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琳归附曹操后为什么没被杀?陈琳到底有什么能力?

陈琳归附曹操后为什么没被杀?陈琳到底有什么能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11 更新时间:2024/1/19 4:15:57

说到曹操不杀降,最为典型的例子要属收用陈琳之事,陈琳是广陵人,汉末的时候担任何进主簿,避难冀州,为袁绍所用。当时曹操亲率大军,东征徐州刘备,田丰劝袁绍增援刘备,袁绍以儿子重病为由,延迟出兵,以致刘备被曹操击溃。刘备只身逃往青州,由袁谭引荐,投靠袁绍,刘备向袁绍介绍了曹军的现状和部署,更强化了袁绍即可南征曹操的想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二月,袁绍下令各军指挥官在黎阳津汇合,并视察了前线的战况,军事会议后,袁绍便下令主簿陈琳起草征讨曹操的檄文。陈琳素有才名,很快便完成了讨逆檄文,陈琳这篇檄文两分事实、三分渲染、五分曲解,不过由于文情并茂,陈述的事实也都是有所依据,檄文写好后立刻传令到各处关津隘口张贴。

据说当时曹操因感冒引发了宿疾偏头痛,一看到陈琳的檄文,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感冒顿愈,偏头痛也忘掉了,直接着问手下这是谁执笔的。在得知为陈琳之后,曹操定下心来,对左右亲信表示:“有文采的人还需要有人以武略济之,袁绍的武略不足以配合陈琳。”

袁绍去世后,陈琳跟随袁尚。建安九年(204年),袁尚遣阴夔及陈琳乞降,曹操不许,急攻邺城,袁尚败走。邺城破,陈琳被曹操俘获。

袁尚败后,陈琳归附曹操。曹操让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和阮瑀所作。曹操深爱其才,对于陈琳的作品,有时曹操竟不能为之增减一字。

陈琳在征讨檄文中指责曹操“身处三公之位,而行盗贼之态”指的正是曹操挖掘王族陵墓的行为。曹操的确指使军队干过如此不法又没有道德的行为,但是干过这种事的其实不止他一个。袁术、袁绍、董卓等人也都有大规模盗掘贵族坟墓,以夺取陪葬金银珠宝养军的行为,因此汉朝历代的皇帝及皇族的坟墓几乎通通被挖掘一空。

官渡大战后,袁绍战败,陈琳被曹操生擒,曹操爱惜他的才能,并没有给予任何处罚,还任命他为帐下的谋士。有一天心血来潮时,曹操对陈琳说:“你的檄文的确写的很好,从袁绍的立场来看,把我骂的很有力量,只是你尽管骂我本人就好了,何必把家祖和家父也骂在一起呢?”陈琳连连告罪,曹操爱其才而不追究,让陈琳担任司空军谋祭酒官职,据记载,国令手谕大多是陈琳的作品。

在深思熟虑之后,曹操也经常表现出他宽宏大度的一面,他深知陈琳写檄文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已,在工作方面程琳的表现确实极为出色,是一位人才,因此曹操不忍心伤害他。陈琳后来成为建安七子之一,对建安文风的创立和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但不幸在公元217年冬天染病去世。

对于曾经和自己作对的人,曹操以怀柔之法,努力让人才为己所用。从维护社会治安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条治政之法,从用人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条上乘的统御之策。在用人的问题上,凡是有大作为的人都该有大度量,曹操凭借笼络天下之智,妥善使用,让人尽其才,就可以无往而不胜。

标签: 陈琳曹操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文学家:陈琳生平简介 为建安七子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汉,陈琳

    陈琳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灵帝末年,即光熹元年(189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以恐吓太后。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

  • 《过陈琳墓》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诗词该如何赏析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温庭筠

    过陈琳墓⑴ 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⑵。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⑶。词句注释⑴陈琳: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避难冀州,袁绍让他典文章,曾为绍起草讨伐曹

  • 陈琳的生平如何?他都有哪些著作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陈琳

    陈琳(?~217) 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东南)人。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

  • 李贺《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古诗《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年代:唐作者:李贺邺城中,暮尘起。探黑丸,斫文吏。棘为鞭,虎为马。团团走,邺城下。切玉剑,射日弓。献何人?奉相公。扶毂来,关右儿。香扫涂,相公归。作品赏析【注解】:1:古邺城童子謡效王粲曹操:《魏略》云:"魏以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曹操自立为魏公,都邺城

  • 古灵精怪的曹丕:曾在王粲葬礼上组织大家学驴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丕,王粲,曹植,

    说起曹丕,让人立即想到的一定是他逼老弟曹植作了一首《七步诗》。也正因为这首《七步诗》,曹丕让不少中国儿童痛恨不已:“你说你想杀老弟就杀吧,干嘛要逼人家写诗呢,结果老弟没杀成,倒是让我们多了一首必背古诗!”就因为欺负老弟曹植这事,曹丕被国人鄙视到如今。其实,曹丕并不是个无情无义的人,曹植与他有直接的权

  • 中国历史上八大“食人王”:石邃 朱粲 诸葛昂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食人王,朱粲,石邃,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食人王”在整个的动物世界里,不仅兽类一直有着相残相食的历史,人类的相残相食也早已屡见不鲜。现在,就让我们去认识几个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食人王”,并希望通过对他们灭绝人伦的兽行的回顾,能够使我们更加珍视每一缕朗照在我们头顶的人性的阳光。后赵国太子石邃后赵国太子石邃不仅酗酒好色,而且

  •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 在文学上面的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粲,建安七子,曹操,曹植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王粲极富文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

  • 王粲身为建安七子之首 受赏识却不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粲,刘备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192年),因关中骚乱,前往荆州依靠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怀颇郁郁。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不久,刘表病逝,其子刘琮

  • 建安七子王粲的简介 王粲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建安七子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王粲极富文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建安七子画像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

  • 曹植墓出土新款组玉佩 系王粲新款玉佩最早实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植墓

    日前,山东东阿曹魏东阿王曹植墓出土了新款组玉佩,并被认为是目前所见王粲新款玉佩的最早实例。网络配图考古资料显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颇为流行组玉佩,新款式的组玉佩正是在此时期所创制的一类玉器。组玉佩肇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兴盛于西周时期,此后历经春秋和战国时期,至西汉时期趋于衰落和简化。东汉末年,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