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仁宗温成皇后简介 宋仁宗张贵妃生平介绍

北宋仁宗温成皇后简介 宋仁宗张贵妃生平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28 更新时间:2024/1/23 6:35:13

宋仁宗温成皇后,为仁宗宠妃,父亲张封是进士,八岁入宫。一次,酒宴上,张氏出众的姿容,优美的舞姿,深深吸引了仁宗,深得他的宠爱,生下了三位公主,可惜都夭折了,使得仁宗深感悲痛。张氏起初地位不高,后从才人升至最高级别的贵妃。张贵妃多次请求仁宗给他伯父张尧佐加官,仁宗想封他做宣徽南院使,可是大臣很多人都加以反对,最后还是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张贵妃虽出身低微,从小命运多舛,父亲早逝,后来进了宫。死年31岁,暴病身亡。仁宗痛失张贵妃,宰相陈执中看在眼里,很明白皇帝内心的痛苦。仁宗就以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追册为皇后。

张氏八岁时由大长公主带入宫中,由宫人贾氏代养。一次宫中宴饮,被仁宗看中,深得仁宗宠爱,庆历八年(1048年)十月十七日封为贵妃,生安寿公主和和宝公主。张氏短短几年内由妃嫔最低等级的才人升至最高级的贵妃,距皇后仅一步之遥。

有一次,张贵妃希望仁宗封其伯父张尧佐官职的事一波三折。之前,仁宗想封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虚职),结果遭到台谏官的猛烈抨击,不得已而作罢。张贵妃不死心,仁宗也决心一定要任命张尧佐官职。一天,仁宗上朝,贵妃送仁宗到殿门口,嘱咐说:“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意思是提醒仁宗不要忘记下诏封张尧佐的事,宋仁宗听罢连忙说:“放心!放心!”

到了大殿,仁宗刚准备下诏任命张尧佐,知谏院包拯站了出来进言,大谈为什么不能任命张尧佐的理由,滔滔不绝。他知开封府时以廉洁著称,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他说到激动处,唾沫也溅到仁宗脸上,这样的情况下,仁宗不得不收回成命。

仁宗回到后宫后,张贵妃迎上前去,还没来得及说话,仁宗就一边用衣袖擦著脸,一边一不耐烦地说:“今天包拯上了殿,唾沫都溅到我的脸上了,你只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谏官吗?”这件事便因此而作罢。

皇祐六年(1054年),张贵妃暴病身亡,时年31岁。宋仁宗追忆张贵妃,悲痛不已,他未有理会曹皇后在世的事实,决定以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使很多大臣反对。张贵妃一生都梦想着登上皇后之位,终于在死后穿上皇后的殓服,受宗室、大臣们的参拜告奠。仁宗因为担心谏官们的反对,一直等到治丧第四天才宣布追封张贵妃为皇后,全谥为温成皇后。

史书记载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

张贵妃,河南永安人也。祖颖,进士第,终建平令。父尧封,亦举进士,为石州推官卒。时尧封史尧佐补蜀官,尧封妻钱氏求挈孤幼随之官,尧佐不收恤,以道远辞。妃幼无依,钱氏遂纳于章惠皇后宫寝。长得幸,有盛宠。妃巧慧多智数,善承迎,势动中外。庆历元年,封清河郡君,岁中为才人,迁修媛。忽被疾,曰:"妾姿薄,不胜宠名,原为美人。"许之。皇祐初,进贵妃。后五年薨,年三十一。仁宗哀悼之,追册为皇后,谥温成。追封尧封清河郡,谥景思。而尧佐因缘侥幸,致位通显云。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

张妃(即张贵妃)怙宠上僣,欲假后盖出游。帝使自来请,后与之,无靳色。妃喜,还以

告,帝曰:“国家文物仪章,上下有秩,汝张之而出,外廷不汝置。”妃不怿而辍。

更多文章

  • 王莽如何利用民意 把女儿推向皇后的宝座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莽

    汉平帝时期,太皇太后王政君已经很老了,而且会越来越老,即使宫廷的营养和医疗条件优越,也无法保证她一直健在。若是她突然挂了,王氏家族将失去与皇室相连接的唯一纽带,王莽的外戚身份将迅速贬值,成为过去式。千万不要小看“外戚”这个身份,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专权的一件合法外衣。网络配图要说简单,很简单。凭王莽

  • 壬寅宫变中哪个宫女向皇后告密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谁告密壬寅宫变发生在1542年,明朝嘉靖皇帝宫中的十几个宫女想要谋弑皇帝,她们几乎已经成功了,可是她们中出现了一个告密者,这个告密者趁着自己的同伙在专心致志的对付皇帝偷偷的跑去找皇后告密了,于是壬寅宫变中皇帝没有死去,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又被救活了,而那些抱着必死之心的宫女们被凌迟处死,下面说一

  • 宋神宗赵顼钦圣皇后简介 宋神宗向皇后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钦圣皇后,宋神宗,向皇后

    向皇后(1046年―1101年),祖籍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后因变故全家迁居于浔阳(今湖北黄梅县),宰相向敏中曾孙女,宋神宗赵顼皇后。1085年,宋哲宗继位,尊为皇太后。1100年宋哲宗去世,一度临朝听政。力排宰相章惇之议,拥立端王赵佶为帝,是为宋徽宗。向皇后,河内(今河南沁阳)人,生于宋仁宗庆历六

  • 宋神宗钦成皇后朱氏简介 宋哲宗生母朱皇后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神宗,钦成皇后,宋神宗皇后,宋朝皇后

    钦成皇后,朱氏(1052~1102),宋神宗德妃,宋哲宗生母。开封人。父亲崔杰,为平民,在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李氏改嫁朱士安,又将她托付给一位姓任的亲戚抚养,因此她就有了三位父亲。1068年选为宫嫔,得神宗宠幸,先后生下二子一女,即宋哲宗赵煦、蔡王赵似、徐国公主。累晋才人、婕妤、德妃。元丰

  • 北宋神宗钦慈皇后陈氏简介 宋徽宗生母陈皇后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神宗皇后,钦慈皇后,宋朝皇后

    钦慈皇后陈氏,生卒年不详,开封人,宋神宗赵顼的妃嫔,宋徽宗赵佶的生母。陈氏自幼聪颖庄重,选入掖庭为御侍。生徽宗赵佶后升为美人。神宗去世后,守护着陵殿,因思念著神宗的旧恩,悲伤过度而身体看起来像皮包骨。侍女想让陈皇后喝粥吃药,但陈皇后把粥、药撤去,说:“若能早早去服待先帝,我就满足了!”。没多久就去世

  • 宋哲宗孟皇后:三立两废 荆棘上开出的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哲宗,孟皇后

    公元1102年9月的一天,一辆宫车从宫苑中缓缓驶出。这时车帷被掀开一角,露出一个美丽少妇的容颜。她最后看了一眼那九重宫阙,轻轻叹了口气。15年前,她满怀忐忑地走进这座梦幻中的宫殿,10年前,她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然后身不由己地卷入情感纠缠和政治漩涡。十年间,周遭人事兴衰,自己两度废立,真是白云苍狗,

  • 揭秘宋哲宗孟皇后:因祸得福 被迫垂帘听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哲宗,孟皇后,宋朝皇后

    宋哲宗是宋朝的第七个皇帝,父亲神宗去世时,他才10岁,奶奶高太后垂帘听政,从10岁到18岁,朝堂上意气风发的少年皇帝只是摆设。宋朝的变法是一场大戏,其中牵涉到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比如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苏东坡等。高太后是坚决反对变法的保守派,她也许知道,小皇帝已经积怨很久了,或许也想到了,哲

  • 宋哲宗孟皇后的传奇一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哲宗,皇后,宋代

    宋哲宗皇后的传奇一生:公元1090,哲宗年届15,高太后准备为他迎娶皇后.高太后与大臣们经综合多方因素、反复权衡家庭背景相对简单的孟元的孙女为后。当时选后的历史背景为高太后(英宗高皇后——奶奶辈)垂帘听政和向太后为先帝(神宗)之后独断朝纲.哲宗生母朱德妃时称为朱太妃受到高太后压制.其间夹杂着复杂的政

  • 宋哲宗昭怀皇后死亡之谜:昭怀皇后不是自杀是他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昭怀皇后,刘清菁,宋哲宗

    两宋后宫少内斗,因此迷案不多,这是史学界公认的常识,原因之一,就是祖宗家法严,迫使历代后妃不得不以“冲淡”自守,和平共处。《明史》在“马皇后列传”里也特别提到,马秀英入主六宫,“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省览。”但是赵炎读《宋史》,仍然发现了一个迷雾重重的“自杀门”:哲宗昭怀皇后刘清菁之死。姐

  • 宋徽宗惠恭皇后简介 显恭皇后王氏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徽宗,惠恭皇后,显恭皇后,宋朝皇后

    显恭皇后王氏(1084年-1108年),北宋宋徽宗的元配皇后,开封人,父亲为德州刺史王藻。徽宗即位后册立为皇后,生赵桓(后来的宋钦宗)和荣德帝姬。王皇后性格恭谨节俭,当时贵妃郑氏和王氏争宠,皇后均待之以平。大观二年(1108年)王皇后薨逝,得年二十五岁,谥曰静和,先葬于裕陵,绍兴年间才改于徽宗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