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禹锡郊外踏青写了一首诗,为何被贬官?

刘禹锡郊外踏青写了一首诗,为何被贬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38 更新时间:2024/2/22 4:32:45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刘禹锡,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刘禹锡是中国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文学家,被称为“诗豪”。刘禹锡年少时饱读诗书,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他21岁便高中状元,由此步入仕途。此后的数年里,他因为政绩斐然,仕途平步青云,从基层一路飙升到监察御史,和韩愈柳宗元同在御史台任职,3人关系十分要好。

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刘禹锡的人生轨迹也从此发生变化。唐朝忠臣王叔文因为实行改革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最终保守派向皇帝施压,无奈之下唐顺宗下令赐死王叔文,而依附于王叔文,打算轰轰烈烈做一番事业的刘禹锡也被牵连,他和柳宗元等人从京城被贬到地方为官,而这一贬就是10年之久。

公元815年,被贬据外地达10年之久的柳宗元终于被重新调回了京城长安。回到长安城的刘禹锡,并没有被安排实职,处于待用状态。第二年的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刘禹锡心情大好,便外出踏青游玩散心。刘禹锡不知不觉来到了长安郊区的玄都观,这是一座道观,里面开满了桃花,满园的桃花灼灼芬华,恣意盛放,漂亮至极。刘禹锡欣赏着桃花,发现这些桃树是新种的。

由此刘禹锡又回想起自己被贬官10年之久,天子已变,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又是一批新的权贵当政,刘禹锡猜测这些桃花应该是某些人为巴结权贵们而栽种的。他越想越生气,诗性大发,写了一首诗:《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的意思也很简单:前两句描写了桃花盛开的美景,以及络绎不绝的人们观赏桃花的热闹场景,而后两句则是抒情,面对着如此美景,刘禹锡的“老毛病”又犯了,什么“老毛病”呢?不畏权贵,不趋炎附势!本意是玄都观里的千树桃花都是我刘禹锡走后栽的,刘禹锡却直接将其上升到:你们这些趋炎附势、巴结权贵的小人,不过都是我刘禹锡走后的一些鼠辈而已,有什么好嘚瑟的。

这就是刘禹锡,虽然被贬了10年,在外过着凄苦清贫的生活,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如今依旧“口无遮拦”。对于心胸狭窄的权贵、趋炎附势的小人,就是邀表现出愈挫愈勇、永不屈服的态度。刘禹锡并非不懂官场之人,只是他实在不愿意与他人同流合污,这是一件很违心的事情。

就在这首诗写了之后不久,当朝权贵认为刘禹锡在讽刺他们,他们又将这位打不死的“小强”外放了,这一次刘禹锡被贬到了连州、奉节、河州等地,时间又是长达10年之久。唐敬宗即位后,刘禹锡才被召回洛阳,此时的他已经54岁了。回来后的刘禹锡又来到了玄都观,不甘屈服的刘禹锡随即又写了一首诗:《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你们那些小人,如今已经像桃花一样被剔除干净,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刘禹锡虽然是一介文人,他向世人展示的却是一个摧不垮、压不倒、意志不衰、一生充满豪情的硬汉的形象,不愧被称为“诗豪”。而“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2句诗已经成为千古名句,被世人所传颂。

标签: 刘禹锡唐朝

更多文章

  • 虞世南出身望族却德行淳备 实在是一位良谏纯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虞世南,隋唐

    江都之变,宇文化及除掉杨广后,随即率禁卫军闯入大隋内史侍郎虞世基家,将虞世基拖出来就要斩首时,他的弟弟虞世南流着泪向军士求情,让自己来代替兄长。宇文化等人当然不会允许,将虞世基一家迅速杀个精光,却唯独没有动虞世南,可能是这些士兵们往日里对这位知书达理的公子印象不多,才没痛下杀手。虞世南说到虞世南,爱

  • 凌烟阁功臣虞世南的人物简介,虞世南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凌烟阁

    虞世南的祖父虞检,在梁代曾任始兴王咨议;父亲虞荔,于陈朝太子中庶子,都有很高的名望。虞世南的叔父虞寄,在陈朝官至中书侍郎,因没有子嗣,虞世南便过继给虞寄为子,因此他取字伯施。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年少时与兄长虞世基一起在著名文学家顾野王的门下读书,受学十多年,他勤奋努力精思不懈,有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为什么能上李世民功臣榜?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虞世南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为什么能上李世民功臣榜?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作为大奸臣虞世基的同胞兄弟,同父所生,居然性格和修为判若两人,却还能和平共处,生死相依,这简直就是人伦奇迹。而作为初唐著名诗人(其共历南陈、隋和初唐三朝),其诗风和做人风格一样,都是清新脱俗、刚健有力(一

  • 虞世南:不上战场不打仗,却成了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虞世南,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虞世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大多数人,都是为李世民打天下的时候立下赫赫战功的猛将。但是也有一个例外,此人没有和李世民南征北战过,没有陪李世民一起经历过生死,他没有盖世的武功,也没有久经沙场,他就是虞世南,那么为何他还可以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呢

  • 伴君如伴虎 唐开国功臣唐俭棋高一筹险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俭

    唐俭是李渊起兵时,太原首义的参与者,为李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网络配图唐武德元年(618年),唐俭与永安王李孝基率唐军攻伐刘武周时,不幸被俘获。狱中,唐俭意外得知独孤怀恩欲谋反。当时的独孤怀恩被刘渊委以重任,镇守战略要地蒲州,一旦独孤怀恩起兵造反,刚刚建立的李唐王朝将面临灭顶之灾。事关重大,唐俭说服看

  • 唐初贞观名将唐俭:曾作为李世民长史平定突厥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

    唐俭(公元579年—公元656年),字茂约,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祖父唐邕任北齐尚书左仆射。父亲唐鉴,出任隋戎州刺史,与李渊友善,曾同掌禁卫。因此唐俭素与李世民交游,同在太原。唐俭爽直豪迈,不循规矩,但侍奉亲人以孝闻名。见隋朝政局渐乱,暗地劝说李家建立大计。李渊起兵时,授职为记室参军、渭北道元帅

  • 唐俭下棋赢了唐太宗 差点被诬陷谋反全家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俭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那个皇帝都不是好相与的。对于皇帝来说,你让他失去了面子,他让人失去了性命。就是史书上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也是如此,君不见玄武门之变的淋漓鲜血,连亲兄弟、亲父亲都下得去手的人,如果你触及他的底线,一定会死得很惨。网络配图唐俭,早先年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人,是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之一。他

  • 凌烟阁功臣唐俭的人物简介,唐俭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凌烟阁

    唐俭,祖父唐邕,任北齐尚书左仆射。父亲唐鉴,隋戎州刺史,与唐高祖友善,曾同掌禁卫。因此唐俭李渊太原起兵素与李世民交游,同在太原。 唐俭爽直豪迈,不循规矩,但侍奉亲人以孝闻名。他见隋朝政局渐乱,便暗地劝说李世民建立大计。唐高祖曾招访过他,唐俭说:“您长相有日角龙廷,姓氏又合乎图谶,久系天下人望。如果外

  • 莒国公唐俭第21世孙 悦斋先生唐仲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唐仲友

    唐仲友(1136—1188年),字与政,号悦斋,学者称悦斋先生,浙江金华人。莒国公唐俭第21世孙。绍兴甲戌进士,父亲唐尧封官至五品龙图阁朝散大夫,其兄唐仲温,1151年进士,兄唐仲义,1160年进士。与宰相王淮同乡,并有姻亲关系。著有《六经解》《帝王经世图谱》《悦斋文集》等著作八百余卷。因被朱熹所弹

  • 唐俭有什么过人之处,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俭,唐朝

    你真的了解被李靖认为死不足惜的唐俭,为何同样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卫国公李靖是大唐战神,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一生战功显赫,名垂青史。不仅图像进入凌烟阁,还被人们神化成神仙,享受无尽香火。李靖功业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攻灭东突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