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次阻挡诸葛亮北伐的大将:三国著名将领郝昭

多次阻挡诸葛亮北伐的大将:三国著名将领郝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15 更新时间:2023/12/15 16:42:06

郝昭,字伯道,太原人,中国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著名将领。郝昭少年从军,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后受司马懿的推荐镇守陈仓,防御蜀汉。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郝昭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当。身长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谋略。初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司马懿举荐郝昭镇守陈仓,以挡蜀军。曹叡加封为其为镇西将军,镇守陈仓。蜀军逼近陈仓,孔明派遣魏延攻打,但连日无功而回,诸葛亮大怒欲斩之。可见郝昭其守城实力固若金汤,成为当时蜀汉的一大拦路虎。

孔明又派郝昭的同乡靳详来游说郝昭,但被郝昭拒降。无计可施的情况之下,诸葛亮只得采取下策,率三十万大军强攻,郝昭以三千拒守,诸葛亮先后用云梯、冲车之法,又令人运土填城壕,但都被郝昭化解。相持二十余日,蜀军弹尽粮绝,将士一蹶不振。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前探知郝昭病重,赶在张郃换防前出兵。郝昭呻吟之间忽听报蜀军到城下,急令人上城守把。但当时各门上火起,城中大乱。郝昭急火攻心而亡,陈仓终被破。事后诸葛亮怜郝昭之死,令其妻小扶灵柩回魏国,以表其忠。

郝昭真有那么厉害

郝昭有多么厉害,历史上并未有正面的答案,但在郝昭与诸葛亮的多次周旋中可以看出来,郝昭并非一个号对付的人物,诸葛亮的北伐计划便在郝昭这儿停滞不前。

太和二年年初,张郃在街亭之战中获胜,诸葛亮撤军后,曹真认为诸葛亮不久必进攻陈仓,于是派郝昭和王生守陈仓,并修筑陈仓城。

十二月,诸葛亮果然率领大军从散关出发,包围陈仓,却屡次进攻未能攻下。据《魏略》记载,诸葛亮本来就听说过陈仓坚固,待到兵马赶至,又听说郝昭就在城中,大为吃惊,便料想到此战极为艰难。

诸葛亮听闻郝昭在河西时的威名,考虑到难以攻下,便让郝昭同乡人靳详在城外远远地劝降,郝昭在城楼上对靳详说:“魏国的律法,你是熟悉的,我的为人,你是了解的。我深受国恩而且门第崇高,你不必多说,只有一死而已。你回去告诉诸葛亮,就来攻打吧。”靳详把郝昭的话告诉了诸葛亮,诸葛亮又让靳详再次劝告郝昭,说:“兵众悬殊,抵挡不住,何必白白自取毁灭。”郝昭对靳详说:“前面已说定了,我认识你,箭可不认识你。”靳详只好失望而归。

当时陈仓城门内外兵马势力相差悬殊,诸葛亮虽率领了几万兵马,但面对郝昭的区区一千兵众,仍旧无能为力,架云梯,制冲车,填壕沟,挖地道,用尽各种方式,皆一一被郝昭化解,直到曹真派援兵赶至,诸葛亮被迫退兵。

郝昭怎么死的

郝昭在与诸葛亮的陈仓攻防一战中名声大振,魏明帝特此下诏褒奖郝昭善于守城,并赐爵关内侯。郝昭搬师回到洛阳,魏明帝亲自接见他,并对其随行的中书令孙资说道:“你的部下中竟然有如此大将风范之人,有其效忠,朕还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

可见当时魏明帝对郝昭极为重视,似乎历史跟魏国开了个玩笑,正当魏军重震旗鼓,命郝昭率兵出征之际,郝昭病重,难以担此大任。魏明帝因此事,甚为忧心,下诏削减官员肴馔,司马懿上书劝谏。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前探知郝昭病重,赶在张郃换防前出兵。郝昭呻吟之间忽听报蜀军到城下,急令人上城守把。但当时各门上火起,城中大乱。郝昭急火攻心而亡,陈仓终被破。事后诸葛亮怜郝昭之死,令其妻小扶灵柩回魏国,以表其忠。

郝昭临终前留下遗令告诫其子郝凯说:“我作为将领,知道将领是不能做的。我数次挖掘冢墓,取其木做为攻战的器械,又知到厚葬对于死者是无益的。你一定要用平时的服饰敛葬我。况且人活着的时候有处所去,死后又何在呢?如今离本墓的远近,东西南北,取决于你本人而已啊。”

标签: 诸葛亮北伐将领郝昭

更多文章

  • 曹魏大将郝昭:用一千人击溃诸葛亮三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郝昭

    诸葛亮在国人心中那是神一般的存在,但老马终有失蹄的时候,诸葛亮也不例外。诸葛亮可谓是用上了几乎全部的北伐人马,三万大军(《三国演义》里动不动就二三十万大军北伐,实在是错误的)还没能攻下此人用一千士兵守的关隘。这就是陈仓攻防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位打败诸葛亮的军事天才。而当时的陈仓守将,就是曹魏

  • 曹仁:战力堪比张辽郝昭,难怪后来关羽无可奈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仁,三国

    你真的了解曹仁此战一举成名,战力堪比张辽郝昭,难怪后来关羽无可奈何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且说曹仁在南郡,分付曹洪守彝陵,以为掎角之势。人报:“吴兵已渡汉江。”仁曰:“坚守勿战为上。”骁将牛金奋然进曰:“兵临城下而不出战,是怯也。况吾兵新败,正当重振锐气。某愿借精兵五百,决一

  • 让诸葛亮北伐寸步难移的郝昭,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郝昭,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郝昭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诸葛亮,字孔明,他从出山起就一直追随刘备,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刘备去世之后,他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凭一己之力,支撑起了这个小国。然而诸葛亮是胸怀大志的,他并不甘心让蜀汉偏安一隅。所以在刘备去世之后,他五度挥师

  • 陈仓之战中,郝昭有多厉害?他为什么能抵挡住诸葛亮的数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郝昭,曹魏

    郝昭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曹魏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

  • 解密:杨仪在除掉魏延后为什么未得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仪,魏延,三国,

    魏延是后主刘禅时期的蜀汉国大将,在诸葛亮死后因为作乱被杀。在事发过程中,魏延和杨仪都上书朝廷,说对方造反。后主刘禅拿不定注意,讯问侍中董允,留(丞相)府长史蒋琬,他们两人都保证杨仪不会叛变,对魏延却持怀疑态度。根据这种判断,蒋琬得知魏延率军抢先南撤,还率领留守成都的各营禁卫军北上,赶赴汉中,去阻截魏

  • 揭秘:杨仪杀魏延有功为什么得不到奖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杨仪,魏延

    魏延是后主刘禅时期的蜀汉国大将,在诸葛亮死后因为作乱被杀。在事发过程中,魏延和杨仪都上书朝廷,说对方造反。后主刘禅拿不定注意,讯问侍中董允,留(丞相)府长史蒋琬,他们两人都保证杨仪不会叛变,对魏延却持怀疑态度。根据这种判断,蒋琬得知魏延率军抢先南撤,还率领留守成都的各营禁卫军北上,赶赴汉中,去阻截魏

  • 杨仪死因:诸葛亮身边的红人杨仪为何自杀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仪,诸葛亮,红人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期,杰出的人物灿如星河,数不胜数。不过到了三国后期,人才逐渐凋落。其中在蜀汉集团中有个人物叫杨仪,在三国时代此人不算是一流人物,却适时脱颖而出,成了蜀汉集团的柱石诸葛亮手下的红人,甚至在诸葛亮死后他也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之一。但这位蜀汉政坛冉冉升起的新星随后却被闲置冷落,最终落得自杀身

  • 解析魏延和杨仪悲情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延,杨仪

    易中天先生在著作《品三国》中认为,魏延的死是和杨仪的私愤有关,笔者也赞成这种观点,《三国志·魏延传》中有记载,魏延据南谷口,攻击杨仪的部队时,派大将王平抵挡,王平说:“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就是说丞相病故了,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这样呢?王平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啊,诸葛亮刚刚死,你们就要起内

  • 揭秘三国魏延和杨仪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延,杨仪

    魏延和杨仪是什么关系三国时期,蜀国当中有数不尽的军士将领,而魏延与杨仪就是其中十分出名的两个将领。魏延原本是湖南长沙市攸县的军官,但是之后却成为了刘备的手下。杨仪动画形象原因就是刘备与孙权联合,共同抵抗曹操的入侵,最终大败曹操,刘备成功入主荆州,而在入主荆州的同时,还进攻湖南长沙市攸县。魏延作为攸县

  • 杨仪杀魏延有功劳为什么曹操不给予他奖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仪

    魏延是后主刘禅时期的蜀汉国大将,在诸葛亮死后因为作乱被杀。在事发过程中,魏延和杨仪都上书朝廷,说对方造反。后主刘禅拿不定注意,讯问侍中董允,留(丞相)府长史蒋琬,他们两人都保证杨仪不会叛变,对魏延却持怀疑态度。根据这种判断,蒋琬得知魏延率军抢先南撤,还率领留守成都的各营禁卫军北上,赶赴汉中,去阻截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