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独守打散关的抗金名将——吴玠

独守打散关的抗金名将——吴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90 更新时间:2023/12/19 7:52:37

吴玠 (1093—1139)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移居水洛(今甘肃庄浪)。 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

抗金名将——吴玠,字晋卿,和岳飞是同时代人,生于1093年,卒于1139年。宋时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宁静)人,后迁居水洛(今甘肃庄浪)。吴玠少时沉毅,知兵且善于骑射。

北宋末年入伍从军,隶属于泾原军(方镇名,治所在今甘肃省平凉)。靖康初年,西夏犯边,吴玠率百余人追击,斩获颇多,因其武勇晋升为第二副将,在军中初露锋芒。1128年(建炎二年)时,金兵进犯陕西,直趋泾原。吴玠受陕西制置使曲端之命,率军迎击,至青溪岭,一鼓击退金兵,后又奉命东进,收复华州(今陕西省华县)。在1129年,吴玠升迁为忠州刺史。不久,宣抚处置使张浚督巡川陕,闻吴玠兄弟颇具才勇,十分器重,遂任命为统制。

1130年秋天,金兵大举进攻南宋,江淮形势异常紧张,张浚为牵制金军,以减轻东南的压力,遂集合刘锡、孙、刘锜、赵哲、吴玠等五路大军于陕西富平,令刘锡为统帅,欲与入陕金军决战。吴玠入谏说:“兵以利动,此间一带平原,敌人多为骑兵,容易为其所乘,恐有害无利,应先据高阜,凭险为营,方保万全。”而诸将多视为迂论,皆说:‘我众彼寡,又有苇泽相阻,纵有敌骑前来,也无从驰骋,何必转陟高阜呢!”刘锡因众议不同,尚在迟缓之时,金兵猝然大至,皆担柴兜土,填投泽中,霎时间泥淖俱满,与平地相似。于是,金骑纵辔而过,进逼宋军各营。兀术也率众赶到,与金将娄恃分左右翼,列阵挑战。吴玠、刘锜在左翼与兀术军大战,吴、刘身先士卒,奋勇驰杀,金军渐渐后退。但由于右翼的赵哲临阵溃逃,使金军左右夹攻吴、刘,吴、刘遂败。

富平战役之后,吴玠受命为陕西都统制,扼守大散关以东的和尚原。翌年,金兵分两路大举进犯,有人劝吴玠退入汉中,以避其锋。吴玠力主抵抗,慨然说:“我在此,敌不敢越我而进,保此地就是保蜀。”当即号召将士,准备迎敌。这时,金将乌鲁折后已先期进至北山,吴玠得用有利地形,分军为前后两队,先率一队与金兵鏖战,战至中午,双方均已疲惫,吴玠将待命休息的一队生力军投入战斗,奋力冲杀,金军不支,死伤甚众,败走数十里。此时,金将没立方至,吴玠复回师反击,没立立脚未稳即遭惨败。

金帅兀术闻败,十分震怒,亲率10万金兵进抵宝鸡一线,与吴玠相拒。吴玠恐部下惊骇,遂召集将士,勉以忠义。其弟吴璘说:“今日是我兄弟报国之日,万一兵败,宁我兄弟先死,决不使将士先亡。”众皆感泣,愿效死力。10月,金军发动攻击,吴玠一面命诸将挑选强卒劲驽,轮番猛射,又分遣别将,绕道敌后断敌粮道。吴玠估计,金兵粮尽必退,乃派其弟率弓驽手3千人设伏于和尚原,不数日,果如吴玠所料,结果吴玠军大获全胜,兀术身中流矢,遂仓惶败走。

1132年(绍兴二年)时,吴玠兼宣抚处置司都统制。1133年春,破金州,复又乘胜进逼关中。嗣后,吴玠与刘子羽屡用游骑袭扰金军,加之金军元离后方,饷运不济,只好还军。吴玠因其功,进检校少保。1134年(绍兴四年),金帅兀术率领10万人马,分三路进犯,攻破和尚原,转趋仙入关。吴玠兄弟率军据险死守,金军始终不能破入。翌日,吴玠乘金军疲惫,率诸将反击,猝然杀入金营,金阵大乱,开始溃退。吴玠又乘胜督军奋击,同时暗遣王浚断敌归路,遂大败金军,金兵不敢再犯。

吴氏兄弟因屡败金军,声威大震,名扬陇蜀,朝廷下诏拜授吴玠为检校少师,任命为川陕宣抚使。吴玠与敌对垒数年,为减轻民众负担,几次淘汰冗员,紧缩开支,实行屯田,开发水利,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因此,他深得陇蜀人民的敬佩拥戴。1139年(绍兴九年),皇帝以吴玠功高,授开府仪同三司,晋升为四川宣抚使。不久病重,卒于仙入关,年仅47岁。

标签: 打散关名将吴玠

更多文章

  •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简介 历史上李元昊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元昊,简介

    李元昊简介:李元昊是西夏开国皇帝,党项族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之后,李姓为唐所赐。李继迁孙,李德明长子,生母卫慕氏。1038年11月10日自立为帝,脱离宋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定都兴庆府。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被其子宁令哥所弑,死后葬于泰陵。西夏景宗李元昊(1003年~1048年),西夏开国君

  • 西夏王李元昊简介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夏皇帝,李元昊,西夏,古代皇帝

    李元昊(1003年6月7日-1048年1月19日)是西夏开国皇帝(1038年11月10日-1048年1月19日在位),党项族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之后,李姓为唐所赐。李继迁孙,李德明长子,生母卫慕氏。1038年11月10日自立为帝,脱离宋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定都兴庆府。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

  • 揭秘:北宋朝第一大帅哥狄青到底帅到何种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宋,狄青,帅哥

    导读:狄青是北宋第一大帅哥。到底有多帅?帅到上战场不敢以真面目视人,怕敌人看到狄青长得太过秀美,嘲笑宋军无人,派了个奶油小生来打仗。在延州前后四年,狄青参加了大小战役二十五次,中流矢八次,每次战斗狄青都身先士卒,受伤后,仍顽强杀敌,屡立战功。战场上的狄青装束非常独特,披头散发,戴上青面獠牙铜面具,“

  • 宋朝执法有多严?名将狄青因烧纸没报备贬官至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执法,狄青

    宋朝执法有多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朝代都非常重视消防灭火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法规法典,凡触犯条例者,轻则杖笞、监禁或流放洪荒地带,重则斩首且抄没家财。不过,大多数的王朝都是对犯有“失火罪”或“放火罪”的个人进行惩戒,一般不处罚相关的官员。但是,独有宋代是个例外。宋代的火灾比较多,据《宋史·五行志·

  • 英雄莫问出处 北宋之面涅大将:狄青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英雄,大将,狄青

    面涅将军——狄青狄青,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干嘉佑二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山西汾阳)人,北宋大将。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西夏。宋

  • 范仲淹《江上渔者》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范仲淹,江上渔者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译文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赏析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苏幕遮·怀旧》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译文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

  • 揭秘大辽太后萧燕燕:成为契丹太后还与情人同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萧燕燕,契丹,辽国,韩德让,太后

    导读:有如此恩宠,韩德让自然忠心耿耿,竭尽全力辅佐这对母子。后来,年已古稀的他还曾远征高丽,为大辽江山誓死拼打。不料在归途中得了重病,当时的皇帝和皇后还亲自赐药抚慰。他死后,被葬在萧燕燕的乾陵旁。这样,他就可以和他心爱的女人永远在一起了。萧燕燕(953—1009),名绰,小字燕燕。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

  • 辽国史上的一代女皇萧燕燕:怎么吞并后宫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辽国,萧燕燕,后宫

    中国历史总是“一边儿倒”。男人走运,自然要当主角;不走运,就做配角;女人,连“跑龙套”都没资格,更别提登堂入室、参与朝政了。唯独《契丹国志》和《辽史》大爆“冷门”,这个政权“集体怕老婆”。他们有个奇怪的风俗:“凡事只从妇谋。”这就为女人抛头露面,扫清了道路。辽国后妃的胳膊都很长,简直是一群“事儿奶奶

  • 揭秘:辽国第一女主萧燕燕为何杀掉宠臣的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辽国,萧燕燕,韩德让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辽朝太后萧绰(萧燕燕)简直就是韩德让不折不扣的“小三”。辽景宗去世后不久,孀居的萧绰就召来受景宗遗命辅政的汉人韩德让。带着草原女子特有的豪放直爽,她主动提出要他“入居帐中”,理由是当年她曾与他有过婚约,并已定好婚期,只可惜她被选为贵妃而未能如愿。但这段未了之情却一直藏在她的心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