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章邯当雍王时为什么连刘邦都打不过?原因是什么

章邯当雍王时为什么连刘邦都打不过?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98 更新时间:2024/2/9 21:54:05

章邯当将军时,灭陈胜,扫六国,当雍王时为何连刘邦都打不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当秦朝的正规军大部分在边关修长城打匈奴的时候,他临危受命,仅仅率领在骊山上修阿房宫的一伙刑徒,就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陈胜农民起义,横扫当时纷纷称王的六国,还杀死了楚军的首领项梁。可以说,那时候的他,差不多称得上打遍天下无敌手。

他唯一没有打败的人是项羽

不过,虽说在巨鹿之战时败给了项羽,若他继续和项羽鏖战下去,最后鹿死谁手,谁也说不准。因为当时项羽虽强,但是粮草已尽,战斗的持续力不够(《史记》记载: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

可惜这时候秦朝自乱阵脚,秦律薄情寡恩,赵高惑主乱政。章邯因为打了一些败仗,被赵高和秦二世百般猜忌,让章邯感到,等待他的命运就是下一个白起,下一个蒙恬。所以,章邯怕了,主动和项羽接触,投降项羽并被项羽封为雍王,守在三秦之地。

不过,当章邯被封为雍王以后,他超强的战斗力似乎一夜之间丧失了,最后被在当时来说不入流的韩信打败,城破自杀。

那么,章邯后来为什么会失败自刎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章邯所带的军队,和投降项羽前带的完全不一样。章邯投降项羽前,带的军队是一群刑徒。这群刑徒当时干的是修阿房宫的苦役。没有报酬,没有休息,没有出头之日。而当章邯把他们解救出来,让他们去打仗的时候,他们内心是充满感激的。而且由于秦朝的军功奖励制度,打得好,还会受赏,衣锦还乡都是有可能的。

而章邯投降项羽后,项羽坑杀了二十万降卒。剩下的军队,一是数量明显减少;二是这些人和被坑杀的大都是亲戚朋友,就算不是亲戚朋友也是同一阵营的。也就是说,这一部分士兵,肯定怨气冲天,人心涣散,谁也不愿意帮项羽打仗。前后的两支军队,精气神显然是不一样的。

第二,章邯在军队中的威信大减,失去了带队能力。因为章邯带领军队投降了项羽,才造成士卒被坑杀。而坑杀以后,章邯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并没有为受冤屈的士卒鸣不平乃至报仇雪恨的意思。很显然,士卒们普遍不满章邯。

再说,当初章邯率队投降项羽,并没有征求过士卒的意见。对于大多数士卒来说,他们是并不愿意投降的。一者,项羽代表异国,投降是耻辱。二者,如果不投降,立下军功受赏是很可能的,投降了就没这样的好处了。三者,秦二世和赵高想杀的是章邯,并不是大多数士卒。也就是说,士卒们并不愿意投降却“被投降”了。“被投降”倒也罢了,最后还被残暴地坑杀,谁的心里没有气啊!

第三,章邯自己心中也有气。章邯这个人,如果别人重用他,他打起来肯定勇往直前。但是若有人给他小鞋穿,他肯定来情绪。前期秦二世信任的时候,灭陈胜,扫六国,何等气势。后来秦二世猜忌他,他打不赢了,还投降了项羽。由此可见,他这人是受不得气的。

而投降项羽后,项羽偏偏让他受了更大的委屈。一是前面说的,项羽坑杀了他二十万人。他心里肯定不满,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士卒埋怨他,他也有话不敢说。由此可见,他心里该有多大委屈啊!二是项羽虽然封了他为王,但是把他放在和刘邦对峙的三秦之地,也就是说是战争的前哨。相当于把他当炮灰军。所以,这又是一个委屈。

第四,章邯理解不了韩信的战争新思维。章邯和韩信,两人打的明显是不一样的战争。章邯当年打陈胜,打六国,凭的就是勇猛,很少使用计谋。唯一用过的计谋就是“衔枚疾走”,夜袭楚军,杀死项梁。但是这个计谋,依然是激发士兵的勇猛,用增加人数壮大声势吓唬敌人。

而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明显就是战争新思维,是声东击西,巧拨千斤。这种仗,章邯是打不来的。

士卒离心,主帅不满,战术不懂,这仗还能打赢么?

章邯是秦朝的悲剧,也是他自己的悲剧。

标签: 章邯秦朝

更多文章

  • 溥仪为何对王连寿像母亲一样?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溥仪

    在溥仪大量的回忆录中,不难发现,他对所有人的描述基本不掺杂亲情,包括慈禧和他的父母、妻妾,唯有他的乳母王连寿例外。在溥仪看来,乳母是他身边唯一通“人性”的人。王连寿出生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门远庄村,原隶属于河间府任丘县管辖,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一家五六口人依靠四亩薄地,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

  • 向朗是谁?三国时蜀汉重臣向朗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向朗,三国,丞相,学者

    向朗(约167年-247年),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向朗早年师从于司马徽,并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后随刘备入蜀,历任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并拜步兵校尉,领丞相长史,随丞相诸葛亮北伐。因包庇马谡被免职,后为光禄勋,转左将军、特进,封显明亭侯。曾代理

  • 如何评价三国中的向朗,据说是水镜先生的学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向朗

    向朗(约167年—247年),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向朗早年师从于司马徽,并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后随刘备入蜀,历任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并拜步兵校尉,领丞相长史,随丞相诸葛亮北伐。因包庇马谡被免职,后为光禄勋,转左将军、特进,封显明亭侯。曾代理

  • 蜀汉大将向宠是什么实力?被刘备、诸葛亮称赞,为国捐躯的禁军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向宠,三国

    蜀汉大将向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在刀兵四起的乱世,临阵战殁倒是成为很多优秀将领的宿命。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这么一位,他便是被刘备和诸葛亮称赞的向宠。向宠是蜀汉重臣,学者向朗的侄子,出生于襄阳郡宜城县,向宠跟随叔父向朗一

  • 诸葛亮力捧的军事家,向宠到底是何方神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向宠,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向宠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是刘备生命中不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刘备辛苦经营半生的蜀汉江山,接二连三遭遇重大挫折。刘备带领大军御驾亲征东吴,想要收复荆州为关羽报仇,没想到在夷陵之战中遭遇惨重失败,“土崩瓦解

  • 向宠:诸葛亮最欣赏的武将,为何知名度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向宠,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向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前有黄巾大起义,后有三国争霸,连续长达几十年的战乱,催生出一大批杰出的武将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国时代也是属于武将的时代,这些武将们驰骋沙场、摧锋破阵,缔造了一段又一段战场传奇,他们的名字也成为三国

  • 封神中,袁洪跟杨戬谁更厉害?看女娲怎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袁洪,上古

    提起封神演义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商纣王还有妲己了,妲己的残忍,还有商纣王的只要美人不要天下的心态,都是让人无话可说的。当时为了满足妲己的私心,商纣王残忍的将比干的心挖走,让人看了都想一巴掌将他扇醒。但是这毕竟已成事实,我们今天不谈这么让人气愤地事,不说封神演义中的纣王还有妲己,我们来说说袁洪还有杨

  • 杨洪:三国最低调的谋士,还两次拯救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洪,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诸葛亮堪称那个时期的最强谋士。他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能力超群,似乎没人能跟诸葛亮的智谋并肩。但是其实在三国时代,有一个名叫杨洪的蜀国官员,能力堪比诸葛亮也得到过诸葛亮的亲口夸张。杨洪(?―228年),字季休,犍

  • 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的蜀汉名将,除了杨洪还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杨洪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公元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

  • 三国史上最长寿名臣是谁?来敏享年97岁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名臣

    长寿一直都是人们最求的,尤其古人平均寿命都不长,故而衍生出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英雄辈出的年代,自来有很多军事将才,在这些人中不乏有一些长寿的人存在,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盘点三国时期最长寿的将领。三国历史,一段波澜壮阔的英雄风云史,谋臣武将不计其数,在这个历史舞台绽放光彩。从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