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到底被谁所杀?不是诸葛亮也不是杨仪

魏延到底被谁所杀?不是诸葛亮也不是杨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03 更新时间:2024/2/10 12:18:54

魏延是蜀国后期的一名大将,关于魏延的死有很多谜团。有说是被诸葛亮所杀的,也有说是被杨仪所杀。历史真的如此吗?我们来一探究竟。

魏延对诸葛亮不满,这是事实。原因众所周知,兵出子午谷计策不被采纳;仰仗资历老对杨仪对着干。这些的确是魏延致命的弱点,最终被杨仪所杀,也是无话可说。

不过,对于魏延的缺点和毛病,诸葛亮是如何处理的呢?首先,他没有因此排挤魏延,魏延的职务不断高升。其次,北伐之战开始后,魏延就一直肩负重任,屡立战功。如果诸葛亮排挤魏延,会让魏延如此风风光光?马超在蜀汉的境遇就将会是魏延的前车之鉴。

网络配图

魏延与杨仪闹矛盾,诸葛亮一清二楚,曾经多次派费祎前去化解,却始终是治标不治本,这也成了诸葛亮的一块心病。诸葛亮认为魏延和杨仪二人都是蜀汉的支柱,“不忍有所偏废”,但又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导致二人关系愈加恶化。显然,在这个问题上,诸葛亮要承担关键性的责任。不过,如果诸葛亮有心对付魏延,随时找到机会,临死前故意留下个这个烂摊子,这显然毫无道理。

再者,诸葛亮临终前秘密召见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安排自己死后退军的细节,并决定由魏延断后,姜维次之。魏延当时不在场,这是事实。是诸葛亮有意不让魏延参加还是事出有因呢?这是这桩谜案中最大的难点。其实,从当时作战态势来看,魏延很可能并不在诸葛亮的大营,而是驻扎在马冢山或兰坑一带。诸葛亮突然病重,临时召集大本营的部下托孤,这不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并没有遗计杀魏延,有个关键证据,就是他的临终安排:“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如果魏延不服从撤退的命令,大军可先行出发。至于如何处理魏延,诸葛亮并没有留下片言只语。由此看来,其实只要事态不恶化,魏延是不会丢掉性命的。

是谁导致局势一发不可收拾呢?

是费祎。

网络配图

《魏延传》中说,杨仪撤军时,费祎前往魏延营中探口风。而此时的魏延对于大军撤回一无所知。因此魏延当即对费祎表示:

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说完这番话后,魏延便要求费祎与自己一起商量安排撤回汉中的人选及留守前线的将领,同时还要求费祎与自己一起联名签署通告去通令其他将领。

从魏延的表态和举动中可以发现,魏延是将撤回汉中的命令理解为只是杨仪一人所为,并不认为这是诸葛亮的遗命。而费祎的回答也正好可以证明这一点。费祎说:“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我这就替你去说服杨仪。杨仪是个不懂军事的文人,肯定不会违反命令的。

很显然,魏延事件的爆发与费祎隐瞒实情有很大关系。假使费祎一开始就告诉魏延,全军撤回汉中乃是诸葛亮的遗命,魏延也未必会将矛头指向杨仪。那么,所有的一切或许就会完全不同。

网络配图

在这个事件里,费祎明知一旦处理不周,魏延与杨仪的矛盾必将激化。但他不但不把将事情的真相说出,反而欺骗魏延,然后飞马逃走。得到魏延醒悟过来派人去追,早已不见了费祎的踪影。这说明费祎原本就不是来传达遗命并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的,而是故意让魏延发飙的、等待事态恶化的。

因此,魏延在费祎逃走后感觉到这事肯定是杨仪、费祎等人事先就设计好了来侮辱自己的。勃然大怒,事态变得不可逆转。

归根结底,造成魏延被杀悲剧的人,并不是诸葛亮,而是费祎,他才是整个事件的幕后黑手。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三国谋臣杨仪的死是因为自己作茧自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谋臣杨仪

    杨仪,字威公,是襄阳人士。在建安年间,他就进入官场,替荆州刺史傅群担任主簿一职,之后,背离簿群投奔到关羽帐下。关羽觉得他是个人才,就任命他为功曹,让他作为信使,去见身处蜀地的刘备。刘备见到杨仪之后,跟他谈论起国家大事来,杨仪议论其政治那可是头头是道,引得刘备的喜欢,于是任他为曹掾,直到日后刘备当了汉

  • 三国诸葛亮器重的杨仪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仪,诸葛亮

    记得有一位企业家在讲述他的用人之道时说:“有德有才,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在三国这个人才的大舞台上,能够一展身手的多少都是有点才干的人。而对于用人的标准,古往今来都差不多,在领导眼里,有时宁可用一个有才无德之人,也不愿用有德无才的。当然对于有才无德之

  • 魏延怎么死的 被马岱砍下脑袋,杨仪踩在脚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延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死后不久魏延也死了。魏延怎么死的呢?是被马岱斩下头颅献给杨仪。魏延之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自己在政治上太幼稚。但是说魏延造反其实是不对的。魏延怎么死的:被马岱斩下头颅历史上是这么记载魏延怎么死的。建兴十二年秋,诸葛亮病情加重,魏延的意思很明确,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

  • 杨仪除掉魏延后为何有落得流亡自杀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仪

    杨仪是三国蜀汉时期刘禅手下的大臣。他替朝廷杀了魏延本是功劳一件,最后却被流放,导致最后自杀的局面。具体还要从他跟魏延之间的故事开始说起。杨仪杀魏延魏延本是蜀国大将。在刘备执政的年代,他英勇杀敌,屡建奇功,深受刘备重用。但是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他却居功自傲,企图另谋他法。当时诸葛亮病危,以免扰乱军心,

  • 还原一个真实的杨仪:斩杀魏延实为背主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杨仪

    三国是一部解读人性丑恶的最好范本,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争权夺利争到最后不过一坡黄土罢了。小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位三国里的十足小人,一起来看看吧。魏延,字文长,三国时蜀汉名将,巅峰时曾被刘备封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后因在北伐战略方针与诸葛亮意见不一,认为自己无法发挥才能。诸葛亮死

  • 诸葛亮病逝后接掌兵权的为啥是杨仪而不是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杨仪

    在我们认识之中,姜维一直是以诸葛亮的接班人的身份存在着,从诸葛亮招降他之后,一直格外看重,甚至迅速破格提拔,换句话说,基本上就是师傅和徒弟的关系,诸葛亮把自己毕生所学尽授予姜维了。然而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病逝五丈原,让人意外的是接掌兵权的是杨仪,而不是姜维,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说说姜维,从建兴六年(

  • 魏延并非死于孔明之策 而是被小人杨仪陷害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延

    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死后,魏延谋反。杨仪没办法,只能打开丞相留下的锦囊,里面说让魏延在阵前大喊三声谁敢杀我,自有杀他之人出现。杨仪如计而行,对魏延说你大声说三遍谁敢杀我,我就投降。魏延不明就里,得意洋洋大叫了三声,身后一人忽然拨马冲了上来,厉声喝道:“我敢杀你”,手起刀落,把他斩于马下。此人正是马岱

  • 三国杨仪的结局:后悔未投魏国 遭流放后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杨仪

    诸葛亮是个被神化了的人物。本文倒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这个神人多疑的一面。《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道:刘备攻取长沙,降服黄忠、魏延后,诸葛亮对刘备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此说虽是小说家罗贯中之虚构,但也近乎写实。诸葛亮对魏延多存疑虑,不予重用,且借机除之,以致最终被杨仪乘机以所谓“叛逆”之罪将魏

  • 刘备和诸葛亮都中意的谋士,杨仪有何本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仪,三国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杨仪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看过三国演义的大家都知道,在诸葛亮死后,蜀国大将魏延密谋造反,最后在自大中大喊三句谁敢杀我时,在最后一句谁敢杀我声音刚落,就被人从后面斩杀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不是的,其实魏延谋反是被人陷害的,而这个人就是——杨

  • 杨仪堪称孔明的左右手,最后为何被迫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仪,三国,蜀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杨仪的故事,欢迎关注哦。234年,后主刘禅加封蒋琬为尚书令、大将军等职,让其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这个决定引起了一个人的不满,他就是杨仪。当时,杨仪的能力与蒋琬不相上下,而且他的资历、功绩还要超过蒋琬,更重要的是他长期在诸葛亮身边任职,堪称是孔明的左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