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睿宗拖雷是怎样死的?元睿宗死亡之谜大揭秘

元睿宗拖雷是怎样死的?元睿宗死亡之谜大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82 更新时间:2023/12/18 16:21:15

元睿宗拖雷(1193年—1232年),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台之第四子,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生元宪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子。1231年11月,蒙古军假道南宋境,沿汉水而下,1232年初与金军在均州(今河南禹县)遭遇,三峰山役毕,拖雷与自白坡渡河南下的窝阔台军会合。同年北返,死于途中,年四十一岁。

拖雷在成吉思汗及窝阔台时期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当时人认为“拖雷之功,著在社稷”。但这样一位战功卓著,在蒙古汗国举足轻重的人物在41岁时突然“英年早逝”,其死因究竟何在呢?《元史·睿宗传》记载说:1332年“五月,太宗不豫。六月,疾甚。拖雷祷于天地,请以身代之,又取巫觋祓除涤疾之水饮焉。居数日,太宗疾愈,拖雷从之北还,至阿剌合的思之地,遇疾而薨,寿四十有(一)”。《元史·太宗纪》记载:“九月,拖雷薨。”它说明拖雷之死距离他饮“圣水”的时间相隔已经3个月,导致拖雷死亡的“疾病”是否与那杯“圣水”有关,也不得而知。

《史集》的记载与《元史》大同小异,只是比《元史》详细得多,并比较清楚地说明了拖雷之死与那杯“洗病的水”有直接关系,因为正是在拖雷喝了那杯水才“过了几天,他就得病去世了”。而当拖雷的遗孀多次讲到拖雷是“为了合罕而去世”时,并没有遭到任何人反驳,包括窝阔台大汗也感到欠了拖雷夫妇的情。

从《蒙古秘史》第272节记载来看,让拖雷喝下“诅咒的水”是巫师们有意安排的,又是窝阔台大汗直接批准的,在这种情况下拖雷不得不喝;而喝过这杯“诅咒的水”后只过了片刻,拖雷便去世了,说明这杯“诅咒的水”是一碗置人于死地的毒水。

但以上论述仍然属于推论,拖雷的死因究竟何在呢?国内外史学界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说拖雷忠君爱兄,是真心实意地代兄领罪而亡,在《元史》、《史集》和《蒙古秘史》的作者眼里,拖雷生前死后都是一个值得效法的英雄,并没有对其死因提出疑问。

另一说法认为,窝阔台和拖雷都是愚昧的,他们实际上是被那几个萨满巫师愚弄和陷害了,那杯治疗疾病的巫水正是一杯毒酒,但当时窝阔台、拖雷都被蒙在鼓里。

第三种说法是窝阔台是知情者和主使者,他“害怕拖雷的威望和势力继续增高,构成对自己的威胁而设此骗局将拖雷害死”。

总之,史料中记载了元睿宗拖雷死亡有多种因素,究竟哪种说法合乎情理、实际,还有待考究。

标签: 元睿宗拖雷元朝

更多文章

  • 元睿宗拖雷简介 拖雷监国为什么没继承大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元睿宗拖雷,元朝皇帝

    孛儿只斤·拖雷(1193~1232),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四子(幼子),尊号“也可那颜”(大官人)。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在斡难和怯绿连的斡朵儿、牧地和军队。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有约12.9万人,其中大部分都由拖雷继承。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次子孛儿只斤·窝阔台继位,拖雷监

  • 孛儿只斤·阿里不哥为什么与忽必烈不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忽必烈

    人物档案姓名: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外文名:Ariq Böke国家:大蒙古国民族:蒙古族出生时间:公元约1219年去世时间:公元1266年职业:蒙古贵族、将领父亲:拖雷兄弟:蒙哥、忽必烈、旭烈兀母亲:克烈·唆鲁禾帖尼阿里不哥为蒙古贵族,是元睿宗拖雷第七子,元宪宗蒙哥及元世祖忽必烈之弟。别看阿里不哥和忽必

  • 古今奇案之窦娥冤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窦娥冤,故事

    由于元世祖采取了许多发展生产的措施,元朝初期的社会经济十分繁荣。但是这种繁荣只使蒙古的王公贵族和地主官僚得到好处。为了满足蒙古贵族过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军事的需要,元世祖还任用了一批管理财政的大臣,帮助他搜刮财富。这批大臣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元王朝还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人民划分为四个等

  • “背黑锅”冠军李鸿章:所受委屈比窦娥还冤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鸿章,窦娥

    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使,受屈辱,趟混水,涉险滩,挨谩骂,当替罪羊,并替太后一党背历史黑锅的烂差使。从能力上看,让满蒙亲贵卖国都卖不出好价钱,无德无能无知,只会说正确的废话,以及百无一用的大话套话假话,里外不是人的差使都委派李鸿章出马。我在乡村破庙里上小学四年级时,正值“文革”末

  • 辛弃疾《生查子简吴子似县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生查子简吴子似县尉,辛弃疾

    古诗《生查子简吴子似县尉》年代:唐作者:辛弃疾高人千丈崖,千古储冰雪。六月火云时,一见森毛发。俗人如盗泉,照眼多昏浊。高处挂吾瓢,不饮吾宁渴。作品赏析【注解】:①作期同上。简:书信。此作动词用。吴子似:见前《沁园春》(“我见君来”)注①。此词激浊扬清,主旨甚明。清浊对举,通篇比喻,鲜明生动。上片以千

  • 辛弃疾为何在临死之际连喊三声“杀贼!”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辛弃疾,临死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闰二月的一天早晨,春寒料峭,济州(今山东巨野)金国占领军大营的中军帐门外,一阵马蹄声响,远处风驰电掣般地冲来了由抗金青年英雄、济南人辛弃疾率领的50名骑士。辛弃疾飞身滚鞍下马,高声向守门士兵喊话道:“喂!快去通报张安国将军,有老朋友辛弃疾等人来访,请他出来说话!”眼前

  • 辛弃疾《再用韵》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再用韵,辛弃疾

    古诗《再用韵》年代:宋作者:辛弃疾欲把身心入太虚,要须勤着净工夫。古人有句须参取,穷到今年锥也无。

  • 苏辙简介 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苏辙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辙,苏轼,唐宋八大家,苏洵

    苏辙简介: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

  • 古人也愁没房子:苏辙早年蜗居 买房耗尽积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故人,苏辙,蜗居

    在当代的相亲会上,假如你听到这么一句:“有房吗?没房免谈”,想必会觉得见怪不怪。戏里戏外,关于房子的故事,随着近年房价的飞涨,越演越热。对此,当代人是有多无奈?可是,或许你想不到,住房难问题不是当代才有的,古代人早就尝到了其中的苦与愁。房子,可以说是现代人最最关心的话题,特别是房价不断疯涨的形势,令

  • 苏洵《心术》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洵,唐宋八大家,心术

    《心术》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洵。其全诗如下:【前言】《心术》是北宋文学家苏洵所作《权书》中的一篇。这篇文章逐节论述用兵的方法,分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势、出奇、守备等八个方面,而以治心为核心,所以标题为“心术”。其中包含着一些朴素的辩证法观点,但也有诸如“怀其欲而不尽”、“士欲愚”之类的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