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元贽想专权立了个“傻王”当皇帝,结果怎么样?

马元贽想专权立了个“傻王”当皇帝,结果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09 更新时间:2023/12/9 20:45:47

在古代帝王之争,往往是即残酷又现实,各皇亲国戚为了权势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什么招数都能用上,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为了保命不惜装疯卖傻,最后顺利的从朱允炆手里夺得皇权,但这招他不是第一次用,早在晚唐时期,唐宣宗李忱就凭借此计成功的登上了皇位。

李忱原名李怡,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后被册封为光王,其母亲身份卑微,原本只是一个宫女,生下李怡后并不得宠,由于皇帝儿子众多,所有李忱并没有得到皇上的重视,在错综复杂的深宫里,没有恩宠活的尤为艰难,李忱自幼沉默寡言,不善言辞,性格内向,宫里的太监宫女们都认为他不聪明,甚至有点傻。有些拜高踩低的宫人们并不把李忱当回事。

有一次李忱身患重病,当时病情来势汹汹越发的沉重,忽然有光照在他身上,李忱立刻起身像对待臣子一样作揖,其母恐怕这是心病,为他担忧,但穆宗李恒却不以为然而是对他说这时位英明的人物,随后赐了好多东西,李忱常常梦到自己一龙飞天,母亲郑氏害怕儿子招惹事端便叮嘱说不要将梦境说于他人听。

李忱经历两朝

,明白其中的厉害,平日里更是不多加妄言,而其他的皇子们时常逼迫其讲话拿李忱取乐。会昌六年,李炎病重,由于当前并没有设立太子,所以朝中上下都在为自己的利益打小算盘。这时皇帝身边得权的太监们勾结大臣觉得李忱平时里傻傻呆呆的,背后又没有很厚的实力背景,便拥簇他为继承人,不久之后皇帝驾崩,李忱顺利登基。

登基后的李忱,一改往日迟笨性格,有条不紊的接待下臣,处理政务。肃清朝政,更是把朝廷里乌烟瘴气的小人清除干净。素日里的他就爱读史书来学习政治方面的事情,即位后更是勤于朝政,体恤百姓,下定决心改善中唐时期留下来的种种隐患。

对内李忱勤俭治国,减少百姓的赋税,广纳贤才,对存在半个世界之久的牛李党争施压重裁。重视科举人才,这对加强皇权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前党留下的种种隐患,在选官任职上非常谨慎。必须经过自己亲自面试方才放心,李忱虽然仁慈宽厚却执法严明,曾告知旁人只要是犯了发就算是亲眷也一样不宽恕,在严苛的制度和选拔人才上,一时间朝中上下俨然都是正气之风,使原本衰败的国家日渐富强。

对外自安史之乱之后边防力量日渐薄弱,吐藩趁机侵犯。大中初年在李忱的统治下一举收复了吐蕃三洲,这让周边的各族人民士气大振,不久之后李忱又一步步的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一时间百姓拥呼其为“小太宗”。

谁都没有想到当属那个痴痴傻傻的李忱拥有如此豪心壮志,不仅成功延缓了唐朝的衰落,还在经济与政治上做了不少贡献,这便是唐宣宗的聪明之处,以傻傻的皮相保命,日后崛起完成逆袭。

标签: 马元贽唐朝

更多文章

  • 李忱是怎么被推上皇位的?跟马元贽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忱,唐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李忱是怎么被推上皇位的文章。众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可以说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代名词。有一句话正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在唐朝,却发生了例外。在唐朝中后期,有些宦官的权利大到甚至能够废立皇帝的地步,也就是说皇帝看到宦官要战战兢兢的行礼。你说好笑不

  • 盛唐名将哥舒翰的尴尬结局:被安庆绪仓皇逼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哥舒翰,安禄山,安庆绪,

    公元756年六月,潼关。这里见证了辉煌盛唐的落幕,也见证了一代名将哥舒翰的尴尬人生结局。时运的无情,个人的无奈,都化作尴尬无言的曲终人散。公元756年以前,大唐帝国的太平盛世已然延续了几十年,国家承平日久、安逸已极,李唐王朝的君臣们,一天天沉浸在乱伦、专权与贪腐的泥沼中,混吃等死,全然看不到危机就在

  • 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和沈珍珠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安禄山

    唐朝安史之乱的凶手之一的安禄山有十一个儿子,安庆绪则是他的第二个儿子,是安禄山的原配夫人康氏所生的次子。安禄山性格暴躁,对手下的几个儿子要求均十分严格,他不是很喜欢康氏的两个孩子安庆宗和安庆绪,而是喜欢后来的段皇后以及她的孩子安庆恩。安庆绪由于不满父亲的偏爱,和对母亲的疏离,为了报复安禄山,最后联合

  • 安庆绪杀掉安禄山真的是因为帝位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安庆绪,唐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安庆绪的文章。安史之乱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对唐朝的政治来说,标志着唐代由盛转衰;而安史之乱的影响并不仅仅于此,在经济、文化、思想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很多热爱历史或者热爱文学的人,对唐朝都有着天然的好感,对于唐朝的衰败,都有着天然的惋

  • 安禄山作为安庆绪的老爹 安庆绪为什么杀死自己的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安庆绪,安禄山

    对安庆绪杀老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共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叛军所经过的州县,都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者开门迎接叛军,或

  • 忽悠安庆绪忽悠唐肃宗,史思明最后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史思明,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史思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像安禄山这样臭名昭著的人物,也少不了一个铁杆兄弟,就是跟他一起掀起浩劫的史思明。史思明本姓阿史那,突厥人,名叫崒干,跟安禄山同岁,俩人自小一起长大,是无话不谈的好基友。这史思明也是个脑子活络、极为聪

  • 揭秘:安庆绪为什么要杀自己的父亲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安庆绪,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安庆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而在李世民的励精图治下,唐朝强极一时,贞观之治。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则是功过参半,李隆基的前半生开创了开元盛世,后半生则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唐朝真正意义上的由盛转衰正是安史之乱,这次叛乱直接导致了唐朝一

  •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才女李季兰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李季兰

    李季兰季兰,名冶,以字行,峡中人,女道士也。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后以交游文士,微泄风声,皆出乎轻薄之口。夫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气既

  • 既是美女作家,更是绯闻女友!唐代才女李季兰身边聚了哪些文人名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代,诗人,李季兰

    李季兰和鱼玄机、薛涛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女冠诗人。鱼、薛二人在《全唐诗》皆有成卷诗作,李季兰的作品只被收录十八首。传世作品虽不多,得到的评价却甚高。刘长卿称其为“女中诗豪”;高仲武在收录大历名作的《中兴间气集》中录其诗作六首,并赞为“醒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誉

  • 大唐才女李季兰是怎么死的?李季兰不曾死于爱情,却死于声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代,诗人,李季兰

    薛涛八岁时,她老爸指着梧桐树让她作诗,薛涛朗朗吟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顿时让她爸受到极大的惊吓,以为里边很有些“迎来送往”的意思,长大了恐怕是个坏女孩。场景转换到若干年后,梧桐树变成了蔷薇架,一个叫李季兰的六岁小女孩偎在她爸爸怀里,用同样稚嫩的声音念道:“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这个爸爸也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