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相 最后竟葬生囚牢!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真相 最后竟葬生囚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775 更新时间:2024/1/17 6:34:01

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犯的军法,马谡的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原因。

网络配图

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的必然性。但除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说法以外,还有两种值得一看的说法:

1、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历史上在街亭失守后,马谡根本没见到诸葛亮,就直接被王平送到牢狱里了。

网络配图

2、马谡在失街亭并没有像广为流传的那样去诸葛亮那里自缚请罪,恰恰相反,他选择了逃跑。后来,马谡被子辑捕归案,诸葛亮判处死刑。但还没有来得及执行,马谡就在狱中病故。所以根本不存在挥泪斩马谡的事。与马谡关系很好的向朗(向宠的叔父),在马谡潜逃后,因知情不报而被革职,无所事事达二十年之久。

此论所据,见《三国志.蜀书.向朗传》:“朗素与谡善(街亭之败)谡逃亡,朗知情不举......免官还成都......”。又同书《马谡传》:“(街亭之役)谡为郃所破,士卒离散,........谡下狱物故。”

但是, 同书《诸葛亮传》有“戮谡以谢众”的说法。《三国演义》就是抓住了这句话,编成了故事。

网络配图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说道:马谡被推走了。诸葛亮拭干眼泪,又宣布一道命令:对力主良谋,临危不惧,英勇善战,化险为夷的副将王平加以褒奖,破格擢升为讨寇将军。善于自省的诸葛亮斩马谡,升王平之后,多次以用人不当为由,请求自贬三等,一品丞相为三品右将军,仍尽心竭力辅佐后主刘禅,欲图中原,成就大业。

寓意: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要建立团队的纪律最首要的一点是:领导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维护纪律。

“纪律可以促使一个人走上成功之路。”怡安管理顾问公司的陈怡安博士曾说过:“领导者的气势有多大,就看他纪律有多深。”一个好的领导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坚持及带动团队遵守纪律的人。

火炉面前人人平等,谁摸谁挨烫。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揭秘马谡失街亭的真相是什么?军队不听指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谡失街亭

    在三国历史上,要论最为可惜,最不应该失败的一场战争就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本来是势如破竹,大有席卷长安,一统中原之势。但是,就因为马谡失街亭,而功败垂成,彻底断送了大好形势。那么马谡为什么会失掉街亭,这里面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有何内幕?网络配图“用错了位置”在三国时代,马谡的才华那是有目共睹的

  • 诸葛亮一生中唯一一次徇私枉法:宁杀爱徒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杜甫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代高人,绝世英名千古流芳。相信我们大部分人对于诸葛亮的印象也是如此,二十七岁下山辅助刘备,直到五十四病逝于五丈原。二十七年以来,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除了一心为主,诸葛亮最为人敬佩的还有他的大

  • 刘备认定马谡言过其实和早年卖草鞋的经历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

    刘备一生最信任最看重的人,当然是诸葛亮。诸葛亮有什么特点呢?诸葛亮有忠诚之心,有高尚的品德,有料定三分的才智,有孤身入吴的胆略,但是最主要的,是诸葛亮一生谨慎,做事情兢兢业业。在诸葛亮执政期间,“事无大小咸决于亮”,《出师表》中也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是一个脚踏实地,不务虚名的人。刘备最信任

  • 为什么黄忠定军山能胜马谡却只能败于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黄忠

    定军山之战,黄忠在山上扎营,居高临下,面对夏侯渊的挑衅先是不出战,待到夏侯渊人困马乏从山上进攻,势如破竹斩杀夏侯渊。街亭之战,马谡在山上扎营,同样居高临下,却被司马懿断水源围困,从而战败。网络配图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所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因环境变化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揭秘诸葛亮用人之弊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你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吗?本文揭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背后,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中分析诸葛亮用人的弊端,请看本文:伦诸葛亮的用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任用贤才是一个国家的执政者所必须要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诸葛亮是蜀国建立初期的最主要执政者,他对任用人材的问题一直是相当重视的。然而诸葛这的用人,又一直以来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正史中马谡到底是如何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谡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诸葛亮的参军马谡,无疑是个非常出名的人物,虽然不是好名气,主要是因为他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镇守街亭的时候,被张合击败,导致北伐彻底失败,被诸葛亮斩杀。如果只是一个普通武将也就罢了,但是他又是诸葛亮非常器重的人,着重培养的人。《三国演义》以及京剧等相关的文化作品,皆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 诸葛亮为什么要力排众议非要任用马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出祁山”是三国中的重头戏,是诸葛亮精心组织的第一次伐魏军事行动,可是百密而有一疏,诸葛亮任用毫无作战经验的马谡为先锋,结果导致街亭失守,蜀军惨败。初出祁山,诸葛亮应该是做足了准备,但是他为什么舍赵云、魏延不用而任用马谡呢?这的确是好多人无法解开的谜团。第一,诸葛亮兵出祁山之时,名将赵云、魏延、宿将

  • 马谡死因:病死狱中还是被诸葛亮处于极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马谡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马谡以荆州从事先随刘备入蜀,曾经做过绵竹、成都县令,越隽太守,擅长军事,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刘备生前曾对诸葛亮评价马谡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是诸葛亮不以为然,仍旧以马谡为参军。诸葛亮征南蛮时,马谡确实出了不少力。他曾献策不宜强服,以攻心为上,兵战为下,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正史上竟有三种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国。当时有久经战场的老将魏延、吴壹等,议论者都说应该以这些人为先锋,而诸葛亮违背众人意见提拔马谡,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网络配图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南山上,部队分置调度混乱,马谡的先锋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采纳

  • 刘备临死前为什么要说马谡 他的地位很重要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诸葛亮

    众所周知,四大名著是中华文化文学著作中的经典之作。而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说的故事就是有关于三国时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刘备这个人看人的眼光是相当的毒辣而准确,而且很多的事实都证明,他是对的。更是有不少的良将被刘备发现并所用。然而有一个人,刘备却很是不看好他,而且临终前还说,这个人不死,蜀国必定灭亡。那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