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晚唐时期郑注和李训发动甘露之变标志着什么?

晚唐时期郑注和李训发动甘露之变标志着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128 更新时间:2023/12/6 8:23:43

唐敬宗李湛只做了3年皇帝就被杀掉,李湛的弟弟李昂在宦官守澄、梁守谦的拥立下当上了皇帝,是为宗。文宗是唐朝中后期有所作为的皇帝之一,他看不惯宦官的胡作非为,一心想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便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而“甘露政变”就是由他发动的,旨在惩治宦官,夺回权力的一次政变,但可惜是安排欠周密而以失败而告终。

大和九年(835年)11月21日,文宗上朝,李训指使手下官员奏称,左金吾大厅后的石榴树上有甘露,李训说这是祥兆,就带领文武百官向文宗道贺。文宗命李训率领百官去察看,李训回来又说这不象真的甘露,文宗故意表示惊讶,命仇士良、鱼志弘带领众宦官去复看。李训事先已经在左金吾衙门埋伏了了亲兵几百人,当仇士良等宦官在李训的党徒禁卫军将军韩约陪同下走到左金吾门口时,韩约显得神情很紧张,脸色都白了,这使仇士良产生了怀疑。

这时,一阵风吹动了门边的布幕,仇士良等见里面埋伏了许多兵士,知道不妙,退身逃回,将文宗推入软轿抬着就走。李训追上去拉住轿子不放,被一个宦官当胸一拳打倒在地,仇士良等便簇拥着轿子逃入宫内。李训见计谋败露,化装逃出京城。仇士良指挥神禁军大加搜捕,屠杀了朝官1千多人,并于终南山追杀了李训。郑注闻变,引兵退回风翔,也为监军张仲清所杀。这就是史称的“甘露之变”。

事变以后,文宗就被宦官软禁,国家政事由宦官集团专权,朝中宰相只是行文书之职而已。宦官气势凌人,威胁天子,藐视宰相,欺凌朝臣有如草芥。文宗对此一筹莫展,只是饮酒求醉,赋诗遣悉,自叹受制于家奴,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两个亡国君。不久,文宗李昂含恨而死。

标签: 晚唐甘露之变唐文宗

更多文章

  • 新唐书【李训传】原文翻译,李训,始名仲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训传】

    李训传是一篇经典文言文,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新唐书李训传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原文李训,始名仲言,字子训。擢进士第,补太学助教。从父逢吉为宰相,以仲言阴险善谋事,厚昵之。郑注佐昭义府,仲言慨然曰:“当世操权力者皆龊龊,吾闻注好士,有中助,可与共事。”因往见注,相得甚欢。时逢吉方留守,怏怏不乐,思复

  • 唐朝宰相李训,李训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训,唐朝

    李训年轻时考中进士,补任太学助教,后被辟为河阳节度使幕僚。他形貌魁梧,善于辩论,但好说大话,自以为是,因阴险善谋深受叔父李逢吉信任,与张又新﹑李续等人并称“八关十六子”。宝历元年(825年),石州刺史武昭被罢为袁王府长史,并对宰相产生怨恨之情。当时,宰相李程与李逢吉不和,李程族人李仍叔故意激怒武昭,

  • 有关于李思训的轶事有哪些 他的绘画风格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画家

    人物轶事李思训在唐高宗时做到了江都令。碰上武则天要革唐宗室的命,许多宗室贵族被陷害,李思训在这时弃官潜匿。唐神龙初年,唐中宗即位,因为李思训是幸存不多的李唐正宗,所以直接被授予宗正卿的高官,封陇西郡公,实封二百户。唐玄宗开元初,李思训被授予左羽林大将军,进封彭国公,更加实封二百户,不久又任右武卫大将

  • 有关李思训绘画作品的评价有哪些 其人物的影响和作品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画家

    画作集评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记“李思训……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湍濑潺湲,云霞缥缈,时睹神仙之事,窅然岩岭之幽。”《唐朝名画录》称他为“国朝山水第一”。《图绘宝鉴》谓:“用金碧辉映,为一家法,后人所画著色山,往往多宗之。”明代董其昌推其为“北宗”之祖。张丑日:“展子虔,大李将军之师也。”李邕

  • 唐朝宗室 唐代杰出画家李思训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

    李思训(651-716,一作648-713),唐代杰出画家。字建睍,一作建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王李叔良之孙,原州都督府长史李孝斌之子,著名宰相李林甫的伯父。以战功闻名于时,唐玄宗时期晋封彭国公,卒后追赠秦州都督。曾任过右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明代董其昌推

  • 唐朝大臣是怎么骂皇帝的?郑覃骂得最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覃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集神权、皇权、族权于一身,忠君是最高的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绳。在公众场合敢于对皇帝大不敬,那是死罪,那是要杀头的,所有旧时有一句民谚,叫“关起门来骂皇帝”,但也不怕死的,当面骂皇帝,或者写打油诗、编排戏剧等方式来骂皇帝的。骂皇帝骂得最热火朝天的要数唐代和明代两个朝代。唐代的唐太宗差不

  • 郑覃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郑覃,郑州荥泽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覃

    郑覃,郑州荥泽人,故相珣瑜之子,以父荫补弘文校书郎,擢累谏议大夫。穆宗立,不恤国事,数荒昵。吐蕃方强。覃与崔郾等廷对曰:“陛下新即位,宜侧身勤政,而内耽宴嬉,外盘游畋。今吐蕃在边,狙候中国,假令缓急,臣下乃不知陛下所在,不败事乎?臣等忝备谏官,不胜忧惕,伏愿稍减游纵,留心政道。伏闻陛下晨夜昵狎倡优,

  • 郑覃是哪朝大臣?宰相郑覃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覃

    郑覃出自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郑珣瑜在唐德宗、唐顺宗父子年间任宰相,他也因此得以在弘文馆担任校书郎,步入仕途。郑覃此后担任过拾遗、补阙这样的小官,后又历任考功员外郎、刑部郎中。入朝为官在唐宪宗年间的819年,郑覃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当上了高官。当宪宗想派五位宦官率军运粮到西北的回鹘、吐蕃边境时,郑覃上疏

  • 唐朝李固言的幸运,幸运的当上了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固言

    唐朝人李固言生于赵郡(今河北赞皇)农村,为人质朴,敦厚老实,老实得有些木讷。这有点孔老夫子提倡的人生境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只不过李固言的“讷”不是一种修为,而是一种先天的缺陷——口吃。这让他虽然饱读诗书,但却常受人嘲笑,甚至欺侮。元和六年(811年),李固言来到京城长安,借住在表亲柳氏家中

  • 李固言人物生平简介,他是怎么考上状元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固言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壬辰科状元及第。李固言生在农村。敦厚老实。元和六年入京参加进士科考试,住在表亲柳氏家中,表兄弟以其憨厚嘲弄他。当时,举子为求登科,有"行卷"之说,即将自己的佳作呈教于达官贵人,求他们赏识,提高声誉,以便中第。柳氏兄弟特意让李固言先拜官职低微的许孟容,许一时羞愧难当,言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