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第一骂文,陈琳在檄文中到底是如何骂曹操的?

千古第一骂文,陈琳在檄文中到底是如何骂曹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11 更新时间:2024/1/1 20:51:12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所谓乱世出英豪,不但有吕布关羽张飞张辽等武功盖世的马上英雄,还有许多文学大家,比如曹操三父子,建安七子等,都是当时闻名全国的才子,而陈琳就是建安七子中佼佼者。陈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为袁绍檄豫州文》,这篇文章是同类作品中文采最佳,深受现代古文研究者的推崇。

据说,曹阿瞒在攻打袁绍时,找到了一篇标题为《为袁绍檄豫州文》的文章,这是一篇号召豫州百姓起义,一起讨伐曹操的文书。曹操看完这篇文,浑身上下颤抖,冷汗直冒,连感冒引起的头疼都不治而愈了,可见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

这篇檄文可以称得上千古第一骂文,陈琳能把坊间传说的各种故事加到曹操身上,就像亲眼目睹一样,虽然这篇文的内容真实性已经很难考证,但是读了这篇文,很多人一定对曹操有不一样的认识。如果用现在的网络语言来理解这件事,陈琳绝对是袁绍派来的专业水军,为了黑曹操,陈琳也是煞费苦心,对曹操进行了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抹黑,难怪曹操看了冷汗直冒呢?那么这篇文究竟是如何黑曹操呢?一起跟天马君了解一下吧!

首先,从曹操的出身开始描述,曹操的祖父是曹腾,他在曾经任职为中常侍,在朝中权势滔天,放浪不羁,虐待百姓,不是什么好鸟。曹操的父亲名叫曹嵩,他是曹操祖父收养的乞丐儿子,这个人用贿赂的方式获得高官,颠覆了皇权。因此得出结论,曹操是太监的后代,本人没什么德行,为人奸诈,喜欢制造混乱,搬弄是非。可谓是骂了曹操祖宗几代人,令人无语。

其次,罗列曹操的种种罪行。比如曹操原本与袁绍站在同一阵营,但是最后却叛变了袁绍,自立门户,还诛杀了名臣九江太守边让,把他的头颅挂在了城楼上,可谓丧心病狂。袁绍为了拯救曹操,还与吕布为敌,曹操不感激,还对恩人动兵,可谓是猪狗不如,狼子野心,世人皆知。

除此之外,更严重是曹操打着保护皇上的旗号,把年幼的皇上软禁了。住在皇宫中,玷污后宫佳丽,违法乱纪,令人不齿,还一个人担任三个重要职位,对于朝中的大臣施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政策。这一些列恶行使得百官不敢说话,怨声载道,流言四起。

曹操为了筹集军备物资,还犯下了人神共愤的大罪,那就是率领将士盗了皇陵,把棺材打破,扔出了其中的尸体,盗出了墓中的金银细软,古董玉器。使得百姓流泪,朝野震动,除此之外还成立专门的盗墓部门,美其名曰“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以便掩盖自己的卑鄙罪行。据说现在盗墓行业还尊称曹操为祖师爷,每次下手之前还要烧香祭拜,不知真假。

总之,曹操就是大坏蛋一个,大家一定要团结起来一起讨伐他,否则天下不会太平,人间不会安宁。

就是这样一篇文,如果换了别人一定会捉住陈琳,灭其九族。但是曹操的眼界与格局毕竟不同于常人,竟然称赞陈琳的文采,最终还纳入到门下做文职。晚年的陈琳一定后悔当时的所作所为,为此对曹操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关于曹操宽容与大度,还有陈琳的文采,你怎么看?

标签: 三国陈琳

更多文章

  • 陈琳归附曹操后为什么没被杀?陈琳到底有什么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琳,曹操

    说到曹操不杀降,最为典型的例子要属收用陈琳之事,陈琳是广陵人,汉末的时候担任何进主簿,避难冀州,为袁绍所用。当时曹操亲率大军,东征徐州刘备,田丰劝袁绍增援刘备,袁绍以儿子重病为由,延迟出兵,以致刘备被曹操击溃。刘备只身逃往青州,由袁谭引荐,投靠袁绍,刘备向袁绍介绍了曹军的现状和部署,更强化了袁绍即可

  • 东汉末年文学家:陈琳生平简介 为建安七子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汉,陈琳

    陈琳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灵帝末年,即光熹元年(189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以恐吓太后。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

  • 《过陈琳墓》的原文是什么?这首诗词该如何赏析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温庭筠

    过陈琳墓⑴ 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⑵。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⑶。词句注释⑴陈琳: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避难冀州,袁绍让他典文章,曾为绍起草讨伐曹

  • 陈琳的生平如何?他都有哪些著作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陈琳

    陈琳(?~217) 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东南)人。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虐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袁

  • 李贺《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古诗《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年代:唐作者:李贺邺城中,暮尘起。探黑丸,斫文吏。棘为鞭,虎为马。团团走,邺城下。切玉剑,射日弓。献何人?奉相公。扶毂来,关右儿。香扫涂,相公归。作品赏析【注解】:1:古邺城童子謡效王粲曹操:《魏略》云:"魏以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曹操自立为魏公,都邺城

  • 古灵精怪的曹丕:曾在王粲葬礼上组织大家学驴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丕,王粲,曹植,

    说起曹丕,让人立即想到的一定是他逼老弟曹植作了一首《七步诗》。也正因为这首《七步诗》,曹丕让不少中国儿童痛恨不已:“你说你想杀老弟就杀吧,干嘛要逼人家写诗呢,结果老弟没杀成,倒是让我们多了一首必背古诗!”就因为欺负老弟曹植这事,曹丕被国人鄙视到如今。其实,曹丕并不是个无情无义的人,曹植与他有直接的权

  • 中国历史上八大“食人王”:石邃 朱粲 诸葛昂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食人王,朱粲,石邃,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食人王”在整个的动物世界里,不仅兽类一直有着相残相食的历史,人类的相残相食也早已屡见不鲜。现在,就让我们去认识几个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食人王”,并希望通过对他们灭绝人伦的兽行的回顾,能够使我们更加珍视每一缕朗照在我们头顶的人性的阳光。后赵国太子石邃后赵国太子石邃不仅酗酒好色,而且

  •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 在文学上面的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粲,建安七子,曹操,曹植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王粲极富文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

  • 王粲身为建安七子之首 受赏识却不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粲,刘备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初平二年(192年),因关中骚乱,前往荆州依靠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怀颇郁郁。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不久,刘表病逝,其子刘琮

  • 建安七子王粲的简介 王粲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建安七子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王粲极富文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建安七子画像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