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耽是什么人?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一览

贾耽是什么人?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一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315 更新时间:2023/12/6 20:27:32

贾耽出身于仕宦世家。贾耽从小喜欢读地理书籍,喜爱骑马射猎。青少年时期勤奋读书,博闻强记 。

天宝十年(751年),22岁的贾耽以通晓两经登第,从此走上仕途。

乾元元年(758年),贾耽出任贝州临清(今河北清河)县尉。不久,又转任绛州正平(今山西新绛)县尉。在处理日常政务中表现出色,得到太原尹思礼赏识,升任度支判官。后转任试大理司直、监察殿中侍御史。

上元二年(761年),贾耽升任检校缮部员外郎兼太原少尹、侍御史、北都副留守、检校礼部郎中。

大历八年(773年),贾耽被调任为汾州刺史,在任七年。

助平叛乱

大历十四年(779年),贾耽升任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负责接待外国使节和出使归臣的工作。同年十一月五日,转任检校左散骑常侍兼梁州刺史、山南西道节度观察度支营田等使,加朝议大夫,封广川男。时值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谋反,贾耽受命进屯谷城,攻取均州。贾耽荣立军功,加封银青光禄大夫。

建中三年(782年)十一月,任检校工部尚书兼襄州刺史、御史大夫、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山南东道节度使)。

建中四年(783年)四月,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出任淮西应援招讨使,贾耽与江南西道节度使、曹王李皋一同任应援招讨副使。

兴元元年(784年)三月,德宗逃至山南西道,贾耽派行军司马樊泽前往行在拜见德宗。樊泽返回后,贾耽正召集诸将举行宴会,突然有紧急文书传到,命樊泽接替贾耽任节度使,贾耽改任工部尚书。

担任宰相

贞元元年(785年)二月,贾耽前往东都(洛阳)宣慰百姓。六月,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东都畿汝州都防御观察等使。

贞元二年(786年)七月,加任东都畿唐、汝、邓都防御观察使。同年九月十一日,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兼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郑、滑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义成军节度使)。

贞元九年(793年),贾耽以六十四岁高龄奉诣入觐。同年五月二十七日,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廷为之宝,廓为之重,天下以之信向,蛮夷以之怀来,加金紫光禄大夫”。而后转任左仆射,依前平章事,迁检校司空,贾耽正式担任宰相。

潜心地理

贞元十二年(796年),贾耽因健康原因,首次上表提出辞呈。表曰:“荏苒四年,昧于摄生,素有多病。眼有盲膜之疾,耳闻风雨之声。自赵憬云亡,卢迈染患,忽忽惊悸。旧疹顿加,尸素之中,视听不逮。……省躬量力,诚所不任。非求退让之名,实为官谤所迫。伏希圣鉴俯察恳诚,无任惶迫切之至。”德宗没有批准。

贞元十三年(公元 797 年),贾耽又以因健康原因提出辞呈,德宗仍然没有批准 。

贞元十七年(801年),贾耽经过长达三十多年的积累,完成了《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进献朝廷。其中《海内华夷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大型地图。在制图技术上,创墨朱殊文制图法。

屡乞骸骨

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即位,贾耽转任左仆射,依前平章事,迁检校司空。贾耽厌恶王叔文一党当权,便托称有病,不再出门。贾耽的健康每况愈下,病疾日益严重,于三月二十一日、二十七日、五月二十日、七月二十日、八月八日、十月一日,他接连六次上表请求退职,

陈述“残年沈疗,渐不支持”,“顾兹朽质”,“枕席缠绵,形神消耗”, “大病之期,晦明难保”,“伏乞赐臣骸骨,收臣印绶”,“无任量力恳

迫之至”。可是,顺宗还没有批准。

永贞元年(805年)十月一日(10月26日),贾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光福里的私宅中病逝,享年七十六岁。贾耽居相位13年。唐宪宗为其辍朝四日,册赠太傅,谥号“元靖”,赠绢一千匹、米粟一千石,葬于长安高阳原。

隐讳其词

唐朝时由于黄河年年泛滥,贾耽驻守滑台的时候,命人在城北修了一个八角井以镇黄河。井修好了,贾耽专门派人在井边守着,想听听人们的意见。果然,有个老头走过来问:“这是谁凿的井?”答曰:“贾相公。”老头叹口气说:“质量还不错,可惜啊,近东、近西、近南、近北。”人们听得一头雾水,赶紧报告到贾耽那里。贾耽想了想说:“哦,他是嫌我的井太

。”

大冢寻粮

贾耽担任义成军节度使时,适逢天大旱。贾耽召见军中两位大将,对他们说:“正值荒年,劳烦二位去拯救百姓。”二位将军说:“只要是有利于军队和民众的事,万死不辞。”贾耽笑着说:“你们受点委屈走一次长路。会有两个骑马的人,穿暗红色的衣服,骑的马迈蕃步披长鬃。他们经这市镇出城,你们要跟踪他们去。暗中观看确定他们消失的地方,我们的事情就成功了。”于是两人就带着干粮,穿上黑衣,去寻找那两个人,果然看见两个骑马穿红衣服的人,经过闹市到野外去了。那两人走了二百多里路,在一座大墓前一闪就消失了。两位将军垒起几块石头作为标记,连夜返回。贾耽闻讯后大喜,派出几百人,全都带着铁锹、箕畚,同两位将军一起前往挖掘古墓,获得陈粮数十万斛。人们怎么也猜测不出,贾耽是如何知道此处存粮的。

村叟寻牛

贾耽为相时,以忠直磊落态度辅佐皇上,凡有尚未萌发的灾福,定能根治消除。至于阴阳星相占卜之类,他也无不通晓。有个农民丢失了一头牛,到桑国师那里占卜,卦成之后,桑国师对他说:“你的牛,是贾相国偷了去放在巾帽盒里了。你只要等候上朝时突然到他面前将此事告诉他就行。”

这个老农就按国师的话去见相国。相国盘问他,便将算卦人的话告诉了他,相国在马上大笑,为他打开巾盒,取出式盘,在马鞍上运转给他看,过了一段时间,对丢牛的说:“我没偷你的牛,要想知道牛的去处,只要在安国观三门后面大槐树梢上的鹊窝去取就行。”老农径直来到三门,见槐树梢上果然有鹊巢。爬上去一看,毫无所获,便从树上下来。低头一看,丢失的那头牛正在树根下,用绳拴着吃草,草的旁边就是偷牛人的家。

标签: 贾耽

更多文章

  • 董晋这位看似窝囊的老头,却是唐朝的真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晋

    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国难临头的年代,就有这样的大丈夫,屈伸黑暗之中,忍受冷眼嘲笑,却以刚强身躯,为国家撑过艰危。与热血厮杀的硬汉一样,他们,亦是真英雄!比如大唐贞元十五年,即799年3月13日,一位病故在开封宣武节度副大使任上的老头

  • 董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董晋,字混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晋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擢明经。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岁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何也?”涵惧,未及对,数目晋,晋曰:“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

  • 唐朝中期名臣董晋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晋

    董晋在唐玄宗后期中明经科,唐肃宗即位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供职翰林。之后,还任过汾州司马、淮南节度使崔圆的判官,及主客员外郎等职。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董晋曾随同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嫁回纥,因不辱使命,回朝后拜司勋郎中,后迁转秘书少监、左金吾将军等职。唐德宗即位后,董晋先在朝廷太府卿、

  • 柳浑一身正气,坚持正义,决不低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柳浑

    柳浑(714年-789年3月6日 ),原名柳载,字夷旷,一字惟深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 。唐代名相、诗人,南梁左仆射柳惔六世孙。柳浑出身河东柳氏东眷房 ,他早孤,却力学不辍。天宝元年(742年)进士及第,历任单父县尉、衢州司马、监察御史、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等职。后为袁州刺史,迁左散骑常侍。拜

  • 【新唐书·柳浑列传】原文及翻译,柳浑,字夷旷,一字惟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新唐书·柳浑列传》

    新唐书原文:柳浑,字夷旷,一字惟深,本名载,梁仆射惔六世孙,后籍襄州。天宝初,擢进士第,调单父尉,累除衢州司马。弃官隐武宁山。召拜监察御史,台僚以仪矩相绳,而浑放旷不乐检局,乃求外职。宰相惜其才,留为左补阙。朱泚乱浑匿终南山贼素闻其名以宰相招执其子榜笞之搜其所在浑赢服步至奉天改右散骑常侍。贼平,奏言

  • 柳浑人物生平简介,柳浑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柳浑

    柳载(后改名柳浑)生于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梁城乡思义里 。他幼时便成为孤儿,有巫人给他看相说,“此儿相贱,且短命,若为僧、道,可缓死。”家人欲从其言。柳载说:“不读诗书,去当术士,不如速死。”于是发奋求学。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柳载登进士第,任单父(今山东省单县)县尉。唐肃宗至德(756年—

  • 唐代宰相韩滉竟能做到身居高位不骄奢 值得学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滉

    唐代韩滉是著名的画家,在唐德宗年间,曾担任宰相一职。唐代韩滉生于公元723年,卒于公元787年,是陕西省西安人。韩滉是唐朝著名宰相韩休的儿子。韩滉自幼喜欢读书,对文学和政事有不俗的见解。韩滉画像公元739年,父亲韩休去世,韩滉时年17岁,离职回家为父亲守丧。韩滉服满丧期后,便回到朝廷担任京兆府同官县

  • 韩滉:唐朝中期宰相,画的《五牛图》成传世名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滉,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滉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五牛图》,很多人都很陌生,根本没听过,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它很少拿出来展示。说白了,还是《五牛图》艺术价值极高。没错,五牛图就是五只牛,它们均匀地分布在花卷上,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各自的神采,有的牛低头吃草,有的牛抬头仰望,有的牛扭

  • 李晟为什么反对张延赏拜相?一名妓女引发一场国难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张延赏

    沉迷女色,误事,乃至误国。公元785年,唐德宗准备封大臣张延赏为宰相。然而在拜相诏令即将下发之时,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李晟跳出来反对,言辞激烈,德宗只得作罢。为何李晟要反对张延赏拜相?说白了,就是因为一个营妓。这个妓女生于何年、死于何月,是倾国倾城、风华绝代,还是能歌善舞、精通书画,史书均无记载,

  • 【旧唐书·张延赏传】原文及翻译,张延赏,中书令嘉贞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旧唐书

    张延赏,中书令嘉贞子。大历二年,拜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延赏勤身率下,政尚简约,疏导河渠,修筑宫庙,流庸归附,邦畿复完。是岁旱歉,人有亡去他境者,吏或拘之。延赏曰:“夫食,人之所恃而生也,适彼而可生,得存吾人,又何限于彼也?”乃具舟遣之,俾吏修其庐,已其逋债,百姓遂安。以故,岁凶而无怨者。数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