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一代名将祖大寿的坟墓为何在加拿大?

解密:一代名将祖大寿的坟墓为何在加拿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88 更新时间:2023/12/25 23:05:09

祖大寿是明末清初的一个传奇人物。说他传奇,一是因为他战功显赫,名噪一时;二是因为他利用炮火,干掉了满清老祖努尔哈赤;三是因为他在降清问题上出尔反尔,前后两次投降;四是他虽然降清,但鲜有汉奸的骂名;五是因为他死在北京,葬于北京,其坟墓却被搬到了加拿大。

祖大寿(?—1656年),字复宇,明末清初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吴三桂的舅舅。在明朝时,祖大寿从基层游击军士干起,凭着多年摸打滚爬赢得的战功,屡获升迁,后驻守宁远。天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攻宁远,祖大寿还之以炮火,结果努尔哈赤被炸城重伤,退回大本营后不久便死去。皇太极即位后,二国战火更加猛烈,祖大寿也历练成一代名将。

崇祯元年(1628年),祖大寿因“宁远大捷”升为前锋总兵官,被明委派驻守锦州,后成为袁崇焕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在历次保卫战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袁崇焕因故下狱,祖大寿担心受到牵连,于是毁山海关逃出。崇祯皇帝不想失去这样一位名将,忙命袁崇焕写信招抚,祖大寿这才返回关内。崇祯四年(1631年)十月,祖大寿在大凌河之战中奋力抗敌,最终因粮尽援绝,被迫投降,皇太极大喜过望,以女真人最高贵的抱腰礼相见,并设坛盟誓。

祖大寿降清,不过是权宜之计,是不得已而为之。旋即,祖大寿便向皇太极打报告,称自己妻子儿女均在锦州,趁锦州不知他已归降,想返回锦州,进而夺取锦州,结果皇太极上了当。祖大寿一回到锦州城,就立马组织防御,抗击清军。事情传到北京后,崇祯皇帝对祖大寿降清一事不仅没有降罪,反而提升他为左都督,领锦州。崇祯皇帝猜忌心很重,对祖大寿不惩反赏,不过是为了稳住他,再设法加害。对此,祖大寿心知肚明,故多次拒绝进京,死活不肯离开锦州半步。

先投降,后背弃,祖大寿出尔反尔,皇太极虽然窝火,却也敬重祖大寿,故三番五次派密使前来,提醒祖大寿不要忘记盟誓,并督促他赶紧献出锦州。祖大寿不但不听,反而多次与清兵激战。皇太极想争取祖大寿,想夺下锦州城,却毫无办法,只能频繁地给祖大寿写信,如泥牛入海。十年后,也就是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皇太极发起“松锦大战”,锦州被困,援军洪承畴兵败投降,祖大寿又顽强地坚守了一年,粮尽军疲。在难以言表的绝望和困境中,崇祯十五年(1642年)三月,祖大寿为保存军民姓名,率部第二次降清。

当祖大寿跪倒在崇政殿时,皇太极竟走下宝座,亲自将他扶起,好言抚慰:“你上次背叛我,是为了你的国君,为了亲人。我曾经对大臣们说过,祖大寿一定不能死,如果日后再次投降,我决不会杀他。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皇太极对祖大寿非常优待,封其为汉军正黄旗总兵,希望他能够为己效力。然而,祖大寿虽被迫投降,却不甘心为满清效力。直到顺治十三年(1656年)病逝,祖大寿除了给外甥吴三桂写过一封劝降信,再无任何汉奸记录。

祖大寿寿终正寝后,葬于北京清河附近的永泰村。对于这位炮杀努尔哈赤,二次降清,双手沾满八旗将士鲜血的明朝降将,顺治皇帝还是给予了诸如“持身敬慎”“秉性老成”的高度评价。祖大寿的传奇并没有就此结束,二百六十多年后,约1919年左右,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委托英籍皮货商克罗夫茨在中国采购一套完整的明清高官显爵墓葬,克罗夫茨选来选去,最终选择了祖大寿墓。后来,克罗夫茨将祖大寿墓及墓前的石雕、石桌、文武翁仲、石骆驼等一起装运上船,漂洋过海,整体倒卖给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如今,一走进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赫然映入眼帘的就是祖大寿墓。

标签: 名将明代祖大寿

更多文章

  • 祖大寿: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别人看不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袁崇焕,皇太极,祖大寿

    祖大寿,在明末清初,可以说是如雷贯耳。袁崇焕威震辽东之时,祖大寿是袁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宁远保卫战、宁锦大捷、北京保卫战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崇祯皇帝却在这时认为袁崇焕通敌谋反,逮捕下狱。祖大寿愤怒之下带着部队返回辽东,置危险中的北京城和皇帝不顾。袁崇焕在狱中,修书给祖大寿,劝他带兵

  • 袁崇焕之死与祖大寿:关宁铁骑立场存在诸多疑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袁崇焕,祖大寿,关宁铁骑,

    袁崇焕行事张扬,于是非议他的人遍布朝野。满清军队既兵临京城之下,非议他的声音更是响彻云霄。于是满清又趁机玩了一个反间计。俗话说:三人成虎。曾参是孔夫子门下道德修养最高的贤人之一。一天,有人对他妈说:“你儿子杀人了。”(其实是一个同名同姓的人干的)他妈说:“我儿子不可能干那种事的。”一会又来一个人对他

  • 明朝杨宪是怎么死的?他因为什么事情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宪,明朝

    明朝杨宪因何事被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也算是个疑案了,史书对其含糊其辞,之说犯事被诛,却又不说犯了何罪。综合史料分析,我认为杨宪之死应该与其性格和出身有关,出身浙西集团的他被淮西集团排挤,其所作所为又被浙西集团所不喜,身为特务又失去朱元璋信任,这才最终导致

  • 明朝开国帝王朱元璋和杨宪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和杨宪之间是什么关系

    朱元璋生于1328年,又名朱重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著名的皇帝高太祖,明朝时期开国帝王。杨宪生于1321年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臣子,最终因为李善长的弹劾被朱元璋所杀。那么朱元璋杨宪是什么关系呢?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陷建康,杨宪投奔了他,后来杨宪就作为朱元璋的一个情报人员了。大家都知道

  • 明朝大臣杨宪:皇帝身边的情报人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大臣杨宪

    杨宪是明朝人,他一直都是一个文官,更准确的说是一位皇帝身边的情报人员。无论杨宪是坐到了什么样的一个位置,他本质上就是一个情报人员。杨宪所在的组织是叫做检校,而且还是其中的领导人员。虽说杨宪只是一个文官,还不是最出色的文官,可是在他当官的前期,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并不低。朱元璋会看重他也是因为杨宪是一

  • 明代科学家李之藻,他与利玛窦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之藻,明朝

    明朝的时候,天主教开始在中国传教,带来了许多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明朝的许多人都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打开眼界。例如,因为著写了《农政全书》而被后人广泛知道的徐光启。这部《农政全书》,与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并列为我国农学著述之两大丰碑。而那个时候的徐光启能够在仕途上节节高升,就是因为对西学的学习,掌握了

  • 张差是什么人?他为什么敢拿着木棒,闯入太子东宫逢人便打?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差,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差是什么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大明朝晚期的时候,发生了轰动朝野的三大案,分别为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些案子都与皇帝后宫争权夺位的宫廷斗争有关。郑贵妃非常受万历皇帝宠爱,理所当然地,万历皇帝也连带地十分宠爱郑贵妃所生的儿子朱常洵。皇帝喜

  • 明朝一樵夫张差闯进皇宫,差点杀了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差,明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张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话说万历43年的一天,一个名叫张差的樵夫手拿一根枣木棍儿,一个人凶神恶煞的来到了大明皇宫紫禁城。他从东华门一路径直走到了太子朱常洛的慈庆宫门口,第一道门没人看守他径直走了进去,到了第二道门时有两个老太监,张差用木棍儿打伤了其中一个继

  • 万历皇帝与郑贵妃生了几个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郑贵妃皇帝,明神宗朱翊钧,明朝

    由于郑贵妃深得明神宗的宠爱,所以神宗对她的子女也极为偏爱。子朱常洵朱常洵,神宗第三子,生于万历十四年正月初五日,明神宗极为疼爱,多次想废王恭妃所生长子,改立朱常洵,被众大臣极力反对。神宗因此荒废朝政以示抗议。终于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神宗让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万历四十二年(

  • 万历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怎么死的?郑贵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神宗,万历皇帝,郑贵妃,明朝

    皇贵妃郑氏(1565~1630),明神宗朱翊钧之皇贵妃。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明万历初入宫,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妃子。生皇三子朱常洵后,进封皇贵妃,因太子久不立,外廷疑郑氏有立己子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太子册立。万历四十一年,奸人孔学为陷害太子,牵连郑贵妃,梃击案又有郑贵妃之太监参予其事。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