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诗望月怀远如何赏析,张九龄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唐诗望月怀远如何赏析,张九龄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595 更新时间:2024/1/24 2:46:14

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直抒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人”,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遥夜”,长夜。“竟夕”,通宵。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承接颔联,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怜”,爱怜。“滋”,沾湿。上句写诗人徘徊于室内。吹灭蜡烛,更加爱怜洒满一地的银色月光。下句写流连于庭院中。夜色已深,更感到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就把彻夜难眠的形象传神的描绘出来。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标签: 唐诗望月怀远

更多文章

  • 唐诗感遇十二首·其四如何理解,张九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诗,感遇十二首·其四

    感遇十二首·其四,唐代张九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显然,诗中暗寓的是作者自己的遭际与感受。孤鸿是自喻,而双翠鸟则指在朝中窃据高位的李林甫、牛

  • 唐诗感遇十二首·其一如何理解,张九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诗,感遇十二首·其一

    感遇十二首·其一,唐代张九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开元(713-741)后期,唐玄宗沉溺声色,奸佞专权,朝政日趋黑暗。为了规劝玄宗励精图治,张九龄曾撰《千秋金镜录》

  • 唐诗感遇·江南有丹橘如何理解,张九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诗,感遇·江南有丹橘

    感遇·江南有丹橘,唐代张九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诗开头两句,诗人就以饱满的热情,颂扬橘树经得起严冬考验,绘制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丽图景,形成

  • 韩休为相七个月搞得唐玄宗李隆基面容消瘦 百姓却高兴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玄宗

    李隆基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李隆基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唐玄宗李隆基原本是个“仪范伟丽”之人,身材雄伟,相貌英俊。开元年间,天下安定,国家富足,呈现了盛世局面,玄宗心

  •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原文及翻译,韩休为相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休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原文甲寅,以休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始,嵩以休恬和,谓其易制,故引之。及与共事,休守正不阿,嵩渐恶之。宋璟叹曰:“不意韩休乃能如是!”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尝临镜默然不乐,左右曰:

  • 唐朝宰相韩休是个怎样的人?总爱和皇帝顶撞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休,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休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韩休被提拔为宰相有点戏剧性。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前任宰相死后,唐玄宗命徐国公萧嵩推荐宰相人选,萧嵩将韩休的道德、品行赞扬了一番,于是韩休被提升为宰相。萧嵩原以为韩休是一个“柔易”之人,容易控制,哪知韩休当

  • 韩休为何只当了十个月的宰相就被罢免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韩休

    韩休被提拔为宰相有点戏剧性。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前任宰相死后,唐玄宗命徐国公萧嵩推荐宰相人选,萧嵩将韩休的道德、品行赞扬了一番,于是韩休被提升为宰相。萧嵩原以为韩休是一个“柔易”之人,容易控制,哪知韩休当上宰相以后,连“恩人”萧嵩也敢顶。在任宰相之前,韩休担任虢州(今河南西部)刺史,因地处洛阳

  • 宇文融的人物事迹,宇文融与盛唐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宇文融

    在中国历史上,盛唐时代(即开元天宝时代)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他不仅是唐代历史的转折时期,也是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以“变革”为“核心命题”的时代,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旧的财政、经济、军事和行政体制已经不能有效地应对,许多社会矛盾不能及时地化解,整个社会潜伏着种种危机。这时

  • 唐朝宰相宇文融人物简介,为什么被贬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宇文融

    宇文融,京兆万年人,明辨有吏干。开元初,拜监察御史,充使搜括户口,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分行天下,颇扰人不便。进御史中丞,出为魏州刺史。请复九河旧道,开稻田以利人,回易陆运。入为鸿胪卿,兼户部侍郎,转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荐宋璟为右丞相,裴耀卿、许景先为侍郎,甚允朝廷之望。未几罢相,坐事贬严州卒宇

  • 开元盛世的能臣,宇文融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宇文融,唐朝

    你们知道宇文融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开元之初,唐玄宗抑制奢靡,崇尚节俭,千方百计省银子。但想要库府充盈仅靠节流不行,关键还在于开源,也就是增加赋税。古代是农业社会,人口的多寡直接决定着政府赋税的多少。隋炀帝为何能开创那么大的雄图伟业呢?因为大业五年,隋朝的人口多达890万户,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