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功高盖主却能善始善终,他是怎么办到的?

郭子仪功高盖主却能善始善终,他是怎么办到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29 更新时间:2024/1/14 16:54:5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子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引兵反叛,勾结吐蕃、回纥、党项等异族军兵,联军十万人马侵入唐境。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仆固怀恩再起反叛,此时的唐帝国国力衰亡,藩镇割据逐步形成,郭子仪被派往泾阳,仅以万余人抵御叛军。

双方实力悬殊,想要取胜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郭子仪刚到泾阳,敌军就包围了城池,郭子仪派部将分别防守各地,自己亲率两千骑兵在各处巡查,回纥骑兵询问唐军主帅姓名,得到的答复是郭令公。

郭子仪在唐军中威信甚高,在外族心中,也是不敢小觑的狠角色。仆固怀恩骗回纥人,说郭子仪和唐代宗已死,回纥人这才决定趁火打劫。听说郭子仪没有死,对于他们也是不小的震撼,于是狐疑的回纥人要求亲自见见郭子仪。

两军交战,本是剑拔弩张,如果让主帅前往对方军营,风险系数自不必说,但为了国家安危,郭子仪选择以身犯险,用游说的方式解决争端。属下请求郭子仪带五百骑兵,来保证安全,但被郭子仪拒绝了。

郭子仪只带了几十个亲兵,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敌方军营中,郭子仪边走边摘盔卸甲,以示诚意。回纥人见真的是郭令公,纷纷放下兵器跪拜行礼,宴会之上双方很快言归于好。所谓不利不起早,要想让回纥帮助唐军还必须给予相应的好处,所以郭子仪将吐蕃抢的战利品送给回纥,条件则是回纥帮唐军一起攻灭吐蕃。

见到有利可图,回纥人欣然应允,随后唐回联军共同击败吐蕃十万大军,而吐固怀恩突然病死,这次危机得到圆满解决。郭子仪一招单骑会回纥,可见其身上的勇武和智慧,以一人之力扭转整个战局,郭子仪也是唐朝的大救星,令人佩服之至。

郭子仪一生,帮助唐军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平定吐蕃叛乱、平定吐固怀恩之乱,战功赫赫、厥功至伟。最令人敬佩的是,郭子仪功劳这么大,却能平安活到八十五岁,善始且善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郭子仪打开府门,给妻女洗漱

汾阳郡王郭子仪曾下令,王府的大门对外敞开,任人出入不予过问,于是乎王府就好像菜市场,整日里热闹非凡,群众争相来参观品评。

不仅如此,郭子仪如此高官,还亲自为其妻子、子女梳妆、洗漱,那些军官经常要给郭子仪打下手,做家务,外人看来也是哭笑不得。郭子仪的儿子就劝他,要求关闭府门,不让闲杂人等进入。

郭子仪笑着对儿子说:“你爹我现在的官位已经很高了,如果我们筑起高墙、封闭府门,必定会遭人忌恨,如果有人报复,对我们家不利,如果我们打开府门,令人随意进出,就是告诉旁人我们坦坦荡荡,他人也找不出理由为难我们!”

郭子仪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皇帝和众卿,他郭子仪对国家忠心耿耿,光明磊落、绝无二心,不仅堵住了旁人的嘴,也让皇帝安心。郭子仪之所以能善始善终,全在于其高明的处世之道,纵观两千多年历史,功劳这么大,还能得个圆满的结局的人,少之又少。

二、儿子犯错,郭子仪及时请罪

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可见郭家声名显赫。一次郭暧和升平公主吵架,郭暧随口来了一句“你就是仗着你爹是皇帝,那是因为我爹不屑于做皇帝!”这句话可谓是大逆不道,升平公主立刻回到娘家,将这话禀告给了唐代宗。

唐代宗李豫并没有生气,对女儿道:“他这话说的没错,如果他们想要昨天子,就没我们家什么事了!”郭子仪听说儿子闯了大祸,马上把儿子捆住,亲自到皇帝面前请罪。唐代宗笑着对郭子仪说:“这都是儿女的闺房之言,不能当真。”郭子仪回去打了儿子几十棍,才算作罢。

这次事件,看似不大,却是危机四伏,唐代宗那么说,醋意十足,哪怕整个大唐帝国都倚仗着郭子仪,但郭暧也不该那么说,如果唐代宗不是个仁德的君主,估计郭子仪全家一个也活不了。

郭子仪为人低调谨慎,很少人能抓住他的把柄,但这次不同,这是儿子搞出的祸事,所以郭子仪及时去负荆请罪,从此之后,郭子仪更是要夹着尾巴做人。

三、祖坟被挖,郭子仪不温不火

史料记载“子仪见上,上语及之,子仪流涕曰:臣久将兵,不能禁暴,军士多发人冢。今日及此,乃天谴,非人事也。”

一次,有人挖开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官府找来找去,也没有抓到人。郭子仪对此必定也是生气的,但他的处理方法却十分高明。宦官首领鱼朝恩向来和郭子仪不睦,很多人猜测,掘人祖坟此等缺德事,就是鱼朝恩干的。

京城风言风语,甚至有人说郭子仪因此会起兵造反,在舆论的压力下,郭子仪必须做出明确的表态。很快,郭子仪拜见代宗,哭着表示自己祖坟被挖,那是因为常年带兵,有做的不足之处,遭了天谴,跟旁人无关。

其毕竟人都死了,哪怕坟墓修得再好,也是无法复活的。这个暗亏,郭子仪自己吃了,他对此心知肚明,却也不再追究,因为他明白其中的险恶,有人想借此机会激怒他,接着就可能抓住其把柄来对付他。

郭子仪不拘小节,对蝇营狗苟之事并不在乎,一方面郭子仪胸怀宽广,另一方面,郭子仪也尽可能地避免卷入权力纷争,来保全自身。

四、晚年妻妾成群,以自污明哲保身

史料记载“郭子仪每见宾客,姬妾不离侧。”

郭子仪的一生堪称完美,在抵御外敌的战争中立下不世之功,维系国家二十余年,且为人低调,善待下属,在军队中威信甚高,如果再让老百姓过于拥戴,那就是找死了。萧何曾为了保全自身,不惜抢占百姓田产,获得骂名,刘邦见到如此的萧何,才放下心里。

到了晚年,郭子仪过着极尽奢华的生活,整日里花天酒地,娇妻美妾陪伴左右,在众人的印象中,他就是个被美色腐化的坏老头,如此这般,就会让皇帝安心,让众卿放心。

就连会见宾客,都有妻妾在旁作陪。当然了,郭子仪也不全在做戏,本来嘛,年龄大了,也打不动仗了,本就应该享受生活,这也是他乐于做的。其次,郭子仪也是用这种方式自污,来保住自己的富贵和身家性命。

宦官李辅国、鱼朝恩,宰相元载,都是聪明绝顶之人,只是他们都死于非命,权力如同一把双刃剑,要想握住还能不被其所伤,需要大谋和大智慧。郭子仪用他的处事原则告诉后人,兔死狗烹的结局或许是可以避免的,一方面需要跟对人,另一方面要做对事。

标签: 郭子仪唐朝

更多文章

  • “风尘三侠”还是“托塔天王”?史中真实的李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靖,唐朝

    在唐传奇以及民间文学作品中,将隋末唐初的名将李靖与红拂女张出尘、虬髯客并称为“风尘三侠”。故事概括是这样的,隋末时李靖长安拜见当朝宰相杨素,为杨素家的歌妓张出尘所倾慕,二人随之出奔,在途中结识“虬髯客”张仲坚,红拂女与他结为兄妹,三人同至太原,见到李世民。虬髯客本有争夺天下之志,但见李世民神气不凡,

  • 李靖史上十大名将之一 !隋朝的英雄及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靖

    作为战将,李靖一生身经百战,灭萧铣、灭辅公拓、平突厥、平吐谷浑,都获全胜,是博古通今的军事大家;作为臣子,李靖精明干练,出将入相,性情沉稳,为人谦虚恭谨,是初唐一代名臣。一、以实干赢得赏识与信任 李靖虽然后来位极人臣,深得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与信任。但在起步阶段,他的基础并不好,不仅受到猜忌,

  • 李靖手下魔家四将分别是谁,分别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靖,魔家四将

    魔家四将分别是谁?魔家四将,在封神榜和西游记中都有过出场,在武王伐纣中身死,后被姜子牙封为四大天王,护国安民。那么魔家四将是怎么死的呢?魔礼青,身长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须如铜线。手持青锋宝剑,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风’,这风乃黑风,风内有万千戈矛。若人逢着此刃,四肢化为齑粉;若论火,空中

  • 李靖如何用兵如神大败东突厥数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靖

    李靖一生用兵如神,可谓是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李靖在消灭雄踞江南的南梁政权,平定辅公祏的叛乱之后,又北征东突厥。李靖一生用兵出神入化,最为精彩也是最为威震天下的就是他北上以少敌多,大败东突厥的数万大军。李靖画像因为北方的突厥势力时常进犯大唐北部边界,闹得当地百姓是民不聊生。适逢东突厥内部发生变乱,各部

  • 唐太宗赐李靖临机专断大权 李靖为何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

    在高度专制集权的体制下,“君命有所不受”这个原则,实际上是越来越成为虚文了。据《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的记载,唐太宗与李靖曾就将帅的机断指挥权问题有过一次深藏机锋、祸福旋踵的讨论。唐太宗别有用心地提道:古人出兵作战任命主帅时,君主都必须要事先斋戒三日,然后举行隆重的仪式,将象征权威的大钺授予将帅

  • 历史探秘:薛仁贵的师傅是李靖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是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这样的一代名将必定是师出名门。薛仁贵的师傅一般都说是李靖,在一些影视剧中,薛仁贵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师傅李靖学习龙门阵法,后来跟尉迟恭认义为父子。薛仁贵以字行世,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

  • 中国唐朝大将李靖大败突厥兵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靖

    在1387年前的今天,0630年3月27日 (农历二月初八),中国唐朝大将李靖大败突厥兵。网络配图突厥是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隋末唐初势力逐渐强大,后分为东西两部。唐朝初年,东突厥更加强盛,其首领颉利可汗曾率兵长驱直抵长安附近的渭水便桥北岸,对唐朝造成极大威胁。为改变被动局面,唐太宗除采取一系列政

  • 出神入化的大唐卫公李靖兵法为何失传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靖

    李靖是唐太宗的亲密伙伴,为唐朝的统一和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今天可见的有限的材料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李靖怎样出神入化地运用他独到的兵法克敌制胜的记录,但他的兵法并没有以原著的形式流传下来。今天,我们看到的有关他的兵法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后人辑佚而成的。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唐代著名

  • 大唐名将李靖被人诬告 被一无名御史机智相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靖

    自古美女如良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句诗本是说美女薄命,但是也道破了国家良将的命运。能成为名将本就要经过尸山血海里滚过,白骨从中挣命的残酷筛选,然而一旦功成名就,名将的命运也就很尴尬,曾经的战场杀伐锋芒,不知不觉成为了现任统治者的威胁。于是各种猜忌,诋毁就开始了。网络配图唐朝时期的李靖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 李靖成为大唐战神 是因为他有个舅舅是大隋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靖

    李靖是隋末唐初名将,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一生南征北战,为大唐王朝的开创立有殊勋。李靖出身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良好教育。李靖弓马娴熟英勇善战,戎马一生形成了卓越的军事思想与理论,有兵法传之后世。他过人的军事才能既有自身刻苦钻研兵法的原因,还与他有一个名满天下的舅舅有关。李靖舅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