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刘幽求的评价:赞扬与批判同行

唐朝刘幽求的评价:赞扬与批判同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520 更新时间:2024/1/3 18:32:26

刘幽求是唐朝时期的人,曾经考中了进士,在武周时期的时候做过朝廷官员,之后他帮助李隆基发动政变,在唐睿宗登上王位之后成为了徐国公,后来还担任过侍中的职位,并且获得了朝廷赏赐的铁劵。在经历过太平公主谋反的事情之后他被贬为太子少保。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刘幽求简介中有着相关的记载,那么刘幽求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

刘幽求图片(网络图)

刘幽求简介中介绍到他出生在655年的时候,是冀州地区的人,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他通过科举考试而成为了进士,但是在担任官职的时候却遭到了上级的轻视,于是便放弃了职位成为一名县尉。在710年的时候韦皇后想要谋反,刘幽求则趁机发动了政变,在杀死韦皇后之后让李隆基掌握了权力,而他也成为当朝的宰相。但是在711年的时候他就被罢免,开始担任户部尚书的职位,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成为侍中,而唐睿宗十分的欣赏他,不仅赏赐他铁劵以保存性命,而且还宣布他的子孙可以世袭徐国公的位置。

另外刘幽求简介中还介绍到在712年的时候李隆基成为了皇帝,刘幽求本来觉得自己的功劳非常大,一定会成为尚书和中书令,可是没想到他最后却并没有得到这个职位,因此便心怀怨愤。他还曾经为了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而进谏过,不过却因此而被贬,后来还被其他大臣陷害,最终成为杭州刺史,因为官职的事情他一直心情郁闷,在715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刘幽求的评价

刘幽求是一名进士,710年的时候刘幽求成功辅佐后来的皇帝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之后得到了李隆基赐予他的权利,世人对刘幽求的评价也是基于他的这一项成就而来的。根据相关的历史记载人们对于刘幽求的评价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肯定的评价,另一种是批判的评价。而之所以有些人会对他持有批判的评价是因为他能伸却不能屈。

刘幽求辅佐的皇帝李隆基图片(网络图)

虽然现代社会对刘幽求的评价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在里面,但是对他的评价中肯定的还是占大多数,诸多著名人士,如李适等人就曾经评价他是忘身殉国、尽心尽力辅佐君王的典型例子,除了他们还有一位现代的领导人毛泽东同志也对刘幽求有过很中肯的评价,毛泽东在看《刘幽求传》的时候,看到刘幽求因为皇上不赐予自己重位就不好好工作,继而长时间处于散漫的状态时,在书的开篇写下了这样一句批注:“刘幽求能伸不能屈”。

毛泽东之所以会发出这样一句感言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刘幽求在面临困境时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们。毛泽东认为,如果在刘幽求年轻的时候,因为上司的一句不礼貌的话就回家,是因为年轻气盛,可以谅解的话,那么到了年老的时候还能因为官职的贬谪而如此易怒,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刘幽求心胸狭窄,这也是毛泽东对刘幽求的评价。但是总的来看,世人对刘幽求的评价还是以赞扬为主的。

刘幽求的故事

刘幽求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位功臣,出生于655年,他因为帮助李隆基策划镇压行动而被李隆基看重,李隆基就是后来的唐玄宗,刘幽求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和李隆基相关的,因为他的成就是因为李隆基,他的死也和李隆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姚崇告刘幽求的状(网络图)

刘幽求的故事主要分为两个时间段,一部分是在李隆基成为皇上之前,另一部分主要是在李隆基继位之后。有关于刘幽求的故事中比较传奇的是,有一个夜晚从他手中发出了一百条左右的赦令,由此可见刘幽求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

在刘幽求的一生中有两次被贬的经历,这两个故事分别发生在李隆基登基之前和登基之后,在李隆基登基之前,刘幽求就已经中了进士,所以那时候的他已经是地方官员了,但是那时候的他年纪还很小,不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有一次比他高一级的官员因为说了两句他不爱听的话,一气之下他竟然放弃了好不容易考取的官职回到自己的老家,这是在李隆基登基之前他的第一个被贬的故事。

在李隆基登基之后,刘幽求虽然在李隆基登基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李隆基听从了别人不用功臣做大臣的建议,所以就给了刘幽求一个不是很重要的职位,对于这一件事刘幽求一直耿耿于怀,所以后来他工作的积极性就没有以前那么强了,这种情况被人向皇上告发之后,刘幽求又一次被贬黜。

标签: 刘幽求

更多文章

  • 唐朝刘幽求人物生平简介,【刘幽求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幽求传》,唐朝

    刘幽求[唐](公元655年-715年12月6日)字不详,冀州武强人。生于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卒于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十一月甲申(初六)日(12月6日),年六十一岁。圣历中,(公元六九九年左右)举制科中第。临淄王入诛韦后,幽求参预其事,是夜所下制敕百余道,皆出其手。以功授中书舍人。睿宗即位

  • 只因皇帝一个梦,韦见素竟被封为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韦见素

    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进逼长安,唐玄宗逃出长安,行至马嵬坡时,禁军哗变,围攻行宫,杨国忠、杨玉环等人尽皆被杀。当时,与杨国忠一同扈从在玄宗左右的宰相韦见素也被乱兵打伤,幸亏禁军将领陈玄礼出手相救,才幸免于难。关于韦见素为什么能够当上宰相,存在两个版本的传说。一个说法是他

  • 唐朝韦见素人物生平简介,历史评价及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韦见素,唐朝

    韦见素年轻时考中进士,授相王府参军,后历任卫佐、河南府仓曹、大理寺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右司兵部二员外、左司兵部二郎中、谏议大夫,并袭父爵为彭城郡公。天宝五年(746年),韦见素充任江西、山南、黔中、岭南等道黜陟使。他察看各地风俗,弹劾州县官吏,所到之处无不肃然。韦见素回朝后,升任给事中,不久又

  • 解密唐朝牛仙客如何从小吏跻身宰相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牛仙客

    牛仙客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通过牛仙客简介得知,牛仙客生于公元675年,卒于公元742年,是甘肃灵台人。在《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均有记载牛仙客简介。牛仙客出生贫寒,早年间,牛仙客曾在家乡鹑觚县的府衙里担任小吏。当时鹑觚县县令付文静非常其中牛仙客,认为牛仙客是一位可塑之才。网络图等到付文静担

  • 唐朝宰相牛仙客的人生:廉勤为政善于其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宰相牛仙客

    牛仙客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通过牛仙客简介得知,牛仙客生于公元675年,卒于公元742年,是甘肃灵台人。在《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均有记载牛仙客简介。牛仙客出生贫寒,早年间,牛仙客曾在家乡鹑觚县的府衙里担任小吏。当时鹑觚县县令付文静非常其中牛仙客,认为牛仙客是一位可塑之才。等到付文静担任任陇

  • 工作勤奋的牛仙客如何从小吏跻身宰相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牛仙客如何从小吏跻身宰相之位

    牛仙客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通过牛仙客简介得知,牛仙客生于公元675年,卒于公元742年,是甘肃灵台人。在《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均有记载牛仙客简介。牛仙客出生贫寒,早年间,牛仙客曾在家乡鹑觚县的府衙里担任小吏。当时鹑觚县县令付文静非常其中牛仙客,认为牛仙客是一位可塑之才。等到付文静担任任陇

  • 唐代宰相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九龄,唐代宰相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张九龄少有才名,弱冠中进士。13岁时,他的文章就得到了广州刺史王方庆的赞赏。入仕后,张九龄曾提醒当时有名的宰相宋璟,让他举人唯贤。得到了宋璟的肯定。还上书皇帝,让他任官要消除重内

  • 开元盛世最后一相张九龄为何罢相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开元盛世,张九龄

    张九龄之所以被成为张曲江,最主要的一个是,他是韶州曲江人。古代人有个以籍贯来命名人的习惯。比如,宋代的米芾,祖籍山西,迁居襄阳,因此后世人称之为“米襄阳”。比如,明代的王守仁,在会稽上阳明洞宿居了一段日子,因此就自命为王阳明。所以,张九龄被称为张曲江,主要还是后人以他的家乡来命名他了。早在张九龄担任

  • 唐代宰相张九龄生活在哪个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代宰相张九龄,张九龄

    张九龄是唐代开元年间的宰相。主要活动于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三代。在唐玄宗时期,他担任宰相,事业到达了巅峰时期。张九龄,子子寿,生于公元678年,卒于740年。唐代韶州曲江人,世称其为“张曲江”。是西汉时期留侯张良的后人。他在任宰相期间,尽忠职守,选贤任用,不趋炎附势,是开元盛世最后的一名贤相。据说

  • 唐朝宰相张九龄被罢相竟然是因为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宰相张九龄,张九龄被罢相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张九龄少有才名,弱冠中进士。13岁时,他的文章就得到了广州刺史王方庆的赞赏。入仕后,张九龄曾提醒当时有名的宰相宋璟,让他举人唯贤。得到了宋璟的肯定。还上书皇帝,让他任官要消除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