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旧唐书杜景俭传】原文及翻译,杜景俭,少举明经

【旧唐书杜景俭传】原文及翻译,杜景俭,少举明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21 更新时间:2023/12/26 22:40:00

杜景俭,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翻译】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少年时应试中明经举,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任职令未到,房嗣业就要视事,又鞭打僚吏,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风,杜景俭对他说:“公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还未接到命令。为什么为了这数日之禄,连九重之旨也等不得,就慌忙火急地视事,这不太过于心急了吗?”房嗣业更加恼怒,杜景俭又说:“公现在凭咫尺之制书,真伪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你真假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说完喝斥左右散去,房嗣业羞愧而止。不久,又有命令房嗣业任荆州司马,竟未如志。益州的僚吏为这件事赞杜景俭说:“录事的心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杜景俭由此渐渐知名。后入朝任司宾主簿,转调司刑丞。

天授年中(691),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案件,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他又迁任洛州司马,不久又调任凤阁侍郎,行宰相职权。武则天曾因秋季院内长出梨花一枝而问宰相:“这是什么吉祥之兆?”诸宰相答道:“陛下的恩德连草木都得到了,所以能够秋木再花,即使周文王德及行苇,也不能超过。”杜景俭独说:“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能混乱,违反了就会有灾。’《春秋》也讲:‘冬无过甚的阳气,夏无过甚的阴气,春天无凄风,秋天无苦雨。’今已到了秋天,草木落,但是忽然生出此花,混乱阴阳。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兼之臣等虽列名宰臣,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这是臣的罪过。”因此二拜而谢罪,武则天道:“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年(694),杜景俭被凤阁侍郎周允元检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降职调溱州刺史。后又任司刑卿。圣历二年(699),又任内阁侍郎,行宰相职权。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各州多攻陷。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将要判罪。杜景俭认为都是形势逼迫,非出本心,请全部予以宽宥。武则天竟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一年多,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因漏泄机密,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追赠相州刺史。

标签: 唐朝,杜景俭

更多文章

  • 骗子宰相韦什方的剽悍狗血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韦什方

    古代中国科学不发达,也不能强求古代人坚信无神论。尤其是皇帝们,更是注重天命、神迹这样的东西。武周女皇武曌,又称武则天,就是其中一位。公元694年,她接见了三个号称有特异功能的人。第一个是来自河内的老尼,自称“净光如来佛”,能预言未来;第二个叫韦什方,是老尼的助手,来自嵩山,自称在东吴孙权年间的238

  • 韦什方人物生平简介,韦什方是怎么骗武则天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韦什方

    据记载,694年武则天被三个教授神秘技能的人所吸引:第一个是一个来自河内的老尼,在洛阳麟趾寺居留,自称“净光如来佛”,能预言未来;第二个就是韦什方,是老尼的助手,来自嵩山,自称生于东吴孙权年间的238年,已经456岁了;第三个是个老胡人,自称500岁,200年前就遇见过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武则天很尊

  • 唐朝韦巨源人物生平简介,韦巨源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韦巨源

    韦巨源早年以门荫入仕,在武周年间历任司宾少卿、司府卿、文昌右丞。长寿二年(693年),韦巨源以文昌右丞(《资治通鉴》作左丞)之职拜相,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长寿三年(694年),韦巨源改任夏官侍郎、同平章事。当时,内史李昭德独揽朝政。韦巨源与豆卢钦望、陆元方、苏味道、杜景俭虽同为宰相,但都依附李昭德

  • 唐朝宰相韦巨源轶事趣闻,家庭成员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韦巨源

    韦巨源(631年-710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玄孙。韦巨源出身京兆韦氏郧公房,以门荫入仕,历任司宾少卿、司府卿、文昌右丞、文昌左丞、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先后四次被拜为宰相,官至尚书左仆射、尚书令,爵封舒国公。后

  • 新唐书姚璹原文及翻译,姚璹,少孤,力学,才辩掞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姚璹

    姚璹,少孤,力学,才辩掞迈。永徽后,左右史唯对仗承旨,仗下谋议不得闻。以帝王谟训不可阙纪,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责宰相自撰,号《时政记》,以授史官。从之。时政有记自璹始。坐事,降司宾少卿。延载初,拜纳言,有司以璹族犯法,不可为侍臣者,璹曰:“王敦犯顺,导典枢机;嵇康被戮,绍以忠死。是能为累乎?”后曰:

  • 姚璹人物生平简介,主要成就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姚璹

    姚璹年幼时既父母双亡,因独自一人照顾弟弟妹妹被时人称道。博览群书,很有才能。唐高宗永徽年间(650年正月至655年十二月)参加经科考试中选。多次晋升后任太子宫门郎。与司议郎孟利贞等人奉名撰写《瑶山玉彩》一书,书成后,升任秘书郎。调露年间(679年至680年),姚璹升任中书舍人,被封吴兴县男。武后专政

  • 朱敬则的评价:学富五车且节行无愧天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敬则

    朱敬则简介上提到朱敬则生于公元635年,字少连,祖籍在亳州永城即今天的河南永城。他是唐朝著名的朝廷官员,也是杰出的史学家,为人热心仗义,好学重礼节,作为史学家他也有不少代表作品,如《十代兴亡论》、《五等论》等。朱敬则画像朱敬则祖上都是孝子,深受世人称赞。在这样的礼义世家,朱敬则不仅重礼节还是个学富五

  • 揭秘历史对唐朝著名大臣朱敬则的评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敬则

    朱敬则简介上提到朱敬则生于公元635年,字少连,祖籍在亳州永城即今天的河南永城。他是唐朝著名的朝廷官员,也是杰出的史学家,为人热心仗义,好学重礼节,作为史学家他也有不少代表作品,如《十代兴亡论》、《五等论》等。网络配图朱敬则祖上都是孝子,深受世人称赞。在这样的礼义世家,朱敬则不仅重礼节还是个学富五车

  • 唐朝朱敬则人物生平简介,朱敬则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

    朱敬则家祖辈均以孝义被世人称扬,从北周到唐朝,三代旌表,地方上都赞美。朱敬则潇洒倜傥,很重节义,年轻时就以辞赋知名。他与其堂兄弟同住,财产不分。又与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特别交好。咸亨年中(672年),唐高宗李治听到朱敬则的美名就召见他,与他交谈,很看重他,将要提拔任用,但被中书舍人李敬玄所贬毁,只

  • 韦安石是谁?太平公主为什么会陷害韦安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韦安石,太平公主,唐朝

    韦安石简介上提到韦安石生于公元651年,曾担任唐朝的宰相,是京兆万年人,其曾祖父是北周大司空韦孝宽,早年在朝廷历任乾封尉、永昌令、文昌右丞等官职,后来做到宰相,但是因为得罪张易之,所以被外放为扬州长史。公元714年韦安石病死在沔州。公元689年韦安石担任司兵参军,当时当人文昌左相的是苏良嗣,苏良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