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君廓死的有多冤?因不识字被杀

王君廓死的有多冤?因不识字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05 更新时间:2024/1/5 22:05:28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唐朝最悲催的开国名将王君廓的文章。

俗话说“没文化真可怕”,这个论断即使用来评价某些大人物,一样很适用。比如,唐朝有一位盖世名将,能力和地位远在秦琼程咬金等人之上,最终却因为不识字而丢掉性命,可谓极度悲催。这个“倒霉蛋”,便是曾以13名骑兵大破数万敌军的王君廓。

王君廓,并州石艾人,自幼孤贫,以贩马为生,因为品行不端、经常偷盗,因此乡亲们都很讨厌他。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不安分的王君廓打算聚集兵马做强盗,并拉着叔叔一起入伙,但被后者拒绝。王君廓不死心,便诬陷邻居与婶母私通,忽悠着叔父杀死二人,然后跟着他亡命江湖。王君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时局动荡、流民遍野,所以王君廓很快便召集到千余人,然后带着他们在四处剽掠。然而,王君廓长期流动作业,没有稳固的地盘,因此两三年下来后,手下的兵马日渐稀少,形势极为不利。正因如此,当王君廓在攻打邯郸失败后,便听从部将王君愕的建议,率军占据井陉,然后以此为根据地进行剽掠,并观察时局的走向。

义宁元年(617年),太原通守李渊起兵反隋,并派人招降王君廓,但王君廓却认为李渊难成大事,所以并没有理睬他,而是率领部众投奔李密率领的瓦岗军。然而,李密徒有礼贤下士的虚名,却根本看不上出身盗贼、奸诈反复的王君廓,因此对他甚是轻慢。王君廓大失所望,所以没多久便投降唐高祖李渊(“归李密,密不甚礼,乃归国。”见《新唐书·卷九十二》)。

王君廓降唐后,被任命为辽州刺史,封上谷郡公,此后长期跟随李世民征战,在消灭夏王窦建德、郑帝王世充等一系列战事中,立下盖世功勋。在此期间,王君廓曾率领13名骑兵,大破王世充部将郭士衡、许罗汉率领的万余人,事后受到唐高祖的褒奖,称“尔以十三人破贼万,自古以少制众,无有也!”(引文同上)。

窦建德、王世充被平定后,王君廓因功被封为右武卫将军,进爵彭国公。等到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在河北起兵后,王君廓又跟随李世民前去征讨,并率领少数部众坚守洺水城,数次挫败主力敌军的围攻。刘黑闼被平定后,王君廓奉命镇守幽州,以防备突厥的入侵。武德八年(625年),王君廓大破南侵的突厥军队,俘斩二千人、获马五千匹,再度威震北疆。

天下基本统一后,唐高祖将皇室成员派往各大都市担任都督,目的在于加强对当地的管控,其中庐江王李瑗出任幽州大都督。李瑗虽然是唐高祖的堂侄,在唐朝创建过程中也曾立下过战功,但此人怯懦无能,并非将帅之才,所以唐高祖出于担心,便命令王君廓来辅佐他。李瑗一上任,便刻意笼络王君廓,不仅对他推心置腹,而且还要与他结为姻亲。

然而,王君廓阴险狡诈、心怀反复,梦想着能独自掌控幽州,一旦时机成熟,便可以举兵反唐、称王称帝。因此,等到“玄武门之变”后,王君廓便利用李瑗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唆使他扣押朝廷使者崔敦礼,并策划举兵造反事宜。然而,等到李瑗真的扣押崔敦礼后,王君廓却以讨伐叛贼的名义,率军逮捕他,随即将其缢杀,时在武德九年(626年)七月。

唐高祖不明真相,在李瑗遇害后,果然进拜王君廓为左领军大将军、幽州都督,加封左光禄大夫,并将李瑗的姬妾、奴婢全部赏赐给他。王君廓如愿以偿地占据幽州后,以平叛英雄自居,开始变得骄横自恣、不遵法度,长史李玄道仗着舅舅房玄龄是宰相(此时唐太宗已登基称帝),便多次以朝廷法度来约束他,令后者既愤怒又恐惧。

贞观元年(627年),王君廓奉诏入朝天子,临行前,李玄道交给他一封信,请求他务必转交房玄龄。王君廓生性多疑,便在进京途中拆开信件,结果却因为不认识信中的草书,所以便怀疑李玄道在向房玄龄告发自己的罪行。王君廓越想越害怕,所以行至渭南时便杀死当地的驿卒,然后逃往突厥避难,结果在途中被乡民杀死。一代盖世名将,最终却因为不识字而被杀,实在是令人唏嘘。

(王)君廓在州,骄纵多不法,征入朝。长史李玄道,房玄龄从甥也,凭君廓附书,君廓私发之,不识草书,疑其告己罪,行至渭南,杀驿吏而逃;将奔突厥,为野人所杀。见《资治通鉴·唐纪八》。

标签: 王君廓唐朝

更多文章

  • 韦皋的一生功勋卓著,为何绯闻却一直不断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韦皋

    唐德宗朝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一生功勋卓著,与才女薛涛的桃色绯闻更是漫天乱飞,但也有其他红颜在他的情史中留下痕迹。韦皋虽生于世家大族,但他这房家道中落,而且他生逢安史之乱,并没什么鲜衣怒马的贵公子经历。他曾客居江夏(今湖北武汉)两三年,与姜刺史的儿子姜荆宝相伴读书。姜家有个乖巧伶俐的丫鬟叫玉箫,常奉荆

  • 韦皋在治蜀方面有哪些功绩?唐德宗都对他的表现表示赞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皋,唐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韦皋的故事。唐代诗人韦皋不仅文采出众,在军政方面也很有谋略。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太尉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此时韦皋正代理陇州(今陕西陇县)行营留后事务,凤翔兵马使倒向朱泚,陇州城内尚有朱

  • 后世为何对韦皋的评价如此的高?他为何能成为军人仰慕的对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皋,唐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韦皋的故事大家听过吗?韦皋,是唐朝京兆万年人。因其祖先为北周朝廷和隋朝做出过贡献,所以被任职为建陵挽郎,并让派遣到华州当参军,辅佐州刺史管理行政的事情,又升职为使府的监察御史。后来因为辅佐德宗皇帝还都有功劳,韦皋被任职为左金吾卫将军,成为大将军,后来又在贞元初年担负剑南西川节

  • 唐朝名将韦皋,他的一生都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皋,唐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韦皋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在金庸先生大作《鹿鼎记》中,钦差大臣韦小宝巡视扬州,知府吴之荣设了一个"簪花宴"宴请韦小宝。席间那些地方大员对韦小宝阿谀奉承,将韦小宝说成是唐朝的"韦忠武王"之后,给韦小宝脸上大大的贴了金。这位"韦忠武王"就是出镇西川二十余年,联合南诏抗击吐蕃的节度使韦

  • 揭秘:李世民为何拿女儿试探55岁的尉迟敬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唐朝

    导读:有一天,照旧是君臣间在说话,李世民说着说着忽然冒出一句:“朕打算把女儿许配给你,不知贤卿意下如何?”虽然这次不再是什么坏消息,而是天大的好事,可尉迟敬德所感受到的诧异和震惊却丝毫不亚于上次。因为这一年,尉迟敬德已经五十五岁了,而太宗皇帝本人也不过才四十三岁,他的女儿能有多大可想而知。有人曾经把

  • 尉迟敬德怎么死的?隋唐名将尉迟敬德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尉迟敬德,唐朝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尉迟恭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

  • 隋唐最知名猛将:"门神"尉迟敬德和"官二代"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程咬金,隋唐英雄,尉迟敬德

    作为唐太宗昭陵的陪葬墓,尉迟敬德墓是昭陵陵园发掘所得墓志中最大的一合(墓志志石与墓志盖称为一合)。其墓志盖上的"飞白体"是目前全国出土的唯一用飞白体书写的墓志,乃昭陵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近日有媒体报道,昭陵博物馆工作人员私自拓印尉迟敬德和另一名将程咬金的墓志,并以高价向游客出售,一时引发大家关注。隋

  • 和秦琼一起被尊为门神的将领是谁?唐朝猛将尉迟敬德三次勇救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尉迟恭

    和秦琼一起被尊为门神的将领是谁?唐朝猛将尉迟敬德三次勇救李世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在唐朝平定割据群雄的战争中居功甚伟,但也多次以身犯险、命悬一线,既有正史记载的“丘行恭单骑救主”,也有民间传说中的“十三棍僧救秦王”,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

  • 李世民为何将女儿嫁给年近60的尉迟敬德 他最后有没有拒接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世民

    李世民为何将女儿嫁给年近60的尉迟敬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的骑兵将领,一生在沙场上狂奔,杀敌无数,在李世民多次有生命之忧时,救他与危难之中,他策划发动玄武门之变斩杀李元吉,扶李世民登上王位。李世民登基后尉迟敬德又策马扬鞭,灭突

  • 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做了三件事情!尉迟敬德为何敢威胁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尉迟敬德

    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做了三件事情!尉迟敬德为何敢威胁李渊?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世民敢发动玄武门之变,势必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如果李建成没死那肯定就是他死了。不过除掉李建成后,还有一件棘手事,那就是如何安抚李渊。站在李渊的角度来看,李世民此举无疑是针对他的一次逼宫行动,如果李渊把李世民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