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虞世南出身望族却德行淳备 实在是一位良谏纯臣

虞世南出身望族却德行淳备 实在是一位良谏纯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036 更新时间:2024/2/4 20:08:02

江都之变,宇文化及除掉杨广后,随即率禁卫军闯入大隋内史侍郎虞世基家,将虞世基拖出来就要斩首时,他的弟弟虞世南流着泪向军士求情,让自己来代替兄长。宇文化等人当然不会允许,将虞世基一家迅速杀个精光,却唯独没有动虞世南,可能是这些士兵们往日里对这位知书达理的公子印象不多,才没痛下杀手。

虞世南

说到虞世南,爱好书法的读者一定不会陌生。他不但是唐初四大书法家的泰斗,还最得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真传。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与其兄虞世基在陈朝很有名气,隋朝建立后,兄弟两人又被征入长安。至隋末,官至内史侍朗的虞世基,早已沉迷于酒色,整日附和邀宠,隐瞒外间起义消息,成为奸佞之臣。而虞世南仍谨慎艰苦,只管读书写诗。

窦建德打败宇文及后,任命虞世南为黄门侍郎。之后,李世民又擒住窦建德,力邀虞世南为秦府参军,与房玄龄一起对掌文翰。

太宗十分看重他的博识,两人经常谈论经史,虞世南也常常趁讲史之际规调劝谏,陈述昔日帝王得失。而且,他志性抗烈,多次因修陵、游猎等事进谏太宗,因此更加得到李世民的敬仰。太宗称虞世南有五绝,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辞,五书翰。

实际上,我们无从考证虞世南的天赋,不过他刻苦学习的例子, 史书上有很多记载。少年时,他随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法师学习书法。智永和尚深得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二人书法的嫡传。尽管获得名师指点,虞世南也非常刻苦用功: 数年之间竟不下楼一步, 仅写废了的毛笔, 就装了一大瓮。晚上上床睡了, 学习仍不停止, 一有心得, 就用手指在被子上划, 结果被子也被他划烂了好几床。

最终,他的书艺才大成。

之后,兄弟两人又跟随顾野王学习了十多年。这个顾野王, 也十分了得,他博学多才,曾任陈朝国史博士, 主修梁史。著有《玉篇》一书。有时为了抓紧时间学习, 常常连洗脸梳头都顾不上。这样刻苦学习, 虞世南当然获益匪浅。

李世民即位后,拜虞世南为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而这时的虞世南, 已是古稀之人,可谓晚遇明主。

一次,太宗曾令虞世南写《列女传》用来装屏风,当时没有底本,虞世南默记刻写它没有错一个字。太宗一次出行,有一个官员请示要将书籍、公文的副本装到车上带着。太宗说:“有虞世南在,就是此行的秘书。”

又一次,太宗曾作宫体诗,让虞世南唱和,虞世南说:“圣作固然工整,但内容却并非文雅端正。陛下喜欢的,下面的臣子百姓必然趋之若鹜甚至过犹不及,臣怕这首诗一旦流传出去,天下的人都会追随效仿。因此不敢听从您的命令。”太宗说:“朕不过是在试探你罢了!”又赐他五十匹布帛。

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在长安逝世,享年八十一岁。太宗曾为他做诗一篇,追述往古兴亡之道,接着感叹说:“钟子期死,伯牙不再鼓琴。朕的这篇诗,将拿给谁看呢?”就让褚遂良拿诗到虞世南的灵帐边读完后焚烧,希望他在天之灵能“获知”。

几年后,太宗还在梦见虞世南,和平时没什么两样。次日,太宗下令,说:“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德行淳朴完备,文章是辞赋的宗师,早晚尽心,志在忠益。忽然去世,转眼过了几年。昨因夜梦,忽见其人,并且进谏直言,有如平生之日。追怀他留下的美德,很增悲叹,应当供给冥钱,申明朕的思旧之情,可在他家设五百僧斋,并为他造天尊像一座。”

标签: 虞世南隋唐

更多文章

  • 凌烟阁功臣虞世南的人物简介,虞世南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凌烟阁

    虞世南的祖父虞检,在梁代曾任始兴王咨议;父亲虞荔,于陈朝太子中庶子,都有很高的名望。虞世南的叔父虞寄,在陈朝官至中书侍郎,因没有子嗣,虞世南便过继给虞寄为子,因此他取字伯施。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年少时与兄长虞世基一起在著名文学家顾野王的门下读书,受学十多年,他勤奋努力精思不懈,有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为什么能上李世民功臣榜?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虞世南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为什么能上李世民功臣榜?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作为大奸臣虞世基的同胞兄弟,同父所生,居然性格和修为判若两人,却还能和平共处,生死相依,这简直就是人伦奇迹。而作为初唐著名诗人(其共历南陈、隋和初唐三朝),其诗风和做人风格一样,都是清新脱俗、刚健有力(一

  • 虞世南:不上战场不打仗,却成了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虞世南,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虞世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大多数人,都是为李世民打天下的时候立下赫赫战功的猛将。但是也有一个例外,此人没有和李世民南征北战过,没有陪李世民一起经历过生死,他没有盖世的武功,也没有久经沙场,他就是虞世南,那么为何他还可以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呢

  • 伴君如伴虎 唐开国功臣唐俭棋高一筹险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俭

    唐俭是李渊起兵时,太原首义的参与者,为李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网络配图唐武德元年(618年),唐俭与永安王李孝基率唐军攻伐刘武周时,不幸被俘获。狱中,唐俭意外得知独孤怀恩欲谋反。当时的独孤怀恩被刘渊委以重任,镇守战略要地蒲州,一旦独孤怀恩起兵造反,刚刚建立的李唐王朝将面临灭顶之灾。事关重大,唐俭说服看

  • 唐初贞观名将唐俭:曾作为李世民长史平定突厥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

    唐俭(公元579年—公元656年),字茂约,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祖父唐邕任北齐尚书左仆射。父亲唐鉴,出任隋戎州刺史,与李渊友善,曾同掌禁卫。因此唐俭素与李世民交游,同在太原。唐俭爽直豪迈,不循规矩,但侍奉亲人以孝闻名。见隋朝政局渐乱,暗地劝说李家建立大计。李渊起兵时,授职为记室参军、渭北道元帅

  • 唐俭下棋赢了唐太宗 差点被诬陷谋反全家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俭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那个皇帝都不是好相与的。对于皇帝来说,你让他失去了面子,他让人失去了性命。就是史书上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也是如此,君不见玄武门之变的淋漓鲜血,连亲兄弟、亲父亲都下得去手的人,如果你触及他的底线,一定会死得很惨。网络配图唐俭,早先年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人,是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之一。他

  • 凌烟阁功臣唐俭的人物简介,唐俭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凌烟阁

    唐俭,祖父唐邕,任北齐尚书左仆射。父亲唐鉴,隋戎州刺史,与唐高祖友善,曾同掌禁卫。因此唐俭李渊太原起兵素与李世民交游,同在太原。 唐俭爽直豪迈,不循规矩,但侍奉亲人以孝闻名。他见隋朝政局渐乱,便暗地劝说李世民建立大计。唐高祖曾招访过他,唐俭说:“您长相有日角龙廷,姓氏又合乎图谶,久系天下人望。如果外

  • 莒国公唐俭第21世孙 悦斋先生唐仲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唐仲友

    唐仲友(1136—1188年),字与政,号悦斋,学者称悦斋先生,浙江金华人。莒国公唐俭第21世孙。绍兴甲戌进士,父亲唐尧封官至五品龙图阁朝散大夫,其兄唐仲温,1151年进士,兄唐仲义,1160年进士。与宰相王淮同乡,并有姻亲关系。著有《六经解》《帝王经世图谱》《悦斋文集》等著作八百余卷。因被朱熹所弹

  • 唐俭有什么过人之处,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俭,唐朝

    你真的了解被李靖认为死不足惜的唐俭,为何同样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卫国公李靖是大唐战神,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一生战功显赫,名垂青史。不仅图像进入凌烟阁,还被人们神化成神仙,享受无尽香火。李靖功业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攻灭东突厥,成功

  • 差点沦为炮灰的谈判大臣,揭秘唐俭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俭,唐朝

    说到唐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先介绍一下唐俭,太原人,字茂约,唐朝开国名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曾担任唐朝礼部尚书、吏部尚书、民部尚书(户部尚书),被封为莒国公。唐俭最出名的故事,莫过于和李世民下棋,《朝野佥载》记载: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