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管宁是管仲后人吗?管宁人物生平简介

管宁是管仲后人吗?管宁人物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256 更新时间:2024/1/10 13:32:55

管宁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他十六岁时失去了父亲,中表兄弟们怜悯他孤独贫困,都赠予他治丧的费用,管宁全都推辞没有接受,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送终。管宁成年后身高八尺,胡须眉毛长得很美。与平原人华歆、同县人邴原为好友,都到其他郡学习,并且都敬重亲善名士陈寔

避乱辽东

汉末天下大乱以后,管宁听说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辽东。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之后,管宁随即就居住在山谷中。当时渡海避难的人大多住在郡的南部,而管宁却住在郡的北部,表示没有迁徙的意思,后来的人渐渐都来跟从他,一月之间就形成了村落,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管宁于是颇受人们爱戴。曹操任司空后征召管宁,公孙度的儿子辽东太守公孙康截断诏命,不对管宁宣布。中原地区稍稍安定后,逃到辽东的人都回去了,只有管宁安闲自在,就像要在辽东终老一样。当时公孙康对外以朝廷的将军太守为号,但在内确有称王之心,想要谦逊的以礼授予管宁官职,让他辅佐帮助自己,但最后还是不敢对他说,他就是如此受到敬畏。

屡辞辟命

黄初四年(223年),魏文帝曹丕诏令公卿大臣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司徒华歆举荐了管宁,曹丕就专门用安车前往征召 [6]

。当时公孙康已死,因其儿子年幼而由其弟公孙恭嗣位,但公孙恭因病丧失了生育能力,身体虚弱不能治理,而公孙康之子公孙渊才智出众。管宁担心祸乱将起,于是带着家眷部属渡海回到北海郡,公孙恭亲自把他送到南郊,加倍赠给他服饰器物。自从管宁东渡,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前后所给他的资助馈赠,他都接受后收藏起来。西渡之时,全都封好退还给了公孙氏。管宁在辽东,有三十多年,后来公孙渊果然袭夺公孙恭之位,最后蛇鼠两端、反叛曹魏,僭号称王,被司马懿攻灭。辽东人死亡上万,如正如管宁所想。管宁回到中原后,曹丕下诏任命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坚持辞让没有接受。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明帝曹叡即位,于十二月改任华歆太尉,华歆称病请辞,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曹叡没有同意。但还是下诏征召管宁为光禄勋。

当时司空陈群也上疏举荐管宁。

曹叡又下诏给青州刺史说:“管宁坚守道德操守,潜隐海角,接连颁下诏书,违抗命令不来就职,逗留在他的居处,从事他认为高尚的事业。虽然有隐士高人的操守,而失却考父增益恭敬的义蕴,使朕虚心等待已有年余,这怎样说呢?他白白想要自安,朕一定要扩大他的志向,不想想古人也有幡然改变节操为民造福的人吗?日月流逝,时间将要过去,洁身自好,将干些什么呢?孔子说过:‘我不是这人的党徒又会是谁的呢!’朕命令青州的别驾从事、郡丞掾:奉诏按礼节遣送管宁来京都,供给他安车、随从、褥垫、路上厨司食物,上路之前先行奏闻。”管宁自称草莽之人并上疏辞让。

高节始终

从黄初(220年—226年)年间到青龙(233年—237年)年间,征召管宁的命令接连不断,常常在八月赐予牛酒。曹叡又下诏书询问青州刺史程喜:“管宁究竟是守节自高呢,还是老病萎顿呢?”程喜上报说:“管宁有一个族人叫做管贡,现为州吏,与管宁是邻居,臣常常让他探听消息。管贡说:‘管宁常常戴黑色帽子,穿着布衣布裙,随季节不同或单或夹,出入于内室外庭,能凭借手杖走路,不须扶持。一年四季的祭祀,总是自己强力支撑,改换衣服,着粗丝棉巾,穿着过去在辽东时所有的白布单衣,亲自布置食物供品,跪拜行礼。管宁幼时就失去了母亲,不记得母亲的样貌,常常特意加设酒觞,泪流满面。另外他的住宅离水池有七八十步远,夏天时到水中洗手洗脚,步行在园圃中。’臣下揣测管宁前后推辞谦让的意思,只在于认为自己生长在隐居潜逸中,年纪老迈,智力衰退,所以安于休息,每次都谦逊退让。这是管宁志向行事所一定要保全的,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高尚。”管宁自从避难辽东及后来回到中原后,常坐在一个木榻上,持续了五十多年没有席地而坐,因为屈膝而坐,膝盖顶起被褥,小床上的被褥与膝盖接触的地方都磨穿了。

景初元年(237年),司徒陈矫逝世,司徒一职悬空半年。次年,曹叡问侍中卢毓谁可任司徒,卢毓举荐管宁,但曹叡不用。

正始二年(241年)

,太仆陶丘一、永宁卫尉孟观、侍中孙邕、中书侍郎王基等人向曹芳举荐管宁,曹芳下诏,以“安车蒲轮,束帛加玺”的礼节去聘请他,适逢管宁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标签: 三国,管宁

更多文章

  • 管宁凭什么在三国中首屈一指?他的游戏,很少人懂!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管宁

    管宁凭什么在三国中首屈一指?他的游戏,很少人懂!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除了猛将智士,在三国里还有一种人,隐士。其中,最有名的是管宁。在历史学家钱穆那里,管宁是三国里首屈一指的人物。这很奇怪,管宁既没打过什么大胜仗,又没出个什么大计谋,凭什么首屈一指呢?这钱穆先生,下此结论时,没发什么烧吧?当然

  • “邴原泣学”原文翻译,邴原少孤,数岁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邴原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翻译三国时有个叫邴原

  • 邴原:东汉末年名士,曹操和曹丕都看不惯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邴原,东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邴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近年来,曹操在真实历史上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演义中那个奸诈狡猾,自私自利的小人形象,开始慢慢被取代。于是人们开始了解了曹操的宽容大度,了解了曹操的求贤若渴,也了解了曹操的不拘小节。但是,如果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就会发现,作为一

  • 田畴深受曹操器重,为什么在历史上声名不显?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田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田畴为什么声名不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之中智勇双全的人其实很多,但有很多人都籍籍无名,像田畴就声名不显。田畴,字子泰,右北平人。他先从刘虞,奉刘虞之命,从幽州往中央朝廷送信。因为当时已经群雄割据,田畴选择出塞上西关,出边塞,越北山,直趋朔方。这趟

  • 历史上智勇双全的田畴,为何却籍籍无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田畴,三国

    对田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之中智勇双全的人其实很多,但有很多人都籍籍无名,像田畴就声名不显。田畴,字子泰,右北平人。他先从刘虞,奉刘虞之命,从幽州往中央朝廷送信。因为当时已经群雄割据,田畴选择出塞上西关,出边塞,越北山,直趋朔方。这趟路途凶险也漫长,田

  • 东汉末年著名隐士,田畴的一生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田畴,东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田畴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是一个大变乱时代的开始。乱世对于英雄们是提供了展示自身、立功扬名的机会;但对于底层的老百姓来说,寻找一个安身之所,保全生命,便成了他们基本和首要的追求。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人都有英雄的抱负,匡扶汉室,尽忠报国

  • 蒙古大将张弘范:身世显赫又战功赫赫的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蒙古大将张弘范

    张弘范是中国古代十分有名的一位人物,据说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军,而且身世也比较显赫,既然是将军那么就一定会征战沙场,那么到底张弘范是什么人呢?张弘范是什么人这个问题要从他出生那年也就是公元1280年可以说起,张弘范字号仲畴,他的父亲张柔是蒙古统治时期有名的军阀,张弘范是张柔的第九个儿子,他的出身决定

  • 揭秘张弘范被灭族的传说历史真相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弘范

    张弘范是中国古代十分有名的一位人物,据说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军,而且身世也比较显赫,既然是将军那么就一定会征战沙场,那么到底张弘范是什么人呢?张弘范是什么人这个问题要从他出生那年也就是公元1280年可以说起,张弘范字号仲畴,他的父亲张柔是蒙古统治时期有名的军阀,张弘范是张柔的第九个儿子,他的出身决定

  • 张飞为什么那么轻易就被范疆、张达害死了?没有人守在他的帐外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飞,蜀汉

    对张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飞在《三国演义》中是一员猛将,本身他的长相就很威猛——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声如巨雷,势如奔马。张飞的性格非常刚烈,平日里喜欢喝酒,他早年就是杀猪卖酒的老板,养成了这个习惯。跟随刘备起事以后,依然还是性刚好酒。这个人还有一个毛病,

  • 元朝鼎鼎大名的镇国将军,张弘范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张弘范,元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弘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1279年,元朝镇国上将军张弘范领兵两万,攻打南宋政权最后的据点崖山。在这场著名海战中,人数占优的宋军却溃不成军,遭到惨败。陆秀夫抱着小皇帝投海自尽,张世杰船毁人亡,其余将吏都向元朝投降,至此南宋彻底灭亡。指挥这场战争的张弘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