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析魏延和杨仪悲情的结局

解析魏延和杨仪悲情的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03 更新时间:2024/7/11 11:09:26

易中天先生在著作《品三国》中认为,魏延的死是和杨仪的私愤有关,笔者也赞成这种观点,《三国志·魏延传》中有记载,魏延据南谷口,攻击杨仪的部队时,派大将王平抵挡,王平说:“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就是说丞相病故了,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这样呢?王平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啊,诸葛亮刚刚死,你们就要起内讧,你们就要夺权,有点类似宫廷争夺皇位一样。王平说完这番话,魏延的士兵知道错误在魏延,不给他卖命,都跑了。

魏延还是很单纯,现在身边就只有他和他的几个儿子了,他依然往汉中方向跑,这足以证明他不想谋反,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平没有乘机派兵追杀他,说明王平是不想杀魏延的,谁想杀魏延?杨仪派王平去抵挡魏延,没有做掉魏延,杨仪又派马岱去把魏延给追杀了,归根结底,想杀魏延的人是杨仪,并非是诸葛亮。此时的杨仪,相当于是行使的诸葛亮的权力,他可以说这是诸葛亮让他这么做的,而且魏延做的这些事情有悖常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连刘禅都不相信魏延,谁还相信他呢?刘禅派蒋琬率领宿卫营奔汉中,还没有到,就听说魏延被杨仪杀了。也许蒋琬即使赶到的话,魏延还不至于这个结局,即使刘禅要杀魏延,按照蒋琬宽以待人的性格特征,也会上书后主,认为魏延北伐功勋卓著,最多削去爵位,贬为庶民而已。魏延的死,只怪自己平时的为人处世太差了,不说刻意去讨好每个人,那也用不着每个人都来吹嘘自己了不起,魏延孤芳自赏,是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所以这也不能单纯的怪杨仪,杨仪也有自己的性格,有独特的书生脾气,不过最后杨仪的结局也是很悲惨的。

杨仪把军队安全带回蜀汉,自认为平定了魏延叛变,功劳很大,可以代替诸葛亮辅佐朝政,然而诸葛亮却将大事交给了蒋琬,仅被封为中军师,这个时候杨仪的官位才和生前的魏延对等,魏延是前军师,不过魏延还假节。为什么诸葛亮要将后事托付给蒋琬呢?个人认为就是因为蒋琬做事很大度,在《三国志·蒋琬传》中有明确的记载,诸葛亮认为杨仪性格狷狭,意在蒋琬,可以看出,杨仪和魏延原来是一路人,都因性格缺陷造成最后的悲剧。杨仪觉得自己年宦长于蒋琬,才能又超过蒋琬,为什么上天对他这么不公平?这是杨仪自己想的,魏延也这么想,他的才能比杨仪的好,为什么诸葛亮要将军队交给杨仪呢?

当时的人都害怕杨仪乱说话,没有人敢和他在一起,只有费祎去安慰他,杨仪对费祎的到来很感动啊!杨仪就和费祎交心,喝一点小酒,可能是喝多了,对费祎说:“当初丞相病亡的时候,我把整个军队都交给魏延,怎么可能像今天这么孤独呢?”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魏延已经定性为谋反了,杨仪还说这样的话,费祎怎么办呢?费祎只有向后主密奏,没办法啊!如果不如实说,那么费祎不就和杨仪是一党的了吗?本来费祎只是好心来安慰杨仪的,如果以后追究起来,费祎不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吗?杨仪被削为庶民,迁徙到汉嘉郡。从这里看出,很可能魏延也不会被刘禅所杀,他和杨仪都是有功勋的人,魏延也很可能只会被削为庶民而已。

杨仪到了汉嘉郡,还是不老实,这一点跟魏延非常的像,李严被削为庶民之后,老实许多。杨仪继续上书非议朝政,被关进了监狱,杨仪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出路了,自杀而死,他的老婆和子女回到了蜀中。

晚清名臣左宗棠年轻的时候脾气很大,经常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吵大闹,而当他成为一方大员的时候,脾气越来越小了,别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想起杨仪和魏延的结局,虽然说这是他们自己的性格缺陷造成的,其实更是他们的贪欲造成的,对于本来就缺乏人才的蜀汉来说,这就是蜀汉王朝的悲剧。

标签: 魏延杨仪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魏延和杨仪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延,杨仪

    魏延和杨仪是什么关系三国时期,蜀国当中有数不尽的军士将领,而魏延与杨仪就是其中十分出名的两个将领。魏延原本是湖南长沙市攸县的军官,但是之后却成为了刘备的手下。杨仪动画形象原因就是刘备与孙权联合,共同抵抗曹操的入侵,最终大败曹操,刘备成功入主荆州,而在入主荆州的同时,还进攻湖南长沙市攸县。魏延作为攸县

  • 杨仪杀魏延有功劳为什么曹操不给予他奖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仪

    魏延是后主刘禅时期的蜀汉国大将,在诸葛亮死后因为作乱被杀。在事发过程中,魏延和杨仪都上书朝廷,说对方造反。后主刘禅拿不定注意,讯问侍中董允,留(丞相)府长史蒋琬,他们两人都保证杨仪不会叛变,对魏延却持怀疑态度。根据这种判断,蒋琬得知魏延率军抢先南撤,还率领留守成都的各营禁卫军北上,赶赴汉中,去阻截魏

  • 心胸狭隘的杨仪:诸葛亮临终托付大事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仪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临终前为何要托付大事与杨仪呢?网络配图诸葛亮去世前安排了后事,他让杨仪带领大军撤退回蜀汉境内,让魏延、姜维负责断后任务。不幸的是,杨仪、魏延二人一向不和,魏延不甘心受杨仪的调遣,于是烧毁了杨仪大军返回所要经过的栈道。杨仪先后派遣王平、马岱来抵御、追杀魏延,最终魏延被杀死在汉中

  • 魏延到底被谁所杀?不是诸葛亮也不是杨仪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延

    魏延是蜀国后期的一名大将,关于魏延的死有很多谜团。有说是被诸葛亮所杀的,也有说是被杨仪所杀。历史真的如此吗?我们来一探究竟。魏延对诸葛亮不满,这是事实。原因众所周知,兵出子午谷计策不被采纳;仰仗资历老对杨仪对着干。这些的确是魏延致命的弱点,最终被杨仪所杀,也是无话可说。不过,对于魏延的缺点和毛病,诸

  • 三国谋臣杨仪的死是因为自己作茧自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谋臣杨仪

    杨仪,字威公,是襄阳人士。在建安年间,他就进入官场,替荆州刺史傅群担任主簿一职,之后,背离簿群投奔到关羽帐下。关羽觉得他是个人才,就任命他为功曹,让他作为信使,去见身处蜀地的刘备。刘备见到杨仪之后,跟他谈论起国家大事来,杨仪议论其政治那可是头头是道,引得刘备的喜欢,于是任他为曹掾,直到日后刘备当了汉

  • 三国诸葛亮器重的杨仪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仪,诸葛亮

    记得有一位企业家在讲述他的用人之道时说:“有德有才,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在三国这个人才的大舞台上,能够一展身手的多少都是有点才干的人。而对于用人的标准,古往今来都差不多,在领导眼里,有时宁可用一个有才无德之人,也不愿用有德无才的。当然对于有才无德之

  • 魏延怎么死的 被马岱砍下脑袋,杨仪踩在脚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延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死后不久魏延也死了。魏延怎么死的呢?是被马岱斩下头颅献给杨仪。魏延之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自己在政治上太幼稚。但是说魏延造反其实是不对的。魏延怎么死的:被马岱斩下头颅历史上是这么记载魏延怎么死的。建兴十二年秋,诸葛亮病情加重,魏延的意思很明确,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

  • 杨仪除掉魏延后为何有落得流亡自杀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仪

    杨仪是三国蜀汉时期刘禅手下的大臣。他替朝廷杀了魏延本是功劳一件,最后却被流放,导致最后自杀的局面。具体还要从他跟魏延之间的故事开始说起。杨仪杀魏延魏延本是蜀国大将。在刘备执政的年代,他英勇杀敌,屡建奇功,深受刘备重用。但是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他却居功自傲,企图另谋他法。当时诸葛亮病危,以免扰乱军心,

  • 还原一个真实的杨仪:斩杀魏延实为背主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杨仪

    三国是一部解读人性丑恶的最好范本,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争权夺利争到最后不过一坡黄土罢了。小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位三国里的十足小人,一起来看看吧。魏延,字文长,三国时蜀汉名将,巅峰时曾被刘备封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后因在北伐战略方针与诸葛亮意见不一,认为自己无法发挥才能。诸葛亮死

  • 诸葛亮病逝后接掌兵权的为啥是杨仪而不是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杨仪

    在我们认识之中,姜维一直是以诸葛亮的接班人的身份存在着,从诸葛亮招降他之后,一直格外看重,甚至迅速破格提拔,换句话说,基本上就是师傅和徒弟的关系,诸葛亮把自己毕生所学尽授予姜维了。然而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病逝五丈原,让人意外的是接掌兵权的是杨仪,而不是姜维,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说说姜维,从建兴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