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光弼是什么人?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功劳不在郭子仪之下

李光弼是什么人?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功劳不在郭子仪之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586 更新时间:2023/12/20 20:33:39

李光弼是什么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王朝,数百年的荣光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然而就在唐王朝走向巅峰的时候,一场灾难突然发现,瞬间将唐王朝从巅峰带入了黑暗的深渊。这场灾难就是“安史之乱”。不过安史之乱很快就被平定了,那么谁是拯救这场灾难的大英雄呢?相信许多人脑海中都已经有了一个答案,那就是郭子仪

不过郭子仪虽然拯救了大唐,但是只是名气比较大,其实拯救大唐的还有一位名将,他的名字叫做李光弼,但是他的命运跟郭子仪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李光弼虽说姓李,但他却不是汉人,还是一个契丹人。他的父亲是契丹酋长,在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李光弼的父亲就率众投降了武则天,并且为武则天立下汗马功劳。

李光弼在父亲的印象下,从小习武同时又熟读兵法,年少时就投身军中。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李光弼就到了大唐名将王忠嗣麾下效力,并且屡立战功。

时间来到公元755年,大唐内部各项矛盾层出不穷,最终安禄山打着讨伐奸臣杨国忠的借口在范阳开始起兵,率领大军一路向唐朝的首都长安杀来,一时间整个世界乱成一团,不久洛阳就沦陷了,在这个危急的时刻,李光弼出现了。

李光弼在军中的才能得到了郭子仪的肯定,于是郭子仪就把李光弼推荐给了唐玄宗。于是唐玄宗提拔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并且拨给他少量人马,直接攻打安禄山的老巢河北之地。

在嘉山,李光弼就遇到这场叛乱的二号领导人物史思明,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大战,李光弼采用疲敌的战术,斩首叛军四万余人,差一点就要捉到史思明。这次大战动摇了叛军的大后方,继续攻打范阳,或许安史之乱就要平定了。但是长安那边沦陷了,皇帝也跑了,李光弼的大军被迫退守,这么好的一次机会就这么白白错失了。

唐玄宗逃到四川避难,他的儿子李亨就在朔方军大本营灵武登基成为大唐的新皇帝,也就是唐肃宗。随后唐肃宗就将李光弼召回灵武,并且升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使相。唐肃宗除了给李光弼升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守住太原。太原要是丢了,唐朝就将不复存在了,于是李光弼带着五千人就去太原驻守了。

公元757年正月,史思明就带着十万大军进攻太原,企图占领太原,随后就攻占灵武,大唐唾手可得。而李光弼这边,只有不到一万人的老弱残兵。这对老对头就在太原遭遇了,双方兵力一对比,明显就是史思明占着上风。但是李光弼坚守不出,并且运用地道战,出奇制胜,歼灭敌军7余万,稳固了大唐的局势。

因为在之前的战役中郭子仪跟李光弼的功劳都太大了,所以就遭到了唐肃宗的忌惮。到了公元759年,唐军与叛军在相州发生大战,这次的指挥官不是郭子仪也不是李光弼,而是一个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结果可想而知,唐军大败,鱼朝恩将战败的原因归于郭子仪。于是乎,郭子仪的兵权被收回,李光弼接替郭子仪的职位,成为朔方节度使和天下兵马副元帅。在接下来与叛军的战斗中,李光弼始终出现在战场的第一线,终于在公元763年,走投无路的史朝义兵败自杀,这场为期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宣布结束。李光弼也被称为中兴第一人。

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治师训整,天下服其威名,军中指顾,诸将不敢仰视。初,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新唐书·李光弼传》

尽管李光弼的评价这么高,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李光弼多次升官,同时还享有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等荣誉。但是宦官的可怕,李光弼已经见识到了,郭子仪就是因为宦官的原因而被弃用,自己又多次跟鱼朝恩发生摩擦,长安也是一直流传着李光弼要造反的风言风语。这些事让这位大唐的功臣心神不宁,最后因为害怕宦官陷害,就呆在徐州而不敢去长安。并且在徐州也是忧心忡忡,最后抑郁而终。

可惜了大唐这一位名将,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因为朝堂上的斗争,实在是可悲。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时候看法?

标签: 李光弼唐朝

更多文章

  • 郭子仪是如何单骑说服回纥,合兵大破吐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郭子仪

    对郭子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出身武举,武力超群。在经过平安史、收两京、平河东后封为汾阳王。在他的众多丰功伟绩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就是单骑退敌了。广德二年,郭子仪手下的一名叫仆固怀恩的将军发动叛乱。仆固怀恩在

  • 岳飞和郭子仪都是保卫国家的名将,为何两人的结局如此不相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岳飞,郭子仪,南宋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岳飞的故事。岳飞之死,源于他与统治阶级的利益背道而驰。政治智慧、明哲保身、中庸之道,这些字眼在我们的文化中,貌似是聪明、机智的代名词;反之,那些无视潜规则,曾经、或者尝试违背大多数人意愿的人,即

  • 出身太原郭氏高中武状元,郭子仪的前半生也很精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郭子仪,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郭子仪的故事。大唐在我国历史上是十分辉煌的一个时代,李世民,贞观之治;李隆基,开元盛世。在明君和贤臣们的领导下,大唐盛世何其壮观,经济基础的不断提高,百姓生活的日益改善。但唐玄宗李隆基在后期一度沉迷于温柔乡,荒废了朝政,大唐也逐渐走

  • 郭宝玉是什么身份来历?郭子仪的后裔,也是成吉思汗的心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郭宝玉,元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郭宝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现今电视剧与电影泛滥的时代,古代的历史剧情被电视剧不断地翻炒着,可是看过众多古装电视剧的剧迷很容易就发现了,元朝的电视剧是少之又少。其实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元朝存在的时间并不长,虽然他的征服了北方与西方多地,拼凑成了中华历史国土面积最

  • 郭子仪功高盖主却能善始善终,他是怎么办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郭子仪,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子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引兵反叛,勾结吐蕃、回纥、党项等异族军兵,联军十万人马侵入唐境。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仆固怀恩再起反叛,此时的唐帝国国力衰亡,藩镇割据逐步形成,郭子仪被派往泾阳,仅以万余人抵御叛

  • “风尘三侠”还是“托塔天王”?史中真实的李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靖,唐朝

    在唐传奇以及民间文学作品中,将隋末唐初的名将李靖与红拂女张出尘、虬髯客并称为“风尘三侠”。故事概括是这样的,隋末时李靖长安拜见当朝宰相杨素,为杨素家的歌妓张出尘所倾慕,二人随之出奔,在途中结识“虬髯客”张仲坚,红拂女与他结为兄妹,三人同至太原,见到李世民。虬髯客本有争夺天下之志,但见李世民神气不凡,

  • 李靖史上十大名将之一 !隋朝的英雄及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靖

    作为战将,李靖一生身经百战,灭萧铣、灭辅公拓、平突厥、平吐谷浑,都获全胜,是博古通今的军事大家;作为臣子,李靖精明干练,出将入相,性情沉稳,为人谦虚恭谨,是初唐一代名臣。一、以实干赢得赏识与信任 李靖虽然后来位极人臣,深得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与信任。但在起步阶段,他的基础并不好,不仅受到猜忌,

  • 李靖手下魔家四将分别是谁,分别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靖,魔家四将

    魔家四将分别是谁?魔家四将,在封神榜和西游记中都有过出场,在武王伐纣中身死,后被姜子牙封为四大天王,护国安民。那么魔家四将是怎么死的呢?魔礼青,身长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须如铜线。手持青锋宝剑,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风’,这风乃黑风,风内有万千戈矛。若人逢着此刃,四肢化为齑粉;若论火,空中

  • 李靖如何用兵如神大败东突厥数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靖

    李靖一生用兵如神,可谓是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李靖在消灭雄踞江南的南梁政权,平定辅公祏的叛乱之后,又北征东突厥。李靖一生用兵出神入化,最为精彩也是最为威震天下的就是他北上以少敌多,大败东突厥的数万大军。李靖画像因为北方的突厥势力时常进犯大唐北部边界,闹得当地百姓是民不聊生。适逢东突厥内部发生变乱,各部

  • 唐太宗赐李靖临机专断大权 李靖为何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

    在高度专制集权的体制下,“君命有所不受”这个原则,实际上是越来越成为虚文了。据《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的记载,唐太宗与李靖曾就将帅的机断指挥权问题有过一次深藏机锋、祸福旋踵的讨论。唐太宗别有用心地提道:古人出兵作战任命主帅时,君主都必须要事先斋戒三日,然后举行隆重的仪式,将象征权威的大钺授予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