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穆嫔:未选秀直接入宫的妃子,为65岁康熙连生两子

穆嫔:未选秀直接入宫的妃子,为65岁康熙连生两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75 更新时间:2023/12/8 12:22:08

研究清朝后宫史料,发现入关后的历代皇帝后宫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汉妃,这些女人没有旗籍,纯粹是来自民间的汉女。也就是说,这些汉妃并不是通过选秀进入皇宫的,而是直接被送入紫禁城的。

今天笔者要讲的这位便是康熙晚年汉妃的典型代表,她的封号是穆嫔

穆嫔陈氏是一名祖籍为苏州的民间汉女,父亲名叫陈岐山,既然陈氏来自民间,那么,她是如何进入皇宫的呢?

可能性有两种:

第一,康雍乾时期,江南地区官员有向朝廷进献汉女的惯例,这段时期的后宫,很多汉妃都是通过这种渠道进入皇宫的,比如说乾隆后宫的纯惠皇贵妃和庆恭皇贵妃。因此,陈氏有可能也是其中之一。

第二,康熙执政期间曾六次南巡,南巡途中,也有官员进献美女的传统,比如说康熙后宫的顺懿密妃氏。所以说,陈氏有可能是康熙南巡途中带回皇宫的。

关于陈氏入宫的时间史料中同样没有记载,估计应该在康熙五十年之后。国色天香的陈氏一入宫便获得康熙帝的宠爱,当时,康熙帝已经是年过六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经常让陈氏侍寝。

康熙五十五年,陈氏竟然给63岁的康熙帝生下了一名小皇子,这名皇子是康熙帝的第34个儿子,序齿为皇二十四子,取名为胤秘。两年后,陈氏再接再厉,又给65岁的康熙帝生下了最后一名皇子,取名为胤禐。由此,陈氏便成为最后一个为康熙帝生育儿女的妃子。

然而,由于陈氏出身实在太低,两年后(康熙五十七年),康熙帝最后一次大规模封妃,陈氏没能赶上末班车,她没有获封位分,仍然是一名庶妃。

不过,雍正帝继位后,却对这位母妃比较包容,将陈氏尊封为皇考贵人。雍正十一年,一直体弱多病的陈氏病逝于皇宫,享年在30岁左右。

关于陈氏所生的两位皇子,胤禐早年夭折,胤秘则幸运地活了下来,而且雍正帝对这个幼弟非常不错。雍正十一年正月,雍正帝发布了一道谕旨:“朕幼弟允秘秉心忠厚,赋性和平,素为皇考之所钟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亦渐增长,朕心喜悦,著封亲王。”随后,胤秘便与自己的两个侄子弘历和弘昼一同封为亲王,封号为和硕諴亲王。

乾隆继位后,已经不在人世的陈氏再次获得赠封,乾隆帝将其追封为皇祖穆嫔。由此,穆嫔便成为最幸运的康熙晚期妃嫔之一。

标签: 穆嫔清朝

更多文章

  • 李臣典竟然这么厉害 为什么在史书上却没有记载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在清朝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大功臣。当时太平天国的军队和湘军那战争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在这个关键时刻,张军请来了一位牛人,这人就是李臣典。有的人会说,你这个人这么牛,为何在史书中却没有记载?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位牛人,到底有怎样的事迹?首先要值得一说的是,在攻下天京城的时候,他想了一个歪招。他让湘军在天

  • 湘军猛将李臣典是怎么死的 他为什么会在大功告成之日突然病亡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瞩目而无法抹去的一页。在这场运动中,连个秀才也考不上的洪秀全从一介童生摇身变成了“上帝的儿子”、人世间高高在上的天王,内心急剧膨胀,对女人的需要疯狂而执着。署名为“武昌沈懋良撰”的《江南春梦庵笔记》里面称,在天王府里陪侍洪秀全的有爱娘、嬉娘、妙女、姣女等16个名位

  • 李臣典和曾国荃的故事 他们两人是怎么认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曾国藩

    李臣典(1838—1864)生于清道光18年(1838年)正月,字祥云,湖南新邵巨口铺镇人。李臣典父亲死得早,母亲把他和弟弟李臣章扯大后也去世了,传说母亲去世时,他连给母亲买棺材的钱都没有,还把从舅舅家里借来办丧的银两给赌输了,最后,李臣典用篾席将母亲的尸体埋葬在一个叫“鲤鱼过江”的山岭上。李臣典从

  • 都说色字头上一把刀 李臣典是怎么落入圈套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现在很多人把阅读当成一种消遣,匆匆看过后就搁置一旁,并不会进一步的思考。笔者认为这样的习惯并不太好,如果阅读完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后,通过思考联系到现在并能指导自己的生活,这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下面笔者就通过李臣典的故事,讲述一下自己有什么感悟。一、色字头上一把刀,贪欲没有好下场李臣典是清朝时期镇压

  • 李臣典曾是湘军头号猛将,却在攻陷天京后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

    历朝历代都有猛将,在清朝后期,虽然没有了对外战争,但是内部矛盾也是纷纷不断。当然了,明白的人都知道,是因为太平天国起义了。在很长的时间里面,造成了清朝的动荡,也让很多的地方势力纷纷做大了。最大的一股势力就要属于曾国藩的湘军了。湘军是湖南地区的军阀,主要是为了应对太平天国的起义。湘军的很多猛将,都是在

  • 汤和为什么在好杀功臣的朱元璋手下安然无恙?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汤和,明朝,

    明朝洪武年间,做官可能是“高危行业”。历经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明朝被杀官员多达三万余人。洪武开国功臣,几乎被一网打尽了。徐达、常遇春等人,若非早死,恐怕也难逃灭门之灾。然而,也有一个名人,位至信国公,一生富贵,亦一生谨慎,最后得以“功名终”。这个人叫汤和。汤和(1326-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屠戮功臣为何偏偏留下了汤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功臣,汤和

    导读: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 傅友德……

  • 汤和是怎么死的?朱元璋为何单单没有杀汤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汤和,朱元璋

    汤和是怎么死的?汤和,明朝的开国元勋,战功卓著,被称为一代名将。既然汤和为明朝开国元勋,还和朱元璋是好友,两人关系肯定很好。但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朱元璋始终控制不住自己的猜忌刻薄。在朱元璋登上皇位后就大开杀戒,开始杀功臣,这些功臣大多都是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但却惨遭不幸,几乎被朱元璋斩尽

  • 免死金牌为何不能救李善长一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免死金牌,李善长,朱元璋,明朝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字百室,汉族,定远(今属安徽)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四年致仕。十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一门七十余人被杀。从这段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两个情况,

  • 李善长是谁?李善长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善长,明朝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明朝开国功臣,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李善长年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洪武三年(1370年),李善长被晋升为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