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孝德单骑讨贼成为千古佳话

白孝德单骑讨贼成为千古佳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8 更新时间:2023/12/9 10:13:02

白孝德是个安西胡人,史书记载他“骁悍有胆力”。唐代并不排斥异族人在中原谋生、从仕,因此有很多骁勇善战的胡人在军中效力。白孝德作为其中的一员,在大唐名将李光弼麾下作为裨将效力。当时正是安史之乱期间,史思明大军进逼河阳,史思明帐下骁将刘龙仙作为先锋,率领五千铁骑在城下对坚守的唐军挑战。

刘龙仙自持勇武敏捷,又有五千铁骑在麾下,异常的傲慢,把右脚翘在马颈的鬃毛上,到阵前辱骂李光弼,试图激李光弼方面出城决战。城头的李光弼看见这一幕,很想挫挫对手的锐气,环顾诸将,问道:“谁能拿下此人?”当时已经位至御史大夫、朔方行营节度、大宁郡仆固怀恩主动请战,却被李光弼拒绝了:“此非大将所为。”

没错,李光弼需要的是能够挫伤敌人锐气的勇将,如果仆固怀恩这样的大将跟刘龙仙过招,万一失利,则会对己方士气产生极大的打击;胜了,也难以发挥激励将士的作用。

那么除了仆固怀恩,还有谁能击杀这个勇悍敏锐的刘龙仙?

此时,李光弼麾下其他将帅纷纷向他推荐一个人:“白孝德,这人一定可以。”

李光弼把白孝德招到面前来,指着刘龙仙,问道,能不能拿下这个逆贼?白孝德毫不犹豫的点头,“没问题,交给在下”。光弼又问:”要多少兵马出战?”

令人吃惊的是,白孝德摇了摇头,:“不需一兵一卒,只要我一人前往就足够了。”这样的豪迈气魄让李光弼甚为感动,不过为了稳妥,还是要求白孝德带些兵马相伴。白孝德见拗不过,只是提了个小小的要求:“让我选五十个骑兵在城门处接应,再让大军鼓噪为我助势,其他就不需要了。”

李光弼为自己麾下竟然有如此壮士而感到激动,抚着白孝德的背,发令讨贼。

白孝德并不迟疑,“挟二矛,策马截流而渡”。才渡河到一半,城头观战的仆固怀恩就开始庆贺李光弼即将旗开得胜,李光弼很纳闷,“他人都没到,你怎么知道他必胜?”怀恩回答:“我看白孝德揽着缰绳挟着矛渡河,却没有丝毫慌乱,可见冷静至极,就知道他一定会取胜的。”

正在叫骂的敌将刘龙仙看见对方单枪匹马渡河而来,根本不放在心上,连翘起的右腿都不打算收回来。等白孝德靠的近些了,刘龙仙才打算有所动作,没想到白孝德却对刘龙仙摆摆手,一边靠近,一边大声呼喊“侍中叫我来带句话,没别的意思。”刘龙仙搞不清白孝德到底是来干嘛的,见他单枪匹马,到也不忌惮,既没有拉弓射他,也没有叫手下来截断他的后路。

刘龙仙自己骑着马,一路走到白孝德身前十步远,继续谩骂。白孝德停住马,稍事休憩,瞪眼对着刘龙仙大吼:“反贼,认识我不?!”

刘龙仙一楞:“你谁啊?”

白孝德为了恢复战马的体力,兼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继续跟刘龙仙瞎扯:“我你都不认识?朝廷的大将,白孝德!”

“什么猪狗玩意儿?”刘龙仙被气的破口大骂。

白孝德见已经成功扰乱对方,大声怒吼,持矛跃马,直冲向刘龙仙,城上的唐军看准机会大声鼓噪,在城门处等候的五十名骑士也突击向前,接应白孝德。

十步的距离,战马只几步就冲到,刘龙仙根还忙着唾骂,根本来不及张弓射箭,仓促之下只能骑马在河岸边绕圈逃窜,却被白孝德轻松追上,斩下首级,抱着就冲回营去。白孝德这一手,把贼寇吓的“大骇”,同时也成就了一段勇将单骑讨贼的千古佳话。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唐代名将白孝德独闯敌阵,大败五千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

    唐时,白孝德为李光弼的偏将。史思明攻打河阳时,派骁将刘龙仙率领骑兵五千,到河阳城下挑战。刘龙仙自以为很勇敢,将脚放在马颈上,谩骂李光弼。李光弼登城观望,对诸将说:"谁能将他抓来?"仆固怀恩请求前往。光弼说,不能用大将出马。又选择别人,诸将说,孝德可以。李光弼召来白孝德,问:"行吗?"孝德说,行。光弼

  • 唐朝名将白孝德生平简介,逸闻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

    骁勇善战白孝德是安西(今新疆库车)的少数民族,是龟兹王族白氏的后裔。少年时期的白孝德经常在安西大都护府龟兹军的营垒旁玩耍,深受唐朝驻边将士的影响,爱好武艺,年长后勇猛强悍,有胆量魄力,而且精于骑射,尤善使用两支短矛。后来应征入伍,在龟兹镇的蕃军(少数民族军)中服役,多次在作战中立功,被提拔为下级军官

  • 白孝德:他是西域王子,却偏要到唐朝当小兵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孝德,唐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白孝德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跟随唐朝平叛的蕃将中,还有一位特殊人物。他曾经是西域王子,却放弃唾手可得的王位,去唐朝当了一名小兵,并荣膺为唐军中的单挑王。这人便是龟兹国王子——白孝德。而这个白孝德的后裔,或许更不得了,他

  • 唐高宗李治欲杀权善才,狄仁杰是怎么救的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李治

    李世民的陵墓名曰“昭陵”,我国历史上有三个皇帝的陵墓叫“昭陵”,分别是唐太宗李世民,明穆宗朱载垕和清太宗皇太极。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境内,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一般来说,帝王陵墓豪华奢侈,周围松柏环绕。虽然李世民死前曾嘱咐:“今死,不可厚费。”但是其子孙依然将他的陵墓建造的

  • 权善才史书记载及翻译,人物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权善才

    党项三万余众来寇州城,城内胜兵既少,众大惧,不知所为。知温(崔知温,许州鄢陵人。祖枢,司农卿)使开城门延贼,贼恐有伏,不敢进。俄而将军权善才率兵来救,大破党项之众。善才因其降,欲尽坑之,以绝后患,知温曰:“弗逆克奔,古人之善战。诛无噍类,祸及后昆。又溪谷峥嵘,草木幽蔚,万一变生,悔之何及!”善才然其

  • 权善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狄仁杰会救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狄仁杰

    狄仁杰为什么会救权善才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通过很多历史剧还有影视作品,不难看出,很多统领三军的将军态度都是高高在上,因为行军打仗的时候,将军就是最关键的人物,远离朝廷以后,将军就是军队中的领导者,如何出兵和作战,基本上没有别人可以干涉。当然

  • 颜真卿与王羲之的书法一样出色 有什么异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颜真卿,王羲之,书法,兰亭序,蔡明远贴

    王羲之和颜真卿,是书法史上两颗最耀眼的星座,两人同乡并以各自的特性,构成了两大截然不同的艺术和审美的体系。千百年来,一直是书学研究最重要的对象。(一)两个不同的领域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和文化的流传于传播,主要靠抄写与刻石。由于材料与功用的不同,各自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情趣也就各异。前者可谓书卷之作,

  • 解密:是谁将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送上了绝路?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颜真卿,唐朝,书法,

    颜真卿,字清臣,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在唐代,颜真卿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开元间进士,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世称颜鲁公。他是继王羲之、王献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法,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

  • 揭秘:颜真卿不止书法出名还曾统帅20万大军平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颜真卿,书法,统帅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和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其实颜真卿不仅是书法家,还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颜真卿曾统帅20万大军,横扫燕赵之地。颜真卿曾任升州(今南京)刺史。《旧唐书·颜真卿传》记载,颜真卿,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 书法家颜真卿轶事:曾经为茶圣陆羽造亭品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颜真卿,茶圣,陆羽,

    从中国人开始喝茶,到“茶圣”陆羽,始有完备的理论出现。翻开《茶经》三卷,从“茶之原”、“茶之法”到“茶之具”,陆羽详细地总结了茶的产生到品饮之法,使平常的喝茶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对后世影响巨大,此开天辟地之功,的确前无古人。史载陆羽,字鸿渐,不知所生。仿佛是天地间蹦出个石猴一样。因为是弃子,他被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