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许敬宗名列唐朝奸臣传榜首,唐高宗为他对他如此偏袒?

许敬宗名列唐朝奸臣传榜首,唐高宗为他对他如此偏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630 更新时间:2024/2/12 3:12:28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许敬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唐朝宰相许敬宗于81岁高龄辞世后,朝臣根据他平生所为上奏:“按谥法:‘名与实爽曰缪(谬)’,请谥为‘缪’!”

许敬宗之孙恼羞成怒,攻击朝臣因“与许氏先有嫌隙”而公报私仇。唐高宗与武则天对此谥号也表现出明显不满,以许敬宗之孙强烈反对为由,“诏令尚书省五品以上重议”,给予许敬宗一个盖棺论定的恰当谥号。

许敬宗在新旧唐史中均名列奸臣传榜首,唐高宗夫妻为何对他如此偏袒?他究竟有何本事?他到底是一无是处的奸佞,还是毁誉参半的名士?

(一)真才实学

许敬宗是隋朝吏部尚书许善心之子,“幼善属文”,才华出众。成年后初侍李密,“太宗闻其名,召署文学馆学士。”许敬宗由此成为李世民的十八智囊之一,又凭修成《武德》、《贞观实录》功劳大受赏赐。他颇以文才自负,常对亲信吹嘘:“当官不能凭著作立身安命,岂能自立门户!”

唐太宗“大破辽贼于驻跸山”后,许敬宗奉命起草诏书。他肃立在唐太宗马前,真实再现出立马可待的一幕:文不加点,一篇“词彩甚丽”的草诏一挥而就。“帝爱其藻警,由是专掌诰令。”

许敬宗文采出众,还颇有胆气:原太子李承乾被废后,属官张玄素等人“皆除名为民,不复用。”许敬宗上表辩称这些人均为“直言被嫌忌”的名士,希望朝廷对他们甄别使用。唐太宗从善如流,将大部分人甄别后重新提拔重用。

唐高宗即位后,许敬宗仍凭深厚的文学功底倍受宠信。

唐高宗游览古长安城时,问侍从“自秦汉以来,多少朝代曾在此定都?”许敬宗信口拈来,又轻松应答出唐高宗“昆明池是汉武帝何年中开凿”的问题。

在陪侍唐高宗前往泰山封禅途中,因为窦德玄无法回答唐高宗“此地为何叫帝丘”问题,许敬宗主动解围,将帝丘的来龙去脉说得头头是道,还旁征博引回答出唐高宗“为何《尚书》中将济水与漯河并列,而现在济水与漯河不相属”的专业性极强的问题,深受唐高宗赞叹。许敬宗出足风头,到处得意洋洋自夸:“身为大臣,岂能没有才学!刚才窦德玄回答不出问题,我深以为耻!”

许敬宗确实有足够的资本如此自诩。他一生著作等身,死后留下文史类作品“文集八十卷”,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史财富。

(二)曲意逢迎

许敬宗步步高升的秘诀,在于曲意逢迎。

史载:唐太宗曾当面问他:“‘朕观群臣之中,唯卿最贤。’可为何还有些人非议您?”许敬宗花言巧语答道:“春雨贵如油,百姓爱其滋润大地,行人却厌其泥泞难行;秋月如镜佳人爱,盗贼却恨其光照四方不便盗窃。上天尚有不足,何况人间!臣又不是美酒羊羔能使众口调和。‘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唐太宗被忽悠得连连称是,表扬他:“您说得太好了!朕要把它记录下来警示后人!“

许敬宗升任礼部尚书期间,唐高宗为收回权力,“将废皇后王氏而立武昭仪”,但“又畏大臣不从”,于是用尽各种手段,以王皇后无子为由暗示舅舅长孙无忌支持自己,但“无忌终不许。”许敬宗一直“特赞成其计”,见皇上等人连连碰壁,赤膊上阵“亦数劝无忌”,被长孙无忌痛斥一番。

许敬宗“私揣帝私”,深知唐高宗废王立武之心已定,于是公开跳出来力挺唐高宗:“陛下,庄稼汉年成好多收个三五斛,尚且想换掉黄脸婆。您富有四海,立个皇后有何不可!”这番不伦不类的言辞虽然粗鄙,却成为焦头烂额的唐高宗的救命稻草,“帝意遂定”,废王立武。许敬宗由此立下首功,索性痛打落水狗,“请削后家官爵”,将王皇后一家废为庶人,以免后顾之忧。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因长孙无忌等人始终反对自己上位,心怀怨恨,暗示许敬宗与李义府为其消除心腹之患。许敬宗心领神会,指使心腹诬告长孙无忌等人磨刀霍霍企图谋反,请唐高宗将他们一网打尽。唐高宗装模作样抹着泪演戏:“我实在不忍心处罚我的亲舅舅,否则后代史官一定记录我不能和睦亲族!”许敬宗引经据典证明道:“汉文帝杀死其亲舅薄昭,史官不认是过失;长孙无忌比薄昭可恶万分,他‘忘先朝之大德,舍陛下之至亲,听受邪谋,遂怀悖逆,意在涂炭生灵。’”并恶毒地提出“合诛五族”建议。

在武则天耳边风的狂吹和许敬宗斩草除根的奏下,唐高宗最终根本不审问舅舅为何谋反,而“惟听敬宗诬构之说”,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反对他废王立武的正直朝臣剥夺官职,流放黔州,使他们最终“并流死于岭外。”

(三)为所欲为

许敬宗自恃才高,目空一切。文德皇后驾崩后,在庄重的丧礼上,群臣身穿丧服整齐跪拜,空气中弥漫着哀伤悲痛的气息。突然,一声怪笑打破丧礼的肃穆,引得群臣纷纷侧目。原来,许敬宗在跪拜时,瞥见身边的“欧阳询貌丑异”,竟不顾礼仪“见而大笑。”这声怪笑使他遭到御史弹劾,“贬洪州司马。”

好在他毕竟有真才实学,不久便咸鱼翻身重回京城。依附武则天后,他更加有恃无恐,开始了贪财好色的丑恶表演。他主持参与朝廷修撰《五代史》及《晋书》等史籍,已是“前后赏赉,不可胜纪。”却依然贪得无厌,四处伸手捞钱。

为“多纳金宝”,他把最小的女儿远嫁“蛮酋冯盎之子”,由此再次遭御史弹劾,贬为郑州刺史。因此,“嫁少女于夷落”,成为倒许派的证据之一。

许敬宗“好色无度”,荒淫奢侈,曾建造连楼数十余间,“使诸妓走马其上,纵酒奏乐自娱。”他一直垂涎妻子的婢女虞氏的美色,妻子死后,他迫不及待将虞氏立为继室。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其子许昂对虞氏一直垂涎三尺。虞氏与许昂年龄相仿,情投意合,早已勾搭成奸。奸情败露后,虞氏为自保,反咬一口将责任全部推给许昂。许敬宗被儿子带了绿帽,气急败坏将虞氏休出家门后,再表奏朝廷,以不孝之罪把许昂流放岭南。因此,倒许派攻击他“弃长子于荒徼(荒远边域)。”

(四)肆意篡史

许敬宗在与“有良史之才”的状元出身的敬播共同修撰《高祖》、《太宗实录》期间,因敬播秉正执笔,内容“颇多详实”,他也不敢轻易妄为。敬播“坐事出为越州长史”后,许敬宗独掌国史,便利用权力“窜改不平,专出己私。”以自己的爱憎来肆意删改历史,将国史当小姑娘般肆意打扮,记录史事或曲意迎合,或曲直不正。

他的父亲许善心是隋朝礼部尚书,在江都兵变中被宇文化及杀害。目睹杀人现场的封德彝告诉别人:“虞世基被诛杀时,其弟伏地而行请求替兄受死。许善心被处死后,许敬宗被吓得跪地求饶才保住小命!”许敬宗怀恨在心,“及为封德彝立传,盛加其罪恶。”

他贪图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的财宝,将女儿嫁给他,并在国史中不顾女婿“本皇家隶人”出身事实,曲意拔高女婿为门阀出身,且为无中生有“妄加功绩,并升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同卷。”

许敬宗“为子娶尉迟宝琳孙女为妻,多得赂遗。”再为尉迟宝琳父亲尉迟恭立传时,将尉迟恭的过错一笔勾销,使之成为金光闪闪的全人。他甚至胆大包天到把唐太宗赠长孙无忌的《威凤赋》移花接木为赠与尉迟恭。

白州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庞孝泰,本是平庸之辈,率兵随征高丽。高丽知其懦弱,突袭击败庞孝泰。庞孝泰自觉脸上无光,送给许敬宗许多珍宝,请他笔下超生。许敬宗笑纳囊中,立传时“称孝泰频破贼徒,斩获数万。”庞孝泰由此成为与苏定方齐名的名将。

后晋刘昫在修撰《旧唐书》时评论许敬宗:“及敬宗掌知国史,竟以已所爱憎曲事窜改,论者非之。”许敬宗死后不久,他肆意歪曲历史的丑恶行径终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众人唾弃。唐高宗很是恼火,“以许敬宗等所记录多不实”原因,“诏刘仁轨等人改修国史”,力争把许敬宗歪曲的历史重新恢复原貌。此后,唐朝还多次修编国史,将许敬宗造成的恶劣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许敬宗虽才高八斗,但贪财好色、投机政治、妄自篡史,可谓劣迹斑斑,追谥“缪”恰如其分。但是,朝臣显然没有考虑到皇帝夫妻的感受。此时,唐高宗带病理政,武则天“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许敬宗对武则天有拥立之功,且为武则天鞍前马后消灭政敌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唐高宗才以许敬宗之孙坚决反对为由,“诏令尚书省五品以上重议。”

礼部尚书袁思敬对皇上夫妻的心思揣摩得很透彻,边向同僚们使眼色边建言:“按谥法:‘既过能改曰恭,请谥曰‘恭’”此谥号既明确定性许敬宗有过,但还不至于一条道走到黑,算是个可以向各方面交代的折中谥号。皇帝夫妻很满意,“诏从其议。”

人无完人,许敬宗固然劣迹斑斑,但充其量也就是皇帝夫妻消灭异己的打手和马前卒,在历史上依然有其一席之地。因此,名列奸臣传第一名的许敬宗,可算是个毁誉参半的名士。

标签: 许敬宗唐朝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没有许敬宗武则天就不可能上位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许敬宗,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许敬宗,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奸臣很多,从古至今有赵高、梁冀,这些都算是奸臣,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不算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奸臣。正史真正有奸臣传的要从唐朝开始,纵览中华二十四史,宋人撰修的《新唐书》首创《奸臣传》一章,以史料警示后人何为

  • 许敬宗是“第一奸臣”,他真的是被冤枉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许敬宗,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许敬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一、贤臣和佞臣西汉时期,“史圣”司马迁用毕生心血编撰一部《史记》,在《史记》中,司马迁特地写了一篇《循吏列传》,所谓“循吏”,用今天的话就是忠臣、贤臣。如春秋时期的著名大臣孙叔敖就位列《循吏列传》第一位。此后,不管是《汉书》还是《后

  • 大唐女将樊梨花这个传奇女性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大唐女将樊梨花

    薛丁山是一个出自小说演绎中的著名人物,尽管这个人物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可是却是根据薛仁贵的第一个孩子薛讷延伸和改编而来。薛丁山后来和樊梨花结为了夫妻,薛丁山与樊梨花并肩作战,创下了许多战功,而关于他们二人的故事也流传下来。其实在薛丁山与樊梨花身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据说在唐朝时期薛仁贵曾经带领着将士

  • 大唐巾帼英雄樊梨花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樊梨花

    樊梨花是大唐时期的人物,也是古代十分著名的巾帼英雄中的一员。在西北边乱的时候和薛丁山一起进行了平定的战争,因此而让人们十分敬佩和感叹,她的行为在后世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如今樊梨花的故事已经被改编成许多的艺术形式和文艺作品,她以一个典型的形象活跃在各种荧屏之上。关于这个人物的故事和相关信息在樊梨花简

  • 杨门女将樊梨花为何被薛丁山休了三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杨门女将

    杨门女将樊梨花是中国古代十分有名的女英雄,她和薛丁山一起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这些故事一直广为流传。这些英雄事迹也被很多的电视、电影多次演绎,樊梨花已经成为了国古代巾帼英雄的一个典型形象。这样一位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子,曾经三次的被丈夫休掉,这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杨门女将樊梨花第一次被

  • 薛丁山与樊梨花的关系 薛丁山为何三娶樊梨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薛丁山

    薛丁山是小说演义人物,历史上原型就是薛仁贵的儿子薛讷,薛丁山辅佐唐高宗、平定边乱,战功赫赫。薛丁山与樊梨花的关系如何?薛丁山为何三请樊梨花?薛丁山与樊梨花的关系薛丁山和樊梨花是一对夫妻。薛丁山一共有三个妻子,其中有一个就是樊梨花。网络配图樊梨花是唐朝的女英雄,用“巾帼不让须眉”来形容她再恰当不过了

  • 薛丁山的妻子大唐女将樊梨花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大唐女将樊梨花是怎么死的

    薛丁山是一个出自小说演绎中的著名人物,尽管这个人物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可是却是根据薛仁贵的第一个孩子薛讷延伸和改编而来。薛丁山后来和樊梨花结为了夫妻,薛丁山与樊梨花并肩作战,创下了许多战功,而关于他们二人的故事也流传下来其实在薛丁山与樊梨花身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据说在唐朝时期薛仁贵曾经带领着将士征

  • 揭秘传奇女子樊梨花金戈铁马征战四方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传奇女子樊梨花

    樊梨花是大唐时期的人物,也是古代十分著名的巾帼英雄中的一员。在西北边乱的时候和薛丁山一起进行了平定的战争,因此而让人们十分敬佩和感叹,她的行为在后世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如今樊梨花的故事已经被改编成许多的艺术形式和文艺作品,她以一个典型的形象活跃在各种荧屏之上。关于这个人物的故事和相关信息在樊梨花简

  • 樊梨花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樊梨花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樊梨花

    樊梨花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樊梨花最后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其实樊梨花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人,而且也的确是一位女将,唐朝贞观年间的人物,后世对于樊梨花的演绎不完全准确,但是基本设定还是一样的。历史上的樊梨花甚至还被封侯,封为威宁侯,这可真的是让很多人羡慕的了。那么,樊梨花最

  • 薛丁山和樊梨花的爱情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会出现三次休妻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薛丁山,樊梨花

    还不知道:薛丁山和樊梨花的爱情故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薛丁山在隋唐小说里经常出现的著名人物,尽管这个人不是真实的存在,作者还是根据由薛仁贵的第一个孩子薛讷延伸和改编而来的,后来薛丁山和樊梨花经过一些坎坷慢慢磨合成为夫妻,最后薛丁山和樊梨花并肩作战,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