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对尉迟敬德说“刘邦杀功臣”,潜台词是什么?

唐太宗对尉迟敬德说“刘邦杀功臣”,潜台词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946 更新时间:2024/2/11 22:03:25

尉迟敬德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九月,李世民到了庆善宫,这是李世民的出生地,于是心生感慨,摆开宴席,台上载歌载舞,台下群臣就坐,高谈阔论。

本来是一桩好事,时任同州刺史的尉迟敬德也参加了宴会,正是因为尉迟敬德,给这热闹的宴会泼了一勺冷水。宴会的座位有排序,按照尉迟敬德的功劳,应该坐在最前面,但前面却已经有人在座,尉迟敬德勃然大怒,当着众人和皇帝的面吵吵起来:“前面的你有何功劳?竟敢坐在我前面!”

尉迟敬德可谓李世民的心腹爱将,投靠李世民之后那是尽心尽力,多次救过李世民性命,更是在战场之上屡立战功,在玄武门之变上也是立下首功。所以尉迟敬德才敢仗着功勋,在宴会上大放厥词。

任城王李道宗在旁落座,看到尉迟敬德情绪激动,就像这劝说两句,别把事情搞大。尉迟敬德却不领情,他轮起拳头对着李道宗就是一拳,差点把李道宗的眼睛打瞎。这可是宴会之上,李世民就在不远处,看到尉迟敬德如此无礼,心中也是十分不悦。

李世民找了尉迟敬德,对其道:“朕见刘邦曾经大肆诛杀功臣,感觉刘邦太过残忍,朕想同你们共享富贵,然而你身居高位却屡次违规、触犯法纪,现在想来刘邦诛杀韩信彭越,并非全是刘邦的过错。朝廷有法律条例,赏罚都有明文规定,不可能为了你屡次开脱,希望你好自为之!”

李世民沉稳老练、城府极深,哪怕心中发怒,脸上也不显现出来,但这次李世民明显是在严厉警告尉迟敬德。意思很明显,如果你再不收敛,韩信、彭越就是你的前车之鉴。这回大致就是尉迟敬德最后一次撒野,从此尉迟敬德也开始夹着尾巴做人。

那么为何要以“刘邦杀功臣”惊醒尉迟敬德?

一、李世民善于恩威并施

李世民看人很准,而且有极为高超的驭人之道,之所以他能成就如此霸业,是为千古一帝,跟他善于用人有很大关系。李世民不同于其他皇帝,他手下的几乎都是真心为他卖命,不论是外出征战,还是发动政变,几乎是李世民指哪打哪,从不拖泥带水。

尉迟敬德为唐帝国立下过大功,为此也得到应该有的地位和赏赐,这都是次要,主要的是李世民还要对其有多次敲打,一方面加以重用,该夸就夸,另一方面要予以警示,令其谨言慎行。

史料记载“上尝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为之流涕,曰:“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

一次,有人说尉迟敬德造反,于是李世民就找来尉迟敬德,半开玩笑半认真告诉尉迟敬德,有人说你造反。尉迟敬德已经多次领教过李世民的厉害,他直接脱下衣服,露出身上无数伤疤,李世民看大后触目惊心,也流了不少眼泪。

以真心换真心,想要属下给你卖命,就要相信对方,只有让对方感到领导的信任,这才能达成共识。事实上,李世民的心肠还是比较软的,尉迟敬德仗着功勋,到处惹是生非,很多情况李世民都忍了,如果换成朱元璋,尉迟敬德估计得死无数次。李世民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善于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刘邦杀功臣,手段干脆,从不拖泥带水

刘邦这个人亦正亦邪,正事上十分谨慎,但私底下贪酒好色,既可以和属下称兄道弟,翻起脸来则直接露出屠刀。刘邦比李世民要残忍不少,对于反叛者,刘邦从来不会手软。

韩信为汉朝的天下立下头功,如果不是韩信,刘邦可能还在巴蜀做他的汉王,如果没有韩信,他可能根本就打不过项羽,如果当时韩信听了蒯通的话,三分天下,那么刘邦还是个诸侯王。

韩信反叛的时候,刘邦不在长安,萧何、吕后共同设计杀掉了韩信,而刘邦回来之后,得知韩信已死,根本毫不在意。韩信的结局是夷三族。彭越结局同样如此,全家被杀,极为凄惨。

李世民用刘邦来警告尉迟敬德,就是要尉迟敬德明白,为非作歹的后果,而且借刘邦的残忍,还能凸显出他李世民的仁慈。李世民可以和下属共患难也可以共富贵,但他李世民毕竟是一国之君,该有的皇帝威严他一样也不能缺。

侯君集和太子造反被揭发后,李世民同样不想杀,但这事情毕竟是造反,历朝历代哪个君主能容许臣子造反?所以侯君集必须死,这个先河他李世民是不敢开的。

三、尉迟敬德有些居功自豪,谁也不放在眼里

尉迟敬德可谓李世民手下头号悍将,不论大战小战,尉迟敬德都是冲锋在前、毫无畏惧,在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战役中屡立战功。

史料记载“然婞直,颇以功自负,又廷质大臣得失,与宰相不平。”

功劳大了可能就会变得自大、傲慢,况且尉迟敬德的功劳没有一丝伪装,都是一刀一枪拼来的。在一段时间内,尉迟敬德仗着功勋经常和大臣们闹矛盾,其中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朝廷高官。

功高震主这句话不知道让多少武将死于非命,但尉迟敬德一时没有明白过来,得罪了不少人,还在皇帝面前大放厥词,所以李世民必须要予以警告。好在尉迟敬德,在被警告后,很快便醒悟了回来,言行举止慢慢变得低调谨慎。

尉迟敬德晚年,干脆告别权力场,沉迷于修道炼丹,有十六年的时间几乎与世隔绝。或许尉迟敬德没有太高的政治天赋,但也从此明白了明哲保身之道,在七十四岁,得以善终。

标签: 尉迟敬德唐朝

更多文章

  • 相比秦琼来说,为何李世民更加信任尉迟敬德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世民

    自从李渊建立大唐后,李世民和李建成就围绕皇位的继承展开激烈的争夺,不得不说李世民对唐朝的建立是功劳最大出力最多的,常年领兵在外四处征讨,曾先后消灭洛阳的王世充,河北窦建德等地的义军,期间也为自己网罗了大批能人死士,象长孙无忌、房玄龄、秦琼、尉迟敬德等,这些人在李世民的身边鞍前马后,为大唐为李世民剿灭

  •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为什么要亲手杀兄弑弟?他为什么不让尉迟敬德代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世民

    你知道李世民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自从李渊建立大唐后,李世民和李建成就围绕皇位的继承展开激烈的争夺,不得不说李世民对唐朝的建立是功劳最大出力最多的,常年领兵在外四处征讨,曾先后消灭洛阳的王世充,河北窦建德等地的义军,期间也为自己网罗了大批能人死士,象长孙无忌、房玄龄、秦

  • 诗囚是指哪位诗人?被命运薄待的唐代诗人孟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孟郊

    诗囚是指哪位诗人?被命运薄待的唐代诗人孟郊!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眷眷者,慈母之意。拳拳者,游子之情。《游子吟》总共三十字,竟无一字不是催泪弹。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十岁前,孟郊丧父,他与两个弟弟孟酆、孟郢由母亲裴氏辛苦养大。

  • 孟郊是个怎么样的人?和韩愈齐名为何一生穷困?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孟郊

    孟郊是个怎么样的人?和韩愈齐名为何一生穷困?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他和韩愈齐名,一生穷困潦倒,写了一首小诗,来感动所有人1200年。公元751年,正值唐天宝十年,浙江湖州武康,小吏昆山县尉孟庭玢喜得长子。贫苦交加的孟庭玢,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个儿子,日后却能留名千古,被我们现代人

  • 孟郊有哪些诗词?为什么称孟郊为诗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孟郊,诗囚

    孟郊诗词都有哪些?孟郊为什么被称为诗囚?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孟郊的诗词。孟郊简介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

  • 唐朝名臣娄师德能连任宰相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名臣娄师德

    娄师德,生于公元前630年,卒于公元前699年,是郑州原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原阳人,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将军,曾经官至宰相,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大臣。因为他为唐朝所作出的突出事迹和贡献,而被唐德宗列入三十七个宰臣上等之一,与房玄龄和杜如晦等名臣齐名。娄师德在二十岁的年纪便考取了进士,随后被任命为

  • 狄梁公与娄师德之间发生过什么传扬后世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狄梁公与娄师德

    娄师德,生于公元前630年,卒于公元前699年,是郑州原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原阳人,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将军,曾经官至宰相,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大臣。因为他为唐朝所作出的突出事迹和贡献,而被唐德宗列入三十七个宰臣上等之一,与房玄龄和杜如晦等名臣齐名。娄师德在二十岁的年纪便考取了进士,随后被任命为

  • 娄师德唐朝最高雅的人,狄仁杰自叹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娄师德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无需多言了,其人才辈出,强者如云。因此,意气奋发、飞扬跋扈之人比比皆是,而忍让谦和、宁静淡泊之士,却是少之又少,难得一见。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主人公,就是后者中的代表,说他是唐朝最有涵养的人,一点都不过分。他就是娄师德。对于此人,估计有部分朋友不是很熟悉,我们下面就简单来看下史

  • 说起娄师德就能想起唾面自干 他到底忍到什么程度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娄师德

    娄师德的忍耐到底有多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娄师德,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重臣。提起他,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唾面自干”这个成语。为什么这个成语会这样有名呢?主要是由于这件事,娄师德真的将他的“忍术”表达到了极致。那故事的细节是怎样的呢?请听我娓娓道来。

  • 娄师德凭什么能让狄仁杰自愧不如?娄师德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娄师德

    娄师德凭什么能让狄仁杰自愧不如?娄师德是个怎么样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娄师德是唐朝宰相,也算是一位名臣。历史上对于娄师德有着诸多典故,其实他和狄仁杰之间的故事最吸引人。而且狄仁杰还曾愧对娄师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狄仁杰当宰相以后,曾多次排挤娄师德,还将他放了外任。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