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郯国公张公谨逝世

郯国公张公谨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17 更新时间:2024/1/7 17:18:27

【历史上的今天】632年5月2日郯国公张公谨逝世

张公谨(594年-632年5月2日),字弘慎,魏州繁水人,唐朝初期政治人物和军事将领,曾在唐与东突厥的战争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在玄武门之变中辅佐了日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

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六月(626年7月),太子李建成逼迫当时是秦王的李世民政变,以拥立自己成为皇帝。李世民幕僚长孙无忌、尉迟恭等劝告李世民先发制人,进行政变自己当皇帝。李世民很犹豫,征求秦王府幕僚们的意见,大家都支持政变。李世民又命人进行占卜以卜吉凶,当时恰好秦王府的幕僚张公谨从外面进来,便将占卜的龟壳夺过来扔在地上,说:“占卜是为了决定疑难之事的,现在事情并无疑难,还占卜什么呢!如果占卜的结果是不吉利的,难道就能够停止行动了吗?”于是才坚定了李世民政变的决心。

玄武门之变过程中,太子李建成被杀后,其部下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得知建成身死,叹息道:“难道能够在太子生前蒙受恩惠而太子一死便逃避祸难吗!”于是,他与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兵马两千人,急驰赶到玄武门,准备为太子和齐王报仇。张公谨臂力过人,他独自关闭了大门,挡住冯立等人,冯立等人无法进入,保护了李世民。

反击东突厥

贞观三年(629年),在经历了东突厥不断的袭扰和渭水之盟的耻辱之后,当时任代州都督的张公谨审视华突双方的势力和形势,正确的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言请求开始对东突厥的反击,并列举了六个原因:“第一、东突厥可汗颉利的统治残暴,杀忠臣良将,而听信奸臣小人的言语;第二、薛延陀等突厥部落反叛颉利;第三、颉利得罪了突利、拓设、欲谷设等突厥领袖,使其内部不团结,这些领袖不可能甘心居颉利之下;第四、塞北突厥驻地今年天气恶劣,霜冻时间比往年早,使粮食减产,部队粮食供应必然短缺;第五、颉利疏远自己同族各部落,而亲近外族诸侯将领,但这些将领心存犹豫,并不真心归顺,如果唐朝大军到来,他们必定倒戈使突厥内乱;第六、目前华人已经逐渐在北方定居,而且数量众多,如果唐朝派遣军队,这些华人一定支持响应。”唐太宗于是派遣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前往讨伐东突厥,参见唐与突厥的战争。

之后李靖袭击了定襄城,李世勣在白道截击东突厥成功,颉利可汗与唐朝交好,唐朝则派遣唐俭为使者前往东突厥安抚。这时李靖建议出兵偷袭东突厥,张公谨则表示反对:“皇帝的诏书已经同意突厥投降,而且使者唐俭等还在突厥处,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发兵攻击呢?”参见阴山之战。

平定东突厥颉利可汗,以功封邹国公。官至襄州都督,年三十九卒(《新唐书》云年四十九卒)。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谥曰襄。贞观十三年(639),追思旧功,改封郯国公。十七年(643),图形于凌烟阁。唐高宗永徽中,又追赠荆州都督。长子张大象嗣封郯国公,官至户部侍郎。次子张大素,龙朔中历位东台舍人,兼修国史,卒于怀州长史,撰写《后魏书》一百卷、《隋书》三十卷。张大素之孙为唐朝著名学者僧一行。三子张大安,上元年间,历任太子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时章怀太子李贤在春宫,令张大安与太子洗马刘讷言等注范晔《后汉书》。李贤被废,左授普州刺史。光宅年间,卒于横州司马。张大安子张涚,唐玄宗开元年间为国子祭酒。

凌烟阁24功臣依次是:1,赵国公——长孙无忌;2,河间郡王——李孝恭;3,莱国公——杜如晦;4,郑国公——魏徵;5,梁国公——房玄龄;6,申国公——高士廉7,鄂国公——尉迟敬德;8,卫国公——李靖;9,宋国公——萧瑀;10,褒国公——段志玄;11,夔国公——刘弘基;12,蒋国公——屈突通;13,勋国公——殷峤;14,谯国公——柴绍;15,邳国公——长孙顺德;16,郧国公——张亮;17,潞国公——侯君集;18,郯国公——张公谨;19,卢国公——程知节(程咬金);20,永兴公——虞世南;21,渝国公——刘政会;22,莒国公——唐俭;23,英国公——李绩(徐懋功);24,胡国公——秦叔宝

标签: 唐朝张公瑾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的大功臣,张公谨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公谨,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公谨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都知道唐朝凌烟阁功臣中无一不是为大唐天下或者李世民登基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但是我们仔细看一下名单会发现,在程咬金、李勣、秦琼、唐俭等功臣宿将之前有一位名气似乎不是很大的功臣,他就是张公谨。一说起张公谨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

  • 柴绍是怎么被封谯国公的?唐王朝著名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柴绍,隋朝

    还不知道唐王朝著名的武将柴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柴绍出生在隋朝时期,是晋州临汾人。柴绍从小就对侠士非常的向往,所以柴绍长大后经常做一些事情。让大家都记住了晋州临汾有一位大侠士柴绍,所以,柴绍得到了唐国公李渊的赏识。唐国公李渊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柴绍,希

  • 柴绍是什么人?他是怎么当上驸马爷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柴绍,唐朝

    每当一提起柴绍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话说,如果我们提起隋唐驸马柴绍,相信知道的人也许没有几个。但是,他在隋唐时期却是十分了得。不仅仅是大唐王朝的开国元勋,还是大唐王朝的当朝驸马——平阳公主的老公。那么,隋唐驸马柴绍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会被平阳公主所看中呢?下

  • 柴绍是什么身份?曾是隋朝太子的护卫,后成为唐朝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柴绍,唐朝

    大家好,说起柴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能够位列凌烟阁的,莫不是有开国定土之功,而位列这凌烟阁功臣第十四名的,正是柴绍。除了凌烟阁功臣以外,柴绍还有一个显赫的身份,他是李渊的驸马,平阳昭公主的丈夫。至于为何柴绍能够位列凌烟阁,可

  • 揭秘武则天毒杀儿子章怀太子李贤不可告人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

    作为替身的李贤,原来是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之子。韩国夫人早年守寡,因武则天而入宫,得幸于高宗。如果武则天的早产孩子死了,正巧这前后韩国夫人也临盆生子,那么悄悄地抱来私生子顶替,也是可能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字明允,武则天所生,唐高宗的第六个儿子。武则天亲生了四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

  • 大唐女皇武则天为什么要杀死亲生太子李贤?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唐女皇武则天

    古代封建王朝严禁女子参政,众所周知,武则天能称帝离不开她的阴狠毒辣,可以说忘掉了她自己,宁愿牺牲亲情来成就霸业,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在走上帝王的血腥之路上,杀姊屠兄,害女杀女婿,残杀李氏室宗。在坐上皇帝的宝座之后,首杀长子李弘,原因不单单是在纳妃的事情上违背母亲的意愿,在政治上的一些作为,显然也

  • 太子李贤把他逼死的真的是他的亲身母亲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太子李贤

    永徽五年十二月的一天,身怀六甲的武则天在与唐高宗李治祭拜昭陵的途中腹痛不已,高宗惶恐不已,当季命太医产婆接生,不多时,武则天诞下第二子,是为李贤。李贤壁画永徽六年,尚在襁褓之中的李贤即被高宗封为潞王,后太子李忠被废,其皇兄李弘被立为太子,李贤迁任歧州刺史,同年加封雍州牧与幽州都督,龙朔元年改封为沛王

  • 太子李贤:集万千荣誉与不幸于一身的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太子李贤

    永徽五年十二月的一天,身怀六甲的武则天在与唐高宗李治祭拜昭陵的途中腹痛不已,高宗惶恐不已,当季命太医产婆接生,不多时,武则天诞下第二子,是为李贤。永徽六年,尚在襁褓之中的李贤即被高宗封为潞王,后太子李忠被废,其皇兄李弘被立为太子,李贤迁任歧州刺史,同年加封雍州牧与幽州都督,龙朔元年改封为沛王。李贤从

  • 众说纷纭武则天第二子李贤是被母亲赐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贤

    关于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李贤是怎么死的,至今学术界都有很多猜测,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是被人迫害,有人说是被武后赐死……众说纷纭。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为唐高宗在位时期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在其太子位期间才能显著,多次受高宗赞赏,得到大臣们的称赞,自身才华横溢,才思敏捷,品相端正俊秀,行为举止庄重,更有

  • 揭秘女皇武则天废杀儿子李贤的根本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

    李贤,字明允,史称章怀太子,唐高宗李治的第六个儿子,高宗与武则天所生。据史料记载,李贤被母亲武则天废杀;同时,他那首脍炙人口的《黄台瓜辞》似乎更是母子相残的写照: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少,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网络配图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要杀害亲生儿子呢?对此正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