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降魏遇到最大的阻力?儿子刘谌带妻小殉国

刘禅降魏遇到最大的阻力?儿子刘谌带妻小殉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27 更新时间:2023/12/24 12:12:49

在成都南郊武侯祠中,有一座是气势宏伟的刘备殿,正居有刘备的贴金塑像,在左侧陪祀的不是他的儿子刘禅,而是孙子刘谌

原因是因为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其塑像在宋、明两代几次被毁坏,就没有再塑造。而对于刘谌,人们认为他英勇殉国,是刘家的孝子贤孙。故而有资格在刘备身边享受祭祀。

根据《三国志》记载,刘禅有七子,其中长子刘璿钟会之乱时被杀,三子刘琮病死。邓艾打到成都后,刘禅率领后宫诸子以及文武百官投降时,唯有第五子刘谌大怒说:“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三国志 蜀书三 后主传)”

刘谌认为即便敌人打到门口,父子君臣也应该背城一战,战死才能有脸见先帝。可惜后主没有采纳他。为了表明自己誓死不降的决心,这个被封为北地王的刘谌做出了惊人的举动。

“是日,北地王谌伤国之亡,先杀妻子,次以自杀。”(三国志 蜀书三 后主传)

裴松之备注中也记载了这件事。

汉晋春秋曰: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是日,谌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涕泣者。

他到刘备的庙中痛哭,随后先杀了自己的老婆孩子,最后自杀。左右的人没有不为之流泪的。

在刘备的孙子中,数他最有骨气。

对于这段历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北地王刘谌闻知,怒气冲天,乃带剑入宫。其妻崔夫人问曰:“大王今日颜色异常,何也?”谌曰:“魏兵将近,父皇已纳降款,明日君臣出降,社稷从此殄灭。吾欲先死以见先帝于地下,不屈膝于他人也!”崔夫人曰:“贤哉!贤哉!得其死矣!妾请先死,王死未迟。”谌曰:“汝何死耶?”崔夫人曰:“王死父,妾死夫:其义同也。夫亡妻死,何必问焉!”言讫,触柱而死。谌乃自杀其三子,并割妻头,提至昭烈庙中,伏地哭曰:“臣羞见基业弃于他人,故先杀妻子,以绝挂念,后将一命报祖!祖如有灵,知孙之心!”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蜀人闻知,无不哀痛。后人有诗赞曰:“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后主听知北地王自刎,乃令人葬之。

但是现在也有人对刘谌的死做出的另外一种评价。

都说虎毒尚不食子,刘谌夫妻俩自己死就死了,为什么偏要要拉上几个无辜的亲生骨肉当垫背呢?虽然刘谌在哭祭时话“臣羞见基业弃于他人,故先杀妻子,已绝罣(挂)念。”竟然就是说西蜀灭亡了,家小也会为此蒙羞,因此便一并都杀掉,以便彻底了无牵挂。

但这样的忠烈实在是太可怕了。也许只是因为在古代并没有人性化这个词,也不讲究以人为本,人命可以如草芥一样不值钱。我们不禁要问,孩子同意死吗?

标签: 刘禅刘谌

更多文章

  • 刘谌是谁?刘谌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谌,刘禅,刘备,三国

    在社会动乱不薄的三国时期,在魏国要攻下蜀汉的那一刻,蜀汉的弱软后主刘禅,竟想向魏国投降,在这一危难的时候,有一北地王名叫刘谌的,站了出来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就算是死也要坚守国家,绝不可以投降。在这一刻,还能说出这种话,肯定是一名大大的忠臣。然而想不明白的是,那蜀汉后主刘禅同意刘谌的话,认为如果不投降根

  • 司马家废魏建晋,司马孚为什么要哭?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孚,三国

    你们知道司马家废魏建晋,司马孚作为司马家的长者,为什么会痛哭?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司马炎在司马昭死后继任其职,没多久就把曹家政权给篡了,西晋诞生,魏国国运到此为止。曹奂也从皇位退下,被封为陈留王。曹奂也不得不离开皇宫,去往邺城。凄凉落寞的身影离洛阳越来越远,这时,司马懿弟弟不顾他人眼光,

  • 司马孚这一生都是魏臣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孚,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司马孚为什么说自己一生都是魏臣?司马懿和司马孚晚年是如何相处的?司马孚可能是三国中最长寿的人了,一共活了92岁,比司马懿活的都还要长。早年司马懿就是帮司马孚出头才会被曹操看上,邀请他入朝当官,可以说司马懿的官场之路就是因为司马孚。不过到了曹魏后期,司马懿和司马

  • 张国梁:晚清“江南大营”第一名将,单挑杀死石达开堂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国梁,清朝

    1885年3月,67岁老将冯子材提起弯刀,跨上战马,跃出战壕,亲自带兵冲入法兰西帝国陆军阵营,一顿厮杀过后,法军战败,狼狈而逃。紧接着,冯子材追入越南境内,连克文渊、凉山,此为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为中国近代反西方侵略战争之首次巨大胜利,实乃振奋人心。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冯子材之所以如此勇猛

  • 晚清绿营第一骁将,张国梁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国梁,清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张国梁,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说起张国梁,估计大伙都不是很了解,但说到民族英雄冯子材,那就都熟悉。张国梁何许人也,广东高要人,清朝江南提督,江南大营二把手,民族英雄冯子材的上司,没有张国梁的提拔就没有冯子材出头之日。事实也是如此,张国梁阵亡后,曾国

  • 张梁的生平如何?他为何要参加黄巾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张梁

    张梁(?-184),钜鹿(今河北巨鹿)人,黄巾军首领张角的弟弟。参加黄巾起义,号称为“人公将军”。张梁,张角、张宝的弟弟,同兄弟一起发动黄巾起义,于广宗被皇甫嵩击败,被杀。简明演义传记张梁(—184年),张角弟,钜鹿(今河北平乡)人,东汉末黄巾起义首领。中平元年(184年)随兄起义,被称为“人公将军

  • 地公将军张宝:黄巾起义三首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梁,张角,张宝,黄巾起义

    张宝,汉末农民起义首领。张角之弟。熹平年间,张角创太平道,宝与角同在河北一带传教,秘密进行组织工作。中平元年(184),发动黄巾起义,号称“地公将军”。张梁战败牺牲,宝率军在下曲阳继续抗击皇甫嵩,英勇战死,全军十余万人亦壮烈牺牲。中平元年【184年】二月,张宝称地公将军,兄弟三人分头率兵攻占州郡,州

  • 地公将军张宝是谁?张宝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梁,张角,张宝,黄巾起义

    张宝,张角之弟,张梁之兄,中平元年(184)二月,同兄弟一起发动黄巾起义,号地公将军。同年十一月于下曲阳(今河北晋州)遭到左中郎将皇甫嵩、钜鹿太守郭典的围攻,兵败被斩。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太平道的首领,自称“大贤良师”,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

  • 曹丕曹洪有什么仇?曹丕为什么不喜欢曹洪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丕,曹洪

    闹革命就不能怕危险。曹操早年多次差一点毙命,最有名的就是追袭董卓荥阳为徐荣所败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公元190年(初平元年)二月,曹操起兵讨伐董卓,到了荥阳,被董卓的部将徐荣击败。其间曹操失掉坐骑,而董军追袭甚急,曹洪见状跳下马来,把坐骑让给曹操,曹操推辞不受,曹洪说:“天下

  • 最搞笑的三国武将:曹洪要钱不要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洪

    据说古代打了败仗受伤,最害怕的是伤到了腿,因为伤了腿就不能跑,逃走保命的机会渺茫。同理,将军没有了马,就如同伤了腿一样,其危险程度会极大增加,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能给你一匹马,这无异于将自己的半条命给了你。曹操手下大将曹洪,就曾经演绎过这样的故事。那是在诸侯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等人害怕董卓兵强,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