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平南王尚可喜为何主动请缨回家 尚可喜后代在哪

平南王尚可喜为何主动请缨回家 尚可喜后代在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623 更新时间:2023/12/31 1:55:03

尚可喜主动请缨回家

尚可喜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大将,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数万里的土地都有着他曾奋战过的痕迹。为清王朝的建立,清王朝的兴盛还有清代的一切都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也在清代这一页历史上面书写了非常浓重的,无可替代的一笔。

尚可喜最开始从军的时候效力在东江总兵,可以简单的将尚可喜的生平简练的概括为:从军明朝到航海归金,而后封智顺王,又封平南王。最后告老还乡的时候还被金凤成为亲王,在这里康熙皇帝几次下至,晋封尚可喜称为平南亲王,以作为褒奖和赞扬。当时的广东正在受到贼寇的冲击。就在同年,尚可喜在广州逝世,享年73岁。

至于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尚可喜主动请缨回家,说的就是,尚可喜再老的时候,看到了康熙对他的防备和戒备之心,如果尚可喜自己不告老还乡。那么康熙皇帝的疑心就不会消失,所以尚可喜最后决定主动的请缨回家,告老还乡,回到故乡继续为故乡的建设和发展做了一系列的不可忽略的建设。也有人说尚可喜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怕康熙皇帝把他给杀掉。我认为也可以这么理解,因为古代有着伴君如伴虎的说法,这样理解也未尝是错误的。历史就是历史,没有人在那个时代经过,我们只有用我们现在的思考方式去思考历史,去谈论历史。但是我们也在享受历史带给我们的兴趣。

尚可喜后代

尚可喜,字元吉,与唐朝时期齐王李元吉的名相同。他是清朝的“三藩”之一,最高爵位是“平南亲王”。他身经百战,为清王朝的千秋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谥号为“敬”。

他本来效命在明朝总兵毛文龙的麾下,后来遭人陷害,差点丢了性命。最后弃明投清,被封智顺王、平南王,一直到晋封平南亲王,可以说是风光无限。他有效阻止了另外两个藩王的叛乱,为当时政府的平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最后告老还乡,被称为清朝第一完人,与吴三桂耿精忠被满门抄斩的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有三十七个儿子,三十二个女儿,可谓是儿孙满堂。他第七个儿子尚之隆是当朝驸马,很多子孙或是与皇族联姻,或是在朝中做了高官。

在他的后代当中为人熟知的首先是他的长子尚之信。尚之信,字德符,袭平南亲王,后来加封镇南王。他生性嗜酒好杀、骄横跋扈,经常在皇帝面前出言不逊。他夺取了其父尚可喜的军事指挥权,在广东拥兵自重。他本来和吴三桂一起举兵谋反,后来又心生悔意,持观望态度。康熙帝赦免了他的罪过,命他攻打吴三桂,他又故意拖延。最后,吴三桂的叛军被剿灭,尚之信也被赐死。

另一个很出名的后代就是京剧名伶尚小云。他是尚派艺术的创始人,和梅、程、荀并称京剧四大名旦。他的唱腔气力充沛,讲究一气呵成,他的表演激情澎湃,气势恢宏。他培养了许多人才,对弟子要求十分严格。他桃李芬芳、誉满天下。

标签: 尚可喜平南王

更多文章

  • 三藩之乱后的尚可喜家族:乾隆朝仍是八旗高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藩之乱,满清,八旗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在统一女真(满洲)诸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特殊政权组织形式,有着兵农合一、军政合一的显著特点。入关后,为加强八旗的军事职能,巩固八旗制度的经济基础,清廷对作为国家统治军事基础的八旗成员采取了“恩养”的措施,建立了一套以官缺、旗地和月饷为三大支柱的互补性特权经济模式

  • 天地会的创始人是谁?与林爽文起义有什么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天地会,清朝

    天地会的创始人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谈及乾隆皇帝的政绩时,少不了“十全武功”,这是指乾隆在位期间,发动的十次大规模战役,其中,就包括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乾隆起初并不重视这次起义,当获知福建陆路、水师提督两班人马要去平叛时,他很是不屑,因为,在乾隆看来,不过就是一帮

  • 王维扬的武功 解析王维扬与张召重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维扬

    王维扬是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人物,虽然不是主角人物,但是对于剧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江湖绰号是“威震河朔王维扬”,是江湖中的头号人物。王维扬电视剧照王维扬简介之生活介绍,王维扬有两个亲人,分别是长子剑英;次子王剑杰。他隶属于震源镖局门派,是此门派最重要的人物。王维扬的武功也是武林中首

  • 汪士慎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汪士慎,清朝

    你们知道汪士慎: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假如一个画家,有一天突然失明了,失去了对其至关重要的观察力,那应该会很绝望吧。常人都难以承受这种变故,更别提画家了,这简直是双重打击。人在经历这种事情后,一蹶不振,各种自暴自弃,这些情况其实都在我们的理解范围之内。然而,

  • 双目失明,画梅乞米;汪士慎画梅坚守一生的风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画家,汪士慎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冬天的时节,又见梅花朵朵绽放,不由得把目光转向了一幅古画,名为《梅花图》。虽说冬季是个萧杀的季节,若是与寒冬腊月的一枝梅相遇,那心中的温暖与明朗是可想而知的。此图为立轴,纸本,墨笔,纵111.3厘米、横50.2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总是以为,这幅图有万分惊艳的

  • 眼盲心不盲,清代著名画家汪士慎画的梅花暗香浮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画家,汪士慎

    汪士慎还善于做诗,他喜弹琴,特别在他目有痼疾,将成残废时,常常抚琴自慰。汪士慎把嗜茶、爱梅及赋诗三者融汇一起,形成笔墨,构成了书画艺术上的淡雅秀逸的风格。所以,在巢林诗中,咏茶的就有20 多首。“茶苦”而清,“梅清”则高,好友金农送他“茶仙”的雅号。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汪士慎出生在安徽休宁

  •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为何被废?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仓央嘉措,康熙,达赖

    六世达赖嘉措真正的名字是仓央嘉措,而他的法名则是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在西藏地区是一位十分有名气的诗人和政治人物。在1697年的时候被摄政王认定他是由五世达赖转世而生出的灵童,所以才被人们称为六世达赖。关于这个人物的相关信息在六世达赖嘉措简介中有所记载,那么六世达赖嘉措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六世

  • 不负如来不负卿 曾缄译文成就了情僧仓央嘉措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仓央嘉措,情僧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1683—1706年),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六世达赖喇嘛。他也是西藏著名诗人,是历代达赖喇嘛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生于西藏南部门隅地区,幼年当过牧童,熟悉农村风情,喜爱民歌,深受民间文学熏陶。其父信仰佛教,属宁玛派,对其有一定影响

  • 写出最动人心扉情诗的和尚—受争议的仓央嘉措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和尚,仓央嘉措

    在《步步惊心》的热播下,仓央嘉措的十诫诗开始发展,广为人知。其实十诫诗的原版是“第一最好不想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他是颇受争议的和尚,他的时代动荡不安,权利相争,他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体验到了劳动人民的辛

  • 王庄街道与耿王庄有没有关系?耿继茂圈地范围究竟有多大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三桂

    “王庄”是福州人耳熟能详的地名了,也有许多人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和清朝“作乱藩王”耿精忠的王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实,许多人不知道,耿王府并不是在现在的王庄街道上。1“双料王爷”耿精忠其实是个“官三代”最早的“靖南王”其实并不是耿精忠,而是他的祖父耿仲明。耿仲明原为明朝登州参将,后投靠后金(后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