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几个孙子?刘谌为何是刘备孙子中最有骨气的

刘备几个孙子?刘谌为何是刘备孙子中最有骨气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27 更新时间:2024/1/24 16:11:49

先看看刘备的儿子们吧:

长子刘禅,也就是刘禅,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次子刘永,他流传下来最主要的事就是他讨厌宦官黄皓,结果被黄皓进谗言,导致被刘禅疏远,不得朝见有十几年之久。在蜀国灭亡后迁往洛阳。

三子刘理,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也没有什么太有名的事迹。

另外刘备还有个义子刘封,这个大家估计都不陌生,由于不是刘备亲生,就不多做述说了。

由此看来,除了刘禅继位做了后主,其他两个儿子也并未有啥大的能力。

然后再看看刘禅的儿子们,即刘备的孙子们:

刘璿,刘禅长子,延熙元年(238)立为太子,蜀汉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

刘瑶,刘禅二子,延熙元年(238)封安定王,蜀汉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琮,刘禅三子,延熙十五年(252)封西河王,蜀汉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瓒,刘禅四子,延熙十九年(256)封新平王,蜀汉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谌

刘谌,刘禅五子,景耀二年(259)封北地王,曾反对谯周降魏的提议,但被刘禅拒绝,遂于蜀汉亡国当日自杀。

刘恂,刘禅六子,景耀二年(259)封新兴王,蜀汉亡后投降。继承了刘禅的安乐公爵位。于永嘉之乱被杀。

刘虔,刘禅七子,景耀二年(259)封上党王,蜀汉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七个孙子数量倒是挺多的,但除了刘谌,其他都跟着刘禅投降了,然后也很难找到更多记载他们的事情了。如此看来,在这些人中,唯一值得论述一下的就是刘禅的这第五个儿子,也就是刘谌了。

刘备的孙子中,他最有骨气

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冬,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以及孙子诸葛尚在绵竹战死,魏将邓艾攻到成都,刘禅在谯周的建议下,打开城门投降,但他有个儿子却不愿投降,为蜀汉鸣唱了最后一首豪壮的悲歌。

根据《三国志》记载,刘禅有七子,其中长子刘璿在钟会之乱时被杀,三子刘琮病死。刘禅率领后宫诸子以及文武百官投降时,唯有第五子刘谌大怒说:“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三国志 蜀书三 后主传)”

他认为即便敌人打到门口,父子君臣也应该背城一战,战死才能有脸见先帝。可惜后主没有采纳他。为了表明自己誓死不降的决心,这个被封为北地王的刘谌做出了惊人的举动。

“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三国志 蜀书三 后主传)

然后我们再看看演义里对刘谌事迹的描写,略长,半古文看着可能会累,所以自己简单地给翻了一下:

在谯周提出投降时,刘谌突然从屏风后闪出,指着谯周便骂:“你这个迂腐胆小的书生,怎么敢随便议论国家大事!这天底下哪有做皇帝的投降的道理!”但是刘禅不听,指责刘谌不过是年轻人血气方刚,刘谌就答到:“爷爷刘备还在的时候,这谯周算个屁,现在危言耸听,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我们成都现在还有数万兵马,而姜维带着主力都在剑阁,只要他得到消息一定会过来救的,我们里外夹击,怎么赢不了。怎么能听这个胆小书生的话,把爷爷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这样送掉?”刘禅就骂他说你个黄头小子知道个屁,刘谌边叩头边哭说:“哪怕是真的到了没有办法的程度我们也应该拼死一战,这样九泉之下也对得起爷爷啊,为什么一定要投降?”刘禅还是不听,刘谌就大哭说:“爷爷打下这个基业多不容易,就这样放弃,我死也不同意!”然后就被刘禅派人赶出去了。

刘谌回到家后一脸的生气,他妻子崔夫人就问说怎么了,他就把事情和崔夫人说了一遍,然后说自己打算自杀,不肯投降。崔夫人就说:“好啊,好啊!让我先死,你再死吧!”刘谌就问了:“我死因为我是刘家之后,你干嘛要死啊?”崔夫人就说:“你为你爸爸死,我为你死,一样的道理,可还用问吗?”然后就一头撞死了。之后,刘谌把自己儿子也杀了,并割妻头,提至昭烈庙中,伏地哭曰:“臣羞见基业弃于他人,故先杀妻子,以绝挂念,后将一命报祖!祖如有灵,知孙之心!”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

刘谌的雕像

个人评述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能看不出这个刘谌到底有多大的本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个刘谌是个大忠大义之人。

另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

咸熙元年,随后主迁于洛阳。汉晋春秋曰:魏以蜀宫人赐诸将之无妻者,李昭仪曰:“我不能二三屈辱。”乃自杀。《三国志 蜀书 妃嫔传》

刘禅有个妃子姓李,被封昭仪,后主投降后,李昭仪后来随刘禅迁到洛阳。魏国就要把这些女人赐给没有妻子的将军,李昭仪说:“我当初跟着你投降就已经是受辱了,如今我不能再受辱。”随即自杀。

如今,在四川成都的刘备庙中有一座刘谌的雕像,他宁死不降的高尚情操至今为人纪念,,他的壮举,是蜀汉最后的一声呐喊,刘备有孙如此,泉下有知,亦足感欣慰。

标签: 刘备刘禅

更多文章

  • 刘禅降魏遇到最大的阻力?儿子刘谌带妻小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禅,刘谌

    在成都南郊武侯祠中,有一座是气势宏伟的刘备殿,正居有刘备的贴金塑像,在左侧陪祀的不是他的儿子刘禅,而是孙子刘谌。原因是因为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其塑像在宋、明两代几次被毁坏,就没有再塑造。而对于刘谌,人们认为他英勇殉国,是刘家的孝子贤孙。故而有资格在刘备身边享受祭祀。根据《三国志》记载,刘禅有七子

  • 刘谌是谁?刘谌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谌,刘禅,刘备,三国

    在社会动乱不薄的三国时期,在魏国要攻下蜀汉的那一刻,蜀汉的弱软后主刘禅,竟想向魏国投降,在这一危难的时候,有一北地王名叫刘谌的,站了出来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就算是死也要坚守国家,绝不可以投降。在这一刻,还能说出这种话,肯定是一名大大的忠臣。然而想不明白的是,那蜀汉后主刘禅同意刘谌的话,认为如果不投降根

  • 司马家废魏建晋,司马孚为什么要哭?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孚,三国

    你们知道司马家废魏建晋,司马孚作为司马家的长者,为什么会痛哭?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司马炎在司马昭死后继任其职,没多久就把曹家政权给篡了,西晋诞生,魏国国运到此为止。曹奂也从皇位退下,被封为陈留王。曹奂也不得不离开皇宫,去往邺城。凄凉落寞的身影离洛阳越来越远,这时,司马懿弟弟不顾他人眼光,

  • 司马孚这一生都是魏臣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孚,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司马孚为什么说自己一生都是魏臣?司马懿和司马孚晚年是如何相处的?司马孚可能是三国中最长寿的人了,一共活了92岁,比司马懿活的都还要长。早年司马懿就是帮司马孚出头才会被曹操看上,邀请他入朝当官,可以说司马懿的官场之路就是因为司马孚。不过到了曹魏后期,司马懿和司马

  • 张国梁:晚清“江南大营”第一名将,单挑杀死石达开堂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国梁,清朝

    1885年3月,67岁老将冯子材提起弯刀,跨上战马,跃出战壕,亲自带兵冲入法兰西帝国陆军阵营,一顿厮杀过后,法军战败,狼狈而逃。紧接着,冯子材追入越南境内,连克文渊、凉山,此为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为中国近代反西方侵略战争之首次巨大胜利,实乃振奋人心。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冯子材之所以如此勇猛

  • 晚清绿营第一骁将,张国梁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国梁,清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张国梁,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说起张国梁,估计大伙都不是很了解,但说到民族英雄冯子材,那就都熟悉。张国梁何许人也,广东高要人,清朝江南提督,江南大营二把手,民族英雄冯子材的上司,没有张国梁的提拔就没有冯子材出头之日。事实也是如此,张国梁阵亡后,曾国

  • 张梁的生平如何?他为何要参加黄巾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张梁

    张梁(?-184),钜鹿(今河北巨鹿)人,黄巾军首领张角的弟弟。参加黄巾起义,号称为“人公将军”。张梁,张角、张宝的弟弟,同兄弟一起发动黄巾起义,于广宗被皇甫嵩击败,被杀。简明演义传记张梁(—184年),张角弟,钜鹿(今河北平乡)人,东汉末黄巾起义首领。中平元年(184年)随兄起义,被称为“人公将军

  • 地公将军张宝:黄巾起义三首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梁,张角,张宝,黄巾起义

    张宝,汉末农民起义首领。张角之弟。熹平年间,张角创太平道,宝与角同在河北一带传教,秘密进行组织工作。中平元年(184),发动黄巾起义,号称“地公将军”。张梁战败牺牲,宝率军在下曲阳继续抗击皇甫嵩,英勇战死,全军十余万人亦壮烈牺牲。中平元年【184年】二月,张宝称地公将军,兄弟三人分头率兵攻占州郡,州

  • 地公将军张宝是谁?张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梁,张角,张宝,黄巾起义

    张宝,张角之弟,张梁之兄,中平元年(184)二月,同兄弟一起发动黄巾起义,号地公将军。同年十一月于下曲阳(今河北晋州)遭到左中郎将皇甫嵩、钜鹿太守郭典的围攻,兵败被斩。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太平道的首领,自称“大贤良师”,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

  • 曹丕曹洪有什么仇?曹丕为什么不喜欢曹洪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丕,曹洪

    闹革命就不能怕危险。曹操早年多次差一点毙命,最有名的就是追袭董卓荥阳为徐荣所败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公元190年(初平元年)二月,曹操起兵讨伐董卓,到了荥阳,被董卓的部将徐荣击败。其间曹操失掉坐骑,而董军追袭甚急,曹洪见状跳下马来,把坐骑让给曹操,曹操推辞不受,曹洪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