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崔植人物生平简介,崔植有哪些作品?

唐朝崔植人物生平简介,崔植有哪些作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498 更新时间:2024/1/23 4:40:45

崔植(772年—829年2月)

字公修,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祐甫之侄,庐江县令崔婴甫之子,立为嗣。长庆初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为刑部尚书,旋授岳鄂观察使,迁岭南节度使,入拜户部尚书,出为华州刺史。太和三年卒,年五十八,赠尚书左仆射。太和九年(八三五)卢中规撰唐马先生庙碑,为其所书。

作品一览

请详定御史班位奏

当台新除三院御史,授上日职事先後,去元和十二年御史台奏请应除御史职事,但据上日为先後,未上日不得计月数者。准其年九月七日敕,不逾一个月,不在此限,行立班次,即宜以敕内先後为定。臣伏以御史除官之时,据来处各有远近,若据一月便为惩创,恐乖旧例,殊未合宜。伏缘台司职事,各有定分,先後次第,不可逾越。若行立班次,既依敕令,公事先後,须系到日,则院长本职,翻然在下,制?错乱,无所遵承,行之累年,转见其弊。伏请自今以後,三院御史职事行立,一切依敕文先後为定,以後赴职稽慢量道路远近,则台司别具名闻奏。须议惩责,岂止颠倒职事而已。

对穆宗疏

前代创业之君,多起自人间,知百姓疾苦,初承丕业,皆能励精思理。太宗文皇帝特禀上圣之恣,同符舜之道,是以贞观一朝,四海宁晏,有房元龄、杜如晦、魏徵、王?之属为辅佐股肱,君明臣忠,事无不理,圣贤相遇,固宜如此。明皇守文继体,尝经天后朝艰危,开元初,得姚崇、宋?,委之为政。此二人者,天生俊杰,动必推公,夙夜孜孜,致君於道。?尝手写《尚书·无逸》一篇,为图以献。明皇?之内殿,出入观省,咸记在心,每叹古人至言,後代莫及,故任贤戒欲,心归冲漠。开元之末,因《无逸》罗朽坏,始以山水图代之。自後既无座右箴规,又信奸臣用事,天宝之世,稍倦於勤,王道於斯缺矣。建中初,德宗皇帝尝问先臣?甫开元、天宝治乱之殊,先臣具陈本末。臣在童时,即闻其说,信知古人以韦弦作戒,其益宏多。陛下既虚心履道,亦望以《无逸》为元龟,则天下幸甚。

论帝王宜俭疏

良史非貌言。汉承秦侈纵之馀,海内凋窭,文帝从代来,知稼穑艰难,是以躬履俭约,为天下守财,景帝遵而不改,故家给户足。至武帝时,钱朽贯,谷红腐,乃能出师徵伐,威动四方。然侈靡不节,末年户口减半,税及舟车,人不聊生。乃下哀痛诏,封丞相为富民侯。然则帝王不可以不示俭於天下也。

标签: 崔植,唐朝

更多文章

  • 路随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路随

    路随,又称路隋,字南式,唐朝官员,唐文宗年间任宰相。路随生于唐代宗年间的776年,祖上阳平人氏,高祖路节为唐高宗兄越王李贞府东阁史祭酒。可惜的是,他的父亲路泌,在公元787年,陪浑瑊与吐蕃大相尚结赞缔盟,但是这场结盟只是吐蕃的阴谋,在结盟时,吐蕃设计伏击,想要俘虏浑瑊,但是阴差阳错,浑瑊逃跑了,幕僚

  • 唐朝宰相路随人物生平简介,历史评价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宰相路随

    路随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年)。祖上阳平人氏。高祖路节为唐高宗兄越王李贞府东阁史祭酒。曾祖路惟恕,官至睦州刺史;祖父路俊之,官终太子通事舍人;父亲路泌,任副元帅判官、检校户部郎中兼御史中丞。唐德宗贞元(785年—805年)年间,路随举明经,授润州(今江苏镇江)参军事,为镇海军节度使李锜所制。李

  • 【答崔珙奏敕】是谁写的?省所奏:当府周公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答崔珙奏敕】

    答崔珙奏敕省所奏:当府周公祠,旧有泉水枯竭。十月中因风,泉水五处,一时涌出,又有七处见出,并图画进上。事具悉,朕闻致理之代,地出醴泉,盖以泽可济时,德推上善,徵诸传记,最为休祥。朕以虚庸,敢膺元贶,披图见瑞,省表增惭,岂惟菲德致之,亦卿循良所感。临轩嘉叹,至於再三。今赐名润德泉,想宜知悉。冬寒,卿比

  • 唐朝宰相崔珙人物生平简介,野史逸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崔珙

    长曰琯,贞元十八年进士擢第。又制策登科,释褐诸侯府,入朝为尚书郎。太和初,累迁给事中,宣慰幽州称旨。俄而兴元兵乱,杀李绛,命琯平乱褒中,三军寂然从命。使还,改工部侍郎。四年冬,拜京兆尹。五年四月,改尚书右丞。六年十二月,出为江陵尹、御史大夫、荆南节度使。八年,入为兵部侍郎,转吏部,权判左丞事。开成二

  • 陈夷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陈夷行,字周道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夷行

    陈夷行,字周道,其先江左诸陈也,世客颍川。由进士第,擢累起居郎、史馆修撰。 以劳迁司封员外郎,凡再岁,以吏部郎中为翰林学士。太子在东宫,夷行兼侍读,五日一谒,为太子讲说。数迁至工部侍郎。开成二年,夷行进平章事。杨嗣复、李珏相次辅政,夷行介特,雅不与合,每议论天子前,往往语相侵短。夷行不能堪,辄引疾求

  • 陈夷行是什么人?唐朝陈夷行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夷行,唐朝

    陈夷行是元和七年(812年)进士,早年曾效力于藩镇幕府,后到东都洛阳为官,历任侍御史、虞部员外郎。太和三年(829年),唐文宗将陈夷行召到长安,授为起居郎、史馆修撰,让他参与编修《宪宗实录》,后改任司封员外郎。太和五年(831年),陈夷行升任吏部郎中,并充任翰林学士。太和八年(834年),陈夷行兼任

  • 张弘靖仗着自己读了点书就瞧不起士兵,后被士兵反叛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张弘靖

    唐朝宪宗年间,朝廷中有一名官员叫张弘靖,他为人圆滑无比,谄上欺下,却深受朝廷器重。没过多久,他竟被朝廷任命为幽州节度使,代替了前任节度使刘总。幽州的百姓以为来了一个好官,急着要一睹张弘靖的尊容。但是张弘靖不了解幽州,根本不懂这里的风俗民情,再加上他出身富贵,所以来到幽州时,他的车驾在三军之中显得十分

  • 《山亭怀古》 唐 张弘靖,张弘靖的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弘靖

    《山亭怀古》唐 张弘靖丛石依古城,悬泉洒清池。高低袤丈内,衡霍相蔽亏。归田竟何因,为郡岂所宜。谁能辨人野,寄适聊在斯。

  • 张弘靖人物生平简介,张弘靖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弘靖

    张弘靖,字元理,雅厚信直。少以门廕授河南府参军,调补蓝田尉。东都留守杜亚辟为从事,奏改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留守将令狐运逐贼出郊,其日有劫转运绢于道者,亚以运豪家子,意其为之,乃令判官穆员及弘靖同鞫其事。员与弘靖皆以运职在牙门,必不为盗,坚请不按。亚不听,遂以狱闻,仍斥员及弘靖出幕府,

  • 【养狸述】舒元舆原文及翻译,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养狸述》

    《养狸述》舒元舆(唐)舒元舆野禽兽可驯养而有裨于人者,吾得之于狸。狸之性,憎鼠而喜爱。其体趫、其文班。予爱其能息鼠窃,近乎正且勇。尝观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生致者,因得请归,致新昌里客舍。舍之初未为某居时,曾为富商家廪,墉堵地面,甚足鼠窍,日有鼠络绎然。某既居,果遭其暴耗。常白日为群,虽敲拍叱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