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溥仪为何对王连寿像母亲一样?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溥仪为何对王连寿像母亲一样?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98 更新时间:2024/1/17 16:20:27

溥仪大量的回忆录中,不难发现,他对所有人的描述基本不掺杂亲情,包括慈禧和他的父母、妻妾,唯有他的乳母王连寿例外。在溥仪看来,乳母是他身边唯一通“人性”的人。

王连寿出生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门远庄村,原隶属于河间府任丘县管辖,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一家五六口人依靠四亩薄地,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穷苦生活。1889年,她三岁那年,直隶一带大旱,颗粒无收,父母便带着他们去京城讨饭。正值慈禧太后大寿,在北京各个巷口设了粥棚,王连寿全家靠着这点接济,艰难度日,但好景不长,这年冬天,朝廷关闭了粥棚,王连寿一家只得离开京城,再次回到老家。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携光绪西逃,战火波及河间府一带,王连寿家也陷入绝境。14岁的王连寿不得不再次北上,去投奔在京城做剃头匠的哥哥,哥哥无力养活她,三年后她嫁给一个姓王的差役,后来生了一个女儿,不久后丈夫去世了,尚在哺乳期的她再次陷入困境。

1906年,她在走投无路之际,醇王府门口贴出的“招聘乳母”事,让她与小皇帝溥仪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远房哥哥的引荐下,王连寿因体态端庄、乳汁充足等条件,成为溥仪的第二个乳母,王府的人都称呼她为“二嬷”。当然,王连寿作为溥仪的乳母,自然和普通贵族的乳母不同,除了日常喂奶,还需要接受许多常人不能忍受的条件,比如每天必须吃一碗无盐的猪肘子催奶,只能往家捎钱,但不许回家,更不能和自己孩子接触等。在溥仪日后的回忆中,他称这是“最屈辱的条件”二两白银,让一个女人活生生变成了一头奶牛”。

更悲摧的是,王连寿在醇王府当乳母的第三年,她的亲生女儿因为营养不良夭折。醇王府担心这个消息会影响王连寿的乳汁质量,擅自封锁了消息,可怜王连寿在醇王府做牛做马,对此竟全然不知。更让王连寿想不到的是,两年后自己怀里的小溥仪竟然当上了大清朝的皇帝。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病重,选醇亲王之子溥仪进宫读书,当接驾的队伍浩浩荡荡进入醇王府时,三岁的溥仪被吓得哇哇大哭。就在此时,王连寿不顾一切地从太监手里抱过了溥仪,溥仪这才安静了下来。内务府大臣连同醇亲王载沣一同商议,决定让王连寿抱着溥仪进宫,等进宫后再让他人抱去,觐见慈禧。

可溥仪被抱入慈禧的寝宫后,房间里阴森森的,慈禧也行将就木,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这一幕再次把溥仪吓得号啕大哭。慈禧不高兴地说了句“这孩子真别扭”,然后找人把溥仪抱走。而溥仪一出大殿门,便哭喊着要找嬷嬷,太监只得把王连寿找来,并且上奏慈禧,允准王连寿入宫伴驾,继续给溥仪当乳母。

入宫后的溥仪已经有了嗣皇帝的身份,因此王连寿喂奶的时候必须跪着,但如此一来,不仅王连寿喂奶费劲,溥仪吃奶也费劲,于是太监再次向慈禧请旨。当时的慈禧已经处于弥留之际,听闻这类小事,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算是允许了。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和慈禧相继驾崩,12月2日,溥仪登基,年号宣统。登基那天,面对人山人海的行礼、叩拜,溥仪再次被吓得哇哇大哭,醇亲王载沣则在一旁不停地喊:“快完了,快完了。”只有到了晚上,溥仪躺在王连寿的怀里,才会安静睡下。于是,只要溥仪一闹,太监们便去找王连寿救场。

1911年,溥仪六岁那年开始读书,与王连寿接触的时间日益减少,王连寿对溥仪的影响却更大了。多年以后,溥仪写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对王连寿是这样描述的:“乳母,是宫里唯一使我保留了人性的人。”他甚至用“卓越”一词来称赞王连寿。这也不奇怪,溥仪的整个童年几乎都是跟着乳母过的,王连寿对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

在辛亥革命的冲击下,1912年,清帝退位,仍居皇宫。由于在皇宫无事可做、缺少陪伴,溥仪变得性情怪僻,经常无端责打太监取乐,皇宫中无人能制止溥仪,太监们常常为此叫苦不迭。

一次,溥仪在蛋糕里掺杂了一块铁砂子,准备赏给一个太监吃,不巧被王连寿发现了,问:“皇上,带铁砂子的蛋糕怎么吃啊?”溥仪答:“我就是要看看他吃蛋糕是什么模样。”王连寿摇了摇头说:“那不崩着牙了吗?这可不行!”经过王连寿的苦劝,溥仪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溥仪玩气枪,用铅弹朝太监的窗户打,看见窗户上被打了许多小洞,溥仪拍手大笑,太监们却吓得抱头鼠窜。王连寿劝道:“老爷子,屋里有人啊,打伤了人怎么办?”溥仪见乳母如此说,才收起了气枪,悻悻而回。

时间久了,在王连寿的循循善诱之下,溥仪逐渐改掉了许多恶习,并在回忆录里写道:“乳母告诉我,别人和我都是一样的,也有牙,有牙就不能咬铁砂子,别人用气枪打着,一样会疼。对这些道理,我并非完全不懂,只是不容易想到这些,在我的印象里,太监只是一些奴才,是供帝王驱使的,只有乳母给我讲的道理让我明白,别人和我都是一样的人。”

在溥仪的一生当中,王连寿俨然扮演着一个慈母形象,填补了溥仪童年中的空缺。

然而好景不长,溥仪断奶之后,宫内的太妃们认为多养个闲人没有用,于是在1914年瞒着溥仪将王连寿遣送出宫。溥仪得知后,大哭大闹了一场,但丝毫没用,因为他当时还未成年,宫里的事情太妃们说了算。由此,王连寿结束了六年的紫禁城生活,回到了自己家,这才得知女儿早已去世。

王连寿回到家后,依靠勤劳的双手节俭度日。与此同时,宫中的溥仪也没有忘记她。1922年,溥仪大婚,在宫里有了绝对的权力,并派人将王连寿接来,给了她很高的待遇。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倒戈,溥仪等人被驱逐出宫,但溥仪并没有抛弃乳母,而是给了她一大笔钱,让她在天桥附近找了一个落脚处。

1931年,溥仪在日本的支持下,远赴东北组织傀儡政权。由于想念乳母,溥仪又派人将王连寿接到了长春,并把伪满宫内府附近的一个小院腾出来,让王连寿居住。王连寿与人和善,与溥仪的后妃婉容、谭玉玲、李玉琴相处得都很好。

1945年,日本战败,溥仪逃亡途中,被苏联人俘虏,而其余的家眷则在通化,被抗日联军俘虏。后来由于通化的日军暴动,与抗日联军展开枪战,王连寿抚摸着受到惊吓的皇后婉容,不幸被流弹击中身亡,结束了她传奇又悲情的一生。

1950年,溥仪从苏联被引渡回国,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他专门为王连寿设置了一个章节,可见对乳母的感情至深。溥仪在书中写道:“她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特殊位置向我要求过什么,她性格温和,从不与人争吵,我常常怀疑她是不是看到了墙壁上有趣的字画。关于她的身世,我并不清楚,直到后来,我才知道了她悲惨的家世,才知道了用自己乳汁喂养了我这个大清皇帝的人,在大清朝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和屈辱。”

王连寿与溥仪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这一段佳话也成就了一段历史回忆,供后人闲暇时品味、感慨,其中的酸甜苦辣、人性温暖,也许只有打开尘封已久的历史画卷,才能从中察觉出来。

标签: 清朝溥仪

更多文章

  • 向朗是谁?三国时蜀汉重臣向朗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向朗,三国,丞相,学者

    向朗(约167年-247年),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向朗早年师从于司马徽,并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后随刘备入蜀,历任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并拜步兵校尉,领丞相长史,随丞相诸葛亮北伐。因包庇马谡被免职,后为光禄勋,转左将军、特进,封显明亭侯。曾代理

  • 如何评价三国中的向朗,据说是水镜先生的学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向朗

    向朗(约167年—247年),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向朗早年师从于司马徽,并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后随刘备入蜀,历任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并拜步兵校尉,领丞相长史,随丞相诸葛亮北伐。因包庇马谡被免职,后为光禄勋,转左将军、特进,封显明亭侯。曾代理

  • 蜀汉大将向宠是什么实力?被刘备、诸葛亮称赞,为国捐躯的禁军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向宠,三国

    蜀汉大将向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在刀兵四起的乱世,临阵战殁倒是成为很多优秀将领的宿命。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这么一位,他便是被刘备和诸葛亮称赞的向宠。向宠是蜀汉重臣,学者向朗的侄子,出生于襄阳郡宜城县,向宠跟随叔父向朗一

  • 诸葛亮力捧的军事家,向宠到底是何方神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向宠,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向宠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是刘备生命中不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刘备辛苦经营半生的蜀汉江山,接二连三遭遇重大挫折。刘备带领大军御驾亲征东吴,想要收复荆州为关羽报仇,没想到在夷陵之战中遭遇惨重失败,“土崩瓦解

  • 向宠:诸葛亮最欣赏的武将,为何知名度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向宠,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向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前有黄巾大起义,后有三国争霸,连续长达几十年的战乱,催生出一大批杰出的武将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国时代也是属于武将的时代,这些武将们驰骋沙场、摧锋破阵,缔造了一段又一段战场传奇,他们的名字也成为三国

  • 封神中,袁洪跟杨戬谁更厉害?看女娲怎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袁洪,上古

    提起封神演义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商纣王还有妲己了,妲己的残忍,还有商纣王的只要美人不要天下的心态,都是让人无话可说的。当时为了满足妲己的私心,商纣王残忍的将比干的心挖走,让人看了都想一巴掌将他扇醒。但是这毕竟已成事实,我们今天不谈这么让人气愤地事,不说封神演义中的纣王还有妲己,我们来说说袁洪还有杨

  • 杨洪:三国最低调的谋士,还两次拯救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洪,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诸葛亮堪称那个时期的最强谋士。他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能力超群,似乎没人能跟诸葛亮的智谋并肩。但是其实在三国时代,有一个名叫杨洪的蜀国官员,能力堪比诸葛亮也得到过诸葛亮的亲口夸张。杨洪(?―228年),字季休,犍

  • 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的蜀汉名将,除了杨洪还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杨洪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公元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

  • 三国史上最长寿名臣是谁?来敏享年97岁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名臣

    长寿一直都是人们最求的,尤其古人平均寿命都不长,故而衍生出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英雄辈出的年代,自来有很多军事将才,在这些人中不乏有一些长寿的人存在,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盘点三国时期最长寿的将领。三国历史,一段波澜壮阔的英雄风云史,谋臣武将不计其数,在这个历史舞台绽放光彩。从220

  • 来敏一生多少岁?三国来敏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来敏

    东汉末年,因遭逢董卓大乱,来敏跟随姐姐来氏投奔到荆州,来氏的丈夫、来敏的姐夫黄琬是刘璋祖母的侄子,所以刘璋派人迎接来氏,来敏于是随从来氏进入蜀地,常常作刘璋的宾客。来敏涉猎书籍,精通左氏《春秋》,尤其精通《仓颉篇》、《尔雅》的训诂学,喜好校正古籍文字。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任命来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