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影响极大的李成梁,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上影响极大的李成梁,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285 更新时间:2024/2/17 17:42:29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成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谈到嘉靖末年到万历初年的明军将领,一时间可谓群星璀璨:戚继光俞大猷、谭纶……一个个将军的名字都是妇孺皆知的。在他们中,有一个人的历史地位非常特殊,他的名气不如上述人物大,但他的历史影响却极大,他就是李成梁

李成梁就是李如松的父亲,其家世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在承袭了铁岭卫指挥佥事以后,他凭借一刀一枪的军功做到了参将。在参将的位子上,他带着手下的人把土蛮部打的除了丢下尸体就是拖家带口躲得远远的,在辽东地区的蒙古诸部的心目中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隆庆年间的辽东地区并不平静,虽然俺答已经基本老实了,但是其他部落的首领依然改不了游牧民族的习气,时时窥探着南下抢一把。先后十年,三任总兵战死,让辽东总兵成了一个没人敢接的位置。在连续第三位总兵殉国以后,这块烫手山芋交到了李成梁手里面。而他甫一上任,就大修武备,以才能甄选军官,并且以厚赏召集全国各地的能干的男儿来当兵。一时间军纪、军威大振。

整饬完辽东军不久,敌寇就来检验李成梁的工作效果了。在小股部队被击退后,土蛮部大举入寇。李成梁率部在卓山和敌人遭遇,他与副将对敌人形成夹击之势,斩其首尾,一共斩首五百八十多颗。不死心的土蛮又在次年冬天再次进犯,李成梁再次将其击退。而后李成梁主动出击,将土蛮赶得越来越远,他自己的爵禄也越升越高。辽东总兵的位子也越坐越稳。

从战术的角度来看,李成梁的仗打得都不能算太大,每次的斩首数目基本也就数百左右。但是从战略意义上来看,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李成梁的战略思想是以攻代守、层层蚕食,尽管每次出战的战果都不能说太辉煌,但贵在次次都打胜仗,而且每次出征总不空手而归,总要啃掉蒙古人的一片地盘回来,长期的这样积小胜便可为大胜。再加上李成梁对这些蛮族向来没什么好感(虽然他自己也不过就是个朝鲜移民),下手绝不手软,使得在他镇守辽东的二十多年里,曾经因为蒙古人入寇而鸡飞狗跳的辽东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同戚继光、俞大猷们一样,李成梁也有一支自己培养出来的武装,就是辽东铁骑。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与戚家军不相上下,而且还有一个戚家军不具备的优势——他们是清一色的重骑兵,并且配备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这支光荣的军队跟着李成梁立下了无数战功,后来还由李如松率领,先后参加了平哱拜和抗倭援朝的战争。

万历十九年,六十六岁的李成梁宣布退休。此时辽东一带基本上可以说是非常安静了,但是他的退休并不是光荣退休,甚至还有些尴尬。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随着李成梁年龄的增大,其武力及进取心在下降,但是对爵禄的渴望却一点也没有消失。万历十七、十八、十九连续三年,敌人先后大举入寇数次,李成梁的嫡系部队损失惨重,中伏而死者不计其数。而曾经和兄弟们一起共患难的李成梁这个时候已经完全不想管士兵的死活了,输了就再打,再输就冒功。明明是几个大败仗,他却向朝廷谎报自己斩首多少多少,终于被巡边御史狠狠告了一状,万历皇帝尽管对他很欣赏,却也不便再维护他,只好暗示他早早主动申请退休了事。

李成梁镇守辽东的这些年里,先后十次奏报大捷,不上朝的皇帝好几次因为他去太庙告慰祖宗。边将的武功有如此辉煌者,从明朝开国二百年来只有他一人。曾经的他锐意进取,每战必克,威震东北。但随着官位越来越高,他也就逐渐成了一个传统的官僚:由于辽东基本都他说了算,因而整个东北的所有财政收入经他手再上报京城的,到底还剩下几成很让人疑惑。而这些钱也不白拿,京官吃他好处的不计其数,自然为他说好话的更多。

而他的战功,具体有多少是干货也未可知:塞外的战功,有多少他自己说了算;一旦敌人破关而入,他就拥兵观望,以“坚壁清野”为托词;至于杀良冒功,到了后期更是习以为常。而即使精明如张居正、申时行,也常常为他蒙蔽。至于御史、巡抚,稍微忤逆他的意思就会被排挤出去。直到申时行等人先后离任,李成梁才失去了朝廷的奥援,没人帮他遮羞,自然也就只能退位。

李成梁虽然离开了,但他的影响还在:由于他的威望过高,而辽东一带的将领基本全部都出自他的提拔。这导致他离任以后,来的每一任总兵都和下面的将军搞不好关系,十年内就换了八个总兵。这样频繁的更迭主帅,使得辽东一带的边辈更加废弛。至于李成梁的儿子们,尽管老爹退休,但是他们全部都是总兵、参将级别的高官。然而除了李如松对得起“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句话之外,其他的不是庸才就是废材,还有一个地地道道的窝囊废。

万历二十九年,李如松已经去世了好几年,辽东再也没有一个能打的将领。七十六岁的李成梁再次出山,五年后,他下令将孤山堡、险山堡两地的六万四千户人民内迁,当地居民嚎啕大哭不愿离家,李成梁就派军队逼着他们搬家,死者不计其数。李成梁反而拿那些死难者的人头当做敌人的脑袋报功!

孤山堡是李成梁一手经营出来的,为什么要拱手让人呢?具体原因已经不得而知了,只知道他一把老百姓迁走,一个女真酋长就把这块肥沃的土地占了。万历四十三年李成梁顶着太傅的头衔去世,四十七年这位酋长就对明朝宣战。在这一战中,明军数十万精锐全军覆没,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就是那个窝囊废)投降。而这位酋长,就是努尔哈赤。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那些真正保护他们的英雄们,自然是不会吝惜褒美之词的;而李成梁到后来竟无太多人知晓,其原因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他的评价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一时之功臣,万世之祸首”!

标签: 李成梁明朝

更多文章

  • 被列为大明边将第一的李成梁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成梁,明朝

    李成梁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朱元璋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开创了两个奇迹,第一个是他是第一个由南往北统一中国的皇帝,第二个是大明建国之初,竟然能以骑兵打败了曾用骑兵几乎全世界的蒙古人。不过毕竟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限,大明王朝虽然能击败蒙古人却也无法将蒙古人的政权全部

  • 李成梁有多厉害?如果他不死,努尔哈赤只怕也不会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成梁,明朝

    XXX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萨尔浒战役是明中叶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动用的作战总兵力近二十万,因而此役可以称得上是一次规模较大的会战。万历朝鲜之役中明朝前后用兵十数万,各次战役的规模也很大,但就单次战役而言,没有一次超过萨尔浒战役。此战后金大获全胜,明军惨败。此战虽未

  • 李成栋为什么敢杀害皇帝?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成栋,明朝

    李成栋为什么敢杀害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末时期,总是有很多反叛的明朝将领。比如说毛文龙手下的三顺王,不仅给清军带去了士兵百姓,而且还带去了火器和使用方法,为满清入主中原做出了很大贡献。再比如说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他放清军入关,才有了后来满清定鼎天下的局

  • 李元胤是什么人?李成栋义子,救过皇帝,螟虫灭亡誓死不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元胤,明朝

    大家好,说起李元胤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锦衣卫,是明朝皇帝朱元璋创立的特务组织,用于监视臣民的不法言行。看着挺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私人打手,是皇帝在朝廷法制机构之外,又开设的一条快捷处理通道。它凌驾于所有朝廷职能部门之上,一切惟皇帝之命是从。皇帝想办哪个人,通过刑部、大理寺需要冗长繁琐

  • 李成栋为什么要反清复明?投降大清制造了嘉定三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成栋,明朝

    李成栋为什么要反清复明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朝代,明朝末期,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崇祯最后还是没有能抵挡住各方面的压迫,最终以身殉国,完成了祖训。在封建专制时期,皇权是至高无上的象征。然而各朝各代皇帝有着不一样的特征。他们或是因为建国的背景不一样,或者是基因不一样。在一个朝代每个皇帝或许兴趣

  • 朱由校跟客氏是什么关系?李成妃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成妃,明朝

    朱由校跟客氏是什么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改国号“大明”,开了明朝276年的历史,共传了16位皇帝,这16位皇帝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让后世津津乐道,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不仅喜好木工,还特别重用了乳母客氏和宦官

  •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子通与杜伏威间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子通与杜伏威间的关系

    李子通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当时隋炀帝横征暴敛,好大喜功,三次远征高丽,百姓苦不堪言,这个时候,李子通揭竿而起,一呼百应,成为众多农民起义首领中的佼佼者。李子通出身贫苦,但是性情宽厚,助人为乐,但是他心胸狭窄,有仇必报,当时社会动乱,盗匪横行,但是李子通却能善待百姓,从不滥用职权,因此很受百姓爱

  • 唐朝名将杜伏威的人物简介,杜伏威的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

    杜伏威是齐郡章丘县人,自幼与辅公祏交好,二人为刎颈之交,江淮军就是他俩一同创立的。与前二者相比,杜伏威的出身最为贫苦,翟让是小公务员,李密是世袭蒲山公,窦建德也算是个小土豪,杜伏威不同,他无财无势,是彻底的贫农出身。杜伏威的起义与贫穷直接有关,杜家贫无以唯生,他的好朋友辅公祏挺身而出,偷了人家的羊送

  • 唐太宗为什么要给杜伏威平反?杜伏威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唐太宗,杜伏威

    唐太宗为什么要给杜伏威平反?杜伏威是怎么死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01李渊当政时期,天下还没有统一,地方势力猖獗,东突厥和吐谷浑则是边关的大患。现在唐太宗自己执政了,必须要有个新气象,才能体现出政权变化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力性。因此,李世民开始改革,割除一切旧弊。首先,为

  • 杜伏威是谁?杜伏威是反叛的主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杜伏威

    杜伏威是谁?杜伏威是反叛的主谋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隋末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当中杜伏威的出身最为贫苦,甚至无以为生,结果好友辅公祏偷了一只羊给他。后来事情泄露,被官府追捕,于是两人一起造起反来。那是业九年(611),杜伏威此时才十六岁。靠着做战勇猛,在他投的那个部队里杜伏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