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亲儿子早夭后,曹叡还有两个养子,为什么传位给了曹芳?

亲儿子早夭后,曹叡还有两个养子,为什么传位给了曹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063 更新时间:2024/2/13 8:24:34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叡,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曹叡,魏文帝曹丕长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个皇帝,被称为魏明帝。他年仅36岁就驾崩,可谓英年早逝,比他的父亲曹丕活得岁数还小。曹叡一生中有三个亲儿子,两个养子,两个女儿,那么他为何要把皇位传给养子曹芳呢?

曹叡虽然有三个亲儿子,可是都夭折了,另一个养子曹询身体不好,只能传给曹芳,依据相关史料,分析如下。

三个亲儿子早夭

曹叡的三个亲儿子,分别为清河王曹冏、繁阳王曹穆、安平哀王曹殷,都夭折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曹叡大兴土木,过度享乐导致的,也可能是古代医疗条件有限,还有可能是曹魏后宫宫廷内斗。总之,曹叡的三个亲儿子都早夭折了。

清河王曹冏于公元226年夭折,繁阳王曹穆于公元229年夭折,尤其是公元231年8月毛皇后所生的安平哀王曹殷,不到一周岁又夭折(公元232年5月),这件事对曹叡的打击非常大。从此之后,曹叡堕落了,从一个开拓进取的明君,不断腐化,变成了一个只知道贪图享受,及时行乐的“昏庸无道”的皇帝。

或许他是接受不了三个亲儿子接连夭折的结果,或许他是为了再生育一个亲生儿子的希望,他广纳嫔妃,希望再次开花结果。可是他失望了,没有再次生育。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曹叡自己没有亲生儿子,为了帝位有继承人,为了国家稳定,他必须从宗室之中选择一个子弟,作为自己的养子,继承帝位。他为了保险起见,一下选了两个。《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五月,皇子殷薨,追封谥安平哀王。

曹叡还有两个女儿,平原懿公主曹淑,早夭,另一个女儿齐长公主活到了成年,她先嫁中书令李丰之子李韬、后嫁中书侍郎任恺。齐长公主是曹叡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中唯一一个活到成年的。可见,曹叡子女夭折率太高,五个只有一个成年,也是悲哀。

两个养子,为何选曹芳

魏明帝曹叡在三个亲生儿子接连早逝后,他不得不承认,他的儿子们很难活下来。于是曹叡开始为自己的继承人问题想办法。他从曹家宗室选了两个孩子作为养子,即曹询、曹芳。《三国志·三少帝纪第四》中记载如下:

齐王讳芳,字兰卿。明帝无子,养王及秦王询。

曹询,他的父、母不详,魏明帝曹叡养子,公元235年被立为秦王,此时他年仅四岁,身体也不太好,非常虚弱。公元244年,曹询就死去了,年仅13岁,也是早逝。曹询虽然比曹叡的亲生儿子强,可是身体不好,曹叡在病重时,没有选择他,而是选择了另一个比较强壮的曹芳。

另一个养子曹芳,字兰卿,他可能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彰孙子曹操的曾孙(《魏氏春秋》

)。他活了43岁,和曹叡的亲儿子、曹询相比,已经算不错了。曹芳是曹魏第三位皇帝,在位15年(239年—254年)。曹芳当皇帝时期,先是大将军曹爽耀武扬威,后又被司马懿司马师父子架空,于公元254年被废为齐王。

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后,改封曹芳为邵陵县公。公元274年,曾经的曹魏皇帝曹芳走到了生命的终点,谥号为厉公。可怜曹芳,当皇帝时年幼,是一个傀儡,先后被曹爽和司马懿、司马师三个权臣架空,后来被废,成为齐王,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又被降为邵陵县公,在他死后,还被赐予非常不好的谥号厉公。

总结:魏明帝曹叡的父亲曹丕年仅40岁而亡,而他仅仅36岁就一命呜呼,都属于早死。更可悲的是,曹叡的三个儿子都夭折,都没长大成人。没办法,曹叡不得不从宗室中选择养子,来继承自己的基业。

于是他选择了两个养子,就是秦王曹询和齐王曹芳,曹询身体也不太好,13岁就病逝,只有曹芳长大成人,继承了曹魏皇位,却只是一个傀儡,最后被废。如果他的亲生儿子能够长大成人,他无论如何都不会选择养子曹芳继承皇位的。曹芳是养子,并不是曹叡的亲生儿子,岁数还小,帝位并不牢固,这为曹爽和司马懿独揽大权提供了机会,,最后他也失去了帝位,被废为齐王。如果即位的曹叡的亲生儿子,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了。

标签: 曹叡曹魏

更多文章

  • 曹芳是魏明帝曹睿的养子,为什么他还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芳,曹魏

    曹芳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曹芳,字兰卿,他不曹叡的亲生子,但却是曹叡的养子,在魏明帝曹叡驾崩后,曹芳继位,成了曹魏政权的皇帝。那曹芳是如何做上皇帝的呢?因此当时曹叡是皇帝,但是她他的儿子都全部夭折而亡,在这种情况下,曹叡为了让曹魏江山后继有人,这也是为了社

  • 三国法正是谁?法正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法正

    三国法正是谁?法正怎么死的?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郡(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善于奇

  • 三国史上法正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法正

    法正有什么功绩?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郡(今陕西省眉县小法仪镇)人。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法正主要的功绩就是辅助刘备夺取益州、汉中。刘备占据益州后,急需与蜀中大族豪强结纳关系,因此群下

  • 法正是谁?诸葛亮为什么不敢惹法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法正,诸葛亮,三国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的完美程度。但是,诸葛亮不是一个真正执法如

  • 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是法正而非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法正,诸葛亮,三国

    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东北)人。汉末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第一谋士。初为刘璋部下,刘备入蜀时归于刘备帐下,屡献奇策,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被追谥

  • 三国时期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法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刘备,法正

    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省眉县东北)人。东汉末年名士,本为刘璋部下,刘备入蜀时归于刘备帐下。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连哭泣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法正深受刘备信任,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

  • 诸葛亮在蜀国唯一不敢惹的一个人:入蜀功臣法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法正,诸葛亮,蜀国,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的完美程度。但是,诸葛亮不是一个真正执法如

  • 蜀汉谋臣法正:让诸葛亮平步青云又咬牙切齿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诸葛亮,法正,

    诸葛亮出山之初,曾经让刘备大喜过望。两人亲密无间的劲头让关羽张飞都有点吃醋了。刘备则声称自己和诸葛亮的组合是“如鱼得水。”但如鱼得水的日子随着法正的到来就结束了。自从伐蜀之后,法正就成了刘备手下的头号红人。此消彼长,诸葛亮多少要感受到一些冷落了。也就是说,法正的日子过得越红火,诸葛亮的日子就越黑暗。

  • 法正擅杀已经投降的愁人是刘备批准诸葛亮默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法正,刘备,诸葛亮,

    在取得益州之后,法正作为首功之臣,受到刘备无上尊崇。可是法正不知节制,竟然擅自杀害自己的私仇,引起官场轰动。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当时益州的大局是稳定人心,让刘备的统治迅速稳固下来。法正的行为看似是破坏和益州的和谐氛围,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会推进刘备的统治。也就是说,法正擅杀很可能是刘备批准,诸葛亮

  • 刘备占据蜀地的功臣法正:虽足智多谋但锱铢必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法正,刘备,谋士,

    法正何许人也?此乃当年竭诚尽智、鼎力相助刘备集团,迫降刘璋占据益州,与魏、吴形成鼎足之势的关键人物。刘备对其格外赏识和器重——法正被封为蜀郡(成都)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其位之高其权之重,大有盖过诸葛亮的势头。然而,我思来想去,总觉得法正那些年的所作所为不是那么地道那么对劲儿。你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