑注凭借自己花言巧语、油嘴滑舌的能力一路高升,皇帝明明想要铲除宦官势力却不得不依仗宦官郑注,同样受到皇帝倚仗的新兴宦官势力还有李训。然而郑柱和李训两人却各怀鬼胎,他们一步步铲除其他老派宦官的势力,到最后这两人之间矛盾越来越深,谁都想成为独掌权力的唯一一位官员。

趁着郑注外出京城,打算以参加王守澄葬礼之名,一举绞杀所有宦官,李训独留在宫中,发动了后来闻名的甘露之变。此时时间是公元835年的十一月某一天。文宗正在朝堂上处理政务,忽而金吾卫将军韩约前来上奏,说金吾卫参事厅后院的一棵石榴树上降下了甘露,这是上天给予的祥瑞,希望皇帝立刻亲自前去参拜。

文宗听闻十分高兴,于是唤来辇车,行至含元殿。他让李训带其他几位官员先去查看,李训回来后说这甘露的样子看起来有些奇怪,也许并不是祥瑞,多派些人检验一下才好,于是皇帝只好将身边的仇士良等人再次派出。

没想到仇士良率人进入参事厅后,见幕布之后有兵戈的影子,而李训的手下也战战兢兢,心中不免生出疑惑。一阵风吹过,幕布后藏着的士兵突然显现。仇士良立马认识到这是李训所设下的埋伏,于是他匆忙召集手下退出参事厅,奔至皇帝轿子旁要护送皇帝离开。李训见事情败露,连忙上前扯住文宗的辇车,一番混乱之后仇士良终于带着文宗逃出含元殿,回到宫中。

事情败露后文宗大怒,立即下令捉拿逃跑的李训,李训被捉拿之后立马被斩首,他手下的一众宦官也被牵连。而外出的郑注也没有逃脱一劫。仇士良设计将郑注诱导至宴会之上,也将他杀死。此后仇士良、鱼志弘等一众宦官并没有因此失势,反而权力更甚,而接连遭遇两次失败的文宗,也彻底丧了。

从此他不再想着如铲除宦官,只像木头一样继续被宦官摆布。仇士良之后势力大增,所有政令几乎都要他批准才能实行,他不仅敢于呵斥文宗,甚至毒杀了文宗的儿子。最终文宗在忧愤之中死去,年龄才三十三岁而已。

结语:宦官之乱一向是古代朝廷上令人忧心的问题,皇帝手腕强劲之时,便能将权力收归到自己身上,否则不仅有宦官妄图来分一杯羹,外戚、朝臣、边远敌人都是对皇位的威胁,如何平衡这几方的势力,全看皇帝的为政。

而像唐文宗,虽有杀敌之心,却没有杀敌的能力,不断失败后,他终于放弃了对权力的收割,只想安稳度过一生,但是不甘的心情犹在,最后只落个忧愤而死。

标签: 唐文宗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武宗灭佛在当时有什么影响?唐武宗灭佛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

    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此后,武宗陆续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奴婢的数量,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会昌四年(844)二月,武宗降旨“不许供养佛牙”,同时规定: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寺、终南山五台寺、凤翔府法

  • 唐武宗李炎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唐武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李炎

    早年经历唐武宗李炎生于公元814年(元和九年),是穆宗李恒的第五个儿子,文宗李昂之弟。继文宗为唐代第十六任皇帝。公元814年(元和九年),宣懿皇后韦氏生李炎于东宫,初名李瀍(chan)。公元821年(长庆元年)穆宗封为颍王。公元836年-公元840年(开成年间),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文宗即

  • 唐武宗与唐宣宗的死有何相同之处?都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唐宣宗

    唐武宗(814—846,李炎),是唐穆宗第五子。会昌五年(845),他曾下诏陈佛教之弊,令毁全国寺院,僧尼还俗者达26万余人,史称“会昌灭佛”。但这个不信佛的皇帝,却笃信道教。早在下诏灭佛的前两年,他就下令在宫禁中修建望仙楼,幻想在楼上与神仙相会。他在诏令灭佛的同时,又召道士赵归真等81人来朝,让他

  • 唐武宗为什么会下令大肆灭佛?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

    一、唐武宗与唐宣宗之间的权力斗争笔者认为唐武宗灭佛的根本原因是唐武宗与唐宣宗之间的权力斗争。其深层次背景是唐武宗与唐宣宗存在着矛盾,宣宗从宫中逃出之后,被佛门收留。武宗之所以毁灭佛教,一方面是为了追杀宣宗,另一方面是对保护宣宗的佛门泄恨。唐宣宗在朝野内外颇有声誉,武宗一直将其视为劲敌,对其百般迫害。

  • 唐武宗李炎的重大政治措施是什么?为何要灭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唐朝,李炎

    唐武宗李炎(814~846)唐朝第十六代皇帝。唐穆宗李恒第五子,文宗之弟。本名□。长庆元年(821)封颍王。文宗曾立鲁王李永为太子,后李永暴死,乃另立陈王李成美为太子。开成五年(840)正月,文宗疾甚,命知枢密刘弘逸、薛季□引杨嗣复与李珏至禁中,欲奉太子监国。另一派宦官神策中尉仇士良及鱼弘志认为太子

  • 唐武宗李炎原名叫什么?唐武宗李炎有何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武宗,李炎,唐朝

    唐武宗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弟。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开成五年(840)正月,文宗病重,宦官、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废皇太子,立李瀍为皇太弟。同月文宗去世,李瀍即位。次年改元会昌。其实李炎只是一个普通的王爷,与皇位的距离如同北京到纽约那么远。27岁

  • 唐武宗李炎简介:唐武宗李炎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武宗

    唐武宗(本名李瀍,后改名炎。他是唐穆宗第五子,他在位时,开创了历史上的“会昌中兴”,使得唐朝出现了中兴局面。唐武宗有着怎样的人生,最后是怎么死的?唐武宗李炎简介网络配图李炎生于814年,是唐代第16个皇帝。840年,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为因为贪拥立之功,以太子陈王成美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

  • 皇帝背后的女人:唐武宗被绝色妓女推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武宗

    唐武宗生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最初的名字叫李瀍。27岁之前,他一直兢兢业业做王爷,尽情地四处观光旅游。在一次去邯郸自助游的过程中,他偶然结识了一位王姓歌妓,此女不仅艳惊四座,而且歌舞俱佳,让李瀍喜欢得不得了。李瀍当即决定为她赎身,然后带回自己的王府里金屋藏娇。网络配图就在他们安享王府生活的时候

  • 唐武宗李炎会昌灭佛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武宗

    唐代后期,由于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又因讨伐泽潞,财政急需,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从会昌二年(842年)开始渐进地进行毁佛,在会昌五年(845年)达到高潮,于会昌六年(846年

  • 金屋藏娇:唐武宗被绝色青楼女推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武宗

    唐武宗生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最初的名字叫李瀍。27岁之前,他一直兢兢业业做王爷,尽情地四处观光旅游。在一次去邯郸自助游的过程中,他偶然结识了一位王姓歌妓,此女不仅艳惊四座,而且歌舞俱佳,让李瀍喜欢得不得了。李瀍当即决定为她赎身,然后带回自己的王府里金屋藏娇。网络配图就在他们安享王府生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