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新唐书·崔涣传》原文及翻译,崔涣博综经术

《新唐书·崔涣传》原文及翻译,崔涣博综经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679 更新时间:2024/4/27 11:37:50

新唐书

原文:

崔涣博综经术,长论议。十岁居父丧,毁辟加人,陆元方异之。起家亳州司功参军,累迁司门员外郎。杨国忠恶不附己,出为巴西太守。玄宗西狩,迎竭于道.帝见占奏,以为明治体,恨得之晚,房琯亦荐之,即日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载辅政,与中官董秀槃结固宠,涣疾之,因进见,慨然论载奸。代宗曰:“载虽朴重慎,然协和中外无间然,能臣也.”对曰:何之为贵者,由礼节也,不节之以礼,焉得和?今干戈甫定,品物思乂。载为宰相,宜明制度,易海内耳目。而怙权树党,毁法为通,鬻恩为恕,附下苟容,乃幽国卑主术,臣所未喻。”帝默然,会涣兼税地青苗钱物使,以钱给百官,而吏用下直为使料,上直为百司料。载讽皇城副留守张清擿其非,诏尚书左承蒋涣按实,且载所恶,由是贬道州刺史。卒,赠太子太傅。

涣子纵。纵由协律郎三迁监察御史。会招择令长,授蓝田令,德化大行,县人立碑碌德。涣之贬,纵弃金部员外郎就养。后为汴西水陆运等使.王师围田悦,乏食,诏纵饷四节度粮,军无乏。德宗出奉天方镇兵未至纵劝李怀光奔命悉军财称所须怀光兵疲久战次河中迁延不进。纵以金帛先度,曰:“济者即赐。”众趋利争西,遂及奉天。迁京兆尹。上言:“怀光反覆不情,宜备之。”及帝徒梁州,追扈不及,左右短纵素善怀光,殆不来。帝曰:“知纵者,肤也,非尔辈所及.”后数日至,授御史大夫。处大体,不急细事.卒年六十二,谧曰忠。

初,涣为元载所抑,纵讫载世,不求闻达。涣有嬖妾,纵以母事之。妾刚酷,虽纵显官而数答诟,然率妻子候颜色,承养不懈,时以为难。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四十五》,有删节)

译文:

崔涣通晓经学,擅长论议。崔涣十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在守丧期间,崔涣的悲痛超过了一般人,陆元方因此认为崔涣不同寻常。崔涣进入仕途的第一个职务是亳州司功参军,之后不断升迁直至担任司门员外郎。杨国忠厌恶崔涣不依附自己,就将他调出京去担任巴西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四川,崔涣去迎接并谒见玄宗。玄宗接见了崔涣,并当场跟他讨论问题,(玄宗听了崔涣的回答)认为崔涣精通治国的道理,为现在才得到崔涣这样的人而感到遗憾,房琯也大力推荐崔涣,就在当天,玄宗任命崔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载执政期间,与宦官董秀槃勾结,想要长期得到皇帝信任。(崔涣)很痛恨元载这种做法,于是去求见皇帝,义正词严地揭发元载的奸心。代宗皇帝说:“元载虽然算不上持重谨慎的人,但能够让朝廷内外和谐融洽没有隔阂,也算是能臣。”崔涣说:“‘和’之所以被人们看重,那是因为有‘礼’的节制(约束),不用‘礼’去节制(约束),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和’呢?现在动乱刚刚平息,各个阶层的人都希望能天下太平。元载作为宰相,应该申明国家制度,让天下人改变对朝廷的看法、对朝廷充满信心。可是元载却凭借权势培植私党,把破坏国法当成变通,把乱施恩惠当成宽容,迁就下属,通过屈从附和来获得世人的接纳,这是让国家政治昏暗、让皇上威权不振的做法啊,我不明白为什么皇上还认为他是能臣!”代宗听了崔涣的话没有再说什么。刚好这时候崔涣兼任税地青苗钱物使,按照朝廷当时制度,青苗税被用作百官的料钱,崔涣的手下将不值钱的东西作为使者的食料,值钱的为百官的食料。元载暗示皇城副留守张清揭发崔涣的过错,皇帝下令尚书左丞蒋涣调查清楚是否确有其事。蒋涣调查结果显示,张清揭发的情况属实,加上元载又恨厌恶崔涣,崔涣因此被贬为道州刺史。后来崔涣去世,朝廷赠与了他太子太傅的荣誉职衔。

崔涣的儿子叫崔纵。崔纵从协律郎的职位连续升迁至监察御史,刚好碰上皇帝下诏挑选县级行政长官,崔纵就被朝廷授予蓝田县令的职位,在担任蓝田县令期间,崔纵大力推行德政去教化百姓,蓝田县的人民因此为崔纵立碑以歌颂他的功德。崔涣被贬为道州刺史后,崔纵辞去了金部员外郎的官职去奉养父亲,之后崔纵陆续担任了汴西水陆运使等职务。(田悦造反)朝廷军队围困叛军时粮草短缺,朝廷下诏让崔纵为奉命平叛的四个节度使的军队提供粮草,(崔纵事情办得很漂亮)此后军粮充足。德宗避乱到奉天,各方镇的勤王之师还没到达,崔纵力劝李怀光不顾一切去保护德宗,表示将所有为军队准备的财物拿出来满足李怀光的需求,李怀光的军队久战之后疲劳不堪,渡黄河时滞留河中,徘徊不进。崔纵带着金帛财物率先过河,然后下令说:“渡过河的士兵马上给予赏赐。”士兵们为得到赏赐争先恐后的渡河西进,于是顺利赶到奉天与德宗汇合。崔纵之后升迁为京兆尹,并给皇帝进言说:“李怀光立场不坚定,做事不近人情,应该防备他。”后来皇帝转移到梁州,崔纵没有来得及追随皇帝,皇帝左右的人就说崔纵的坏话,说崔纵向来与李怀光交好,恐怕不会再跟来。皇帝却说:“了解崔纵的人是我啊,我对崔纵的了解不是你们这些人赶得上的。”后来过了几天,崔纵果然赶了过来,皇帝授予他御史大夫的职务。崔纵处理政事从大局出发,不重视细枝末节。崔纵死年六十二。谥号为“忠”。

当初,崔涣被元载排挤(压制),崔纵在元载执政期间,不追求名誉和地位。崔涣在世时有个爱妾,崔纵把她当母亲侍奉。崔涣的这个爱妾个性暴躁乖戾,虽然崔纵是朝廷高官,她仍然多次打骂崔纵,但是崔纵带领妻子儿女看她脸色行事,奉养从不懈怠,当时的人认为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标签: 崔涣

更多文章

  • 关于唐朝宰相崔圆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崔圆

    崔圆简介崔圆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关于崔圆的简介《史记》与《资治通鉴》等书籍中都有提及。通过了解崔圆的简介得知,崔圆生于公元705年,卒于公元768年,享年63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崔圆是山东武城人,为北魏时期左仆射崔亮的第八世孙子。崔圆家境贫寒,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崔圆为远大志向奋斗的动力。崔圆一有空

  • 德才兼备曾挽救李唐危机的唐朝宰相崔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崔圆

    崔圆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关于崔圆的简介《史记》与《资治通鉴》等书籍中都有提及。通过了解崔圆的简介得知,崔圆生于公元705年,卒于公元768年,享年63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崔圆是山东武城人,为北魏时期左仆射崔亮的第八世孙子。崔圆家境贫寒,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崔圆为远大志向奋斗的动力。网络图一有空闲时间

  • 唐玄宗年间宰相崔圆:德才兼备曾挽救李唐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崔圆

    崔圆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关于崔圆的简介《史记》与《资治通鉴》等书籍中都有提及。通过了解崔圆的简介得知,崔圆生于公元705年,卒于公元768年,享年63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崔圆是山东武城人,为北魏时期左仆射崔亮的第八世孙子。崔圆家境贫寒,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崔圆为远大志向奋斗的动力。一有空闲时间,崔圆

  • 颇具人格魅力的唐朝宰相崔圆:乱世识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宰相崔圆

    崔圆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关于崔圆的简介《史记》与《资治通鉴》等书籍中都有提及。通过了解崔圆的简介得知,崔圆生于公元705年,卒于公元768年,享年63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崔圆是山东武城人,为北魏时期左仆射崔亮的第八世孙子。崔圆家境贫寒,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崔圆为远大志向奋斗的动力。一有空闲时间,崔圆

  • 唐朝宰相崔圆的故事:国家危难时识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宰相崔圆的故事

    崔圆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关于崔圆的简介《史记》与《资治通鉴》等书籍中都有提及。通过了解崔圆的简介得知,崔圆生于公元705年,卒于公元768年,享年63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崔圆是山东武城人,为北魏时期左仆射崔亮的第八世孙子。崔圆家境贫寒,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崔圆为远大志向奋斗的动力。一有空闲时间,崔圆

  • 崔圆人物生平简介,一生有哪些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崔圆

    崔圆自幼孤贫,但却志向宏伟,爱读兵书。开元年间,唐玄宗下诏访求遗才。崔圆参加钤谋射策科考试,得中甲科,被授为执戟。他自负文才,却被授为武职,因此有不得志之感。天宝四年(745年),萧炅担任京兆尹。崔圆得到萧炅的引荐,被任命为会昌县丞,后累迁至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一年(752年),宰相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

  • 唐朝刘幽求的评价:赞扬与批判同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幽求

    刘幽求是唐朝时期的人,曾经考中了进士,在武周时期的时候做过朝廷官员,之后他帮助李隆基发动政变,在唐睿宗登上王位之后成为了徐国公,后来还担任过侍中的职位,并且获得了朝廷赏赐的铁劵。在经历过太平公主谋反的事情之后他被贬为太子少保。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刘幽求简介中有着相关的记载,那么刘幽求简介中是如何介绍

  • 唐朝刘幽求人物生平简介,【刘幽求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幽求传》,唐朝

    刘幽求[唐](公元655年-715年12月6日)字不详,冀州武强人。生于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卒于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十一月甲申(初六)日(12月6日),年六十一岁。圣历中,(公元六九九年左右)举制科中第。临淄王入诛韦后,幽求参预其事,是夜所下制敕百余道,皆出其手。以功授中书舍人。睿宗即位

  • 只因皇帝一个梦,韦见素竟被封为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韦见素

    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进逼长安,唐玄宗逃出长安,行至马嵬坡时,禁军哗变,围攻行宫,杨国忠、杨玉环等人尽皆被杀。当时,与杨国忠一同扈从在玄宗左右的宰相韦见素也被乱兵打伤,幸亏禁军将领陈玄礼出手相救,才幸免于难。关于韦见素为什么能够当上宰相,存在两个版本的传说。一个说法是他

  • 唐朝韦见素人物生平简介,历史评价及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韦见素,唐朝

    韦见素年轻时考中进士,授相王府参军,后历任卫佐、河南府仓曹、大理寺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右司兵部二员外、左司兵部二郎中、谏议大夫,并袭父爵为彭城郡公。天宝五年(746年),韦见素充任江西、山南、黔中、岭南等道黜陟使。他察看各地风俗,弹劾州县官吏,所到之处无不肃然。韦见素回朝后,升任给事中,不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