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朝鲜太祖李成桂是怎么崛起的?真相是什么?

古代朝鲜太祖李成桂是怎么崛起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444 更新时间:2023/12/9 18:33:57

氏朝鲜做为中国明清两代的藩属国,它的对外关系,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局限在了中国明清两朝以及临近的日本和琉球。然而这个看起来毫无亮点,甚至还因为自身的贫弱,给中国明清两朝带来大麻烦的小国,却曾经也有着自己光芒四射的历史。尤其是其开国者李成桂,他的一生征战对于当时兵祸连天的高丽来说,简直堪称传奇。

李成桂的早年身世可谓是能充分反应,当时在元朝统治下的高丽现状。李成桂的父亲李子春虽然是一个高丽人,但是同时也有一个蒙古式的名字“吾鲁丝不花”。吾鲁丝不花原本是元朝治下的斡东千户所千户和掌印,但是到了元至正十六年,这个行政单位早已名存实亡,加上高丽恭愍趁机派兵攻取了元双城总管府,李成桂的父亲吾鲁丝不花便干脆带着李成桂投靠了高丽。

李成桂的出身虽然在李朝时代的两班体制下来看,出身只能算是地方士族。然而作为将门之后,李成桂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注定将有自己发光发热的机会。李成桂在1361年,击败了叛乱的万户朴仪。然而就在同时,原本在中原地区元朝举起反旗的红巾军起义,此时将战火燃烧到了高丽。

原本高丽与红巾军之间并无矛盾,但是作为元朝的属国,高丽也得到了元朝要求协助剿灭红巾军的命令。为了缓和之前因为吞并双城总管府所导致的元朝与高丽关系紧张,恭愍王派出了两万三千高丽士兵前往元帝国助战,并且参与了元军围攻高邮的行动。但是这一战元军却苦战无果,高丽的大将李权也在这一战中战死。高丽军队之后依旧在黄淮作战和四处劫掠,自然引起了红巾军的极大不满,加上元顺帝提出在高丽的济州岛建立行宫的举措,更是让红巾军将高丽人视为自己的另一个大敌。

1359年,红巾军居敬带领四万红巾军渡过鸭绿江,红巾军第一征高丽便由此开始。不过红巾军在高丽的行为,并不比蒙古和高丽人在中原的行为好到哪去。红巾军沿途的大肆掠夺和屠杀,迫使许多高丽人纷纷西逃。红巾军一路猛攻,先后攻克了高丽西北部的义州,麟州,宣州,定州和西京也就是平壤。整个高丽为之震动。不过在红巾军继续前进时,却恰好遇到了高丽的严寒,对寒冷的气候猝不及防的红巾军损失惨重,只得被迫退回西京。之后第二年,也就是1360年的农历二月,高丽军队趁机反攻,这才击溃了红巾军的第一次入侵。当年的十一月,红巾军又一次展开了第二次对高丽的东征。这一次红巾军的兵力几乎达到了十万以上。红巾军不仅击退了高丽军队迫使主将出逃,甚至攻破了高丽首都开京,也就是今天的开城,恭愍王不得不出逃安东。但是与前一次红巾军东征一样,红巾军在攻破了开京之后,便开始四处烧杀劫掠。很快朝鲜半岛的严冬再一次降临,此时已经是万户的李成桂率领2000高丽军队,趁着红巾军烤火时不备,趁机杀入开京,再一次重创红巾军。残余的红巾军部队一路北逃,之后在辽阳被元军消灭。

李成桂的开京之战很快令他名声大噪。很快他就又一次迎战从北方而来的敌人。不过这一次入侵的已不是红巾军,而是元朝辽东太尉纳哈出。在入侵高丽的红巾军刚刚被剿灭,纳哈出便已经亲自领兵进入高丽,准备收复被高丽侵占的元朝土地。李成桂利用了纳哈出分兵的决定,先是消灭了他派出的先锋部队,之后又趁纳哈出移兵之际发动夜袭。就这样,李成桂不断用运动战的方式,成功削减了纳哈出的兵力,并使得元军士气低落。对此大为恼火的纳哈出下令布阵,正面迎击高丽军队。可在纳哈出和李成桂二人携十几人出阵相谈时,李成桂率先发难,射杀了纳哈出身边的副将以及纳哈出的坐骑。整个元军因为主将纳哈出的意外都陷入了混乱,高丽军队趁机发难。虽然两军最终互有胜负,但是却着实让纳哈出狼狈不堪,之后自知兵力不足的李成桂也引兵后撤。

之后,李成桂又几次击败了其他几位元将,并在数日后再一次击败纳哈出。这次失败让纳哈出放弃了继续进攻高丽的想法,最后引兵退去,并向恭愍王修书和好。之后,在平定了国内亲元的高丽将领叛乱之后,李成桂受命征伐今天咸镜道北部的女真部落。这之后,李成桂更是带领一万五千高丽军渡过鸭绿江,攻打元东宁府,迫使已是北元的东宁府同知离吾鲁帖木儿出逃。李成桂的兵锋更是一度直逼辽阳。不过高丽试图在辽东的扩张野心,却被自己的另一近邻无情毁灭。

14世纪,日本进入了社会大分裂的南北朝时代,整个国家也随即陷入了内战之中。其中处于劣势地位的日本南朝,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战争资源,因此恶向胆边生,派出了军队以倭寇的身份前往高丽劫掠。原本高丽并没有太过把倭寇的威胁放在心上,毕竟此时对于高丽来说,对元朝趁火打劫才是更紧迫的事情。可倭寇如入无人之境的在高丽进行大肆破坏,使得恭愍王不得不结束对辽东的战争,而将李成桂调回国内与倭寇作战。李成桂确实不负众望,他先是在智异山全歼倭寇,之后在荒山大捷中,更是以一种近乎传奇的方式,射杀了倭寇的首领,被高丽人敬畏的称为“阿只拔都(少年勇士)”的武士。

在高丽的打击下,倭寇对于高丽的威胁日渐降低,但是与此同时,李成桂与高丽王室之间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高丽王王禑执意要求李成桂北上,与刚刚成立的明朝交战。这一举动自然也有希望通过战争,消除李成桂越加强大的政治势力的倾向。李成桂在行军途中发现了粮饷难以维持,在上书请求退兵无果之后,便迅速回军,之后迫使王禑退位。最后,他在洪武二十五年,正式登基称帝,李氏朝鲜也由此建立。

标签: 李成桂朝鲜

更多文章

  • 朝鲜太祖李成桂为什么不愿意攻打中国?还一直向中国称臣进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成桂,朝鲜

    中国周边国家和中国之间向来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而在朝鲜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大将,因为不愿征伐中国最后回国夺权建立了一个延续了五百年的王朝,他就是朝鲜李朝的太祖——李成桂。李成桂出生与朝鲜泉州一个土豪之家,是个地道的朝鲜人,李成桂的高祖李安社投奔蒙古,李家很快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李成桂武艺高强,从小喜欢打

  • 《将夜》朝小树与宁缺成兄弟,李仲易公开自己的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将夜》

    朝小树和宁缺离开之后,在街上又遇到了修行者王景略,而王景略的剑气和念力极高,朝小树几乎抵挡不了他的进攻。宁缺看朝小树被剑气所困,他便想冲进马车杀王景略,可没想到他根本靠近不了王景略,最后还被剑气给震开了。就在王景略得意,想要杀死朝小树之时,颜瑟突然出现,用一道井字符就直接把王景略困住了。颜瑟欣赏王景

  • 金声桓和李成栋降清之后 为什么三年之后又反清复明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崇祯,南明,李自成

    一统秦两汉……两晋南北朝……两宋元明清……这是中国历史朝代歌里的三句。有两汉,西汉和东汉;有两晋,西晋东晋;两宋,北宋南宋。为何没有两明,北明和南明呢?用很多朋友的话说,明朝的抵抗者们,把一手好牌打烂了,导致南明只延续了十八年——若算到郑克塽投降,也仅仅三十九年——尽管中国历史上短命朝代不少,如秦、

  • 李成栋因为一个女子 开始自己的第三次反戈,反清复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清朝

    提起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我们无不为清王朝屠杀汉人的毒辣感到愤恨和惊心。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一手制造出嘉定三屠惨案竟然是个汉人,降清的南明将领李成栋。李成栋,山西人,字廷贞,早年参加过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后来跟随李自成的部将高杰投降南明。1645年,高杰被刺杀,李成栋投降了清朝。后来又反清复明,死后被南

  • 昭惠王后:朝鲜德宗李暲的元妃,朝鲜成宗李娎的生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昭惠王后,朝鲜

    昭惠王后(1437年-1504年),本贯清州韩氏。朝鲜德宗李暲之元妃,朝鲜成宗李娎生母,西原府院君韩确、南阳府夫人洪氏之女。出生于朝鲜世宗十九年(1437年),明景泰四年(1453年)册为桃源君夫人,景泰五年(1454年)生下长子月山大君,景泰六年(1455年)世祖李瑈即位,册为王世子嫔,同年生下明

  • 李成梁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时,为什么要放弃宽甸六堡?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成梁,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时,李成梁为何要放弃宽甸六堡。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内阁大学士沈一贯以“李成梁镇守辽东二十年,虏人畏服。成梁离镇十年八易(大)将,戎务尽弛,战守无资,辽事大坏。还将成梁前去,方可整理”为由,向明神宗上疏奏请李成梁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时

  • 历史上影响极大的李成梁,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成梁,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成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谈到嘉靖末年到万历初年的明军将领,一时间可谓群星璀璨:戚继光、俞大猷、谭纶……一个个将军的名字都是妇孺皆知的。在他们中,有一个人的历史地位非常特殊,他的名气不如上述人物大,但他的历史影响却极大,他就是李成梁。李成梁就是李如松的

  • 被列为大明边将第一的李成梁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成梁,明朝

    李成梁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朱元璋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开创了两个奇迹,第一个是他是第一个由南往北统一中国的皇帝,第二个是大明建国之初,竟然能以骑兵打败了曾用骑兵几乎全世界的蒙古人。不过毕竟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限,大明王朝虽然能击败蒙古人却也无法将蒙古人的政权全部

  • 李成梁有多厉害?如果他不死,努尔哈赤只怕也不会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成梁,明朝

    XXX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萨尔浒战役是明中叶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动用的作战总兵力近二十万,因而此役可以称得上是一次规模较大的会战。万历朝鲜之役中明朝前后用兵十数万,各次战役的规模也很大,但就单次战役而言,没有一次超过萨尔浒战役。此战后金大获全胜,明军惨败。此战虽未

  • 李成栋为什么敢杀害皇帝?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成栋,明朝

    李成栋为什么敢杀害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末时期,总是有很多反叛的明朝将领。比如说毛文龙手下的三顺王,不仅给清军带去了士兵百姓,而且还带去了火器和使用方法,为满清入主中原做出了很大贡献。再比如说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他放清军入关,才有了后来满清定鼎天下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