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珵是什么人?他真的是奸臣吗

徐珵是什么人?他真的是奸臣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955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1:02

徐珵如何从文武全才沦落成一代奸臣?,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这是儒家为茫茫众生指出的一条明道,这也是千年以来士大夫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

然而,为何翻遍青史,被后世歌颂的士大夫少之又少。有些成就的能臣多少都遭人诟病:张居正为明朝续命几十年,却因奢靡无度遭后人唾弃;杨修亦有旷世奇才,却放浪不羁、目中无人;徐珵上知天文下通水利,本应高高供奉于宗庙之上,可谗杀于谦,将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知在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病榻之上行将就木的徐有贞是否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以至于后世每每谈起那场拯救大厦于将倾的旷世战役中,每每谈及那位救世之能臣于谦时,总会想到那个徐珵,那个摆脱了名字,却摆脱不了被后世唾弃的徐某人。年少有为

徐珵是个睿智的人,可以说是个全才。年少有为最为符合这位短小精悍的少年郎。徐珵在十二三岁时便师从吴讷,那时就已经能做诗文。后来,在吴讷的推荐下,少年的徐珵成了当时国子祭酒胡俨的亲传弟子,并且备受胡俨的赏识。年轻的徐珵早早的接触到了当时首屈一指的老师,接触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资源。他的眼界更加宽广,他的爱好也更加的广泛。徐珵开始不仅局限于诗文经赋的学习,他对天文星象和地理水利也展露出非凡的天赋。

徐珵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温柔书生,而是个文体兼修的奇才。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描述徐珵和力士李金枪比试武艺,徐珵挥舞六十斤的大铁棒如同玩物。许多人认为这是对徐珵的美化,但是不然。在官方史料《明史》中记载:有贞既释归,犹冀帝复召,时时仰观天象,谓将星在吴,益自负。常以铁鞭自随,数起舞。短短一句话,蕴含着三个重要信息。

首先,徐珵通晓天文地理。据说在土木堡之变以前。徐珵夜观星象,看出星象异常,让家人南迁。果不其然,土木堡之变发生,应证了徐珵观测的天象,而他的家人也幸免磨难。徐珵是有点本事的。

再者,徐珵此人自负,认为将星是自己。后来韩雍平定了两广叛乱,徐珵这才醒悟。徐珵的自负,自以为于谦嫉贤妒能,最后加害于于谦,实在是扼腕之痛。

最后,徐珵常常挥舞铁鞭,印证了他非凡的武术功底。看来钱谦益没有说谎,历史上的徐珵确实是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奇才。 懦弱?

徐珵命运的转折点自正统十四年开始,土木堡之变影响了很多的人。包括当时为同僚的于谦、徐珵二人。瓦剌兵临城下,是战?是南迁撤退?成为了朝堂中激烈讨论的大事。

当时的情形:朝堂之内有争吵、互不相让的两拨大臣和犹豫不决的监国王爷郕王朱祁钰;朝堂之外是瓦剌的数万铁骑,即将兵临城下的也先精锐骑兵和人质英宗皇帝朱祁镇

徐珵只是一个发声者,他率先打破僵局。他利用他侍讲的机会和天文研修者的底气,向优柔寡断的王爷提议星象有变、宜南迁。一石激起千层浪。南迁党趁热打铁,坚守党群起攻之,一时间好不热闹。于谦一句:议南迁者,当斩。再次让这个热闹的朝廷重归平静。他据理力争,得到了两派的认同,坚守京师成为了当时所有人的目标。而众人也记住了这位临危不乱的于谦和那位胆小如鼠的徐珵,郕王朱祁钰的眼中充满着对徐珵鄙视的目光。从此,徐珵的仕途道路异常坎坷,徐珵这个名字和于谦绑定在一起。只不过后者是希望之光,而前者意味着遭人鄙夷的无边黑暗。

这不能责怪徐珵,徐珵只是把一部分人的意见发表了,却遭到了所有人的鄙视。他有错吗?他没有错,世人的傲慢和偏见让徐珵感到了黑暗。如果非要说徐珵犯得错误的话,那就是他当了出头鸟。而于谦的那句话不是说给徐珵一个人听的,于谦对事不对人,而众人显然有些对人不对事了。堕落

京城保卫战的完美落幕,使得于谦在众人眼中越发完美,他就是当时的英雄,而徐珵还在黑暗中默默的努力着,为了士大夫的理想。

大明王朝走向正轨以后,徐珵托人向于谦谋求国子祭酒一职。当时,于谦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如日中天。基本上于谦一句话,说任命哪个官员,代宗朱祁钰都会通过。

但是,朱祁钰记得徐珵。当于谦遵守诺言在代宗面前为徐珵美言几句时。代宗马上就想起了那个差点让他做千古罪人的徐珵,更是恨得牙痒痒,哪能升迁徐珵。消息传出,徐珵心心念念的官职落空。自小自负的徐珵更是不明原因将罪过归咎于于谦的嫉贤妒能上。他暗自发誓,必叫于谦血债血偿。那一刻徐珵被黑暗吞噬,无论他满腹经纶还是文武双全,人们只会记住那个小人心度君子腹的徐珵。

徐珵知道自己臭名远扬,在友人陈循的建议下改名徐有贞。徐有贞治理水利有一手。在徐有贞的治理下,他修建的堤坝固若金汤。在同行豆腐渣工程的衬托下,他成功得到了代宗朱祁钰的青睐(朱祁钰不知道徐珵就是徐有贞)。

公元1455年,景泰六年。徐有贞因治理洪水有功调往京师。后来一直官至左副都御史。这是的徐有贞化作一只恶狼,他找到了同样心有不甘的恶狼石亨和想要投机的太监曹吉祥,这群狼直勾勾的盯着朱祁钰和于谦,誓要手刃二人。夺门之变

随着南宫宫墙被撞开,朱祁镇坐上龙椅的那一刻起。这帮群狼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英宗被也先释放回国后,被代宗囚禁在南宫。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朱祁钰病重。徐有贞和石亨、曹吉祥一拍即合,把后半生的性命押在朱祁镇这个宝上。夺门之变,小人得志。在朱祁镇重新继位后,大肆封赏夺门功臣,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三人更是权倾朝野。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等一帮肱骨之臣更是被扣上更立东宫,谋迎立襄王子莫须有的罪名下狱。

朱祁镇也是通情理之人,在把于谦等一众民族英雄下狱后,他后悔不已,想要放过于谦。但是,徐有贞却向朱祁镇进言:于谦不除,复位不正。一句话让朱祁镇下了狠心,同时将于谦这位大英雄送上了黄泉路。

于谦被抄家时,家中只有皇帝赠送的蟒袍、宝剑,并没有多余的财产。这让当场的锦衣卫无不惊愕,他们对于谦肃然起敬,不顾曹吉祥的酷刑纷纷祭拜这位民族英雄。

徐有贞,害死于谦的罪魁祸首。他的下场也是异常悲惨。先是入阁后自我膨胀,后来和曹、石两人闹翻,斗不过这位大太监和心狠手辣的将军,被迫赋闲在家。知道曹、石二人倒台,他也再没有入朝为官。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不能。

宪宗皇帝岂能不知这个谗言诛杀大明朝功臣的徐有贞,满朝文武皆知他那丑恶的嘴脸。

就算他再有才又如何,他只是一个踩着英雄鲜血上位的无耻之徒。

纵然事情不能全怪他,但是因为他的猜疑和狭隘,他亲手诛杀了救国英雄,他会永远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后世评说。不管他叫徐珵还是徐有贞。

标签: 徐珵明朝

更多文章

  • 明三杨之一杨士奇的个人资料及人物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三杨,杨士奇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杨士奇一岁时丧父,其母改嫁当时任德安同知的罗性,杨士奇于是改姓罗。 后来有一次罗家祭祖,年幼的杨士奇自做土像祭祀杨氏祖先,被罗性发现并赞扬他的志气,恢复其宗姓。 随后,罗性因得罪权贵戍边陕西去世,杨士奇与母回到德安,他一边教学一边侍母。他游走于湖北、湖南进行教学,其间居住江夏的时间最

  • “答非所问”一词的来源 杨士奇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士奇,朱棣

    明永乐九年,朱棣北征回朝,一直觊觎太子之位的皇子朱高煦和朱高燧在朱棣面前捏造了太子的数十条罪状。朱棣勃然大怒,赶紧传辅佐太子的大臣杨士奇来讯问。身为太子的老师,又是朝中重臣,杨士奇知道此事事关重大,自己不替太子说句公道话,那太子的前程恐怕就断送在今日了,可是,看朱棣怒发冲冠的样子,而自己又是与太子关

  • 明朝名臣杨士奇气度:巧劝朱棣宽免涉事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杨士奇,明朝,朱棣,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

  • 刘宗周个人经历了哪些事情 刘宗周经历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八股文,东林党

    个人经历刘宗周受到外祖父的培育,学问日进。17岁时,又从鲁念彬学习制艺。由于他本人的努力,加上先生善于造就,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刘宗周的八股文就做得很好,为以后登第创造了条件。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刘宗周考中了举人,4年以后,考取了进士。但因母亲去世,他没有受官。后来经人介绍,他又师从湖州德

  • 明朝文学家蔡羽简介: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蔡羽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袁中道《夜泉》:整首诗用以动衬静的方式来写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袁中道,《夜泉》

    袁中道,(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袁中道的《夜泉》,一起来看看吧!夜泉袁中道〔明代〕山白鸟忽鸣,石冷霜

  • 宋国将军王华还金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国将军王华

    王华是临沂人,南朝刘宋国的将军。王华一生有过非常华丽的生平。在朝为官中,王华担任过将军、知府、以及文史等职位,除此之外,王华还是太保王弘的弟弟,他们兄弟俩人在朝为官时,都有很大的作为。王华的父亲也是一位有名的将军,可谓一家三父子都有很大的成就,和王华相关的还有一个故事,那便是拾金不昧的故事。六岁的王

  • 南朝王华还金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华还金

    王华是临沂人,南朝刘宋国的将军。王华一生有过非常华丽的生平。画家王华作品在朝为官中,王华担任过将军、知府、以及文史等职位,除此之外,王华还是太保王弘的弟弟,他们兄弟俩人在朝为官时,都有很大的作为。王华的父亲也是一位有名的将军,可谓一家三父子都有很大的成就,和王华相关的还有一个故事,那便是拾金不昧的故

  • 明郑时期将领刘国轩简介:为何被康熙追赠为光禄大夫、太子少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国轩,明郑

    刘国轩(1629年-1693年),字观光,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四都镇溪口村人,明郑时期重要的军事将领。刘国轩早年即以智略闻名乡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1629年(崇祯二年),刘国轩出生于福建汀州长汀,他从小就受客家文化熏陶与山区艰苦环境的磨炼,从小养成了果敢

  • 明郑时期抗清名将,揭秘陈永华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永华,明朝

    “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一句自带背景音乐的江湖宣言,瞬间将我们带入《鹿鼎记》中风云壮阔的武侠世界。在这部小说中,陈近南以高深莫测的武功与杰出的领导才能享誉江湖,一出场就吸粉无数。陈近南的“凝血神抓”真的可以伤人于无形吗?若是陈近南晚死几章,他会不会去寻找大清龙脉呢?历史上真有“陈近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