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张九龄到底是如何被李林甫构陷扳倒?

唐朝宰相张九龄到底是如何被李林甫构陷扳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28 更新时间:2023/12/15 20:14:43

唐玄宗时担任宰相的人,张九龄以正直著称。然而,有两件事使玄宗对张九龄不能容忍,再加上李林甫的挑拨,玄宗最终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职务,并贬出朝廷。这就是牛仙客事件和严挺之事件。

网络配图

牛仙客担任河西节度使时,政绩显著。玄宗很赏识,想给牛仙客加官为尚书。张九龄不同意,他说:“尚书是古代负责皇帝提建议的大臣,牛仙客出身河湟小吏,一下子提拔为朝廷要职,会影响朝廷的声誉。”玄宗又问:“只给牛仙客加个爵位可以吗?”张九龄仍然反对,说:“爵位是对立功者的鼓励,作为边将使仓库充实,器械修整,都是分内事,不算立功。如果陛下认为他工作勤劳,可以赏赐金帛,而分封土地,赐给爵位,极不合适。”玄宗心里十分不舒服。李林甫跟玄宗说:“牛仙客有宰相之才,给他个尚书称号有何不可!张九龄所说全是书生之见。”玄宗觉得李林甫说得对。

第二天,玄宗又提起封牛仙客爵位,张九龄仍然极力反对。玄宗说:“你嫌牛仙客出身寒微,你的门第也不高啊!”张九龄说:“我家在岭南,出身低贱。但是我出入朝廷,职掌诰命已经多年。牛仙客出身边境小吏,大字不识,如果一下子提拔为高官,众人会轻视朝廷。”

网络配图

李林甫又跟玄宗说:“只要有才能见识,要什么学问才华!天子用人,什么样的人不能用!”有了李林甫的赞同,玄宗不顾张九龄的反对,赐给牛仙客陇西县公的爵位。

张九龄与严挺之关系好,想举荐严挺之为宰相,曾经告诉严挺之,跟李林甫搞好关系。严挺之为人清高任性,从不到李林甫门上去。这些都使李林甫怀恨在心。

严挺之前妻嫁蔚州刺史元琰,王元琰犯了贪污罪,朝廷交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会审。严挺之看在前妻的情分上,为王元琰托人说情,希望能宽大处理。李林甫抓住了把柄,让手下的人告发此事。

网络配图

玄宗觉得既然严挺之为王元琰说情是事实,那么张九龄明显是袒护严挺之。考虑到张九龄、裴耀卿和严挺之常常互相声援,认定他们结成了朋党。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十一月,玄宗罢免了裴耀卿和张九龄的宰相职位。张九龄曾推荐周子谅任监察御史。张九龄罢相后,周子谅弹劾牛仙客不胜任宰相,但理由荒唐。玄宗亲自审问,把他流放。张九龄也因用人不当而受到牵连。于是,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他的政治生命基本结束。

标签: 宰相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时的宰相张九龄是如何被李林甫构陷扳倒?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玄宗

    唐玄宗时担任宰相的人,张九龄以正直著称。然而,有两件事使玄宗对张九龄不能容忍,再加上李林甫的挑拨,玄宗最终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职务,并贬出朝廷。这就是牛仙客事件和严挺之事件。牛仙客担任河西节度使时,政绩显著。玄宗很赏识,想给牛仙客加官为尚书。张九龄不同意,他说:“尚书是古代负责向皇帝提建议的大臣,牛仙

  • 张九龄的《赋得自君之出矣》该如何理解?为何被称为“岭南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张九龄

    张九龄的《赋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译文自从你离开家乡远行,我再不去动破旧织机。想念你犹如天边圆月,一夜一夜减弱了光辉。注释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君之出矣:夫君离家。之,助词,无实际意义。矣,了。

  • 唐代张九龄诗词之一,湘中作这首诗该怎么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代,张九龄

    湘中作【唐代】张九龄译注赏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该诗着重抒写诗人赴湘水途中的感受。首句说:“湘流绕南岳”,展示出一幅气势壮阔的山水图画,同时在写景中暗寓行旅的路线。该句虽不事刻画,但着一“绕”字便可使人

  • 唐诗望月怀远如何赏析,张九龄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诗,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 唐诗感遇十二首·其四如何理解,张九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诗,感遇十二首·其四

    感遇十二首·其四,唐代张九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显然,诗中暗寓的是作者自己的遭际与感受。孤鸿是自喻,而双翠鸟则指在朝中窃据高位的李林甫、牛

  • 唐诗感遇十二首·其一如何理解,张九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诗,感遇十二首·其一

    感遇十二首·其一,唐代张九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开元(713-741)后期,唐玄宗沉溺声色,奸佞专权,朝政日趋黑暗。为了规劝玄宗励精图治,张九龄曾撰《千秋金镜录》

  • 唐诗感遇·江南有丹橘如何理解,张九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诗,感遇·江南有丹橘

    感遇·江南有丹橘,唐代张九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诗开头两句,诗人就以饱满的热情,颂扬橘树经得起严冬考验,绘制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丽图景,形成

  • 韩休为相七个月搞得唐玄宗李隆基面容消瘦 百姓却高兴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玄宗

    李隆基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李隆基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唐玄宗李隆基原本是个“仪范伟丽”之人,身材雄伟,相貌英俊。开元年间,天下安定,国家富足,呈现了盛世局面,玄宗心

  •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原文及翻译,韩休为相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休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原文甲寅,以休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始,嵩以休恬和,谓其易制,故引之。及与共事,休守正不阿,嵩渐恶之。宋璟叹曰:“不意韩休乃能如是!”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尝临镜默然不乐,左右曰:

  • 唐朝宰相韩休是个怎样的人?总爱和皇帝顶撞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休,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休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韩休被提拔为宰相有点戏剧性。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前任宰相死后,唐玄宗命徐国公萧嵩推荐宰相人选,萧嵩将韩休的道德、品行赞扬了一番,于是韩休被提升为宰相。萧嵩原以为韩休是一个“柔易”之人,容易控制,哪知韩休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