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居易有多清正廉洁?拿了两块石头还写诗忏悔!

白居易有多清正廉洁?拿了两块石头还写诗忏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55 更新时间:2024/2/6 16:58:23

白居易为石头写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诗曰:

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叶。

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这首《三年为刺史二首》(其二),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在出任杭州刺史的3年间,为官清廉,未收过任何贿赂或向他人索取过财物和贵重物品。

离任之后,白居易在行李中发现了到杭州天竺山游玩时捡到的两块石头,他认为山石虽然不值钱,但自己拿走它们,就好像贪污了千金,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于是,写下这首诗“忏悔”。

这是何等可贵的慎独精神和清正廉洁!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上《论行营状》,论述河北用兵之策,不被皇帝采纳。

史书记载:“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乘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言事,天子不能用。”

目睹宦官专权乱政,官员朋党倾轧,对朝政失去信心的白居易,主动请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外派为杭州刺史。

这一年白居易已经50岁了,在天命之年来到杭州做官,他的心情应该是既激动又失落的。

激动的是,终于可以到心仪已久的杭州任职,失落的是,朝政江河日下,自己却无力回天。

到达杭州之后,白居易按照惯例,给唐穆宗李恒写了一份谢恩表,中称:“唯当夙兴夕惕,思苦心。恭守诏条,勤恤人庶”,表明自己将勤于政事,造福于杭州人的心迹。

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时的政绩,不胜枚举,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为西湖筑堤和疏浚六井。

白居易到杭州之时,西湖可不是什么风景名胜,而是一个让当地人非常头疼的问题湖泊:干旱之年,西湖水浅,无法取湖水用于灌溉;大涝之年,湖水又会冲破湖堤,冲毁农田。

当时西湖的面积远比今天为大,向西延伸到西山脚下,东北则延伸到武林门一带。

白居易经过仔细考察和调研,制定出详细的治理方案,但方案遭到很多当地人的反对,白居易据理力争,最终成功说服反对者。

治理西湖期间,白居易亲临现场勘查,设计建造了一条将西湖一分为二、从钱塘门到武林门的长堤。

长堤修筑完毕后,既发展了交通,又改善了西湖周围和钱塘、盐官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杭州人为了纪念白居易,将长堤命名为“白公堤”。

经过白居易的浚湖筑堤,使西湖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杭州标志性景观之一。

明朝文人稚登在《重修白公堤疏》中写道:“若夫白公堤者,据采云之名里,实吴会之通逵。山郭近而轮鞅喧,水村深而帆樯集。西接金阊之绣陌,日出而万井莺花,北连海涌之翠微,风清而半空钟梵。买鱼沽酒,行旅如云;走马呼鹰,飞尘蔽日。……江州司马,筑此芳堤。”

有学者考证,西湖的名字也出自白居易:“ 西湖 ”之名最早见诸的文献,是在白居易写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和《杭州回舫》两篇诗里 。

此外,白居易还百姓重新疏浚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的六口井,极大的改善了百姓的饮水问题。

白居易在杭州任职的三年(实际时间约为二十个月),公务之余,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杭州,到天竺山游玩时,白居易捡到了前文所提的两块造型别致的山石,带回府衙。

卸任之后,白居易忘记将两块石头留下,因而产生了很强的负罪感,写诗忏悔,并提醒自己,以后千万不要再重蹈覆辙。

白居易离开时,杭州人扶老携幼,洒泪送别,白居易含着泪写下《别州民》一诗。

诗曰: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标签: 唐朝白居易

更多文章

  • 白起横空出世名震天下,白居易奉其为先祖却被怀疑其真实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起,白居易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白起和白居易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提起战神白起,那绝对是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据梁启超考证,战国时期,在战场上死亡的将士达到两百万人,其中有一百万将士的死亡与白起有关。而且,这一百万死亡的将士,只计算白起的敌对方上,并没把白起统率的秦军阵亡人数统计入内。这实在太恐

  • 白居易真正的故居是什么样的 白居易有钱为何还要租房子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居易,房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居易租房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房价也是越来越高,大部分年轻人应该都还是租房住的状态,那有人疑惑了,这古代人是怎么解决住房问题的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白居易的住房历险记。了解白居易的身世的人应该都知道,在他年轻的时候,经常在都城长安还有外地做官,那在这期间他都

  • 杨贵妃的长相怎么样?真的是白居易写的那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贵妃,长相

    历史上的杨贵妃长什么样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虽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体有狐臭,因此特别

  • 盘点唐朝诗人白居易五首哲理诗的原文和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白居易,唐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白居易,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上疏请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触怒当权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赴江州途中,白居易想起了好友元稹被贬江陵时写的《放言五首》,颇有感慨,于是也写了五首诗相和。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白居易的这五首诗,借助贴切的比

  • 北宋诗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原文、翻译及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邯郸冬至夜思家作者: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释①邯郸:唐县名,今河北邯郸市。②驿:驿站,客店,古代的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③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

  • 母亲坠井而死白居易守孝3年,为何有人说他不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居易,唐朝

    对白居易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理学家曾国藩曾提出著名的“人生三境”,即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一生,恰恰符合“人生三境”。唐朝时期,诗歌文化得到了迅猛发展,以李白、杜甫、白居易成就最为突出,三人合称为“唐代三大诗

  • 白居易思念家人写下一首诗,堪称题目最长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居易,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白居易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唐诗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诗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兴起了,而在唐朝,诗歌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巅峰,唐朝涌现出了无数出色的诗人。人们也收录了众多的唐诗,其中有代表性的诗集就是《唐诗三百首》,这里面收

  • 揭秘白居易的爱情故事:浪漫与现实共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居易,唐朝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白居易的故事。白居易37岁才结婚。虽然与元稹是一生的好友,但他的爱情世界却与元稹不同,既没有“曾经沧海难为水”这般自我写照的名句,也没有张生与崔莺莺诸多版本的缠绵与绮丽。这个伤感的初恋故事在史书的平铺直叙中影影绰绰,这段过往有着浪漫

  • 杜甫《登白马潭》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登白马潭,杜甫

    古诗《登白马潭》年代:唐作者: 杜甫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 杜甫《又送》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又送,杜甫

    古诗《又送》年代:唐作者: 杜甫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作品赏析【注解】:【鹤注】鲁訔年谱云:公送辛员外暂至绵,诗云“直到绵州始分首”,则鲁说为是。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①。细草留连侵坐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