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与秦琼齐名的瓦岗军五虎上将,王君廓最后结局如何?

与秦琼齐名的瓦岗军五虎上将,王君廓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05 更新时间:2024/1/7 13:26:10

很多人都不了解王君廓,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

隋唐演义类小说里面,也有瓦岗军五虎上将。瓦岗军五虎上将,版本有好几个。笔者今天说的版本是:“单雄信、秦琼、王伯当王君可、程咬金”。

演义里的瓦岗五虎将,在正史上都有原型人物。单雄信,秦琼,王伯当的历史原型人物,跟演义里的名字一样。程咬金的历史原型人物是程知节,程咬金是他的曾用名。程咬金投奔大唐之后,觉得咬金的名字太土气,就改了一个文绉绉的名字程知节。王君可的历史原型人物,是大唐彭国公王君廓。笔者今天就写一个帖子,说一说王君廓的人生事迹。

王君廓有一个在当时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出身,他出自五姓七望之一的太原王氏。太原王氏的金字招牌金光闪闪,但是王君廓却混得并不好。王君廓年轻的时候,犯了人命案,被迫逃亡于江湖。王君廓走投无路,就拉起了一支队伍打家劫舍,成了一个山大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王君廓觉得当山大王没有出头之日,就决定投奔规模比较大的反隋武装。瓦岗军的首领李密,听说了王君廓的大名,也知道王君廓的实力。李密为了扩充瓦岗军的实力,就派使者招募王君廓。王君廓认为李密能成大事,就率部投奔了瓦岗军。

王君廓加入瓦岗军,属于带资入股的形式,因此在瓦岗军中颇有地位。王君廓投奔瓦岗军之后,率领他原来的兵马独当一面,为李密打下了一大片土地。王君廓在瓦岗军中以勇猛著称,演义类小说把他与猛将秦琼和程咬金并列为五虎上将,也是符合历史的人设。

瓦岗军像一颗流星一样,虽然璀璨夺目,但是很快就消亡了。瓦岗军失败之后,王君廓和他的亲密战友秦琼、程咬金一样,投奔了王世充。王世充为人表面笑嘻嘻,背地里却阴险毒辣。王君廓和秦琼、程咬金一样,觉得王世充难成大事,就投奔了大唐武德天子李渊。

秦琼和程咬金是单枪匹马,最多带了几个亲随去投奔李渊的。王君廓不一样,他投奔大唐的时候,可是带了一支部队过去。用今天的话说,王君廓是带资入股进入大唐。王君廓带着千军万马投奔李渊,李渊自然是非常高兴。李渊任命王君廓为十二卫将军,还册封他为彭国公。

大家要知道,秦琼的国公爵位,是在武德三年击败尉迟敬德之后,才被李渊册封的。程咬金的国公爵位,是在击败王世充和窦建德之后,才被李渊册封的。秦琼和程咬金,一直在李世民身边效力,在武德朝没有获得独当一面的机会。王君廓在投奔李渊之后,一直在统领他原来的部队,成了唐朝初年一个实力强劲的封疆大吏。

在李渊的武德朝,王君廓的爵位和官位,都超过秦琼和程咬金,他在李渊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王君廓在武德朝的时候,也是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和李世民结成了战火中的友谊。王君廓对李世民佩服得死心塌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王君廓将来就可以在凌烟阁占据一席之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会变成二十五功臣了。

王君廓的人生分水岭,出现在击败刘黑闼之后。当时碰到突厥入侵,王君廓的防区就在前线。王君廓率领所部人马,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伏击战。王君廓斩杀突厥二千余人,缴获战马五千余匹。

李渊当朝的时候,一直不敢得罪突厥。突厥入侵,大唐军队一般是赶跑就完事了。王君廓的这场大捷,是武德年间对突厥取得的最大一场胜利之一,或许可以没有之一。

王君廓的捷报传到李渊耳朵里,李渊龙颜大悦,马上就全国通令表彰王君廓,把他树立为大唐将领的典范人物。据《旧唐书》记载,李渊召王君廓入朝,“赐以御马,令于殿庭乘之而出”。

古代的时候,臣子能在宫殿里面骑马,那是可以吹一辈子的荣耀。李渊如此重赏王君廓,可谓是给足了王君廓面子。李渊给王君廓的赏赐,不仅仅有面子,还有里子。李渊任命王君廓为长史,让他成了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

唐朝的时候,边防重镇的大都督,一般由宗室王爷担任。大都督一般不管事,具体的事务有长史负责。幽州的大都督,是李渊的侄子庐江王李瑗。李瑗虽然挂着幽州大都督的头衔,但是具体的事务还是王君廓说了算,王君廓是幽州实际上的主事人。

李瑗对王君廓,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李瑗以宗室王爷的身份,主动与王君廓攀亲,许诺与王君廓结成儿女亲家。李瑗待王君廓不薄,王君廓却看不起“懦曌,非边将才”的李瑗。原因很简单,一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虎将,肯定看不起坐享其成的窝囊废王爷。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玄武门之变爆发。消息传到了幽州,李瑗和王君廓都坐不住了。李瑗跟李建成关系好,一直旗帜鲜明的支持李建成。李瑗害怕李世民会秋后算账要他的命,自然是如坐针毡。王君廓跟李世民关系好,但是远在幽州,玄武门之变的事情他鞭长莫及,没有给李世民帮上什么忙。王君廓害怕自己失去了拥立之功,会被李世民疏远,因此也坐不住了。

王君廓想来想去,想出了一条毒计,他决定借亲家公李瑗的人头,去邀一份拥立之功。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召李瑗进京。王君廓对李瑗说:“京都有变,事未可知。大王国之懿亲,受委作镇,宁得拥兵数万而从一使召耶!且闻赵郡王先以被拘,太子、齐王又言若此,大王今去,能自保乎?”

李瑗被王君廓这么一说,就吓得六神无主了。王君廓又忽悠李瑗,让他起兵造反。李瑗听了王君廓的话,就下令集合幽州兵马,打出进京勤王的旗号,准备起兵造反了。王君廓则借口李瑗造反,把李瑗杀了。

王君廓把李瑗的人头献给李世民,李世民对王君廓高升重赏。李世民加封王君廓为十二卫大将军,并且给了他一千三百户食邑。大家要知道,秦琼和程咬金,在玄武门之变以后,才得了七百户食邑。王君廓是李世民一朝,得到食邑最多的瓦岗系将军,没有之一。

王君廓陷害李瑗之后,独掌幽州大权。王君廓骄纵不法,被人告发了。李世民召王君廓入朝问对,王君廓做贼心虚,以为是李世民知道陷害李瑗的事情,就杀了朝廷的官差,然后向突厥逃去。王君廓跑到半路,被人杀了。

李世民知道王君廓陷害李瑗的事情之后,下诏把王君廓的爵位和食邑都取消了。人都死了,为什么还会被褫夺爵位呢?

原因很简单,没褫夺爵位,王君廓的子孙就可以继承彭国公爵位。褫夺爵位之后,王君廓的子孙就是白衣庶民了。王君廓本来是一代名将,他若是老老实实为大唐效力,凌烟阁上必定有他的位置。只可惜,王君廓私心太重,害死了李瑗,也害死了自己,还害得子孙没有爵位继承,当真是害人害己害子孙啊!

标签: 王君廓唐朝

更多文章

  • 王君廓死的有多冤?因不识字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君廓,唐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唐朝最悲催的开国名将王君廓的文章。俗话说“没文化真可怕”,这个论断即使用来评价某些大人物,一样很适用。比如,唐朝有一位盖世名将,能力和地位远在秦琼、程咬金等人之上,最终却因为不识字而丢掉性命,可谓极度悲催。这个“倒霉蛋”,便是曾以13名骑兵大破数万敌军的王君廓

  • 韦皋的一生功勋卓著,为何绯闻却一直不断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韦皋

    唐德宗朝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一生功勋卓著,与才女薛涛的桃色绯闻更是漫天乱飞,但也有其他红颜在他的情史中留下痕迹。韦皋虽生于世家大族,但他这房家道中落,而且他生逢安史之乱,并没什么鲜衣怒马的贵公子经历。他曾客居江夏(今湖北武汉)两三年,与姜刺史的儿子姜荆宝相伴读书。姜家有个乖巧伶俐的丫鬟叫玉箫,常奉荆

  • 韦皋在治蜀方面有哪些功绩?唐德宗都对他的表现表示赞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皋,唐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韦皋的故事。唐代诗人韦皋不仅文采出众,在军政方面也很有谋略。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太尉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此时韦皋正代理陇州(今陕西陇县)行营留后事务,凤翔兵马使倒向朱泚,陇州城内尚有朱

  • 后世为何对韦皋的评价如此的高?他为何能成为军人仰慕的对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皋,唐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韦皋的故事大家听过吗?韦皋,是唐朝京兆万年人。因其祖先为北周朝廷和隋朝做出过贡献,所以被任职为建陵挽郎,并让派遣到华州当参军,辅佐州刺史管理行政的事情,又升职为使府的监察御史。后来因为辅佐德宗皇帝还都有功劳,韦皋被任职为左金吾卫将军,成为大将军,后来又在贞元初年担负剑南西川节

  • 唐朝名将韦皋,他的一生都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皋,唐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韦皋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在金庸先生大作《鹿鼎记》中,钦差大臣韦小宝巡视扬州,知府吴之荣设了一个"簪花宴"宴请韦小宝。席间那些地方大员对韦小宝阿谀奉承,将韦小宝说成是唐朝的"韦忠武王"之后,给韦小宝脸上大大的贴了金。这位"韦忠武王"就是出镇西川二十余年,联合南诏抗击吐蕃的节度使韦

  • 揭秘:李世民为何拿女儿试探55岁的尉迟敬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唐朝

    导读:有一天,照旧是君臣间在说话,李世民说着说着忽然冒出一句:“朕打算把女儿许配给你,不知贤卿意下如何?”虽然这次不再是什么坏消息,而是天大的好事,可尉迟敬德所感受到的诧异和震惊却丝毫不亚于上次。因为这一年,尉迟敬德已经五十五岁了,而太宗皇帝本人也不过才四十三岁,他的女儿能有多大可想而知。有人曾经把

  • 尉迟敬德怎么死的?隋唐名将尉迟敬德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尉迟敬德,唐朝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尉迟恭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

  • 隋唐最知名猛将:"门神"尉迟敬德和"官二代"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程咬金,隋唐英雄,尉迟敬德

    作为唐太宗昭陵的陪葬墓,尉迟敬德墓是昭陵陵园发掘所得墓志中最大的一合(墓志志石与墓志盖称为一合)。其墓志盖上的"飞白体"是目前全国出土的唯一用飞白体书写的墓志,乃昭陵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近日有媒体报道,昭陵博物馆工作人员私自拓印尉迟敬德和另一名将程咬金的墓志,并以高价向游客出售,一时引发大家关注。隋

  • 和秦琼一起被尊为门神的将领是谁?唐朝猛将尉迟敬德三次勇救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尉迟恭

    和秦琼一起被尊为门神的将领是谁?唐朝猛将尉迟敬德三次勇救李世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在唐朝平定割据群雄的战争中居功甚伟,但也多次以身犯险、命悬一线,既有正史记载的“丘行恭单骑救主”,也有民间传说中的“十三棍僧救秦王”,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

  • 李世民为何将女儿嫁给年近60的尉迟敬德 他最后有没有拒接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为何将女儿嫁给年近60的尉迟敬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的骑兵将领,一生在沙场上狂奔,杀敌无数,在李世民多次有生命之忧时,救他与危难之中,他策划发动玄武门之变斩杀李元吉,扶李世民登上王位。李世民登基后尉迟敬德又策马扬鞭,灭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