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宪圣慈烈皇后:宋高宗皇后吴氏怎么当上皇后的?

宪圣慈烈皇后:宋高宗皇后吴氏怎么当上皇后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61 更新时间:2024/1/2 20:27:10

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开封人,14岁被选入宫侍奉高宗赵构。1143年吴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55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1197年,吴太后病死,终年83岁。谥号为“宪圣慈烈皇后”,葬永思陵。

三级跳式的一路升迁

南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大概天生就是当皇后的命。

据说她当皇后,出生前便已经由“上天”安排好了。《宋史》上说她的父亲吴近曾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他看到一个小亭,匾额上书“侍康”二字,亭旁边有一株芍药,“独放一花”,花下还有一头白羊。吴近醒来感觉很是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乙未岁(羊年)生下了“妍丽可爱”的吴氏。吴氏十四岁的时候被选入宫,侍奉当时的康王赵构。吴近这才恍然大悟,认为这是上天的征兆。

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也可能是他父亲在女儿发达后的一种刻意附会。古人总是迷信这一套的。吴氏日后被赵构宠爱,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这些“迷信”。譬如有一次,皇帝君臣在海上航行,突然“有鱼跃入御舟”,这时吴氏不失时机地说道:“此周人白鱼之祥也。”要知当时北宋刚灭亡,金兵大举南下,恐慌无助的高宗君臣只好“入海避敌”,在温州沿海漂泊了四个月之久。前有恶浪,后有追兵,其窘迫之状可想而知。赵构此时听了这样的吉利话,心里自然非常高兴,马上封她为和义郡夫人。到达目的地,又进封为才人。

当然,吴氏讨得赵构的欢心,可不单是只凭伶牙俐齿。《宋史》说在赵构即位初期,她“常以戎服侍左右”。有一次,宫廷卫士因不满宦官的胡作非为,突然包围行宫,诛杀宦官,发生兵变。闯进宫内的士兵“问帝所在”,吴氏不惊不慌,用智慧和胆略哄骗过去,帮赵构躲过一险。

除却英姿俏丽、胆略过人外,吴氏还“益博习书史,又善翰墨”。这一点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宋朝皇帝的文人气息都很浓郁,赵构也不例外,因此对“能文能武”的吴氏另眼相待,“宠遇日至”,很快就将她进封为“婉仪”,旋又晋升为“贵妃”。

吴氏还擅长搞好婆媳关系。高宗的母亲韦太后从金国还朝后,由吴贵妃侍奉起居。吴氏体贴周到,“顺适其意”,饱受惊吓之苦的婆婆非常受用,对这个知冷知热的媳妇也非常满意。史书上还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说吴氏曾经“绘《古烈女图》,置坐中为鉴”,同时,“取《诗序》之义”,在自己后宫的居所挂了一块“贤志”的牌匾。这两件事看似普通,其实寓有深意。要知韦太后曾以“亡国之妃”遭金人掳掠,受过不少“非人之苦”,心里也有许多难言之隐。挂上“烈女图”以明志,“忍辱偷生”的韦太后心里自然欣慰许多。因此,宪节皇后去世后,朝臣请“累表请立中宫”,吴贵妃便成了热门人选,韦太后“亦为言”,力挺吴贵妃。于是,绍兴十三年(1143年),吴贵妃正式被册立为皇后。此后,“追王三代,亲属由后官者三十五人”。

幕后的操持政务者

吴氏不但有做皇后的好命,而且她还是做皇后的“好料”。

高宗赵构大概是在亡国的兵乱中遭受太多的惊吓,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渐渐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他唯一的儿子病死后,便再无子嗣。无奈,只好召宗室赵伯琮入宫,收为养子,命张贤妃育之。当时还是才人的吴氏,为替皇帝分忧,也积极申请“育一子”,于是收宗室赵伯玖为养子。后来,张贤妃不幸病逝,吴皇后便将赵伯琮一并收养。吴皇后对两个养子并没有“亲疏有别”,而是“视之无间”。因为伯琮恭俭勤敏,聪慧好学,堪当大任,所以吴皇后积极说服高宗将其立为皇太子,改名为赵慎。值得一提的是,赵慎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而高宗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因此,赵慎即位,皇权便又由太宗一系转入太祖一系。

吴皇后的大度和大气赢得了子孙(虽然非亲生骨肉)的尊重。1162年,高宗禅位于赵慎,是为孝宗。当了皇帝的赵慎,对非亲生的吴皇后非常尊敬,不但上尊号为“寿圣太上皇后”,而且平时也是毕恭毕敬,拜见“如宫中仪”,对吴皇后的亲属也“推恩有差”。到了她孙子辈光宗即位,对这位重量级的“祖母”更是敬重有加。而她的曾孙辈宁宗赵扩,也时时要聆听她的教导。

吴皇后经历高、孝、光、宁四朝。这些南宋皇帝,虽然心肠都还不错,可就是软弱无主见,好在有她这么一位坚强的女人替他们撑腰。譬如当年光宗向奶奶讨教用人之道,吴太后深知政权交替平稳的重要性,也知道这个孙子很是平庸,所以意味深长地告诫他“宜崇尚旧臣”。再如她过八十大寿时,对侍奉身边的嘉王赵扩“勉以读书辨邪正、立纲常为先”,为这位未来皇位继承人传授君王之道。

吴太后辅佐的这几个皇帝很有意思,个个都不爱当皇帝,而是愿做太上皇。吴太后的夫君高宗赵构就当了足足25年太上皇。孝宗效法高宗,也做了5年。而随后的光宗,因为和孝宗一直不和,又天天受老婆的气(其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当了5年皇帝便厌烦了。绍熙五年(1194年),孝宗驾崩,光宗心神俱疲,颓然病倒,觉得“历事岁久,念欲退闲”,也想做个太上皇。甚至他亲爹的“祭奠之礼”,他也以病推托。这时朝廷已乱成一锅粥。群臣此时能信赖的,也只有这位白发苍苍、年逾八旬的吴老太后了。于是,宰臣奏请吴太后“垂帘主丧事”。太后开始不许,她并不愿参与政事。但国不可一日无主,以江山社稷计,她只得再次“出马”,在“梓宫前垂帘”,然后宣光宗手诏,立皇子嘉王为帝。第二天,她又按程序册封嘉王夫人韩氏为皇后,然后马上撤帘,从而干脆利落地化解了这场宫廷危机。

想来赵家的子孙也真是没出息,剩下的半拉江山都不好好爱惜、认真护理,还要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受累操心。三年后,吴太后病逝,时年83岁,走时还不放心,特地留下遗诰,告诫她的孙子和曾孙“宜于宫中承重”,服哀五月,以日易月(也就是仅仅五天)。言外之意,是告诫她的“孝子贤孙”少来些虚的,多干些正事。

那个时代,男人不行,也只好靠女人撑腰了。

标签: 宋高宗皇后后宫

更多文章

  • 宋孝宗赵昚成恭皇后简介 宋孝宗夏皇后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孝宗赵昚,成恭皇后,南宋皇后

    成恭皇后(?—1167年),夏氏,袁州宜春人,南宋皇帝宋孝宗赵昚的第二任皇后。曾祖夏令吉,曾经当过吉水县主簿。夏氏出生的时候,有异光穿室。她的父亲夏协感到非常奇怪。等她长大之后,便以资貌入选后宫。夏氏初入宫时,为宪圣太后阁中侍御。普安郡王夫人郭氏薨,太后以夏氏赐王,封齐安郡夫人。即位,进贤妃。逾年,

  • 成穆皇后与宋孝宗的子女有哪些?成穆皇后子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穆皇后,宋孝宗,宋朝

    成穆皇后子女:宋光宗赵惇、庄文太子、魏惠宪王赵恺和邵悼肃王赵恪成穆皇后(1126年―1156年),郭氏,开封祥符人,南宋皇帝宋孝宗赵昚的第一任皇后,奉直大夫郭直卿的女孙,昭庆军承宣使郭瑊之女。郭直卿的先祖是北宋真宗章穆郭皇后的家族成员。所以,成穆郭皇后家族祖籍为并州太原人。宋孝宗为普安郡王时娶郭氏,

  • 成肃皇后:从小家贫被爹娘送人,成皇后以后还被儿媳妇耻笑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肃皇后,明朝

    宋高宗为了选拔皇子,派遣两位美女做试金石考验养子宋孝宗赵昚,宋孝宗顺利通过考验,那两位美女也都成功上位获得好的结果。之前写过一位美女成恭夏皇后(详见文章:丈夫宋孝宗的试金石,一朝富贵却逼弟弟换糟糠妻的成恭夏皇后),今天就写写另一位美女成肃皇后谢苏芳。因为家里贫穷把孩子送个别人家养活,在有些年代非常的

  • 宋孝宗成肃皇后谢氏简介 宋孝宗赵昚第三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孝宗,成肃皇后谢氏,宋朝皇后

    成肃皇后(?-1203年),谢氏,宋孝宗赵昚的第三任皇后,丹阳人,年幼孤苦无依,长大后被选入宫,原为宪圣太后的侍女,后获赐咸安郡夫人,宋孝宗即位后晋婉容,其后再晋封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谢妃敬夫教弟,性俭朴仁慈,衣服由自己亲自洗涤。后来夏皇后崩,中宫虚位,孝宗于淳熙三年(1176年)立谢氏为后,亲属等

  • 历史上有名的悍后李凤娘 南宋光宗赵惇慈懿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凤娘,宋光宗赵惇,慈懿皇后

    李凤娘(1144年-1200年),安阳人(今河南安阳)。父亲李道,官庆远军节度使。她是南宋第四代皇帝宁宗赵扩的母亲,也是两宋乃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悍后之一。公元1194年绍熙内禅后虔心事佛,庆元六年(1200年)六月病死,终年56岁,谥号“慈懿”。李氏生于宋高宗年间,姿色艳丽,面相大贵,曾有道士皇甫坦

  • 揭秘:南宋悍后李凤娘为何砍下宫女双手送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宋,李凤娘,皇帝

    导读: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二女儿出生在他的军营中。此女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据《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记载:“初,后生,有黑凤集道营前石上,道心异之,遂字后曰凤娘。”李凤娘果然是人中龙凤,天生丽质难自弃,到了10多岁的时候,她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美丽妖娆。一次,李道专

  • 揭秘宋光宗皇后李凤娘 彪悍跋扈欺凌三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光宗,皇后

    导读:宋光宗赵惇为宋孝宗第三子,为孝宗原配郭氏所生。郭氏出身名门,为宋真宗郭皇后外家的六世孙。郭氏在宋孝宗继位前病死,后被追封为皇后。郭氏共生四子:长子赵愭,封邓王;次子赵恺,封庆王;三子赵惇,开始封为恭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光宗;第四子早夭。宋孝宗先立长子赵愭为太子,但不久后赵愭病死。按照顺序,太子位

  • 宋端宗赵昰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赵昰死的时候才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端宗,赵昰

    宋端宗赵昰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赵昰最后是怎么死的?死的时候才多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端宗赵昰简介: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即宋端宗(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有时也称宋帝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

  • 南宋宋端宗赵昰简介,为什么被称为宋末三帝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宋,赵昰

    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男,汉族,即宋端宗(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有时也称宋帝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在位两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赵昰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宗的长兄,曾被封为

  • 宋端宗赵昰简介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端宗赵昰,宋朝皇帝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人物简介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音同“夏”古代人名用字),宋朝第十七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在位2年,享年11岁,庙号端宗,谥号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