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已七十高龄,唐代宗为何还赏他绝色美人?

郭子仪已七十高龄,唐代宗为何还赏他绝色美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4/1/24 11:43:0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子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唐玄宗塑造了“盛唐”,也毁了“盛唐”。这个少年英锐的有为之君,在华清池的温柔乡中,成了唐朝中衰的罪魁祸首。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成了“天宝时代”的终结者:

帝国东北的精锐,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大军,朝着长安的方向吹起了进攻的号角。“怛罗斯之战”,败于阿拉伯帝国的高仙芝,率领受挫的安西军,踏上了东去的道路。

安西军人数不多,但马匹不少,且骁勇善战。李嗣业是个猛将,他的手下有支陌刀军,是骑兵的克星。陌刀一出,人马俱碎。因此,安西军无惧一切,他们认为:他们将是帝国的守护者。

禄山遣大同军使高秀岩寇河曲,子仪击败之,进收云中马邑,开东陉,以功加御史大夫。

安西军进驻洛阳的同时,郭子仪带领朔方军,抄了安禄山老巢。河北之地,郭子仪、李光弼屡战屡胜,“安史之乱”的平定似乎是轻而易举的。

是月,哥舒翰为贼所败,潼关不守,玄宗幸蜀。

可胜券在握之时,唐玄宗自毁长城,先斩高仙芝、后迫使哥舒翰出潼关。长安沦陷,安禄山叛军,一时间席卷天下。郭子仪、李光弼抄家之策,付之东流。

李嗣业带领陌刀军,一路人马俱碎,一路逃到了灵武。他不明白,所向无敌的陌刀军,为何保不住大唐江山?万里回援的高仙芝将军,为何死于唐玄宗之手?他只知道,只要他还有一口气,他就要与叛军血战到底。

九月,从元帅广平王率蕃汉之师十五万进收长安。

郭子仪、李光弼的出现,给了李嗣业卫国的希望,也给了大唐百姓安宁的希望。他们在绝境中涅槃,在困境中起舞,他们成了帝国新的柱石。如今,他们有了15万大军,他们要收复长安。

归仁先薄我军,我军乱,李嗣业奋命驰突,擒贼十余骑乃定。

李嗣业手持陌刀,身中数创而不退,斩杀叛军数十人。唐军士气大振,一举收复长安城。而后,郭子仪领军,收复洛阳。唐肃宗拉着他的手,说道:“国家再造,是爱卿的功劳啊”!

子仪为后阵,未及合战,大风遽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暝,跬步不辩物色。

可相州一战,突如其来的风沙,使得唐军惨败。正在养伤的李嗣业,手持陌刀、大喊杀贼,伤口崩裂流血数升而死。无数的唐军将士,在这场败绩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中官鱼朝恩素害子仪之功,因其不振,媒孽之,寻召还京师。

宦官鱼朝恩,趁机陷害郭子仪,使得唐军群龙无首。本来大局已定的平叛,再次不了了之。史思明站稳了脚跟,又从河北反扑,攻克了东都洛阳。唐军第二次,丧失了平叛的良机。

面对排挤、诬陷,郭子仪始终以大局为重。失去兵权的他,甚至亲往河东,处死作乱将领,安慰将士们要尽忠报国。所有的委屈,在郭子仪看来,都不如大局二字重要。

贼将逼京师,君上计无所出,遽诏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

公元763年,吐蕃大军来犯,唐代宗逃出长安。郭子仪临危受命,再次挂帅出征。这个将尽七旬的老将,屡受排挤的老帅,又一次扛起了卫国的重任。

及是承诏,部下唯二十骑。

自相州兵败,郭子仪4年不领兵,手下门客故旧多已离去。挂帅之初,郭子仪只有20骑。他前往蓝田,得到散军千人;前往商州,召集武关守军三千;他一封封书信,发往各处募兵……

整个关中得以运转,一支支唐军汇聚而来,为这个迟暮的帝国,增加了几分肃穆。郭子仪流着泪水,向将士们训话——他们要一雪国耻!刀光剑影、荣誉尊崇、诬陷排挤、权力威名。一切的一切对郭子仪,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将来说,都不重要了。

他要做的是拼尽一切,在仅有的余生,护佑身后的帝国百姓。郭子仪以20骑,游走关中各地,以强大的人格魅力,召集了各处的唐军。他击退了吐蕃大军,也又一次挽回了即倒的江山。

臣伏以尚书令,武德之际,太宗为之,昨沥恳上陈,请罢斯职。

击退吐蕃大军的郭子仪,又一次成了帝国的贵胄,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流言、诬陷。他那笑眯眯的脸上,偶尔也会闪过苦涩的笑容。事实证明,好人难做,好将军更难做。

他推掉了朝廷的赏赐,他说他不做尚书令。这是国之重器,昔日太宗(李世民)的职位。一连三次上表推辞,唐代宗甚为感动。这次长安之危,令他明白了:郭子仪再造了大唐,可在大唐的朝廷——郭子仪寸步难行。

无论如何,他都要保住这个硕果仅存的老将,于公于私都是如此。疾风知劲草,郭子仪的人品能力,早已经是毋容置疑的了。

遣内侍鱼朝恩传诏,赐美人卢氏等六人、从者八人,并车服、帷帐、床蓐、珍玩之具。

唐代宗将卢氏等六个美人,赏赐给了郭子仪。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车服、帷帐、床蓐、珍玩。一时间,汾阳王一家,极尽荣宠。

岁入官俸二十四万贯,私利不在焉。其宅在亲仁里,居其里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者不知其居。

郭子仪也明白,要想护国,不能没有地位。因此,年过七旬的他,经常摆下奢华的酒席,召集众多美女,整日载歌载舞。此外,他每年俸禄二十四万贯,宅子占亲仁里四分之一。

每有权贵来访,他从不屏退歌舞,唯有一次例外。卢杞前来拜访,郭子仪急忙让家人退走。事后家人不解,郭子仪说:“卢杞长相丑陋,而又妒贤嫉能。让你们留下,你们肯定嘲笑他的长相。待我故去,他若发迹,必毁我满门”!

后来,卢杞果然成了一代奸相,对嘲笑过他的人痛下杀手。除了生活奢华外,不得罪小人,也是郭子仪的智慧所在。任何时候,只要一个人想办大事,就一定会有小人阻扰。小人是除不尽的,要做实事的人,一定不能和他们纠缠。和除不尽的小人纠缠,纵得贤名,也将一事无成。

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二十年。

4年之后,吐蕃再次来犯,依旧为郭子仪所平定。唐代宗不吝赏赐,郭子仪生活奢华,对小人忍气吞声,换来了大唐的安宁。直到7年后,郭子仪年近八十,依旧在抵抗吐蕃的前线。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

公元781年,郭子仪病逝,享年85岁,赐号“尚父”。郭子仪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功高震主而能善终的境界。名扬天下,再造大唐;为人臣子,尽忠职守;为人夫父,家族祥和。郭子仪为将、为人、为臣,足称完人。

标签: 郭子仪唐朝

更多文章

  • 郭侃:郭子仪的后代,蒙古帝国一代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侃,蒙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郭侃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蒙古为何会信任一个中原人?就连成吉思汗都谦虚的亲自让郭宝玉为自己的战略指点迷津,这其中的原因,郭宝玉的才略能力必定是让人瞠目结舌的。而几代之后,郭家又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战绩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数一数二,几乎没人能及

  • 同样是功高盖主,为何韩信身死族灭郭子仪却能造福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信,郭子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功高盖主的两个典型案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已经一贬再贬的韩信终究还是躲不过功高震主的祸端,被吕后、萧何骗到了长乐宫的钟室内处死。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以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灭”的感慨(

  • 郭子仪为什么将自己府中的大门打开 郭子仪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郭子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子仪开府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从古至今,“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几乎已成“客观规律”,但凡功高震主,赏无可赏者,大都逃不过君主的“清算”,遇到仁慈一点的君主,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可能还会来个“杯酒释兵权”,把实权收回去也就算了,遇到心狠一

  • 郭子仪为什么要拒绝李世民给他的官职?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子仪,唐朝

    大家好,说起郭子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掉兄长逼退父亲,自己登基做皇帝。在他登基之前,担任的是尚书令一职,做了皇帝之后,这个职位也就空了出来,谁也不敢做。后来,在安史之乱中,郭子仪站出来力挽狂澜,使得战乱得到平定。郭子仪对于唐朝的贡献很大,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评价。有一次郭子

  • 郭子仪再造的帝国是怎么被自己后代毁掉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子仪,唐朝

    每当一提起郭子仪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欧阳震华与关咏荷出演的《醉打金枝》是TVB的代表作之一,那时候经常于各大电视台重播,盛况堪比现在的《还珠格格》。而这部电视剧也确有原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曾在酒后打过金枝玉叶的老婆——升平公主。闹剧之后夫妻俩相亲相爱,共育有4

  • 七朝元老郭子仪的结局怎么样?战场老将的大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子仪,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七朝元老郭子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历史上,有需要劳苦功高的功臣的下场都非常悲惨,因为他们功高震主,又遭到小人的嫉妒,因而总是会被君王忌惮而身败名裂。但是唐朝的一位臣子,他虽然同样功高盖主,也曾有小人向皇帝进献过谗言,却还是能够全身而退,这个人就是名将郭子仪。

  • 郭子仪为什么会历经四朝结局还能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子仪,唐朝

    郭子仪为什么会得以善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放眼古今中外,有权的功臣有不少难以善终的,比如宋代的岳飞,功高震主,让宋高宗无耻的杀掉。明朝的权力人物张居正,人刚死就让自己的学生皇帝抄了家。诸如此类,多得不胜数。但唐朝名将郭子仪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为人臣的奇迹,历经玄宗、肃宗、

  • 名垂青史的大将军,揭秘郭子仪的一些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子仪,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郭子仪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安史之乱,给了郭子仪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他与李光弼一起率军收复洛阳、长安,成功镇压了叛乱;唐代宗时,他又多次率军击败入侵的吐蕃和吐谷浑联军,功高至伟。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无论在皇帝眼中,

  • 明代画家仇英《郭子仪拜寿图》简介 该作由美国回流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仇英,《郭子仪拜寿图》

    《郭子仪拜寿图》为明代画家仇英所作的描绘郭子仪拜寿的绢本画,该作是由美国回流而来的,保存完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画面内容画面中郭子仪夫妇端坐正中,七子八婿身着官袍,跪拜堂前,为双老庆寿。该画为绢本,工笔重彩,绘郭子仪拜寿图,其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在明人绘画作

  • 功高盖主却能善终,郭子仪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郭子仪

    安史之乱,给了郭子仪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他与李光弼一起率军收复洛阳、长安,成功镇压了叛乱;唐代宗时,他又多次率军击败入侵的吐蕃和吐谷浑联军,功高至伟。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无论在皇帝眼中,还是在朝臣心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不过,郭子仪明白,功劳越大,麻烦也越大。文种、韩信等前辈血淋淋