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艾因·贾鲁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艾因·贾鲁战役的背景

艾因·贾鲁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艾因·贾鲁战役的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985 更新时间:2023/12/15 21:25:58

艾因·贾鲁战役(也叫阿音扎鲁特战役),是世界史上的一次极为重要的骑兵战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是,由埃及苏丹忽都斯·贝尔巴斯率领的马木鲁克骑兵和其他穆斯林军队(主要是阿拉伯人和突厥人),总兵力大约5万,对战由旭烈兀麾下将领怯的不花率领的2万混合部队,在今天巴勒斯坦那布卢斯附近的艾因贾鲁平原交战。

交战的结果是,精锐的穆斯林军队战胜蒙古领导的联军,蒙古军西征至此结束。

战役背景

旭烈兀(1217-1265年),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第五子,与蒙哥忽必烈是同母兄弟。

窝阔台死后,蒙古诸王公就处在权力的激烈争夺中。1248年窝阔台之子贵由死后,旭烈兀联合拔都等人积极拥戴其长兄蒙哥,挫败了海迷失等人的阴谋,使蒙哥在1251年诸王公大会上夺得大汗之位。在随后蒙哥打击窝阔台系势力中,旭烈兀受命察视失烈门等人,为蒙哥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蒙哥坐稳大汗之位后,便积极筹划进一步扩张。由于是同母兄弟,忽必烈、旭烈兀都得到积极的培植。忽必烈负责中原事务,旭烈兀则成为西征大军的统帅。1252年,怯的不花为先锋,率1.2万人先行西征。第二年,旭烈兀率主力军出发渡过阿姆河,带着蒙哥给他的"从阿姆河两岸到埃及尽头的土地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习惯和法令。对于顺从你命令的人要赐予恩惠,对于顽抗的人要让他们遭受屈辱"的嘱托,从此离开了生他养他的蒙古大草原,也离开了蒙古贵族之间的勾心斗角,去开阔另外一片疆土了。

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仅仅七个月前,阿拉伯人在亚洲最后的重镇大马士革陷落,至此埃及马木鲁克政权成为伊斯兰世界硕果仅存的一支武装力量。

更多文章

  • 元睿宗拖雷是怎样死的?元睿宗死亡之谜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睿宗,拖雷,元朝

    元睿宗拖雷(1193年—1232年),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台之第四子,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生元宪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子。1231年11月,蒙古军假道南宋境,沿汉水而下,1232年初与金军在均州(今河南禹县)遭遇,三峰山役毕,拖雷与自白坡渡河南下的窝阔台军会合。同年北返,死于途

  • 元睿宗拖雷简介 拖雷监国为什么没继承大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元睿宗拖雷,元朝皇帝

    孛儿只斤·拖雷(1193~1232),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四子(幼子),尊号“也可那颜”(大官人)。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在斡难和怯绿连的斡朵儿、牧地和军队。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有约12.9万人,其中大部分都由拖雷继承。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次子孛儿只斤·窝阔台继位,拖雷监

  • 孛儿只斤·阿里不哥为什么与忽必烈不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忽必烈

    人物档案姓名: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外文名:Ariq Böke国家:大蒙古国民族:蒙古族出生时间:公元约1219年去世时间:公元1266年职业:蒙古贵族、将领父亲:拖雷兄弟:蒙哥、忽必烈、旭烈兀母亲:克烈·唆鲁禾帖尼阿里不哥为蒙古贵族,是元睿宗拖雷第七子,元宪宗蒙哥及元世祖忽必烈之弟。别看阿里不哥和忽必

  • 古今奇案之窦娥冤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窦娥冤,故事

    由于元世祖采取了许多发展生产的措施,元朝初期的社会经济十分繁荣。但是这种繁荣只使蒙古的王公贵族和地主官僚得到好处。为了满足蒙古贵族过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军事的需要,元世祖还任用了一批管理财政的大臣,帮助他搜刮财富。这批大臣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元王朝还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人民划分为四个等

  • “背黑锅”冠军李鸿章:所受委屈比窦娥还冤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鸿章,窦娥

    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使,受屈辱,趟混水,涉险滩,挨谩骂,当替罪羊,并替太后一党背历史黑锅的烂差使。从能力上看,让满蒙亲贵卖国都卖不出好价钱,无德无能无知,只会说正确的废话,以及百无一用的大话套话假话,里外不是人的差使都委派李鸿章出马。我在乡村破庙里上小学四年级时,正值“文革”末

  • 辛弃疾《生查子简吴子似县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生查子简吴子似县尉,辛弃疾

    古诗《生查子简吴子似县尉》年代:唐作者:辛弃疾高人千丈崖,千古储冰雪。六月火云时,一见森毛发。俗人如盗泉,照眼多昏浊。高处挂吾瓢,不饮吾宁渴。作品赏析【注解】:①作期同上。简:书信。此作动词用。吴子似:见前《沁园春》(“我见君来”)注①。此词激浊扬清,主旨甚明。清浊对举,通篇比喻,鲜明生动。上片以千

  • 辛弃疾为何在临死之际连喊三声“杀贼!”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辛弃疾,临死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闰二月的一天早晨,春寒料峭,济州(今山东巨野)金国占领军大营的中军帐门外,一阵马蹄声响,远处风驰电掣般地冲来了由抗金青年英雄、济南人辛弃疾率领的50名骑士。辛弃疾飞身滚鞍下马,高声向守门士兵喊话道:“喂!快去通报张安国将军,有老朋友辛弃疾等人来访,请他出来说话!”眼前

  • 辛弃疾《再用韵》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再用韵,辛弃疾

    古诗《再用韵》年代:宋作者:辛弃疾欲把身心入太虚,要须勤着净工夫。古人有句须参取,穷到今年锥也无。

  • 苏辙简介 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苏辙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辙,苏轼,唐宋八大家,苏洵

    苏辙简介: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

  • 古人也愁没房子:苏辙早年蜗居 买房耗尽积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故人,苏辙,蜗居

    在当代的相亲会上,假如你听到这么一句:“有房吗?没房免谈”,想必会觉得见怪不怪。戏里戏外,关于房子的故事,随着近年房价的飞涨,越演越热。对此,当代人是有多无奈?可是,或许你想不到,住房难问题不是当代才有的,古代人早就尝到了其中的苦与愁。房子,可以说是现代人最最关心的话题,特别是房价不断疯涨的形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