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皓作为一个祸乱朝廷的宦官 黄皓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黄皓作为一个祸乱朝廷的宦官 黄皓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41 更新时间:2024/1/23 7:57:24

很多人都不了解黄皓下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在动荡年代战乱时期想要有一番成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刘备是一个平民百姓,他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才建立起了蜀汉,虽然根基不稳,但他也不希望很快就灭亡。诸葛亮拼尽全力,经过多年的奋斗才稳固了蜀国的基业,但在他去世后蜀国很快就灭亡了,造成这种局面的正是幼主身边的宦官黄皓,这人为非作歹,谄媚事主,不过最后也没有好下场。

在中国史上,宦官专权导致国家沦丧的并不只有黄皓一人。在汉代也出现过这样的事情,特别是东汉末年,由于皇帝过分听信宦官的话,使国家陷入了混乱之中。蜀汉时期的刘禅也是由于宠任黄皓,造成国家政局动荡不稳,父亲刘备辛苦一生建立的国家就在儿子手上被毁灭了。

为什么这些皇帝喜欢太监?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顾虑。皇帝之所以相信太监,是因为当时皇权受到威胁,外戚权势很大,所以他们想培养一批能够制约外戚权利的人,太监无疑是最好的人选。同时,太监与大臣和外戚都不同,即使统治和反对的权力也是依靠皇帝的权力,也很少有篡夺的可能,不会对皇帝的地位造成威胁,所以皇帝敢于给予他们足够的权力。

除了利用太监来制衡官吏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太监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密切。刘备为了打天下忙忙碌碌,常常亲身领兵外出,很少有和刘禅交流的机会。刘禅作为一国储君又不能随便外出,终日只有和身旁的太监作伴,长时间接触下来,双方的关系自然更加亲近,相比于那些朝中大臣来说,刘禅肯定是更相信一直在自己身边的黄皓。黄皓很早的时候就跟在刘禅身旁,经历了很多谋士和将军,可他不但没有被杀掉反而取得更多的权势,最终为蜀汉招致了亡国之祸。诸葛亮和他的继任者都是忠诚而正直的,他们为什么不杀死这个给国家带来灾难的太监?

诸葛亮肯定有能力杀了黄皓,但他却一直没有这么做,这是由于他根本不想杀。第一,在他那个时候黄皓还是一个小太监,对诸葛亮来说构不成任何威胁。诸葛亮一天忙着操劳蜀汉的基业大事,哪有时间去管刘禅身旁的太监这样一个小角色。而且这个时候的黄皓既没有权势也没有作恶,根本不会对蜀汉造成任何威胁。第二点是诸葛亮尽管位高权重,刘禅很是敬服他,但他们毕竟是君臣关系,诸葛亮不可能没有任何缘由就把天子身边的太监给杀掉,这也不是诸葛亮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黄皓在诸葛亮辅佐幼主的时候不敢非分之想,办事也是严谨安分,后来别的谋士接任后他也是如此,所以他才能活了下来。当董允掌权的时候,黄皓就逐步有了一部分势力,董允这人很正直,经常对刘禅好言相劝,所以黄皓也不敢有太大的动作。但董允去世以后,黄皓的地位慢慢就越来越高了,最后他也开始伸手去管朝中的事情。

后来黄皓权势越来越大,就开始在朝中肆意妄为,经常排挤当朝一些有作为的将军和大臣。姜维对此意见很大,他很多次向刘禅上奏折请求杀了黄皓。但刘禅却不听他的意见,他对姜维说黄皓只不过是一个小人,让他不要过于在意。姜维是魏国的降将,不是蜀国本地的将军,尽管诸葛亮很赏识他的才干,但他连年交战并没有取得较大的胜利,所以朝中很多大臣对他并不满意。黄皓作为刘禅身旁的红人,也经常和姜维作对。姜维害怕黄皓会在皇帝身边说自己的坏话,进而谋害自己,所以他为了保命,就请求率兵到偏远的地方去驻守,远离朝中的复杂环境。

蜀汉末年,魏国攻击蜀国的时候,最有才干的将军姜维被迫避灾,根本没有机会去抵挡魏国。当魏国士兵已经兵临城下的时候,黄皓还对刘禅说,占卜上显示敌军不会来的。而刘禅很信任黄皓,也没想着去加以防范,最后只能投降,蜀国也因此而灭亡。黄皓最后的结局也很凄惨,被司马昭以凌迟之刑处死,这也是对他作恶多端的惩罚。你怎么看宦官黄皓这样的人呢?

标签: 黄皓蜀汉

更多文章

  • 姜维为什么奈何不了黄皓 姜维手里不是有兵权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姜维,黄皓

    很多人都不了解姜维和黄皓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姜维并没有控制蜀汉大部分军队,虽然姜维在蒋琬、费祎去世后,长期充任大将军职位,但其时蜀汉全国有10万军队,留守成都的大约有3万,汉中2万,各地驻军2万,姜维避祸沓中所率之军不过3万人。黄皓在后主刘禅逐渐长大后,就受到刘禅的宠信,黄

  • 蜀汉灭亡之后 令人咬牙切齿的黄皓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皓,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黄皓下场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时期,诸葛亮曾为劝谏刘禅所作了一章《出师表》,其中劝谏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实际上就是怕蜀汉政权再出现庸主信任近臣的局面。东汉末年就是强臣主外,宦官主内的情况。因为皇帝暗弱无能,外臣又太过强势,小皇帝们只能信任身

  • 狠起来连儿子都杀,揭秘三国奇女子王异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异,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王异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三国有位女子王异,严格遵守“妇言妇行”,不过,她不是没有自己想法,相反,在关键时刻,她异常冷静、克制,能以大局为重,和丈夫共进退,这种表现,在某种层面上,比某些男子还多了几分果敢。乱世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尤其在“夫唱妇随”时代,大部

  • 三国奇女子王异,与夫君共出奇策九条抵挡住了马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异,三国

    说到王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三国有位女子王异,严格遵守“妇言妇行”,不过,她不是没有自己想法,相反,在关键时刻,她异常冷静、克制,能以大局为重,和丈夫共进退,这种表现,在某种层面上,比某些男子还多了几分果敢。乱世中,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尤其在“夫

  • 刘备几个孙子?刘谌为何是刘备孙子中最有骨气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刘禅

    先看看刘备的儿子们吧:长子刘禅,也就是刘禅,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次子刘永,他流传下来最主要的事就是他讨厌宦官黄皓,结果被黄皓进谗言,导致被刘禅疏远,不得朝见有十几年之久。在蜀国灭亡后迁往洛阳。三子刘理,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也没有什么太有名的事迹。另外刘备还有个义子刘封,这个大家估计都不陌

  • 刘禅降魏遇到最大的阻力?儿子刘谌带妻小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禅,刘谌

    在成都南郊武侯祠中,有一座是气势宏伟的刘备殿,正居有刘备的贴金塑像,在左侧陪祀的不是他的儿子刘禅,而是孙子刘谌。原因是因为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其塑像在宋、明两代几次被毁坏,就没有再塑造。而对于刘谌,人们认为他英勇殉国,是刘家的孝子贤孙。故而有资格在刘备身边享受祭祀。根据《三国志》记载,刘禅有七子

  • 刘谌是谁?刘谌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谌,刘禅,刘备,三国

    在社会动乱不薄的三国时期,在魏国要攻下蜀汉的那一刻,蜀汉的弱软后主刘禅,竟想向魏国投降,在这一危难的时候,有一北地王名叫刘谌的,站了出来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就算是死也要坚守国家,绝不可以投降。在这一刻,还能说出这种话,肯定是一名大大的忠臣。然而想不明白的是,那蜀汉后主刘禅同意刘谌的话,认为如果不投降根

  • 司马家废魏建晋,司马孚为什么要哭?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孚,三国

    你们知道司马家废魏建晋,司马孚作为司马家的长者,为什么会痛哭?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司马炎在司马昭死后继任其职,没多久就把曹家政权给篡了,西晋诞生,魏国国运到此为止。曹奂也从皇位退下,被封为陈留王。曹奂也不得不离开皇宫,去往邺城。凄凉落寞的身影离洛阳越来越远,这时,司马懿弟弟不顾他人眼光,

  • 司马孚这一生都是魏臣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孚,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司马孚为什么说自己一生都是魏臣?司马懿和司马孚晚年是如何相处的?司马孚可能是三国中最长寿的人了,一共活了92岁,比司马懿活的都还要长。早年司马懿就是帮司马孚出头才会被曹操看上,邀请他入朝当官,可以说司马懿的官场之路就是因为司马孚。不过到了曹魏后期,司马懿和司马

  • 张国梁:晚清“江南大营”第一名将,单挑杀死石达开堂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国梁,清朝

    1885年3月,67岁老将冯子材提起弯刀,跨上战马,跃出战壕,亲自带兵冲入法兰西帝国陆军阵营,一顿厮杀过后,法军战败,狼狈而逃。紧接着,冯子材追入越南境内,连克文渊、凉山,此为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为中国近代反西方侵略战争之首次巨大胜利,实乃振奋人心。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冯子材之所以如此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