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兆惠
兆惠
乌雅·兆惠
名人大全时间:2023/12/16 9:47:37阅读:4752
乌雅·兆惠(1708年-1764年),字和甫,清朝乾隆时将领,满洲正黄旗人。雍正帝的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族孙,都统佛标之子。兆惠将军被誉为“中国反疆独第一人”。18世纪50年代,西北地区准噶尔人和回部贵族反复叛乱,驻防伊犁的兆惠将军率领清军在天山南北经历了无数次殊死鏖战,多次以两、三千兵马力战敌军数
兆惠
名人大全时间:2023/12/24 17:27:59阅读:3301
兆惠(1708~1764),字和甫,姓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生。他是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族孙。父佛标,官至都统。作为乾隆朝的著名战将,他屡次征伐,为捍卫西北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建树了功勋。本名:乌雅·兆惠字号:字和甫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满族出生时间:1708年去世时间:17
傅恒是清朝很有名气的重臣,他儿子福隆安有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6 9:53:28阅读:1017
清朝傅恒的次子,娶了和嘉公主,一生受尽乾隆重视。历史的巨轮总是不停地转动着,而这其中除了帝王以及嫔妃有关的事宜之外,实际上还存在着很多出身王亲贵族的男子和功劳极高的大臣,而要认真说起来的话,大清时期富察氏的亲弟弟傅恒,着实可以说是位很有名气的重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清朝将领乌雅·兆惠简介 兆惠将军儿子 兆惠将军墓在哪里 如何评价乌雅·兆惠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6 22:28:16阅读:4522
乌雅·兆惠曾办理筹防准噶尔事宜、筹办伊犁善后事宜、参与平定准噶尔、平定大小和卓,基本平定南疆叛乱。兆惠将军去世后,乾隆亲自驾临丧礼,嘉庆帝赐予其配享太庙的荣耀。那么,历史上是如何评价兆惠的呢?兆惠将军墓兆惠墓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曲棍球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十一月,兆
清朝将领兆惠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2 10:03:01阅读:1075
公元1755年,清高宗乾隆登基20周年,乾隆想一展内心的抱负,决定出兵伊犁,一举荡平准噶尔。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勒藏多尔济畏惧清朝军队,在稍作抵抗之后,投降清朝。正在乾隆大喜过望时,准噶尔的另一位首领阿睦尔撒纳叛变,驻扎在伊犁的清军被围,清军著名将领班第以身殉国,清朝名臣鄂尔泰的长子鄂容安带兵突围未果
“康乾盛世”10位名将:傅恒、兆惠、福康安,还有谁?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22:24:39阅读:4898
10、赵良栋,“河西四将”之一,骁勇善战,很有谋略。吴三桂起兵,王辅臣在关中响应,纵横驰骋,清军连战连败。赵良栋节制甘肃、宁夏军务,率“汉军”出击,稳住局势。远征云南,八旗主帅彰泰畏战不前,不敢攻城。康熙让赵良栋担任主帅,攻克昆明,吴世璠自尽而亡,三藩之乱平息。09、图海,八旗名将,很有谋略。167
傅恒、兆惠、阿桂、海兰察,福康安,谁才是乾隆手下第一武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0 21:13:40阅读:4685
清高宗乾隆皇帝系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其父雍正皇帝殚精竭虑、精心治理,为乾隆皇帝留下了一个社会富庶、国库充盈的大清帝国,但因为雍正皇帝几乎将所有的工作重点都放在了追缴国库欠款、整顿吏治,推行财政改革上,除了雍正朝初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以外,并未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战争和平乱上。所以,雍正皇帝不光给清朝
乌雅·兆惠:不被人熟知的中国有史以来收复国土最多的一人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1 4:55:50阅读:4647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兆惠的故事大家听过吗?自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苦等上千年仍无法收复西域。直到乾隆年间,清军趁准噶尔蒙古内讧之机,一举收复天山南北。此后西域虽叛乱不断,但始终没有脱离清王朝的统治。这一切要感谢三个人:第一个是帮助乾隆收复新疆的兆惠;第二个是道光年间平定张格尔之乱的杨遇春;
清朝名将乌雅·兆惠:收复六分之一国土,乾隆亲自给他牵马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1 4:55:56阅读:196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乌雅·兆惠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1755年,清高宗乾隆登基20周年,乾隆想一展内心的抱负,决定出兵伊犁,一举荡平准噶尔。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勒藏多尔济畏惧清朝军队,在稍作抵抗之后,投降清朝。正在乾隆大喜过望时,准噶尔的另一位首领阿睦尔撒纳叛变,驻扎在伊
乌雅·兆惠简介 清朝名将乌雅·兆惠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1 4:56:07阅读:3635
乌雅·兆惠(1708年-1764年),字和甫,乾隆时将领,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十八年(1753年),兆惠赴西藏办理筹防准噶尔事宜。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廷出兵平定准噶尔时,兆惠受命协理北路军务并总理粮饷。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授定边右副将军,筹办伊犁善后事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率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